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感染引起的危害嚴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在我國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蟲病,目前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日本血吸蟲可感染40多種哺乳動物宿主,不同宿主對血吸蟲感染的適宜性存在較大的差別。山羊、黃牛、綿羊、兔子和小鼠等都是其適宜宿主,血吸蟲的發(fā)育率可達50%~70%,而在大鼠、水牛等非適宜宿主體內血吸蟲的發(fā)育率僅為10%左右,東方田鼠是至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種感染血吸蟲后不致病的哺乳動物,血吸蟲感染東方田鼠后,蟲體發(fā)育遲緩,大
2、部分蟲體在感染后15天死亡,不能發(fā)育成熟。不同的宿主有著獨特的機體內環(huán)境,會影響日本血吸蟲的生長發(fā)育、雌雄合抱和蟲卵形成,最終影響蟲體在宿主體內的存活狀態(tài)及宿主的病理變化。
miRNA是一種內源性的非編碼小RNA分子,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多個生物學過程如生長發(fā)育、凋亡、增殖、細胞分化、能量代謝、免疫調控及腫瘤發(fā)生等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Solexa高通量測序技術,對不同適宜性嚙齒類宿主來源的童蟲進行miRNA的鑒定及分析,對與mi
3、RNA調節(jié)息息相關的血吸蟲凋亡通路及凋亡相關基因作了分析;利用miRNA芯片比較、分析小鼠、大鼠和東方田鼠三種不同適宜性宿主感染日本血吸蟲前后miRNA的表達譜變化。本研究可加深理解miRNA在血吸蟲的生長發(fā)育、與宿主相互作用等生物學過程中發(fā)揮的調節(jié)作用提供理論基礎,也可為篩選血吸蟲的早期診斷分子標記、疫苗候選分子和新治療藥物靶標提供新的思路和新途徑。
一、不同適宜性嚙齒類宿主來源日本血吸蟲童蟲miRNA的初步鑒定及血吸蟲凋亡
4、研究
用Solexa深度測序法對小鼠、大鼠和東方田鼠來源的日本血吸蟲童蟲進行測序,結果一共得到35585878條高質量的reads,其中有效的reads共有28088302條。進一步的生物信息學分析表明,小鼠來源的童蟲中有131個miRNA,大鼠來源的童蟲中有100個,東方田鼠來源童蟲有144個,其中有32個miRNA在三種宿主來源童蟲中均有表達,并對已知的28個日本血吸蟲miRNA分子進行聚類和差異表達分析。本研究共鑒定出5
5、0個新miRNA分子,其中保守的有34條,日本血吸蟲特有的有16條。這些miRNA分子的發(fā)現(xiàn)對研究日本血吸蟲在不同宿主體內的生長發(fā)育、凋亡、營養(yǎng)代謝及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價值信息,為后續(xù)深入研究miRNA分子在血吸蟲基因表達調控中的可能作用機制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凋亡是促使日本血吸蟲在東方田鼠體內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對不同宿主來源童蟲的miRNA進行分析時也發(fā)現(xiàn)部分差異表達的miRNA可能與凋亡調控相關。本
6、研究使用凋亡常用的檢測方法TUNEL(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和DAPI雙染法,定性分析日本血吸蟲14天童蟲蟲體細胞凋亡現(xiàn)象。應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PI)(AnnexinV/PI)技術定量分析14天和23天日本血吸蟲蟲體細胞的凋亡比例,采用商業(yè)化哺乳動物凋亡關鍵分子Caspase
7、3和Caspase7活性檢測試劑盒檢測日本血吸蟲蟲體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結果顯示童蟲期蟲體的活性高于成蟲,雄性成蟲的活性高于雌性成蟲,相應的結果得到qPCR驗證。研究發(fā)現(xiàn),廣譜的凋亡抑制劑caspase peptide inhibitor(Z-VAD-FMK)對日本血吸蟲蟲體的Caspase3/7活性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通過對不同期別日本血吸蟲凋亡相關基因的qPCR分析,進一步明確了日本血吸蟲可能存在的凋亡通路。這
