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草從新書名:本草從新作者:吳儀洛朝代:清公元16441911年年份:原序內容:余先世藏書最伙。凡有益于民用者。購之尤亟。以故岐黃家言。亦多海內希見之本。余自髫年。習制舉業(yè)時。即旁覽及焉。遇有會意。輒覺神情開滌。于是盡發(fā)所藏而精繹之。迄今四十年矣。夫醫(yī)學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則在辨證。其次則在用藥。理不明。證于何辨。證不辨。藥于何用。故拙著醫(yī)學十種。其一曰∶一源必徹。其二曰∶四診須詳。于經(jīng)義病情。必斟酌群言。而期于至當也。而又念天之生藥
2、。凡以濟斯人之疾苦者也。有一病,必有一藥。用眩。凡藥皆可傷人。況于性最偏駁者乎。自來注本草者。古經(jīng)以下。代有增訂。而李氏綱目為集大成。其征據(jù)該洽。良足補爾雅詩疏之缺。而以備醫(yī)學之用?;虿∑渖苑?。踵之者、有繆氏之經(jīng)疏。不特著藥性之功能。且兼言其過劣。其中多所發(fā)明。而西昌喻嘉言。頗有異議。最后新安汪氏。祖述二書。著備要一編。卷帙不繁。而采輯甚廣。宜其為近今膾炙之書也。獨惜其本非岐黃家。不臨證而專信前人。雜采諸說。無所折衷。未免有承誤之失。余
3、不揣固陋。取其書重訂之。因仍者半。增改者半。旁掇舊文。參以涉歷。以擴未盡之旨。書成。名曰本草從新。付之剞劂。庶幾切于時用。而堪羽翼古人矣乎。其余數(shù)種。將次第刊布。與有識者商之。x乾隆丁丑歲三月上巳日澉水吳儀洛遵程書于硤川之利濟堂x本草從新凡例內容:一注本草者。當先注明其所以主治之由。與所以當用之理。使讀之者有義味可咀嚼也。茲集藥性病情。互相闡發(fā)。庶便資用。若每處皆釋。則重復煩瑣。反生厭瀆。故前后間見?;蛞蛩幷摫妗Wx者匯觀而統(tǒng)會之可也。一
4、上自神農本草經(jīng)。以至李氏綱目。俱遞有收載。自綱目以后。收載絕少。如燕窩之類。一自古本草以至近今本草。俱有是名。而今并無是藥者。如預知子之類。俱為削去。一藥品主治。諸家析言者少。統(tǒng)言者多。如治痰之藥。有治濕痰者。有治燥痰者。諸書第以除痰概之。頭痛之藥。有治內傷頭痛者。有治外感頭痛者。諸書惟言治頭痛而已。此皆相反之證。未可混施。舉此二端。其余可以類推矣。又止言某病宜用。而不言某病忌用。均屬缺略。茲集并加詳注。庶無貽誤。一每藥先辨其氣味、形色
5、。次著其所入經(jīng)絡。乃為發(fā)明其功用。而以主治之證。具列于后。其所以主治之理。即在前功用之中。不能逐款細注。讀者詳之。一徐之才曰。藥有宣、(上升下行、曰宣)、通、補、瀉、澀、滑、燥、濕、(即潤也)、輕、重十種。是藥之大體。而本經(jīng)不言。后人未述。凡用藥者。審而詳之。則靡所失遺矣。今為分闡。以標于本藥之上。(此十劑也、陶隱居多寒熱二劑、茲不具述、然本集燥劑、即陶氏之熱劑、而通劑、乃徐氏之燥劑也。)一藥品主治。已注明某臟某腑者。則不更言入某經(jīng)絡。
6、以重復無用也。一陰、陽、升、降、浮、沉。已詳于藥性總義中。故每品之下,不加重注。一采用諸書。悉標其名氏。使知為先哲名言。有可考據(jù)也。間有刪節(jié)數(shù)行數(shù)句者。以限于尺幅也。有增改數(shù)句數(shù)字者。務暢其文義也。其間廣搜博采。義圖貫通。取要刪繁。詞歸雅飭一凡假藥不可不辨。如花草子、偽沙苑蒺藜。香欒、偽枳實枳殼之類。始則以偽亂真。漸一同是藥名。而力量濃薄懸殊。性味優(yōu)劣迥別。如野白術與種白術、并江西白術之類。至一本藥而雜別種在內。用者即不能取效。如肆中柴
7、胡。夾雜白頭翁、小前胡、遠志苗、丹參等于內。不細為揀去。不唯無益。而反有害矣。亦斷不可不正之。一藥品修治。必須如法。今肆中熟地黃用煮。菟絲餅加面之類。制治乖方。斷不可用。俱為正之。五行金木水火土。子母相生。經(jīng)曰。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又曰。子能令母實。如腎為肝母。心為肝子。故入肝者。并入腎與心。肝為心母。脾為心子。故入心者。并入肝與脾。心為脾母。肺為脾子。故入脾者。并入心與肺。脾為肺母。腎為肺子。故入肺者。并入脾與腎。肺為腎母。肝為腎
8、子。故入腎者。并入肺與肝。此五行相生。子母相應之義也。凡藥各有形性氣質。其入諸經(jīng)。有因形相類者。(如連翹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睪丸而入腎之類。)有因性相從者。(如潤者走血分、燥者入氣分、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之類。)有因氣相求者。(如氣香入脾、氣焦入心之類。)有因質相同者。(如頭入頭、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紅花蘇木、汁似血而入血之類。)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有相須者。同類而不可離也。(如黃柏、知母、破故紙、胡桃之類。)為使者。我
