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一上歷史復習資料初一上歷史復習資料一、我國境內(nèi)的早期人類包括:1、元謀人:云南省元謀縣,約170萬年前,是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的人類。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約70——20萬年前,已具備了人類的基本體質特征(四肢),但仍保留著一些猿類的特點(頭部)。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這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qū)別),使用打制石器(被稱為“舊石器”)。食物來源于打獵和采集,住山洞,會使用天然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驅趕野獸)。3、山頂洞人:約18000年
2、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里,模樣同現(xiàn)代人基本一樣,已經(jīng)掌握磨制、鉆孔技術,能人工取火,縫制獸皮衣服。二、原始農(nóng)耕文化的代表:1、河姆渡遺址:約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代表南方長江流域),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耒、耜,從事原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種水稻,飼養(yǎng)水牛,定居(干欄式建筑)。2、半坡遺址:約6000年前,陜西西安半坡村(代表北方黃河流域),廣泛使用磨制石器,種植粟、麻、蔬菜,紡麻織布,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子。3、大汶口遺址
3、,有隨葬物,出現(xiàn)貧富分化。三、遠古的傳說1、黃河流域兩大部落: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黃帝打敗炎帝,結成黃炎聯(lián)盟,構成華夏族的主干,它是漢族的前身,所以中華民族尊奉炎帝和黃帝為人文始祖。2、禪讓制:部落首領們民主推選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制度。先后擔任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有堯、舜、禹。3、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四、夏朝和商朝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由禹建立,是我國的第一個王朝。夏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chǎn)生(奴隸制)。禹的兒子啟繼位,王位世襲制
4、代替了禪讓制。最后一個夏王是桀(暴君)。2、商: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的首領成湯在鳴條打敗桀,建立商朝。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于殷(河南安陽)。商東到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到長江流域,北達遼河。最后一個王商紂(暴君)。五、西周的興亡1、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fā),建都于鎬京(西安)。2、分封制:周王讓自己的子弟、親戚以及功臣和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國(統(tǒng)治者叫國君,或諸侯),叫分封制。目的:鞏固周的統(tǒng)治。諸侯要
5、向周王進獻財物,服從周王調(diào)遣出征作戰(zhàn)。3、西周結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六、春秋爭霸1、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都城到洛邑,即洛陽)——公元前476年。2、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3、齊桓公首霸的原因:①管仲改革:發(fā)展生產(chǎn),改革內(nèi)政,整頓軍隊,使齊國國力更加強盛。②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齊桓公稱霸的標志:葵丘會盟。4、晉楚爭霸:城濮之戰(zhàn)(退避三舍),楚敗,晉文公
6、成為霸主。楚莊王(一鳴驚人、問鼎中原)5、吳越爭霸:吳王闔閭任用孫武打敗楚,成為霸主。吳王夫差打敗越王勾踐。勾踐“臥薪嘗膽”打敗吳,成為春秋時期最后一個霸主。七、戰(zhàn)國爭雄區(qū))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十三、兩漢時期的外交1、“絲綢之路”:以長安為起點,經(jīng)河西走廊和新疆地區(qū),翻越蔥嶺,通向西亞和歐洲。另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2、漢與朝鮮、日本的交流:鐵器制造技術傳到朝鮮,在平壤出土有漢朝蜀郡制造的漆器。公元57年,漢光武帝贈給
7、日本倭奴國使者“漢委奴國王”金印。3、漢與歐洲的往來: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古代羅馬帝國),到達波斯灣。公元166年,大秦人從海路到中國,這是中國與歐洲第一次直接交往。十四、三國鼎立1、官渡之戰(zhàn):200年,曹操以少勝多,打敗袁紹。之后,曹操基本統(tǒng)一北方。2、赤壁之戰(zhàn):208年,孫、劉聯(lián)軍以少勝多,打敗曹操,之后,三分天下局面實際形成。3、三國鼎立:①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建漢(蜀漢或蜀),都成都。③229
8、年,孫權建吳,都建業(yè)(南京)。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十五、南方的初步開發(fā)1、南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遷,為南方帶來了勞動力、工具、技術和種子。2、吳國的經(jīng)濟:手工業(yè)中最重要的是織造麻布(越布),青瓷,三大造船中心(侯官、臨海、番禺)。230年,吳國的衛(wèi)溫、諸葛直率萬人船隊到過夷洲(今臺灣)。3、諸葛亮治蜀:堰官,錦官,平定南中地區(qū)(四川南部、云南和貴州一帶)。4、西晉都洛陽,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都建康(南京)。江南
9、經(jīng)濟發(fā)展原因:①北方人口繼續(xù)大量南遷。②統(tǒng)治者重視發(fā)展經(jīng)濟。③社會相對安定。④自然條件優(yōu)越。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十六、北魏孝文帝改革1、少數(shù)民族內(nèi)遷:東漢末年起,匈奴、鮮卑、氐、羯、羌內(nèi)遷到黃河流域。2、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①民族融合趨勢增強。②鮮卑貴族用落后方式統(tǒng)治人民。③北魏政權面臨危機。內(nèi)容:①借鑒漢族政治經(jīng)濟制度。②遷都洛陽。③推行學習漢族文化風俗的政策(改用漢姓、改穿漢服、與漢族通婚、學說漢語、推行漢族教育制度)。作用: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進程。十七、青銅工藝1、青銅:是以銅為主要成分(銅、錫、鉛)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稱為青銅。青銅時代:是指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進入鐵器時代。2、主要青銅器:①司母戊大方鼎:古代最大的青銅器,商朝后期鑄造,特點是雄偉端莊,氣勢凜然,代表商朝殘品的典型風格。②四羊方尊:結構巧妙,制作精細,堪稱青銅器中的精品。③四川廣漢三星堆的青銅立人、青銅人頭像和青銅樹:造型奇異,風格獨特,具有無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