第 七 章 審美教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81第七章審美教育審美教育第一節(jié)第一節(jié)美育的歷史及其當代意義美育的歷史及其當代意義一、美育的歷史一、美育的歷史美育的概念的誕生和美育理論體系的成熟較晚,但美育思想的孕育和闡釋卻是相當古老的。在我國,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先秦,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荀子等就曾對美育有過精辟的見解;在西方,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也對美育作過影響深遠的理論表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所謂仁,一是“克己復禮”,要人克制自己,排除雜念,自覺地服從社會政治制度

2、和倫理道德規(guī)范;二是“仁者愛人”,人和人之間要相互關愛,要親和,而“樂”就是“和”的媒介。孔子把規(guī)范社會政治制度及倫理觀念的禮與使人親和的樂相提并論,共同置于學校教育科目“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前列,可見他對審美教育在完善人格,治理國家方面的作用是十分看重的。荀子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美育思想,“夫樂者,樂也,人情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無樂?!薄皹贰苯o人帶來快樂,滿足人的天然的情感需要,是必不可少的。但荀子同時認為人的情感、欲望又是

3、不能任其自然發(fā)展的,“無偽則性不能自美”,人的“性”“情”必須經過后天的培養(yǎng)教育才能變得美好。移人性情的最好媒介就是藝術,“夫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藝術對人的美育作用是通過“入”和“化”來實現(xiàn)的。在西方,柏拉圖是最早對美育作過理論探討的人。從培養(yǎng)“理想國”公民的角度出發(fā),他為古希臘教育設計了藍圖。他清晰地描述過藝術的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他說我們“應該尋找一些有本領的藝術家,把自然的優(yōu)美方面描繪出來,使我們的青年們像住在風和日暖的

4、地帶一樣,四周一切都對健康有益,天天耳聞目染于優(yōu)美的作品,像從一種清幽境界呼吸一陣清風,來呼吸他們的好影響,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從小就培養(yǎng)起對于美的愛好,并且培養(yǎng)起融美于心靈的習慣?!彼J為在各種教育中,“音樂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音樂應該歸宿到對于美的愛”。柏拉圖上述對美育的重要性、美育的特點及藝術在美育中的特殊功能的分析都有過很大的影響。亞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集中在他的《政治學》和《詩學》里。在《政治學》中,他明確地指出音樂有幾個

5、功能,“那就是(1)教育(2)凈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緊張勞動后的安靜和休息?!_到教育的目的,就應選用倫理的樂調……”他特別論述了音樂對情感的凈化,指出不同的樂調可以凈化不同的情感,各種過分強烈的情感和情緒得以宣泄,使心理趨于平衡而產生快感。在《詩學》中,他認為悲劇的特定效果是借引起憐憫和恐懼來使這種情感得到凈化。他的凈化說就是強調了藝術的審美教育。他認為這種教育與道德教育不同,它要適當?shù)貪M足人的快感,而人的本能,人的情感欲

6、望是人性所固有的,美育滿足人的這些自然要求,有益于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古羅馬時期的理論家賀拉斯在其代表作《詩藝》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樂”原則,他認為詩人的愿望應該是給人以益處和樂趣。他寫的東西應該給人以快感,同時又對生活有幫助。既勸諭讀者,又使他喜愛。他還以具體作品為例,認為“一首詩僅僅具有美是不夠的,還必須有魅力,必須能按照作者愿望左右讀者的心靈?!辟R拉斯的“寓教于樂”說,把審美教育與道德教育,藝術的美悅功能和教育功能統(tǒng)一起來,在美育

7、史上影響也很深遠。1795年,德國詩人、美學家席勒寫下了《審美教育書簡》,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tǒng)的美育著作,審美教育這一概念也是第一次正式提出。審美教育書簡》是席勒寫給一位丹麥親王的信,共27封。這些信建構了一個獨立的美育理論體系。席勒認為完美的人格是感性和理性統(tǒng)一的“完整的人”,是和諧、自由發(fā)展的人。審美教育就是通過自由給予自由,通過藝術的教育“培養(yǎng)我們感性力量的整體達到盡可能的和諧。”達到自由境界,席勒還認為解決社會矛盾,解決政治問題

8、,“必須通過審美教育的途徑。因為正是通過美,人們才可以達到自由。”這種離開社會的經濟基礎,把屬精神領域的審美教育當作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根本途徑的設想,顯然是不切實際的幻想。但席勒肯定審美教育對塑造完美人格的意義,肯定審美教育對解決社83素。美育作用于人的方式是首先訴諸人的情感,進行涵養(yǎng)人的德行。美育與德育的聯(lián)系還表現(xiàn)為它們互為手段,輔助對方,強化對方的效果。美育與德育又有著確定的區(qū)別。道德教育是規(guī)范性教育,它的目的是要使人辨善惡,理解道德規(guī)

9、范,培養(yǎng)人的意志力,使人自覺地把社會道德規(guī)范內化為自己的意志追求。美育是美化人的教育,它豐富人的審美個性,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使人審美地對待生活,對待世界。德育的施教方式是以理服人,帶有某種強制性和約束性。美育的施教方式是通過美的對象,喚起人的直覺,體驗、理解,在美的享受中進行,帶有自由性和自覺性。2、美育與智育、美育與智育美育以美啟真,美育中滲透著智育。美育與智育也可以互為手段,推動和幫助對方的實施。美育可以激發(fā)人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促

10、使人們去探索和掌握真理。智育可以推動美育。美育是以情感為中心的綜合心理塑造,離不開認識因素。魯訊講過,文學鑒賞離不開一定的知識底蘊。毛澤東認為,理解了東西才能更好的感覺它。美育與智育有明顯的區(qū)別。智育是開發(fā)智力的教育,它要求的是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它啟示人們去探索和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性。帶有強加性,缺乏自發(fā)性。帶有強加性,缺乏自發(fā)性。沒有強制性,是心甘情愿的。3、美育與體育、美育與體育美育與體育也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體育

11、是以人體運動為手段,改善和提高個體身體素質的教育。體育雖然偏重于塑造人的形體。但體育運動與人的意志品質和形式美感緊密相連。所以體育不僅是感性的、生理的,也有精神的,心理的特征。古代希臘教育規(guī)定,公民7歲至18歲的教育要以體操鍛煉身體,以音樂陶冶心靈,兩者互補互滲。體育和美育雖然一個以健身為目的,一個以養(yǎng)心為主旨,但兩者都是使人身心和諧,協(xié)調發(fā)展,它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四節(jié)第四節(jié)美育的職能美育的職能美育的具體職能包括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

12、理想、健康的審美情趣,健全和完善的審美心理結構,提高和培養(yǎng)審美能力。一、培養(yǎng)高尚的審美理想和健康的審美情趣。1、審美理想、審美理想審美理想是人們向往追求的至善至美的境界,它直接影響著人的審美情趣,指導著人們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活動。審美理想是現(xiàn)實和理想的統(tǒng)一,人們在審美實踐中,往往覺得現(xiàn)有美的東西不夠完美,于是在自己的頭腦中構想出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審美理想是審美的最高范型,它滲透于審美感受中,使主體按照它的樣子去選擇對象、感受對象和評價對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