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屬于β-皰疹病毒亞科的雙鏈DNA病毒,基因大小約為236kb,大約有165個開放閱讀框編碼蛋白質。HCMV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的常見病原體之一。人類對HCMV普遍易感,在世界范圍內HCMV感染的流行率為40%-100%,HCMV可通過胎盤、密切接觸、注射、輸血、性交或器官移植等途徑感染。和其他皰疹病毒一樣, HCMV感染機體后,可長期存在于機體內,無法清除;并在一生中潛
2、伏性感染與活動性感染反復交替發(fā)生或可獲得再感染。HCMV感染是否引起HCMV疾病與機體的免疫狀態(tài)有關。在免疫正常的個體中,通常引起無癥狀感染或類似單核細胞增多癥的輕微臨床表現(xiàn)。
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舊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約占糖尿病總發(fā)病率的90%-95%。由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
3、水平的提高,目前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糖尿病及其后續(xù)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給人們的健康及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負擔。在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慢性、持續(xù)的高血糖狀態(tài)及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引起全身器官、組織功能障礙及衰竭,尤其是對視網(wǎng)膜、腎臟、神經(jīng)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損害非常常見,嚴重威脅人類健康。T2DM早期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素抵抗伴胰島素相對缺乏,晚期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素分泌不足伴胰島素抵抗。與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功能還尚存在。
4、目前,對T2DM病因認識還不足,T2DM是由多個基因及環(huán)境因素作用引起的病因復雜的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下列因素與2型糖尿病的發(fā)生有關:基因遺傳因素、脂蛋白a、高血糖癥、胰島淀粉樣多肽、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凝血功能、雌激素缺乏、吸煙。然而,這些最常見的風險因素卻沒有占到糖尿病發(fā)病率的5-25%。因此,仍然存在其他有待研究的對糖尿病的發(fā)生起著主要作用的危險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炎癥及感染。
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與糖尿病的發(fā)生有
5、關。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通過免疫反應損傷胰島β細胞最終導致糖尿病的發(fā)生。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HCMV感染與1型糖尿病、移植后糖尿病的發(fā)生有關。然而,HCMV感染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目前仍不明確,僅僅發(fā)現(xiàn)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CMV感染率較高,如在國內的研究中,HCMV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感染率約為93%,在國外的一些研究中,HCMV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感染率也較高,如美國為77%,荷蘭為89.3%,捷克為77%。但HCMV活動性感染對2型糖
6、尿病患者血糖調節(jié),以及持續(xù)HCMV感染和反復HCMV活動對2型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的影響尚不清楚。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過調查人巨細胞病毒感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流行率,探討人巨細胞病毒活動性感染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C肽、糖化血紅蛋白的影響;并通過測定反映HCMV長期感染的指標HCMV IgG滴度水平,研究HCMV IgG滴度水平與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的相關性。
方法:
1.病例資料
收集2
7、014年3月至6月在廣州軍區(qū)武漢總醫(yī)院內分泌科住院治療的222例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參照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2013年頒布的糖尿病診斷與分型指南。除外合并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體重指數(shù)(BMI)、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并發(fā)癥(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吸煙史、高血壓病史。收集臨床實驗室檢查資料,主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空腹C肽
8、、餐后2小時C肽、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主要通過血管彩超確診。
2.實驗方法
2.1聚合酶鏈反應檢測HCMV DNA:
采集上述222例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靜脈抗凝血5ml,運用人淋巴細胞分離液對抗凝血進行淋巴細胞分離,將分離得到的細胞用體液病毒DNA小量試劑盒提取病毒DNA,采用巢式PCR法擴增HCMV病毒IE片段來檢測樣本中的HCM
9、VDNA,運用瓊脂糖凝膠電泳方法鑒定PCR產(chǎn)物大小。
2.2實時定量PCR
根據(jù)GenBank上發(fā)表的HCMV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5.0軟件針對HCMV病毒的IE基因保守區(qū)設計1對引物(目的片段大小為76bp),采用SYBR GreenI-熒光定量PCR法對巢式PCR檢測HCMVDNA陽性臨床體液標本進行病毒載量測定。
2.3化學發(fā)光法測定HCMV IgG滴度
采集患者的非抗凝
10、血標本3ml運用化學發(fā)光法檢測HCMVIgG滴度。
2.4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2±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非參數(shù)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邏輯回歸分析:以有無動脈粥樣硬化為應變量(Y:無=0,有=1);以下列因素作為自變量: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BMI、吸煙
