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桔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隸屬于雙翅目(Diptera),實蠅科(Tetrphitidae),果實蠅屬(Bactrocera macpuart),寄主范圍廣,是為害多種水果和蔬菜的世界性害蟲。自傳入我國以來,迅速擴散至廣東、廣西、臺灣等沿海地區(qū),近年來自南向北繼續(xù)擴散至江蘇、浙江、湖北等省市。桔小實蠅主要通過幼蟲在果實內部危害,導致瓜果腐爛、脫落,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這種特殊的危害方式導致幼蟲的危害
2、在早期難以被發(fā)現,而傳統(tǒng)的化學防治也難以達到防控的目的。昆蟲生長調節(jié)劑以其環(huán)保且對人畜無害等優(yōu)點成為研究的熱點,它的作用靶標較多,幾丁質就是其中之一。幾丁質廣泛存在于節(jié)肢動物、線蟲、酵母等非哺乳動物體內,由于其存在的特殊性而引起研究者們的廣泛興趣——作為害蟲防治的靶標研發(fā)新型環(huán)保農藥等生物制劑,從而達到田間防控害蟲的目的。幾丁質的合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至少需要8種酶的共同參與,其中某一個過程受阻就會導致幾丁質的合成受阻,導致昆蟲因缺少幾
3、丁質而不能存活。本學位論文針對參與幾丁質合成通路上的3個重要的酶(幾丁質合成酶2,Chitin synthase2;葡萄糖-6-磷酸異構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UDP-N-乙酰葡糖胺焦磷酸化酶,UDP-N-acetylglucosamine pyrophosphorylase),通過分子克隆,定量表達,饑餓飼喂,幾丁質含量測定,抑制劑生物測定等方法,對桔小實蠅這3個基因的分子生物學特性進行了初步的
4、研究,主要結果如下:
1.桔小實蠅幾丁質合成通路上BdCHS2、BdG6PI和BdUAP基因的cDNA全長克隆及序列分析
從本實驗室測序獲得的桔小實蠅轉錄組中獲取相應的Unigene片段,通過Overlapping技術獲得cDNA大片段,然后結合cDNA末端快速擴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術,成功地從桔小實蠅體內分離克隆獲得3個幾丁質合成通路上的基因Bd
5、CHS2、BdG6PI和BdUAP的cDNA全長序列,GenBank登錄號分別為KC354694、JQ925874及JX434756。通過序列分析,明確了這3個通路基因的開放閱讀框,并推導了其編碼的氨基酸序列。進一步利用相應的軟件預測蛋白質的理化性質、保守基序、跨膜結構等生理功能。另外,從NCBI上下載其他物種相應基因的cDNA序列,借助Mega5.04軟件并應用Neighbor Joining方法構建相對應的系統(tǒng)發(fā)育樹,進一步明確與其
6、他物種之間的遺傳距離。該研究結果豐富和發(fā)展了桔小實蠅幾丁質合成通路基因的遺傳信息,為深入探討幾丁質合成機制提供了基礎數據。
2.桔小實蠅幾丁質合成通路上BdCHS2、BdG6PI和BdUAP基因的時空表達分析
分別解剖桔小實蠅7日齡幼蟲5種組織器官(表皮、氣管、中腸、脂肪體和馬氏管),然后提取總RNA及合成第一條cDNA鏈,借助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儀,檢測桔小實蠅B
7、dCHS2、BdG6PI和BdUAP這3個基因在不同組織部位的表達模式。結果發(fā)現BdCHS2基因在中腸的表達顯著高于其他4個組織;BdG6PI基因主要分布于脂肪體和馬氏管中;BdUAP主要分布在表皮、馬氏管和中腸中;BdCHS2、BdG6PI和BdUAP在氣管中表達量均低。不同組織器官的定量表達,豐富了對這3個基因的認識。
分別收集獲得卵、幼蟲、蛹和成蟲(卵、1-8日齡幼蟲、1-10日齡蛹以及新羽化的成蟲)等4個蟲態(tài)的桔小
8、實蠅,然后提取總RNA及合成第一鏈cDNA,通過qPCR檢測幾丁質合成通路上BdCHS2、BdG6PI和BdUAP基因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表達模式。結果顯示桔小實蠅BdCHS2、BdG6PI和BdUAP基因在整個發(fā)育階段均有所表達,尤其在幼蟲和成蟲期的表達量高于卵期和蛹期,且不同基因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表達量存在差異。研究結果明確了這3個基因在各個時期的表達情況,為后續(xù)基因功能的驗證實驗提供了前提條件。
