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純鎢具有較強的電子遷移能力、高溫穩(wěn)定性等優(yōu)異性能,在半導體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微量雜質會引起材料性能的嚴重惡化,顯著降低集成電路的可靠性。當前電子束熔煉法被認為是制備高純鎢的關鍵工序之一,而其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是該技術的難點。本文基于熱平衡法對加熱功率(溫度)進行計算分析,結合有限元法對電子束熔煉鎢過程的溫度場進行數(shù)值模擬,并對熔煉提純鎢過程中雜質的去除及其機理進行探討。
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測定樣品
2、中各元素的成分,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表征樣品的形貌特征,采用金相顯微鏡(OM)分析熔鑄樣的組織特征,用能譜儀(EDS)進行能譜分析。研究結果表明:
(1)本文對電子束熔煉鎢過程進行了模擬計算,由此確定熔煉過程的工藝參數(shù),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結果與計算模擬基本吻合。
(2)經(jīng)電子束熔煉提純后,鎢的純度由99.93%提高到99.98%,間隙雜質C和O的平均脫除率分別達到45.8%和55.6%;非間隙雜質Si、Al、Ni
3、、Fe、As、Cd、K、Mg的脫除率分別為52%、50%、50%、54.3%、90%、95%、75%和71.4%,且發(fā)現(xiàn)其在軸向上的分布為二種情況,As、Al、Cd、K、Mg、Ni、Mo均勻分布,F(xiàn)e、Si、Ca的含量則沿著軸向從下向上逐漸升高;而徑向上Cr、Fe和Ca的含量從鎢錠邊緣到熔池中心逐漸增高。
(3)間隙雜質C和O主要是以氣體形式直接揮發(fā)去除,而非間隙雜質如Cd、As和K的脫除主要由熔體表面的蒸發(fā)控制,F(xiàn)e和Si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子束熔煉與定向凝固技術耦合去除硅中雜質的研究.pdf
- 電子束熔煉提純金屬鎳的研究.pdf
- 電子束熔煉去除硅中氧、碳及其化合物的研究.pdf
- 感應熔煉提純多晶硅過程中雜質分凝的研究.pdf
- 電子束熔煉提純多晶硅中熱量傳輸和能量利用的研究.pdf
- 電子束提純多晶硅的工藝研究.pdf
- 電子束冷床爐熔煉純鈦鑄錠的工藝研究.pdf
- TC4合金的電子束冷床熔煉研究.pdf
- 鎢基合金電子束燒蝕特性研究.pdf
- 鋁合金電子束焊接過程中熔池演變的數(shù)值模擬.pdf
- 真空感應熔煉法去除硅中的磷及其熱動力學機理研究.pdf
- TC4鈦合金電子束冷床熔煉技術研究.pdf
- 電子束熔煉鈮氫化脫氫制備細顆粒低氧鈮粉的研究.pdf
- 電子束轟擊熔煉爐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pdf
- 虛火花放電產(chǎn)生電子束機理的模擬研究.pdf
- 真空電子束熔煉爐電子槍偏轉機構的設計與仿真.pdf
- 電子束檢測方法研究.pdf
- 電子束脫硫關鍵技術與工藝研究.pdf
- 電子束蒸發(fā)法沉積PTFE基復合薄膜及其性能研究.pdf
- 電子束曝光模型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