8、些結果為深入探析miRNA在血吸蟲凋亡中的調節(jié)作用,日本血吸蟲與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開發(fā)抗日本血吸蟲新藥物奠定了基礎。
二、日本血吸蟲感染不同適宜性嚙齒類宿主后組織miRNA表達譜變化
BALB/c小鼠是日本血吸蟲的適宜宿主。本研究利用miRNA芯片技術,檢測日本血吸蟲感染前和感染10天后小鼠的miRNA表達譜變化,共檢測到220個miRNA,其中在肝臟、脾臟和肺臟上調差異表達的分別有8、8和28個,下調差異表達的分別
9、有3、5和23個。這些差異表達miRNA分子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免疫應答、營養(yǎng)代謝、細胞分化、凋亡及其他信號通路。對這些差異表達miRNA的靶基因進行GO分類和KEGG分析,表明靶基因與多個信號通路有關,如Toll-like受體信號通路、TGF-β信號通路。研究結果揭示了miRNA在日本血吸蟲早期感染中可能發(fā)揮了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并影響著日本血吸蟲在不同適宜性宿主體內的生長發(fā)育及存活。
大鼠是日本血吸蟲的非適宜宿主,本研究使用了包
10、含大鼠成熟體miRNA的芯片,分析大鼠在感染血吸蟲前和感染10天后肝臟、脾臟和肺臟的miRNA的表達譜差異。結果在大鼠肝臟、脾臟和肺臟中分別鑒定了16個、61個和10個差異表達miRNA。對這些差異表達miRNA分析表明,其功能覆蓋了多個生物學過程,如Wnt和MAPK信號傳導、細胞內分化和脂肪細胞及紅細胞的分化。研究表明miRNA在血吸蟲感染大鼠中的調節(jié)作用與在小鼠和東方田鼠中的調節(jié)作用均存在較大的差別,這最終也影響了血吸蟲在大鼠體內的
11、生長發(fā)育狀況。
東方田鼠是至今報道的唯一對日本血吸蟲具有天然抗性的哺乳類動物宿主,東方田鼠對日本血吸蟲的天然抗性可能與miRNA介導的基因表達及調控相關。HE染色分析表明,東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蟲后不同組織病理變化與BALB/c小鼠差異顯著;miRNA芯片分析表明,在東方田鼠和小鼠肝臟、脾臟和肺臟組織中共檢測到388個miRNA,分別有11、25和28個miRNA分子呈現(xiàn)差異表達。這些研究結果顯示在東方田鼠體內miRNA特異性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日本血吸蟲不同發(fā)育階段蟲體差異表達基因解析.pdf
- 感染日本血吸蟲引起宿主循環(huán)MicroRNAs表達變化的研究.pdf
- 轉基因作物致敏性評價嚙齒類動物模型研究.pdf
- 小型嚙齒類動物分散貯食最適模型探索.pdf
- 早年應激對嚙齒類動物前腦NMDA受體亞基及c--fos表達的影響.pdf
- 日本血吸蟲感染對宿主輔助性T細胞反應的影響研究.pdf
- 黑龍江口岸城市嚙齒類動物感染漢坦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pdf
- 日本血吸蟲蟲卵基因表達譜分析.pdf
- 日本血吸蟲童蟲在不同敏感性宿主體內差異表達蛋白的研究.pdf
- 肝吸蟲日本血吸蟲
- 日本血吸蟲低感染度宿主血清核酸檢測及來源和代謝規(guī)律的研究.pdf
- 促炎性細胞因子在老年嚙齒類動物腦內誘導免疫應答增強及參與睡眠調節(jié).pdf
- 自發(fā)性2型糖尿病嚙齒類動物模型研究概況
- 日本血吸蟲急性感染小鼠血清肽譜分析
- 同步輻射腦血管造影在嚙齒類動物卒中模型中的應用.pdf
- 日本血吸蟲病東畢血吸蟲
- 感染日本血吸蟲的湖北釘螺其血淋巴細胞,螺大小及日本血吸蟲幼蟲發(fā)育的觀察.pdf
- 核酸檢測技術在日本血吸蟲感染宿主早期診斷及療效考核中的應用研究.pdf
- 遙感圖像用于日本血吸蟲中間宿主——釘螺生態(tài)的研究.pdf
- 日本血吸蟲中間宿主湖北釘螺遺傳變異及分類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