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格氏栲屬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是特產(chǎn)于我國中亞熱帶地區(qū)南緣的第三紀孑遺植物,由于人為破壞、自身生物學特性及自然環(huán)境等因素的綜合作用,格氏栲資源已趨于枯竭。生物學因素是影響格氏栲種群瀕危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遺傳結構、演化過程與物種瀕危有著密切關系。為此,筆者首次應用ISSR分子標記技術對不同地理分布的格氏栲居群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主要研究結果:
(1)利用改良的CTAB方法從格氏栲葉片中提取的DNA,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均能滿足IS
2、SR分析要求;
(2)對格氏栲ISSR-PCR反應體系進行優(yōu)化,篩選出適合格氏栲的反應最佳體系,其擴增譜帶清晰、多態(tài)性強,穩(wěn)定性好。也參考一般ISSR分析反應程序,通過正交試驗,確定適合格氏栲ISSR-PCR擴增程序為:94℃預變性 5 min;94℃變性30s;52℃退火 45 s;72℃延伸 1.5 min,變性ó延伸,循環(huán)34次;最后72℃延伸 10min。PCR擴增的體系(總體積20μL)為:模板DNA 20ng,
3、dNTP 0.10mmol/L,10×PCR Buffer 2.0μL,引物0.2 μmol/L,Taq酶0.75 U,ddH2O11.3 μL,MgCl22.0mM;
(3)格氏栲居群遺傳多樣性ISSR分析。采用10條ISSR引物對74份不重復的格氏栲個體樣本進行PCR擴增,每條引物均能產(chǎn)生清晰條帶,共擴增出113條帶,其中98條為多態(tài)性帶,多態(tài)性比率為86.73%,較高的多態(tài)性表明格氏栲在物種水平上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
4、。借助SPSS13.0軟件分析ISSR表型數(shù)據(jù)矩陣,計算各樣品間的相似系數(shù),建立親緣關系聚類樹狀圖,并以GD=0.19為界,結合聚類分析圖,可將74份格氏栲種質(zhì)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群包括了43份材料,主要為南平、三明和江西居群;第二類群包括了8份材料,以龍巖和建寧居群為主;第三類群包括了23份材料,主要為廣東和廣西居群??梢姼袷翔嗑尤洪g分子系統(tǒng)格局與其地理空間格局基本一致,存在顯著正相關。由于地理距離接近,氣候類型相似,基因交流可能性較大
5、,因而遺傳距離較?。环粗乩砭嚯x較遠,生態(tài)因子變化較大,格氏栲自然選擇的壓力則不同,在進化中形成了較大的遺傳距離。聚類分析結果與地理自然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可結合野外種群調(diào)查與分子標記技術來評價格氏栲資源遺傳多樣性,進一步探討格氏栲種群的親緣地理學與遺傳結構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
(4)POPGENE分析結果表明,格氏栲居群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水平(多態(tài)百分率 PPB=86.73%,Nei’s基因多樣度H=0.2791,Shanno
6、n’s信息指數(shù)I=0.4246)??偟倪z傳變異中有46.23%存在于居群間,居群內(nèi)的遺傳變異為53.77%,表明格氏栲居群間和居群內(nèi)都存在比較顯著的遺傳分化。UPGMA聚類分析反映出格氏栲種群遺傳距離與地理距離存在正相關性。依據(jù)格氏栲種群遺傳學和生態(tài)學的研究結果,提出應加大對遺傳多樣性高的格氏栲種群保護力度,加強對各種群內(nèi)的個體進行相互移栽和采種育苗移栽,促進種群間的基因流動,使各種群遺傳多樣性保持平衡,以最大限度地保存格氏栲資源的遺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桂花野生居群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鉤栗居群遺傳多樣性與遺傳結構分析.pdf
- 中國鹽芥居群間和居群內(nèi)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樟樹居群遺傳多樣性及遺傳結構的RAPD分析.pdf
- 桫欏居群遺傳多樣性及遺傳結構的RAPD分析.pdf
- 鹽芥居群遺傳多樣性及分子進化研究.pdf
- 基于葉綠體序列rpl16的中國櫻桃居群遺傳多樣性及居群遺傳結構研究.pdf
- 中國柳穿魚自然居群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我國核桃10個居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糙花少穗竹天然居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粗腳粉螨居群遺傳多樣性的ISSR分析.pdf
- 基于序列多態(tài)研究山東野生丹參居群的遺傳多樣性.pdf
- 太白紅杉larixchinesisbeissn.居群遺傳多樣性和遺傳結構的aflp分析
- 角叉菜屬分子分類、系統(tǒng)發(fā)育及居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蒙古黃耆和膜莢黃耆居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中國不同地理居群丹參基因組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青蛤不同地理居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開題報告】
- 不同海拔天山云杉居群的EST-SSR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 川西北短芒披堿草自然居群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金花茶遺傳多樣性和居群遺傳結構的ISSR,RAPD和AFLP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