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部分 慢性應激和艾司西酞普蘭抗抑郁治療對大鼠抑郁樣發(fā)病及情緒相關腦區(qū)中tPA-BDNF-TrkB通路的影響
抑郁癥是人類最為常見的精神障礙,而目前臨床抗抑郁治療仍有很多缺憾,近年來“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和“海馬神經(jīng)再生”等假說備受關注。本研究基于抑郁癥上述假說,將研究點著重在上述假說的核心因子-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
2、F)的裂解通路上。p11-tPA-BDNF裂解通路是胞外BDNF裂解的最重要途徑,因此對該裂解通路相關因素的研究將有助于更深入了解BDNF在神經(jīng)可塑、抑郁癥發(fā)病和抗抑郁治療中的作用。
目的:探討p11-tPA-BDNF裂解通路在抑郁大鼠病理生理過程和在艾司西酞普蘭抗抑郁治療中的作用,在現(xiàn)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為抑郁癥發(fā)生和SSRI類藥物抗抑郁治療的具體機制提供進一步的實驗證據(jù)。
方法:(1)選用體重為250-300g的
3、Sprague Dawley大鼠,制作慢性溫和性不可預見性應激(CUMS)模型,造模28天;(2)通過體重、糖水偏愛、強迫游泳和曠野實驗等行為學檢測方法篩選抑郁樣大鼠納入后續(xù)實驗;(3)模型制作成功后給予SSRI類抗抑郁劑艾司西酞普蘭或生理鹽水進行抗抑郁治療或對照治療28天;(4)通過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檢測情緒相關腦區(qū),包括扣帶回1區(qū)(Cg1)、前邊緣區(qū)(PrL)、杏仁核(Amy)、海馬CA1、CA3、
4、DG中,p11-tPA-BDNF裂解通路中重要因子p11、tPA、pro-BDNF、BDNF和TrkB表達變化情況;(5)運用免疫熒光技術觀察大鼠抑郁樣發(fā)病和艾司西酞普蘭抗抑郁治療后海馬DG區(qū)DCX+神經(jīng)元數(shù)量改變;(6)使用慢病毒(LV)-siRNA技術對海馬中敲減p11基因檢測動物行為學改變及其對BDNF表達的影響。
結果:(1)CUMS大鼠與正常對照組大鼠相比,體重顯著下降(p<0.0001),糖水偏愛顯著減少(p<0.
5、0001),曠野實驗中活動總路程和站立次數(shù)顯著減少(p<0.0001),強迫游泳中不動時間增加(p<0.0001);艾司西酞普蘭不影響體重變化;但可明顯提高CUMS大鼠的糖水偏愛(p<0.0001),增加曠野實驗站立次數(shù)(p=0.0353)和總路程(p=0.0053),減少強迫游泳不動時間(p=0.0022);(2)和未受應激的大鼠相比,CUMS顯著減少模型大鼠Cg1、PrL、海馬CA1、CA3和DG區(qū)中pro-BDNF蛋白、BDNF蛋
6、白和基因、tPA蛋白和基因、p11蛋白和基因、trkB蛋白、p-trkB蛋白和基因的表達水平,而CUMS顯著增加應激大鼠Amy區(qū)pro-BDNF蛋白、BDNF蛋白和基因的表達水平,顯著減少該區(qū)tPA、TrkB表達水平;慢性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后改變或逆轉應激大鼠各腦區(qū)中上述因子表達水平的失調(diào)。(3)和正常對照組相比,應激造成DG區(qū)的DCX+細胞數(shù)量顯著減少,艾司西酞普蘭進行抗抑郁治療四周后,該區(qū)DCX+細胞數(shù)量顯著增加;(4)海馬p11基因
7、敲減實驗部分不成功,仍在探討中。
結論:大鼠重要情緒相關腦區(qū)(扣帶回1區(qū)、前邊緣區(qū)、杏仁核、海馬CA1、CA3、DG)中p11-tPA-BDNF通路功能失調(diào)及海馬神經(jīng)再生紊亂可能參與大鼠抑郁樣發(fā)病的病理生理過程和艾司西酞普蘭的抗抑郁治療過程。
第二部分 mPFC神經(jīng)環(huán)路Gray'sⅠ型突觸形態(tài)可塑性在大鼠抑郁樣發(fā)病和艾司西酞普蘭抗抑郁治療中的變化研究
盡管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提示神經(jīng)可塑性改變和抑郁癥密切相
8、關,但抑郁癥的病理生理過程仍未得到詳細闡釋?!巴挥|發(fā)生假說”(synaptogenic hypothesis)是抑郁癥神經(jīng)可塑性障礙假說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假說認為突觸功能障礙和抑郁癥發(fā)生有關。
目的:探討情緒環(huán)路中GrayⅠ型興奮性突觸形態(tài)學改變和突觸重要相關蛋白的表達變化,為抑郁癥“突觸發(fā)生障礙”假說提供最直接的形態(tài)學證據(jù)和支持。
方法:(1)選用體重為250-300g的Sprague Dawley大鼠,制作慢性溫
9、和性不可預見性應激(CUMS)模型,造模28天;(2)通過體重、糖水偏愛、強迫游泳和曠野實驗等行為學檢測方法篩選抑郁大鼠納入后續(xù)實驗;(3)模型制作成功后給予SSRI類抗抑郁劑艾司西酞普蘭或生理鹽水進行抗抑郁治療或對照治療28天;(4)采用透射電鏡技術調(diào)查觀察各組動物(n=6)情緒相關腦區(qū)-扣帶回1區(qū)(area1 of cingulate cortex,Cg1)、前邊緣區(qū)(prelimbic cortex,PrL)、杏仁核BLA、海馬C