11、史、高血壓病史、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取雙側檢驗,P值<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HCMV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感染率及HCMV活動性感染與血糖調節(jié)的關系
在本實驗222例人群中,HCMV的感染率(IgG陽性率)高達99.0%(204/206)。應用巢式PCR方法檢測T2DM人群中的HCMV DNA,其陽性率(活動性感染率)為22.3%(45/222)。通過比較HC
12、MV DNA陽性及HCMV DNA陰性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指標發(fā)現(xiàn),HCMV DNA陽性患者年齡顯著低于DNA陰性患者人群(分別為54.1±14.9,59.1±13.2)(P=0.028),提示HCMV活動性感染在年輕患者中常見。同時也分析了HCMV DNA陽性患者與DNA陰性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空腹C肽、餐后2小時C肽,均無顯著性差異。此外,通過比較HCMV DNA陽性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DNA病毒載量組間血糖、
13、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的差異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C肽、餐后2h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在不同DNA病毒載量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即DNA病毒載量與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調節(jié)無顯著性影響。
2.HCMVIgG滴度與2型糖尿病并發(fā)癥的關系
化學發(fā)光法成功測得2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CMVIgG滴度,其中204例患者提示HCMV既往感染(IgG滴度>1U/ml),將IgG滴度水平按照統(tǒng)計學四分位數(shù)法分成四組:組1
14、共51例患者(IgG滴度為:1-126U/ml),組2共51例患者(IgG滴度為:127-276U/ml),組3共45例患者(IgG滴度為:277-499U/ml),組4共57例患者(IgG滴度為:>500U/ml)。比較不同IgG滴度水平組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HCMV IgG滴度水平間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的發(fā)生率均無顯著性差異(P值均>0.05)。但四組間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有
15、顯著性差異(P=0.002),組間比較結果顯示:第一組與第二組、第一組與第四組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均有顯著性差異,P值分別為0.014和0.0004;然而第一組與第三組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沒有顯著性差異,P值為0.109。
3.HCMVIgG滴度水平是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素
通過上述比較發(fā)現(xiàn),IgG滴度水平與2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有關,實驗進一步行邏輯回歸分析探討IgG滴度是否為糖尿病動脈
16、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首先將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為應變量Y,將HCMVIgG滴度按照統(tǒng)計學四分位數(shù)方法分成四組(同上述),調整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高血壓病史、吸煙史、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危險因素后,HCMV IgG滴度>500U/ml和IgG滴度為127-276U/ml與動脈粥樣硬化顯著相關;然而與IgG滴度低水平1-126U/ml相比,IgG滴度為277-499U/ml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風險度為2.6,
17、95%可信區(qū)間為0.9-7.5。進一步將IgG滴度分成兩組(IgG滴度1-126U/ml、IgG滴度>127U/ml),調整所有危險因素后,結果顯示IgG滴度大于127Um/ml可顯著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OR值為4.6(95%可信區(qū)間:1.9-11.3)。
結論:
1.HCMV活動性感染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調節(jié)無顯著性影響。
2.高HCMVIgG滴度水平與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率有關,與糖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巨細胞病毒pp65蛋白相關性研究.pdf
- 人巨細胞病毒
- 2型糖尿病與乙型肝炎病毒相關肝細胞癌的相關性研究.pdf
- 腎移植患者人皰疹病毒6型和7型與巨細胞病毒感染相關性研究.pdf
- 2型糖尿病與肺癌相關性的研究.pdf
- 2型糖尿病“四經(jīng)”證型與β細胞功能的相關性研究.pdf
- 胰島β細胞功能與2型糖尿病相關性研究.pdf
- eb病毒,巨細胞病毒與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相關性研究
- 2型糖尿病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pdf
- 人巨細胞病毒感染對嬰兒聽力損傷程度與病毒載量的相關性研究.pdf
- 人巨細胞病毒與Hodgkin病發(fā)病關系的初步研究.pdf
- 2型糖尿病骨質疏松相關性研究.pdf
- ADROPIN與2型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EB病毒及人巨細胞病毒感染與狼瘡性胸膜肺損害的相關性研究.pdf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與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相關性研究.pdf
- 維生素D與2型糖尿病及妊娠糖尿病相關性研究.pdf
- PPARγ2基因多態(tài)性與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2型糖尿病胰島β細胞功能衰竭與糖尿病性心功能不全臨床相關性研究.pdf
- 妊娠期巨細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宿主MicroRNA與巨細胞病毒相關嬰兒肝炎綜合征預后相關性研究.pdf
- 鳶尾素與肥胖、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