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孤立性實性病變的體素內不相干運動彌散成像、MR動態(tài)增強與病理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本研究前瞻性對肺孤立性實性病變進行常規(guī)擴散加權成像(Diffus io n-Weighted Imaging,DWI)、體素內不相干運動散加權成像(IntravoxelIncoherent motionDiffusion-weighted MRImaging,IVIM-DWI)、動態(tài)增強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分別

2、測量病灶實性部分的表觀擴散系數(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純擴散系數(Pure Diffusion Coefficient,D)、灌注分數(Perfusion Fraction,f值)、灌注相關擴散系數(Perfusion-rela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D*)及最大相對強化比、最大強化值、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同時觀察各參數與病灶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相互

3、關系,并與CT檢查進行比較,明確DWI、IVIM-DWI及DCE-MRI在肺良惡性病變診斷及鑒別診斷中的價值,篩選出鑒別肺部良惡性病變的最佳 MRI定量指標,明確不肺良惡性病變MRI參數變化的病理學基礎,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評價預后及療效提供客觀依據。
  材料與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4年7月~2015年2月胸部CT檢查發(fā)現肺孤立性實性病變的80例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平均年齡55.35±21.85歲)。80例

4、中,周圍型肺癌66例(腺癌50,鱗癌15例,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1例),均經過病理證實;良性病變14例(肺隱球菌2例,肺結核3例,肺膿腫1例,慢性炎癥2例,肉芽腫2例,肺硬化性血管1例,肺錯構瘤3例),均經過病理證實。80例患者術前均采用Philip s Achieva3.0T TX雙源雙梯度磁共振MRI掃描,掃描序列包括平掃T1WI、T2WI、傳統DWI及IVIM-DW I,其中50例患者增加動態(tài)增強掃描。傳統DWI及IVIM-DWI掃

5、描均采用單次激發(fā)自旋回波-平面回波成像(Spin Echo-Echo PlanarImaging,SE-EPI)技術。傳統DWI掃描采用4個b值(b=0、600、800、1000 s/mm2),IVIM-DW I掃描采取13個b值(b=0、5、10、15、20、25、50、80、150、300、500、800、1000 s/mm2)。觀察病灶信號強度及形態(tài)學改變,測量不同b值下肺實性病變的平均ADC值。應用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Recei

6、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WI鑒別肺良惡性病變的最佳b值及ADC閾值,并與CT檢查診斷率進行比較。于IVIM-DWI掃描獲得的D圖、D*圖、f圖上測得所有病灶的D值、D*值及f值,并對上述定量參數進行統計分析,對有統計學意義的參數進行RO C曲線分析。通過動態(tài)增強MRI圖像測量病灶最大相對強化比、最大強化值,獲得時間-信號強度曲線。
  80例患者的病理標本均作HE染色,其中5

7、8例行免疫組化CD34染色并計數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測定,并將D、D*、f值及最大相對強化比、最大強化值與MVD和VEGF進行相關性分析。
  結果:
  肺孤立性良惡性病變的ADC值比較:當b=600 s/mm2時,周圍型肺癌ADC值1.17±0.28×10-3 mm2/s,良性病變A

8、DC值1.78±0.44×10-3 mm2/s,兩者差別有統計學意義(F=5.69,P=0.00<0.05);當b=800 s/mm2時,周圍型肺癌ADC值1.10±0.24×10-3mm2/s,良性病變ADC值1.57±0.41×10-3mm2/s,兩者差別有統計學意義(F=7.09,P=0.001<0.05);當 b=1000 s/mm2,周圍型肺癌ADC值1.03±0.21×10-3 mm2/s,良性病變ADC值1.33±0.32

9、×10-3 mm2/s,兩者差別有統計學意義(F=5.551,P=0.002<0.05)。周圍型肺癌、良性病變平均ADC值均隨b值增加逐漸變小,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結果顯示不同 b值下周圍型肺癌的平均ADC值均明顯小于良性病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7.56,P=0.008<0.05)。當b值取600、800、1000 s/mm2時,應用ROC特征曲線(ROC)分析得出曲線下面積分別為91.4、85.8、80.7;其中b=600 s