3.桔小實蠅饑餓及飼喂后幾
9、丁質合成通路上BdCHS2、BdG6PI和BdUAP基因定量表達分析
為進一步明確饑餓對桔小實蠅幼蟲的影響,實驗分別設置饑餓和飼喂處理24h后,饑餓處理的幼蟲再飼喂24h,飼喂處理的幼蟲再饑餓24h,期間解剖中腸并提取總RNA及合成第一鏈,通過qPCR技術檢測桔小實蠅幼蟲經過饑餓-飼喂處理后BdCHS2、BdG6PI和BdUAP這3個基因在中腸的表達模式。結果顯示,桔小實蠅經饑餓后再飼喂,BdCHS2基因的表達量比飼喂后再
10、饑餓的高,饑餓-飼喂對該基因影響比較明顯;桔小實蠅饑餓后再飼喂,BdG6PI基因的表達量也高于飼喂后再饑餓的處理,而饑餓-飼喂對桔小實蠅幼蟲中腸BdUAP基因表達量的影響不顯著。該研究結果證實了饑餓能夠影響桔小實蠅BdCHS2和BdG6PI基因的表達,而對BdUAP基因的表達影響較低。
4.除蟲脲對桔小實蠅幼蟲的影響
挑取桔小實蠅孵化后1日齡幼蟲,采用浸漬法進行除蟲脲的生物測定。不同濃度除蟲脲處理桔小實蠅48
11、h后檢測結果,求得除蟲脲對桔小實蠅1日齡幼蟲的致死中濃度(LC50)為42.05mg/L,且幼蟲出現不能蛻皮而死亡的表現型;qPCR檢測發(fā)現低劑量的除蟲脲對BdCHS2基因沒有顯著性影響。
5.幾丁質含量測定
通過對桔小實蠅幼蟲饑餓-飼喂處理,測定單頭試蟲中腸幾丁質含量。結果發(fā)現,饑餓及飼喂處理對桔小實蠅幾丁質含量影響顯著,且與定量表達結果一致,驗證了BdCHS2基因在中腸高表達這一結果。通過測定桔小實蠅不同
12、發(fā)育階段的幾丁質含量,發(fā)現在卵期至幼蟲階段,其幾丁質含量呈幾何乘冪形式增長,蛹前期幾丁質含量較低,后期幾丁質含量增高,新羽化成蟲的幾丁質含量低于最后一天的蛹。上述結果與BdCHS2基因在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定量表達趨勢上存在明顯的線性相關性。
綜上所述,本學位論文克隆獲得了3個幾丁質合成通路基因(BdCHS2、BdG6PI和BdUAP)cDNA全長序列,豐富了桔小實蠅的遺傳信息;在此基礎上,借助qPCR技術較為全面地解析這3個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桔小實蠅肽聚糖識別蛋白基因鑒定與功能分析.pdf
- 桔小實蠅蛻皮激素合成和信號通路基因調控與功能研究.pdf
- 桔小實蠅幾丁質和保幼激素合成與代謝中重要基因的研究.pdf
- 桔小實蠅胰島素信號通路基因表達特性及功能研究.pdf
- 桔小實蠅胰島素信號通路六個重要基因的表達與功能研究.pdf
- 桔小實蠅風險分析.pdf
- 水稻五個防衛(wèi)相關基因的cDNA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家蠅2個幾丁質酶基因的cDNA克隆及其功能初探.pdf
- 桔小實蠅保幼激素信號通路Met和Kr-h1基因功能初探.pdf
- 苧麻纖維素合成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桔小實蠅的檢疫技術與風險分析.pdf
- 蘇州梨園桔小實蠅發(fā)生規(guī)律及防治研究.pdf
- 桔小實蠅抗熱脅迫反應的機制研究.pdf
- 花粉PLC活性檢測、cDNA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BdRab40在桔小實蠅20E和Insulin信號通路中的功能研究.pdf
- 玉米ZmCPN3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45624.桔小實蠅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的研究
- 桔小實蠅遺傳控制技術體系的構建.pdf
- 小麥TaNCED3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毛乳頭細胞HSPC016基因的全長cDNA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