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后循環(huán)活體解剖學研究
目的:應用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技術對后循環(huán)形態(tài)結構進行活體觀察和測量。
方法:對108例受試者行MRA及常規(guī)MRI檢查,男58例,女50例,年齡(4~63)歲。觀察指標:顱內段椎-基底動脈形態(tài)分型;兩側大腦后動脈P1段及后交通動脈粗細;兩側小腦上動脈及小腦前下動脈發(fā)出的位置、數量、與基底動脈的角度及信號
2、;測量基底動脈長度及管腔直徑;源圖像與最大密度投影重組圖像對小腦前下動脈的顯示情況;兩側顱內段椎動脈的形態(tài)及信號特點。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基底動脈常見類型依次為ⅠⅠ型、Ⅱ RⅢ型、ⅡRⅠ型或ⅡLⅠ型。大腦后動脈P1段大多數較粗,亦有未顯影者。后交通動脈大部分未顯影,其余有的較粗或稍細。大腦后動脈P1段粗細與其同側后交通動脈粗細相關(右側:相關系數rk=0.44,P<0.01;左側:相關系數rk=0.50,P<0.
3、01)。絕大部分小腦上動脈均發(fā)自基底動脈,且信號強,數量可以為1條或2條。兩側小腦上動脈與基底動脈之間的角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9,P=0.23>0.05)。約3/4的小腦前下動脈顯影,信號較強者占多數,但是部分信號稍弱或較弱,數量為1條或2條。兩側小腦前下動脈與基底動脈之間的角度差異亦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13,P=0.26>0.05)?;讋用}平均直線長度(2.35±0.30)cm,男性比女性基底動脈直線長度長(t=4.
4、19,P<0.0001)?;讋用}直線長度與年齡呈正相關(rk=0.28,P=0.0038<0.05)。雙側后交通動脈均未開放者基底動脈長度比單側或雙側后交通動脈開放者長(t=2.96,P=0.004<0.05)。51例基底動脈發(fā)生側彎,除1例為雙側彎曲外,余均為單側彎曲?;讋用}管腔平均直徑(0.26±0.05)cm。基底動脈上、中、下三段管腔直徑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3.13,P=0.21>0.05)。男性比女性基底動脈管腔平均
5、直徑寬(t=3.03,P=0.003<0.05)。雙側后交通動脈均未開放者基底動脈管腔平均直徑比單側或雙側后交通動脈開放者寬(t=4.09,P<0.01)。右椎動脈優(yōu)勢16例,左椎動脈優(yōu)勢33例,兩側椎動脈均勢59例。
結論:3.0T MRA可以對后循環(huán)正常解剖及變異進行無創(chuàng)性在體測量和研究,得到基底動脈分型圖及相關參數,為解剖學、醫(yī)學影像學及外科學的研究提供重要資料。
第二部分、3.0T MR快速電影相位對
6、比序列測量非搏動穩(wěn)態(tài)流體模型流速
目的:通過建立穩(wěn)態(tài)流體模型,驗證3.0T MR快速電影相位對比(Fast CINE phase contrast, Fast CINE PC)序列進行血流動力學測量的準確性,并對成像參數進行優(yōu)化。
方法:將直徑為3.0 mm的醫(yī)用塑料管固定在水模中,將塑料管內充滿液體并排空氣泡。塑料管的一端連接高壓注射器,高壓注射器以不同流速向管腔內注射生理鹽水,管的另一端連入量筒,用于回收
7、生理鹽水。將流體模型中心置于頭部8通道線圈中心,平行放置的醫(yī)用塑料管與磁體長軸一致。應用3.0T高場強MR掃描儀進行Fast CINEPC序列掃描,掃描層面垂直于所測管腔長軸。在不同流速編碼(Velocity Encoding, VENC)、不同流速編碼方向、不同流速、不同流動方向、不同傾斜角度、不同感興趣區(qū)大小、不同層面及管腔內不同點對流速進行測量。對圖像進行后處理。測定感興趣區(qū)一個心動周期內30個時相的流速,將其平均流速作為流速進行
8、研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不管流速編碼方向如何選擇,相位圖均能正確顯示液體流動方向,不同流速編碼方向時測得的流速與實際流速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9,P=0.79>0.05)。當流速編碼小于液體實際流速時,則會出現混淆偽影,隨著流速編碼的增大,混淆偽影逐漸減小直至消失,測量速度與流速編碼之間無相關性(P=0.94>0.05)。測量速度與實際速度呈正相關(相關系數=0.99,P<0.0001)。液體流動方向與
9、流速編碼方向相同、相反測得的流速與實際流速兩兩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3.51,P=0.0581>0.05)。不管管腔在各個方向有無角度,測得的流速與實際流速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2.01,P=0.09>0.05)。不同大小感興趣區(qū)測得的流速與感興趣區(qū)大小呈負相關,相關系數=-0.99(P<0.0001)。不同大小感興趣區(qū)測得的流量與感興趣區(qū)大小呈正相關,相關系數=0.98(P<0.0001)。不同層面流速與實際流速之間差異無統(tǒng)
10、計學意義(t=-0.97,P=0.36>0.05)。
結論:3.0T Fast Cine PC法可以準確測量穩(wěn)態(tài)流體模型流速,為人體血流動力學檢測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可靠的實驗依據。
第三部分、正常國人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及相關定量指標的系列研究
目的:應用快速電影相位對比(Fast CINE phase contrast, Fast CINE PC)及流動敏感交互式反轉恢復(flow-sensiti
