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探討了自然人之健全稟性如何能在民事責任體系中得以妥當表達的問題?;谌说木裥源嬖诒举|的判斷,文章以人的精神利益保護和民事責任體系為主題線索,選取的宏觀邏輯理路為:人的存在本質——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對人的存在本質的理解偏差——對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理解偏差的校正——校正的民事責任體系論之應用。通過邏輯展開,力圖論證:為主體完整人格之維護計,統(tǒng)一民事責任(救濟)法是必要的;在我國民法典之民事責任體系的構建上,亦不可過于強調合同不履行責任與侵
2、權責任之間的絕對界限,而應本著適度融合的原則,有限度地采用統(tǒng)一民事責任法。本研究分為七個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是對論題所及之核心概念的基本內涵及其邏輯關系的一般性論述。本章認為,現(xiàn)代條件下,人之需求層面的精神利益的地位呈上升之勢,而近代以來的民法體系對人的精神利益的總體保障卻顯不足;這樣,精神利益概念便被賦予了保障人格完整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規(guī)范價值。而主體人格需求結構決定著法律責任的構建模式,民事責任體系的狀況則影響著人的精
3、神利益實現(xiàn)的效果。在人的精神利益理應擺脫其式微地位并得以彰顯的價值背景下,作為“精神利益”概念之外部體系的民事責任體系,亦應走出財產(chǎn)中心主義的近代模式,而在人格之完整保護目標下作出新的選擇。
第二章為歷史論。主要以羅馬法、英國私法和德國民法為場景,考察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的歷史由來和總體面貌,勾勒其有關精神利益保護的基本狀況。本章認為,羅馬法對于法律責任的理解以人的整體性維護為價值基點,具有回應法律主體全部合理訴求的潛在功能,蘊含
4、著眷顧主體精神利益的內在機制。羅馬法私犯形態(tài)及其重罰立場在近代民法中的消失,為后世提出了在民事責任法中如何救濟道德?lián)p害以保證人的精神利益完整的問題。英國法民事責任體系的形成受制于司法理性,沿循一種實踐推動模式,從而在劃界上有其模糊性。一般認為,英國責任法針對應受責難之行為或應受保護的利益而構建,奉行“救濟先于權利”的理念。與其欠完備的人格權保護體系形成反差的是,英國法有著較發(fā)達的實質意義上的精神損害賠償機制。就人的整體保護而論,羅馬法在
5、英國私法中的遺存更為可觀?!兜聡穹ǖ洹访袷仑熑误w系的形成多為一種學術習得,更多服從于實證私法之體系構建及其邏輯自證的需要,而非德意志社會歷史自身發(fā)展的產(chǎn)物。出于體系運作的需要,《德國民法典》最初將對主體精神利益的保護設定于有限的范圍之內。而現(xiàn)代以來,此種保護正在走出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的教條誤區(qū),明顯呈現(xiàn)出擴展之勢,具體表現(xiàn)為受保護的人格利益內容和精神損害賠償適用范圍的擴展。
第三章為批判論。主要從現(xiàn)代條件下民法價值趨向的變化著
6、眼,探討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在保護人的精神利益和整體存在上的功能缺陷。本章認為,現(xiàn)代條件下,民法的總體價值取向發(fā)生了變化,由追求符合法的安定性取向的形式正義向追求符合法的社會妥當性取向的實質正義過渡,由抽象人格的塑造向特定領域中具體人格的塑造過渡。而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脫胎于近代民法的價值體系,在實現(xiàn)對人的保護上必不能適應現(xiàn)代民法的價值原則和內在要求,存在著規(guī)范功能上的缺陷。其缺陷主要表現(xiàn)為:絕對理性主義價值基礎沒有為人的情感留下空間;私法部門
7、化不利人之整體存在的法律實現(xiàn);私法關系貨幣化減損了人之存在意義;意志論義務基礎有損實質正義。
第四章為完善論。沿著克服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功能缺陷的思路,探討了物法領域里人的精神利益保護的問題。本章指出,面對人之存在意義日益凸顯的客觀趨向,現(xiàn)代民法秉持人的全面保護的理念,開始糾正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的有關規(guī)則,對物法領域中某些特定結合情形下的精神利益予以強調保障。在人格與財產(chǎn)的關系問題上,本章認為,人格財產(chǎn)的概念的提出,其規(guī)范價值在于
8、倡導財產(chǎn)與人身的適度融合以及對于物法領域之人格利益的尊重;人格財產(chǎn)之人格利益保護改變了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中主、客體對立和“人—物”二分的既定格局,從而對民事責任體系提出調整和更新的需求。財產(chǎn)權的人格屬性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它契合了現(xiàn)代民法關注人格完整性的價值走向。在有關違約精神損害賠償“如何可能”的問題上,本章認為,應堅持人的保護的價值立場,遵循全面性和典型性的類型化原則,將違約精神損害歸納為直接精神損害和間接精神損害兩大類型,該兩大類
9、型又可作進一步劃分;同時,應確立“涉人身性規(guī)則”在違約精神損害賠償諸限制規(guī)則中的統(tǒng)領地位,使之成為評斷違約精神損害可賠性的根本規(guī)則。
