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存在諸多爭議,主要集中在教文化還是教語言。在導師鐘英華教授的啟發(fā)下,我閱讀了所有許嘉璐先生關于文化研究的文章,并研讀了其他有關文化的學術論著,從而形成自己關于文化教學的觀點。筆者十分贊成張英關于文化教學的內(nèi)容應該是“根深蒂固又鮮活地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之中”的觀點,但是,又不應該將教學重點放在具體文化內(nèi)容上,而應該對這些文化內(nèi)容背后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心理進行揭示,從而讓漢語學習者從更深層次了解中
2、國人和中國文化。
本文立足語言學,涉及了文化學和心理學的一些內(nèi)容。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漢語諺語,諺語內(nèi)容龐雜,且存在互相矛盾之處,故要通過大量的資料篩選與歸納推理來提取出諺語所蘊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幾乎是不可能的。故筆者所能做的,只是通過語料篩選,從眾多的社會諺語中概括并提煉出它的主要文化傾向。論文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了論文的寫作緣起、寫作目的、研究綜述和創(chuàng)新之處;第二章介紹了諺語、文化、民族心理之間的關系,及儒釋道思想的主要
3、觀點,這是形成漢民族文化心理的理論基礎;第三章至第五章為本論文的核心,主要敘寫了個人道德修養(yǎng)、自我保護、血緣宗親、尊卑觀念、俠客情懷與護短心理五個方面內(nèi)容,涵蓋了基本人際關系相處時所具備的一些文化心理,以及這些文化心理的理論來源。
最后在結論部分指明,受多家思想影響,中國人在立身處世上呈現(xiàn)出克己寬人、謙和持中和消極戒備的心理特點。這些心理特點本身就已蘊藏在漢語諺語中,所以文化教學完全可以在教學文化和語言的過程中,將民族文化心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孝文化詞語與漢民族文化特征.pdf
- 論格薩爾王全傳中諺語的民族文化特質(zhì)
- 試論漢語并列結構成語與漢民族文化的關系
- 簡說漢語與民族文化心理
- 中國端午節(jié)及與江陵端午節(jié)祭之略比試探漢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
- 壯漢民族文化融合與廣西經(jīng)濟發(fā)展關系研究.pdf
- 漢民族顏色詞的文化認知.pdf
- 電大民族文化
- 傳授民族文化 提高民族素質(zhì)——淺談歷史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教育
- “韓流”背后的民族文化
- 民族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
- 民族文化特性論
- 從中西民族文化心理角度看英漢道歉語.pdf
- 民族文化認同的哲學研究
- 民族文化認同的哲學研究.pdf
- 別了,鈔票上的民族文化
- 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
- 外文翻譯---民族文化的概念
- 民族文化畢業(yè)論文
- 民族文化 競彩云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