10、A1、CA3、DG中GreyⅠ型興奮性突觸的突觸間隙寬度、突觸后致密物厚度(PSD)、平均和最大PSD厚度、活性帶長度和曲率變化,觀察SSRI類抗抑郁劑艾司西酞普蘭對正常和抑郁大鼠海馬結構中突觸形態(tài)可塑性的作用;(5)運用western blot技術檢測突觸相關蛋白PSD93、PSD95、Spinophilin、Synaptophysin、SynapsinⅠ的表達變化。
結果:(1)CUMS大鼠與正常對照組大鼠相比,體重顯著下
11、降(p<0.0001),糖水偏愛顯著減少(p<0.0001),曠野實驗中活動總路程和站立次數(shù)顯著減少(p<0.0001),強迫游泳中不動時間增加(p<0.0001);艾司西酞普蘭不影響體重變化;但可明顯提高CUMS大鼠的糖水偏愛(p=0.0157),增加曠野實驗站立次數(shù)(p=0.0002)和總路程(p=0.0002),減少強迫游泳不動時間(p=0.0003);(2)首次利用透射電鏡技術證實和正常對照組相比,接受CUMS的大鼠GrayⅠ型
12、突觸:活性帶長度在Cg1、CA1、DG區(qū)中顯著縮短(p=0.0427,0.007,0.0448),在BLA中顯著增加(p=0.029);平均PSD厚度在CA1區(qū)中均顯著減少(p=0.049),最大PSD厚度在PrL和CA1區(qū)中顯著減少(p=0.0113,0.0157),而在BLA中卻明顯增加(p=0.036);突觸間隙寬度在Cg1區(qū)顯著增加(p=0.0427);凸型突觸的比例在Cg1、CA1、CA3、DG區(qū)中均減少(p=0.0444,0
13、.0245,0.0385,0.0343),而在BLA中卻顯著增加(p=0.0346)。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四周后可顯著改善或逆轉上述改變;(3)和正常大鼠各腦區(qū)中突觸相關蛋白表達變化相比,PSD93、PSD95、spinophilin、synapsinⅠ和synaptophysin在應激大鼠的Cg1區(qū)表達下降(p=0.0005、<0.0001、=0.0023、=0.0007和<0.0001),在PrL區(qū)PSD93、PSD95和spinoph
14、ilin蛋白表達均下降(p<0.0001、<0.0001和=0.0002),杏仁核中PSD93表達下降(p=0.0142),CA1區(qū)中PSD95表達減少(p=0.0339),CA3區(qū)中5種蛋白表達下降(p=0.0033、<0.0001、=0.0009、=0.0002和=0.0035),DG區(qū)中PSD93、PSD95、synapsinⅠ和synaptophysin(p=0.0291、=0.0417、<0.0001和<0.0001)中表達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神經(jīng)振蕩與突觸可塑性研究及其在大鼠抑郁模型中的應用.pdf
- 電針對抑郁大鼠的效應及突觸可塑性的影響.pdf
- 杏仁外側核突觸可塑性在抑郁癥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抗抑郁治療對膠質(zhì)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pdf
- 神經(jīng)樹突線粒體炫在突觸可塑性中的作用.pdf
- 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與抗抑郁藥療效的關系.pdf
- 抗抑郁藥物的神經(jīng)可塑性促進作用及機制研究.pdf
- L型鈣通道介導突觸可塑性參與外側韁核深部腦刺激的抗抑郁機制.pdf
- BDNF信號途徑在神經(jīng)可塑性和抑郁癥發(fā)病中的作用研究.pdf
- 大鼠丘腦皮層視覺通路的短時程突觸可塑性.pdf
- 甘草總黃酮抗大鼠應激抑郁作用與突觸可塑性關鍵蛋白表達調(diào)控有關.pdf
- 抑郁癥模型大鼠的血清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和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水平及抗抑郁劑治療對其的影響.pdf
- 腦通膠囊對VD大鼠突觸可塑性影響的實驗研究.pdf
- β-arrestin2在突觸可塑性和酒精成癮中的作用研究.pdf
- 探討突觸可塑性與神經(jīng)振蕩及其在大鼠癲癇模型中的應用.pdf
- 睡眠剝奪對抑郁模型大鼠海馬區(qū)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膠質(zhì)細胞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的影響.pdf
- 突觸可塑性對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影響.pdf
- 大鼠視神經(jīng)切斷后視網(wǎng)膜外網(wǎng)層突觸可塑性.pdf
- NPC與cPLA2α在小腦突觸可塑性中的作用.pdf
- 母愛剝奪對大鼠學習記憶和突觸可塑性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