第五章亦屬完善論。主要為尋求利于人之全面保護的民事責任體系宏觀設計的探討。本章指出,在應對人的價值之私法實現(xiàn)障礙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現(xiàn)代大陸法系國家均對自身的私法體系作出相應調整。這些調整的思路或體現(xiàn)為契約責任的擴張,或為侵權法規(guī)范范圍的擴大,抑或為區(qū)域私法統(tǒng)一運動中更為宏觀的協(xié)調與架構。相應地,
10、在英美法系國家里,私法領域亦在經(jīng)歷著一場深刻的理論碰撞與更新;阿蒂亞所代表的意在尋求私法責任更高層次之協(xié)調的理論必將或正在對現(xiàn)代民事責任體系產(chǎn)生影響。此外,一些非典型法域國家的現(xiàn)代民事責任的立法和理論亦呈現(xiàn)出某些新動態(tài),成為現(xiàn)代民事責任體系選擇的參考素材。在此基礎之上,本文認為,一種基于人的精神利益充分保護的民事責任統(tǒng)一化思路是可行的。統(tǒng)一民事責任法的實質是以利益保護為核心的損害賠償法。其價值目標應遵循恢復性原則;其效力基礎體現(xiàn)為不得侵
11、害他人權益的一般法律義務的遵守,該義務的統(tǒng)一基礎在于“法律上之注意”,乃是一個以注意程度的高低而依次排列的概念體系;其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應在揚棄“主觀可責難性”概念的基礎上,尋求一種對于“可責難性”的客觀解釋論,從而形成一個以歸責事由為表現(xiàn)形式的綜合評價體系。
第六章為相關問題論。主要是關于以人的整體性存在追求為價值目標的現(xiàn)代民事責任法之特有樣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的探討。本章認為,精神利益為核心的利益保護取向要求一種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人
12、之精神性存在為目的的責任形式組合,亦要求每種責任形式具有服務于人之精神性存在本質的功能;同時,此種取向亦將影響到未來社會救濟立法的選擇。因而,“民事責任方式”、“懲罰性損害賠償”、“民事責任法的未來地位”成為本章的關注點。就民事責任方式而論,本文力主一種多元化和淡物質化的組合模式,提出:對于非財產(chǎn)損害,宜改變厚金錢救濟手段而薄非金錢救濟手段的現(xiàn)狀,強調宜使兩類救濟手段處于同等適用地位;對于財產(chǎn)損害,應在保證金錢救濟為主的同時,亦不絕對排
13、除特定情況下非金錢救濟手段適用的可能。就懲罰性損害賠償,本章指出,傳統(tǒng)責任法中有關懲罰性賠償?shù)慕^對規(guī)則正在逐一被修正,懲罰性賠償?shù)默F(xiàn)代民法適用地位有所上升。由此得出的啟示是:近現(xiàn)代民事?lián)p害賠償制度不能有效救濟道德?lián)p害;宜在現(xiàn)代民事責任體系中貫穿以人格在場為側重的新的利益觀;于立法選擇上,不必照搬美國式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但應樹立全面救濟的民事責任立法理念。就民事責任法的未來命運的問題,本章認為,現(xiàn)代社會保障體系不能深入觸及人的精神世界;唯
14、有民事責任法,才能以其特有的倫理原則,救贖人的精神困境,最大限度地眷顧和還原人之生存的本質意義。人之精神性存在本質決定民事責任法具有不可替代性。
第七章為本土優(yōu)化論。主要意在對我國精神利益保護與民事責任體系的相關立法和理論作一概觀,并力求對未來民法典民事責任體系的選擇提出建議。在全面考察我國精神利益保護制度體系的基礎上,本章認為,在制度層面上,我國對主體精神利益的總體保護態(tài)度是謹慎的,我國司法實踐中存在著主體精神利益保護需求與
15、救濟制度供給不足的矛盾,我國法中的主體精神利益保護面臨著內在體系與外在體系的雙重沖突。傳統(tǒng)民事責任體系在我國立法和學理層面獲得了相當?shù)恼J同,同時,亦出現(xiàn)了對民事責任體系傳統(tǒng)理論的反思與批判,民事責任與債的分離論、兩大民事責任“邊緣地帶”的探討以及民事責任統(tǒng)一化理論思路,均為我國未來民法典之民事責任體系構建提供了理論素材。最后,立足現(xiàn)代民事責任的發(fā)展趨勢,在全面揭示諸民法典草案及學者建議稿于民事責任體系安排之不足的基礎上,提出我國未來民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民事責任體系重構之研究——“兩分法”民事責任體系的困境與修正.pdf
- 論證券欺詐民事責任完善
- 土壤污染民事責任完善之研究.pdf
- 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的探析與完善
- 論我國證券民事責任的完善.pdf
- 我國民事責任體系重構論——“兩分法”民事責任體系之反思.pdf
- 免費搭乘內部民事責任的立法完善
- 論我國環(huán)境侵權民事責任及其完善.pdf
- 論環(huán)境侵權之民事責任體系.pdf
- 律師民事責任研究.pdf
- 董事民事責任研究.pdf
- 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比較研究.pdf
- 論我國環(huán)境民事責任制度的完善.pdf
- 論我國證券民事責任制度的完善.pdf
- 論善意救助民事責任承擔中的利益平衡.pdf
- 會計核算行為民事責任的完善.pdf
- 民事責任競合研究——困境與出路.pdf
- 律師民事責任與風險防范研究.pdf
- 董事的民事責任研究.pdf
- 電網(wǎng)企業(yè)民事責任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