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兒茶素是綠茶茶湯中多酚類的主體物質,對茶湯苦澀味有重大貢獻。本文對綠茶茶湯中存在的8種兒茶素(EGCG、ECG、EGC、EC、GCG、CG、GC、C)進行了呈味特性研究,包括8種兒茶素的滋味閾值及濃度-滋味強度曲線、4種表型兒茶素間滋味互作及 Ca2+的影響、咖啡堿/茶氨酸/谷氨酸鈉/蔗糖對EGCG呈味的影響,并采用1H-NMR檢測分析了物質間的化學互作;最后,通過建立綠茶苦澀味與內含化學成分間的關系確立了兒茶素對茶湯苦澀味的貢獻程度。
2、得到具體結果如下:
?。?)8種兒茶素均呈苦味和澀味,EGCG的苦味閾值為220μmol/L,澀味閾值為160μmol/L;ECG的苦味閾值為180μmol/L,澀味閾值為135μmol/L;EGC的苦味閾值為1630μmol/L,澀味閾值為260μmol/L;EC的苦味閾值為860μmol/L,澀味閾值為860μmol/L;GCG的苦味閾值為330μmol/L,澀味閾值為220μmol/L;CG的苦味閾值為170μmol/L,
3、澀味閾值為115μmol/L;GC的苦味閾值為1630μmol/L,澀味閾值為330μmol/L;C的苦味閾值為860μmol/L,澀味閾值為690μmol/L。
?。?)茶湯濃度下的8種兒茶素的苦澀味強度隨濃度變化的曲線可較好地用三次函數(shù)進行擬合,R2均在0.996以上。EGCG苦味分值=-0.258x3+1.3627x2+1.2414x+0.0692,EGCG澀味分值=-0.2445x3+1.026x2+2.2821x+0.
4、025;ECG苦味分值=-0.7696x3+1.9319x2+2.9545x+0.0104, ECG澀味分值=0.2145x3-1.0431x2+4.8702x+0.0047;EGC苦味分值=0.0022x3-0.159x2+0.7938x-0.0046,EGC澀味分值=0.2067x3-1.1405x2+2.5362x+0.0019;EC苦味分值=0.0181x3-0.119x2+0.9635x-0.0123,EC澀味分值=0.061
5、2x3-0.492x2+1.8105x-0.0124;GCG苦味分值=0.4597x3-0.6968x2+2.5207x-0.1063,GCG澀味分值=0.7608x3-1.974x2+4.2378x-0.1174;CG苦味分值=-0.3411x3+1.4757x2+1.9817x-0.0009,CG澀味分值=0.6306x3-2.0033x2+4.372x-0.0529;GC苦味分值=0.1126x3-0.6563x2+1.2374x
6、+0.0095,GC澀味分值=0.2126x3-1.1816x2+2.22x-0.0186;C苦味分值=0.0593x3-0.3471x2+1.1567x-0.0197,C澀味分值=0.0233x3-0.3185x2+1.4702x+0.01(x為對應兒茶素濃度,單位為mmol/L)。
?。?)茶湯濃度下的4種表型兒茶素間的味感基本為單純的苦澀味疊加關系,無明顯互作;水質因子 Ca2+可明顯增強4種表型兒茶素的澀味,但對苦味的影
7、響較小。茶湯主要滋味物質對EGCG呈味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a)茶湯濃度下的咖啡堿與EGCG間存在苦味消隱作用,但咖啡堿可少量增強EGCG的澀味;(b)茶氨酸對EGCG呈味的影響不明顯;(c)茶湯濃度下的谷氨酸鈉對EGCG的澀味有少許增強作用,高于10倍茶湯濃度的谷氨酸鈉可減弱EGCG的苦澀味;(d)10倍茶湯濃度及以下的蔗糖可少量增強EGCG的苦味,高于50倍茶湯濃度的蔗糖對EGCG的苦味有明顯減弱作用,蔗糖對EGCG澀味影響較弱,僅在
8、達到200倍茶湯濃度的程度下對其澀味有少許減弱作用。
?。?)通過1H-NMR分析表明,表型兒茶素間不存在化學互作,Ca2+可在表型兒茶素化學結構層面對其產生呈味影響;咖啡堿和EGCG的互作中,EGCG對咖啡堿的化學結構影響較大,而咖啡堿對EGCG結構影響較??;EGCG和茶氨酸、谷氨酸鈉間存在少量的化學互作,EGCG和蔗糖的化學互作效應較小。
?。?)綠茶苦澀味與內含化學成分間的關系表明,僅用兒茶素含量即可較好地對茶湯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茶渣對兒茶素的吸附再生性能研究及其吸附性在綠茶茶湯保鮮中的應用.pdf
- 綠茶茶湯色澤變化機理研究.pdf
- 靈芝發(fā)酵綠茶提高綠茶茶湯品質的研究.pdf
- 兒茶素研究進展
- 速溶綠茶加工中兒茶素變化趨勢及其作用機理.pdf
- 基于光譜方法檢測綠茶中兒茶素單體含量的研究.pdf
- 紫娟綠茶中羥基肉桂酰酯型兒茶素的研究.pdf
- 綠茶發(fā)酵期間兒茶素的代謝機理及產物的生物活性研究.pdf
- 綠茶茶湯色澤的變化規(guī)律及其調控研究.pdf
- 綠茶兒茶素對誘發(fā)腫瘤的化學預防作用及其機理初探.pdf
- 綠茶沖泡過程中茶湯呈味物質及茶氟浸出規(guī)律的研究.pdf
- 茶兒茶素制備新技術研究.pdf
- db22t 1671-2012 茶飲料和調味茶飲料中咖啡因和五種兒茶素類(兒茶素、表兒茶素、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和表沒食子兒茶素)含量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 光對茶樹兒茶素合成的影響.pdf
- 兒茶素抗ox-LDL作用的研究.pdf
- 高酯型兒茶素微膠囊制備研究.pdf
- 茶兒茶素對腎炎的藥效及其機理研究.pdf
- 60606.綠茶中高純度酯型兒茶素的分離與生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兒茶素單體EGCG綠色高效提取分離工藝研究.pdf
- 膨脹床吸附層析高效分離兒茶素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