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氮化硅的光學性能及其線、薄膜力學行為的模擬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作為一種先進的結構和功能陶瓷,Si3N4已經(jīng)在各個領域展示出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隨著材料向小尺度化的發(fā)展,納米Si3N4陶瓷以其獨特的力、電和光學性能將會在納米器件上展現(xiàn)巨大的應用潛力,但目前由于各種原因,還很難通過實驗對這類材料性能進行測試與評價,基于此,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對摻雜和吸附的Si3N4模型進行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能模擬研究,利用分子動力學對Si3N4納米線和薄膜進行力學行為模擬研究,為其進一步的應用提供理論基礎。
 ?。?/p>

2、1)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擬了Al、Ga、As和P摻雜Si3N4體系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質,結果表明:Al和Ga摻雜后體系帶隙分別為4.21和4.12eV,而As和P摻雜之后帶隙減小,甚至消失,說明后兩種元素摻雜對體系的帶隙影響較大;摻雜后四種體系的形成能按照Al、Ga、P和As的順序逐漸增加,說明Al摻雜體系比其他體系的結構更穩(wěn)定;差分電荷密度圖表明,P摻雜后周圍的電子缺失增加,說明P與N成鍵的共價性有所提高,而As、Ga和Al摻雜后周圍的電

3、子缺失降低,表明其與N成鍵的共價性有所降低,并且Al摻雜時,原子附近的電子缺失幾乎消失,電子云逐漸向N原子附近靠近,說明共價性向離子性轉化的程度最高,摻雜元素與N原子成鍵的共價性強弱順序為:P>As>Ga>Al,與計算的布居值相一致;摻雜體系靜態(tài)介電常數(shù)隨共價半徑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其中As摻雜體系最低,且在低能區(qū)的介電損耗較小,有利于在光電材料上的應用。
  (2)利用第一性原理模擬了稀土元素(Yb、Gd、Sc、Sm、La和

4、Lu)吸附氮化硅體系的電子結構和光學性能,稀土元素吸附成鍵后周圍的電子缺失變弱,與N成鍵的離子性的增強,其中Yb,Gd和Sc原子附近還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電子富集,說明電子云分布的不均勻性增加,與N成鍵共價性強弱順序為Yb>Gd>Sc>Sm>(La,Lu),和計算的布居值相一致;靜態(tài)介電常數(shù)和介電損耗都隨共價半徑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最后趨于平緩,其中Sc吸附體系最低;[010]極化方向對總介電函數(shù)的貢獻大于其他兩個方向,說明吸附后體系都顯

5、示了一定的各向異性;780~2500nm(0.496~1.59eV)近紅外光區(qū),La,Yb,Gd和Sc吸附體系的反射率較低,都小于6%,而Lu和Sm吸附體系可達20%,反射程度相對較高,對應折射率較低,說明光在前四種吸附體系中更容易傳播;390~780nm(1.59~3.18eV)可見光區(qū),六種吸附體系都具有較低的吸收系數(shù)和反射率,說明吸附體系具有“透明型”性質;80~390nm(3.18~15.5eV)紫外光區(qū),吸附體系對光的吸收較強

6、,呈現(xiàn)出“阻隔型”性質。
  (3)將第一性原理和分子動力學相結合,建立了[001]方向氮化硅納米線模型,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了氮化硅納米線的壓縮和拉伸力學行為,結果表明:在拉伸應力下,材料彈性極限獨立于納米線長徑比,并大都發(fā)生在應變?yōu)?.05處,納米線的斷裂應力隨長徑比的升高而減少,同時在變形中產(chǎn)生大量的硅-硅鍵和團簇狀氮原子缺陷;在壓縮應力下,當應力達到最大值時,在納米線下表面的中心部位和上表面的兩個對稱位置產(chǎn)生了新的四重硅原子

7、缺陷,使應力開始下降。
 ?。?)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了氮化硅納米線在彎曲應力作用下的力學行為,結果表明:應力位移曲線由準彈性階段和非線性階段組成,隨著長徑比的增加(3:1、5:1和7:1),材料斷裂應力下降;在壓頭接觸納米線之后,彎曲應力隨壓頭位移的增加而增大,當初始斷裂出現(xiàn)時,彎曲應力急速下降;彎曲應力下,在上表面中心位置,可以觀察到硅-硅鍵和配位數(shù)為2的氮原子缺陷,隨壓頭位移的增加,氮的配位數(shù)逐漸轉變?yōu)?和1,硅的配位數(shù)轉變?yōu)?/p>

8、6和7。
 ?。?)建立了基面氮化硅納米薄膜,原子的數(shù)量分別為5600、7406和9464個,利用最快下降法進行弛豫,得到了穩(wěn)定結構。利用分子動力學模擬了薄膜的拉伸行為,結果表明:在拉伸加載過程中,當應變小于0.06時,薄膜展示了非線性應力應變關系;在0.06-0.09應變范圍內,薄膜展示了線性應力應變關系;超過0.09時,又變成非線性應力應變關系,直到最后的斷裂。斷裂應力、應變隨薄膜邊長的增加而增加,楊氏模量變化不大,y方向的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