10、/mm2時診斷效能最高,鑒別良惡性病變的最佳閾值為1.37×10-3 mm2/s,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6.67%和89.83%。
  66例周圍型肺癌中,CT診斷準確64例,14例良性病變中,CT診斷準確6例,CT診斷正確率87.50%;ADC值診斷準確67/80例(83.75%),ADC結合T1WI及T2WI的形態(tài)學分析,診斷準確69/80例(86.25%),CT檢查與 MRI檢查診斷率無統計學差異(p值>0.05)。

11、  周圍型肺癌與良性病變的IVI M-DWI定量參數比較:66例周圍型肺癌D值為1.01±0.30×10-3 mm2/s,14例良性病變D值為1.22±0.27×10-3 mm2/s,兩者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20<0.05,F=0.083);周圍型肺癌的 f值為16.57±9.10%,良性病變 f值為18.73±10.46%,兩者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周圍型肺癌 D*值13.79±9.23×10-3 mm2/s,良

12、性病變D*值為12.24±6.57×10-3 mm2/s,兩者差別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應用ROC特征曲線對D值進行分析,得出曲線下面積為72.9,其中D值為1.25×10-3 mm2/s時診斷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64.28%和86.15%。
  周圍型肺癌與良性病變的ADC值與D值比較:當b=600 s/mm2時,周圍型肺癌ADC值1.17±0.28×10-3 mm2/s,良性病變ADC值1.78±0.44

13、×10-3 mm2/s,周圍型肺癌 D值為1.01±0.30×10-3 mm2/s,14例良性病變 D值為1.22±0.27×10-3 mm2/s,兩者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0<0.05)。
  50例動態(tài)增強掃描中,良性病變11例,周圍型肺癌39例。周圍型肺癌的最大相對強化比為228.82±61.03%,良性病變的最大相對強化比為235.72±135.57%,兩者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05);周圍型肺癌的最大強化值

14、為1075.31±344.10,良性病變的最大強化值為753.64±355.99,兩者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9<0.01,F=0.055)。應用ROC分析得出曲線下面積為75.3,其中最大強化值899.50時診斷效能最高,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9.49%和72.73%。周圍型肺癌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The time-intensity curve,TIC)以A(17例)和B(16例)型曲線類型為主,占84.61%(33/39

15、),B型稍多,A型及B型是周圍型肺癌的主要表現形式;良性病變以C(4例)和D(3例)型曲線類型為主,占63.64%(7/11),C型曲線稍多,C型及D型是良性病變的主要表現形式。
  周圍型肺癌與良性病變的MVD及VEGF的比較及其與MRI定量參數的相關性:周圍型肺癌MVD計數24.84±11.04,良性病變MVD計數15.42±14.45,周圍型肺癌組MVD高于良性病變,兩者間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周圍型肺癌VEG

16、F表達評分為3.26±1.65分,良性病變VEGF評分為1.00±0.82分,周圍型肺癌組VEGF表達評分高于良性病變,兩者間差別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周圍型肺癌及良性病變D值、D*值、f值、最大相對強化比、最大強化值與微血管密度均無明顯相關性(P均>0.05)。周圍型肺癌及良性病變的D值、D*值、最大強化值及與VEGF均無明顯相關性(P均>0.05),周圍型肺癌f值及最大相對強化比與VEGF明顯正相關(P<0.05)。

17、>  結論:
  1.周圍型肺癌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下均低于良性病變(P<0.05),其中當b=600s/mm2時診斷效能最高,ADC最佳閾值為1.37×10-3mm2/s,與增強CT的診斷率無明顯差異(p>0.05),ADC值有助于鑒別肺實性病變的良惡性,可作為肺良惡性實性病變鑒別的有效補充。
  2.周圍型肺癌與良性病變的D值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D*及f值無明顯統計學差異,周圍型肺癌與良性病變的D值與AD

18、C值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D值明顯低于ADC值,提示ADC值包含了微灌注信息,D值更能準確地反映組織的擴散值,對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有一定價值。
  3.周圍型肺癌與良性實性病變的最大強化值有明顯統計學差異(P<0.05),而最大相對強化比無差異,周圍性肺癌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是A型和B型曲線,良性病變的時間-信號強度曲線是C型和D型曲線,表明最大強化值與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對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有一定價值。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