9、之佐使也。惡者。奪我之能也。畏者。受彼之制也。反者。兩不可合也。殺者。制彼之毒也。此異同之義也。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為將軍之官、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反為所苦、故宜食甘以緩之、則急者可平、柔能制剛也。)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補之。以酸瀉之。(木不宜郁、故欲以辛散之、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肝喜散而惡收、故辛為補而酸為瀉。)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心藏神、其志喜、喜則氣緩、而心虛神散、故宜食酸以收之。)心欲。急食咸以之,
10、用咸補之,以甘瀉之。(心火太過、則為躁越、故急宜食咸以之、蓋咸從水化、能相濟也、心欲、故以咸為補、心苦緩、故以甘緩為瀉。)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以運化水谷、制水為事、濕勝則反傷脾土、故宜食苦以燥之。)脾欲緩。急食甘補之。(脾貴充和溫濃、其性欲緩、故宜食甘以緩之、脾喜甘而惡苦、故苦為瀉、而甘為補也。)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主氣、行治節(jié)之令、氣病則上逆于肺、故急宜食苦以降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以辛瀉之。(肺應秋
11、氣、主收斂、故宜食酸以收之、肺氣宜聚不宜散、故酸收為補、辛散為瀉。)腎苦燥。急津液。通氣也。(腎為水臟、藏精者也、陰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潤之、蓋辛從金化、水之母也、其能開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氣也、水中有真氣、惟辛能達之、氣至水亦至、故可以潤腎之燥。)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以咸瀉之。(腎主閉藏、氣貴周密、故腎欲堅、宜食苦以堅之也、苦能堅、故為補、咸能堅、故為瀉。)此五臟補瀉之義也。酸傷筋。(酸走筋、過則傷筋而拘攣。)辛勝酸。
12、(辛為金味、故勝木之酸、)苦傷氣。(苦從火化、故傷肺氣、火克金也、又如陽氣性升、苦味性降、氣為苦遏、則不能舒伸、故苦傷氣、)咸勝苦。(咸為水味、故勝火之苦、按氣為苦傷、而用咸勝之、此自五行相制之理、若以辛助金而以甘泄苦、亦是捷法、蓋氣味以辛甘為陽、酸苦咸為陰、陰勝者制之以陽、陽勝者制之以陰而其中宜否、則在乎用之權變爾。)甘傷肉。酸勝甘。(酸為木味、故勝土之(辛能散氣、故傷皮毛。)苦勝辛。(苦為火味、故勝金之辛。)咸傷血。(咸從水化、故傷
13、心血、水勝火也、食咸則渴、傷血可知。)甘勝咸。(甘為土味、故勝水之咸。)此五行相克之義也。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五味論曰∶多食之、令人洞心、洞心、透心若空也。)咸走血。血病無多食咸。(血得咸、則凝結而不流、五味論曰∶多食之、令人渴。)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苦性沉降、陰也、骨屬腎、亦陰也、骨得苦則沉陰欲盛、骨重難舉矣、五味論曰∶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肉病無多食甘。(甘能緩中、善生脹滿、五味論曰∶多食之、令人心,心、心悶也。)酸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醫(yī)資料)食療本草
- (中醫(yī)資料)本草問答評注
- (中醫(yī)資料)海藥本草 (輯校本)
- (中醫(yī)資料)645-證類本草
- (中醫(yī)資料)瘡瘍外用本草
- (中醫(yī)資料)全圖本草備要
- (中醫(yī)資料)033-本草問答
- (中醫(yī)資料)017-本草新編
- (中醫(yī)資料)024-本草崇原
- (中醫(yī)資料)012-本草蒙筌
- (中醫(yī)資料)038-本草分經(jīng)
- (中醫(yī)資料)036-得配本草
- (中醫(yī)資料)015-本草征要
- (中醫(yī)資料)028-食鑒本草
- (中醫(yī)資料)新修本草 [輯復本]
- (中醫(yī)資料)周巖本草思辯錄
- (中醫(yī)資料)037-本草害利
- (中醫(yī)資料)020-本草經(jīng)解
- (中醫(yī)資料)029-本草思辨錄
- (中醫(yī)資料)117-本草簡要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