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體9p21和ABCA1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關系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染色體9p21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關系研究
  [背景]冠心病與卒中是世界范圍內(nèi)與腫瘤同列死亡率前位的復雜疾病,均由遺傳因素、環(huán)境及生活方式共同作用而致病,關于這兩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有相當部分需要用遺傳背景來解釋。近年來全基因組關聯(lián)研究發(fā)現(xiàn)位于9p21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NP)與冠心病的易感性相關,但多為歐美人群的研究或者后期的重復驗證結果,缺乏中國漢族人群的資料,部分易感位點在中國漢族人群中尚未涉及。缺血性卒中

2、與冠心病在病因學和發(fā)病機制上有共同點,但9p21與缺血性卒中的研究尚無明確一致的結論,在中國漢族人群中亦缺少研究資料。
  [目的]觀察9p21部分SNP在廣西漢族人群中的等位基因頻率與基因型分布,研究其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關聯(lián)。
  [方法]本研究是基于廣西地區(qū)漢族群體的病例-對照研究,共收集樣本1675例,其中冠心病患者56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569例,正常對照541例。以調(diào)查問卷形式收集研究對象一般信息及臨床資

3、料,提取全血基因組DNA。選擇染色體9p21區(qū)域的3個標簽SNP: rs1333040、rs4977574以及rs1333042,采用聚合酶鏈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FLP)方法對樣本進行三位點的基因分型,描述其基因型分布特征。建立遺傳模型分析單位點與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關聯(lián),對顯著性強的關聯(lián)位點進行分層分析以明確與已知危險因素間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結果]在關于冠心病易感性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各SNPs基

4、因型及等位基因頻率分布在病例組與對照組中均處于遺傳平衡狀態(tài),所選擇的樣本具有群體代表性。rs1333040、rs4977574和rs1333042 SNPs的基因型頻率分布在冠心病組與對照組中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值分別為0.035、0.006和0.021。其中rs4977574的P值經(jīng)Bonferroni法校正后為0.018; rs1333040在顯性模型(校正OR=1.79,95%CI=1.12-2.88)、共顯性模型(TT vs.CC

5、:校正OR=1.84,95%CI=1.13-3.01)下表現(xiàn)出與冠心病易感性的關聯(lián)。T等位基因表現(xiàn)出風險效應; rs4977574G等位基因在加性模型(校正OR=1.27,95%CI=1.06-1.53)、顯性模型(校正OR=1.52,95%CI=1.11-2.07)以及共顯性模型(GG vs.AA:校正OR=1.64,95%CI=1.14-2.37; AG vs.AA:校正OR=1.44,95%CI=1.04-2.02)中表現(xiàn)出冠心病

6、風險效應;而rs1333042 SNP與冠心病的關聯(lián)表現(xiàn)在加性模型(校正OR=1.27,95%CI=1.04-1.56)、顯性模型(校正OR=1.83,95%CI=1.16-2.89)以及共顯性模型(GG vs.AA:校正OR=1.92,95%CI=1.20-3.08; AG vs.AA:校正OR=1.73,95%CI=1.06-2.80)中。
  分層分析顯示,rs4977574GG基因型的冠心病罹患風險更多的表現(xiàn)在男性、年齡>

7、60歲、BMI>24、非吸煙、非高血壓及非高脂血癥的個體中;且與年齡存在弱的交互作用(P=0.022)。
  在9p21與缺血性卒中的研究中,僅rs4977574基因型頻率在對照和病例組的分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5),P值經(jīng)Bonferroni法校正后仍顯著(P=0.045);單個SNP分析顯示,該SNP與缺血性卒中易感性有關,在加性(校正OR=1.27,95%CI=1.06-1.52)、顯性(校正OR=1.51,95%CI

8、=1.12-2.03)以及共顯性(GG vs.AA:校正OR=1.63,95%CI=1.14-2.33:AG vs.AA:校正OR=1.44,95%CI=1.05-1.98)遺傳模式中表現(xiàn)出風險效應。
  分層分析顯示,男性、年齡>60歲、BMI>24、以及不吸煙、不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癥以及糖尿病的個體中,攜帶rs4977574GG基因型的個體較之AA基因型者有更高的缺血性卒中罹患風險;但該位點與這些危險因素之間并無交互作用。