11、ve alternating invers1on recovery, FAIR)序列對正常成年國人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進行測量,了解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正常參數值以供臨床參考。
方法:不同年齡段正常志愿者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齡(23~69)歲。采用3.0T高場強MR掃描儀,應用標準頭部8通道線圈,行顱腦MRI、MRA、Fast CINE PC及FAIR檢查。測量上、中、下三個層面基底動脈流速,并計算出流量。測量兩
12、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基底動脈上層與中層流速及流量間無差異,其與基底動脈下層流速及流量有差異(P<0.05)。20~年齡組與40~、60~年齡組間基底動脈平均流速有差異(P<0.05);不同年齡組基底動脈峰值流速及流量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基底動脈峰值流速均位于心臟的收縮期內。收縮期流速均高于舒張期流速。兩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13、0.05)?;讋用}血流量與后循環(huán)腦組織FAIR值呈正相關(rk=0.23,P=0.018<0.05)。
結論:聯(lián)合應用Fast CINE PC及FAIR序列可以準確測量基底動脈及其供血區(qū)血流動力學情況,并為臨床疾病的檢測提供可靠依據?;讋用}血流量與后循環(huán)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值呈正相關。第四部分:基底動脈病變血流動力學研究
實驗一、基底動脈迂曲血流動力學研究
目的:探討基底動脈走行迂曲對基底動脈及
14、其供血區(qū)腦組織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方法:經MRA檢查發(fā)現基底動脈走行迂曲者及正常志愿者各36例,所有受試者均行顱腦MRI、MRA、Fast CINE PC(掃描基底動脈中間層面)及FAIR序列檢查,對圖像進行后處理,得出流速并計算出流量。測量兩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基底動脈迂曲組基底動脈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比正常對照組低(平均流速:t=-5.55,P<0.0
15、001;峰值流速:t=-5.33,P<0.0001;血流量:t=-2.29,P=0.025<0.05);基底動脈迂曲組延髓、腦橋、小腦、枕葉FAIR值及其總和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基底動脈走行迂曲可以引起基底動脈流速及流量的下降,但在一定范圍內其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值無改變。
實驗二、基底動脈狹窄的血流動力學研究
目的:探討椎-基底動脈狹窄時基底動脈及其供血區(qū)
16、腦組織血流動力學情況。
方法:經MRA檢查發(fā)現基底動脈狹窄者16例,基底動脈閉塞者3例。正常志愿者16例。所有受試者均行顱腦MRI、MRA、Fast CINE PC(掃描基底動脈狹窄程度最重的層面及狹窄以遠管腔相對正常的層面)及FAIR序列檢查,對圖像進行后處理,得出流速并計算出流量。測量兩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狹窄處與對照組之間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有差異,
17、狹窄處以遠與對照組之間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有差異,狹窄處與狹窄處以遠之間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無差異(P<0.05)?;讋用}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總值較對照組低(t=-2.24,P=0.03<0.05)。狹窄處基底動脈血流量與血管狹窄程度呈負相關,相關系數=-0.39(P=0.03<0.05)
結論:基底動脈狹窄會引起血液流速及流量的減低;基底動脈血流量與基底動脈狹窄程度呈負相關?;讋用}狹窄閉塞者后循環(huán)供血區(qū)腦
18、組織灌注總值減低,但與基底動脈狹窄程度不相關。
實驗三、后循環(huán)腦梗死血流動力學研究
目的:探討后循環(huán)腦梗死時基底動脈及其供血區(qū)腦組織血流動力學情況。
方法:經MRI檢查發(fā)現后循環(huán)腦梗死者39例,正常志愿者39例。所有受試者均行顱腦MRI、MRA、Fast CINE PC(基底動脈無狹窄者掃描基底動脈中間層面,狹窄者掃描狹窄處流速)及FAIR序列檢查,對圖像進行后處理,得出流速并計算出流量。測量兩
19、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后循環(huán)梗死組基底動脈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較對照組減低(平均流速:x2=16.02,P<0.0001;峰值流速:x2=15.07,P=0.0001<0.05;血流量:x2=21.09,P<0.0001)?;讋用}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總值較對照組低(x2=-2.24,P=0.03<0.05)。
結論:后循環(huán)梗死時基底動脈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
20、量均減低。后循環(huán)梗死患者后循環(huán)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總值減低。
實驗四、眩暈患者血流動力學研究
目的:探討眩暈患者基底動脈及其供血區(qū)腦組織血流動力學情況。