9、r>  [結論]本研究的結論表明,染色體9p21的基因多態(tài)性與廣西漢族人群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易感性有關。但與冠心病的關聯(lián)更顯著。
  第二部分ABCA1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關系研究
  [背景]除9p21外,人類9號染色體上的基因三磷酸腺苷結合盒轉運子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編碼的蛋白參與人體內(nèi)脂質(zhì)代謝,與血漿脂質(zhì)穩(wěn)態(tài)以及動脈硬化發(fā)展相關,可影響冠

10、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易感性,但在不同人群中研究結論不十分一致。
  [目的]探討ABCA1基因多態(tài)性與廣西漢族人群血脂水平以及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關系。
  [方法]本文采取兩階段的研究方法,第一階段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選取646例健康漢族人DNA樣本,對ABCA1基因外顯子區(qū)以及啟動子區(qū)的兩個標簽SNPsrs2066715和rs2740483采用PCR-RFLP法進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基因型與血脂水平的關系。隨后在第二階

11、段利用本文第一部分所描述的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及正常對照DNA樣本及臨床資料,對rs2066715和rs2740483 SNP進行基因分型,驗證正常對照組中基因型與血脂水平的關系,并分析其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相關性。
  [結果]第一階段的研究結果顯示,rs2066715基因型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和載脂蛋白(Apo) A1水平相關,A等位基因攜帶者中血清HDL-C和ApoA1水平較低(分別P=0

12、.023和0.027);在男性中更顯著(分別P=0.029和0.049)。rs2740483基因型分布與血脂水平無統(tǒng)計學關聯(lián)。
  在第二階段研究中,單SNP分析結果顯示,在正常對照組中,rs2066715基因型與血清HDL-C和ApoA1相關(分別P=0.002和0.004);但無論是基因型頻率還是等位基因頻率在兩種疾病與對照中均無顯著性差異,在不同遺傳模型中進一步分析顯示該SNP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易感性無相關性(P>0.0

13、5);而rs274048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頻率在冠心病與對照組的比較中均有差異(分別P=0.016和0.034);校正傳統(tǒng)危險因素后,在加性(OR=0.74,95%CI=0.59-0.94)、共顯性(CC vs.GG: OR=0.43,95%CI=0.22-0.83)以及隱性模型(OR=0.46,95%CI=0.24-0.89)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等位基因對冠心病具有保護效應。在與缺血性卒中的關聯(lián)分析中,rs2740483等位基因及基

14、因型頻率在病例與對照中分布有差異,P<0.001;在不同遺傳模型下也顯示,該SNP不僅在共顯性模型(CC vs.GG: OR=0.22,95%CI=0.10-0.49; GC vs.GG: OR=0.64,95%CI=0.48-0.89)、顯性模型(GC/CC vs.GG=0.58,95%CI=0.44-0.76)下表現(xiàn)出保護效應,在隱性模型(OR=0.25,95%CI=0.11-0.56)以及加性模型(OR=0.58,95%CI=0.

15、46-0.73)中差異也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C等位基因攜帶者發(fā)生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風險較野生型攜帶者為低。
  分層分析顯示,兩組研究中,rs2740483GC/CC的保護效應在BMI>24的人群中明顯。但僅在缺血性卒中組該位點表現(xiàn)出與BMI弱的交互作用。
  [結論]以上研究結果表明:ABCA1基因部分多態(tài)性位點與正常人血脂水平相關,ABCA1 rs2740483與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相關,攜帶野生型等位基因的個體有更高的罹患

16、風險。
  第三部分染色體9p21和ABCA1基因多態(tài)性交互作用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關系
  [背景]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在復雜疾病的發(fā)生中起重要作用。本部分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針對染色體9p21和ABCA1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關系進行了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
  [目的]對9p21和ABCA1基因進行交互作用分析,探討基因交互作用與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易感性的關聯(lián)。
  [方法]利用先前第一、

17、第二部分的基因分型結果以及臨床資料,運用多因子降維法分別分析在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兩種疾病中5個SNPs的交互作用,并建立邏輯回歸方程進行驗證。
  [結果]預測冠心病風險的最佳兩因子模型是rs1333040和rs1333042,交叉驗證一致性10/10,預測準確率56.6%;預測缺血性卒中的最佳模型亦為rs1333040和rs1333042組成的兩因子模型(交叉驗證一致性10/10,預測準確率60.1%),由rs1333040、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