方法:臨床表現為眩暈者及正常志愿者各50例。所有受試者均行顱腦MRI、MRA、Fast CINE PC(掃描基底動脈中間層面)及FAIR序列檢查,對圖像進行后處理,得出流速并計算出流量。測量兩側枕葉、小腦、腦橋、延髓FAIR值。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21、。
結果:眩暈組基底動脈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均較對照組低(平均流速:t=-5.79,P<0.0001;峰值流速:t=-5.71,P<0.0001;血流量:t=-4.92,P<0.0001)。MR掃描腦實質及血管均無明顯異常者基底動脈平均流速、峰值流速及血流量亦較對照組低(平均流速:t=-2.72,P=0.0086<0.05;峰值流速:t=-3.12,P=0.0027<0.05;血流量:t=-3.53,P=0.0008
22、<0.05)。眩暈組基底動脈供血區(qū)腦組織灌注總值與對照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0.76,P=0.38>0.05)。
結論:無論腦實質及腦血管有無缺血性病變,眩暈患者基底動脈血液流速及流量均減低。眩暈患者椎-基底動脈供血區(qū)腦組織的灌注值無明顯改變。
第五部分、基底動脈管壁和管腔多參數MR成像
實驗一、正常國人基底動脈管壁和管腔多參數MR成像
目的:應用雙反轉恢復(double i
23、nversion recovery, DIR)序列對正常成年國人基底動脈管壁及管腔進行在體觀察和測量,了解正常參數值以供臨床參考。
方法:不同年齡段正常志愿者50例,男25例,女25例。采用3.0TMR掃描儀,行顱腦MRI、MRA及DIR序列檢查。在DIR序列圖像上測量基底動脈管壁厚度、管腔內徑,可間接得到血管總面積,管腔面積、管壁面積以及管壁標準化指數;在MRA正位像上測量與DIR序列檢查層面相對應的基底動脈管腔直徑。對
24、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不同年齡組基底動脈管壁及管腔諸參數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A上所測得的基底動脈直徑與DIR序列所測的直徑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48,P=0.63>0.05)。
結論:MR高分辨DIR成像為非侵襲性地對基底動脈形態(tài)特點進行成像、評估和測量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MRA上所測得的基底動脈直徑與DIR序列所測的直徑具有較好的一致性。
實驗二、基底動脈纖
25、細及狹窄管壁和管腔多參數MR成像
目的:探討DIR序列對基底動脈纖細及狹窄閉塞患者診斷的精確性,以對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做出預測。
方法:經MRA檢查發(fā)現基底動脈纖細者9例,基底動脈狹窄、閉塞者17例作為病例組。正常志愿者20例作為對照組。所有受試者均行顱腦MRI、MRA及DIR序列檢查。在DIR序列圖像上測量基底動脈管壁厚度、管腔內徑。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基底動脈前壁厚度:纖細組、狹
26、窄閉塞組與對照組兩兩之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6.02,P=0.049>0.05);后壁、左側壁、右側壁厚度:纖細組與對照組無差別,纖細組與狹窄閉塞組有差別,狹窄閉塞組與對照組有差別(后壁:x2=17.42,P=0.0002<0.05;左側壁:x2=10.46,P=0.0054<0.05;右側壁:x2=15.67,P=0.0004<0.05)。左右徑:纖細組、狹窄閉塞組與對照組兩兩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1.17,P<0.0
27、001)。血管總面積:纖細組與對照組有差別,纖細組與狹窄閉塞組有差別,狹窄閉塞組與對照組無差別(x2=10.99,P=0.0041<0,05)。管腔面積:纖細組、狹窄閉塞組與對照組兩兩之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21.17,P<0.0001)。管壁面積:纖細組與對照組無差別,纖細組與狹窄閉塞組有差別,狹窄閉塞組與對照組有差別(x2=16.04,P=0.0003<0.05)。管壁標準化指數:纖細組與狹窄閉塞組無差別,纖細組與對照組有差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COPD形態(tài)學及血流動力學的HRCT與MR灌注成像的對照研究.pdf
- MR灌注成像測量豬肝臟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實驗研究.pdf
- CT灌注成像評估頸動脈支架術后血流動力學變化.pdf
- 突發(fā)性耳聾患者椎-基底動脈及眼動脈血流動力學的研究.pdf
- 病理性近視視網膜脈絡膜血流動力學及形態(tài)學研究.pdf
- 血流動力學誘導基底動脈動脈瘤樣重構及機制研究.pdf
- MR灌注成像評價發(fā)育性靜脈異常腦組織血流動力學的初步研究.pdf
- CT灌注成像評價頸動脈支架植入術后腦血流動力學改變.pdf
- 針刺攢竹、睛明穴對頸性眩暈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pdf
- 針刺攢竹穴對頸性眩暈患者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的影響.pdf
- 血流動力學 習題
- 血流動力學治療
- 斑塊形態(tài)影響血流動力學參數的高頻超聲研究.pdf
- CT灌注成像在評價頸動脈狹窄患者腦血流動力學中的作用.pdf
- 肺動脈高壓血流動力學研究.pdf
- 血流動力學檢測及護理
- 針刺睛明穴對頸性眩暈患者椎-基底動脈血流動力學影響的初步觀察.pdf
- stemipci血流動力學支持
- 心衰的血流動力學
- 血流動力學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