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流行病學和病毒學研究表明,在我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細胞癌(HCC)最重要的病因,HBV復制在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甚至肝癌轉移和復發(fā)階段都可能起重要的作用,然而,HBV致HCC的確切機制目前還沒有明確。根據HBV全基因序列異質性≥8%的標準,將HBV分為A-H八個基因型,研究發(fā)現我國主要的基因型是B型與C型,并發(fā)現基因型與病毒變異有一定的依從性,尤其是核心啟動子(BCP)變異和前C終止密碼子變異(PC)
2、。最近許多研究表明HBV基因型、病毒變異、HBV DNA水平與HCC存在一定的關系,然而還沒有統(tǒng)一的觀點,甚至出現相反的結論。 為進一步研究HBV基因型及病毒變異與HCC發(fā)生的確切關系,我們利用聚合酶鏈式反應-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PCR-RFLP)以及部分PCR產物測序的方法對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112例HCC患者(HCC組),129例無癥狀攜帶者(ASC組),70例肝硬化患者(LC組)和90例慢性肝炎患者(CH組)
3、進行HBV基因分型和C基因亞型鑒定,以及BCP和PC變異檢測。結果發(fā)現401例慢性HBV感染者HBV基因型為B基因型或C基因型感染,未發(fā)現其他基因型,HCC組中C型分布高于其他三個疾病組;在HCC病例組中血清纖維化指標的多因素分析提示前膠原Ⅲ肽(PⅢP)水平在C基因型中高于B基因型。對基因型與HBV變異和臨床特點作了相關性分析,發(fā)現C基因型患者BCP變異多于B基因型;B基因型患者PC變異多于C基因型;同時BCP變異發(fā)生率隨著病程進展而遞
4、增:在HCC組、LC組、CH組和ASC組里的BCP變異陽性率分別為74.1%,50.0%,35.0%,22.4%。對270例患者(HCC 112例,LC 70例,CH 90例)進行HBV亞型鑒定,發(fā)現C1有105例(67.7%),C2有50例(32.3%),顯示C1在本研究對象中的分布高于C2;對亞型與HBV BCP、PC變異的比較,發(fā)現C1亞型帶有較高的BCP變異。 因此本章研究結果提示HBV C基因型和BCP變異是HCC發(fā)生
5、的密切相關因素。近年來,雖然肝癌治療措施尤其是肝葉切除術已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但肝癌的長期預后仍不佳,其重要的原因是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率高。據有關資料統(tǒng)計,5年左右肝細胞癌復發(fā)超過70%,目前對引起肝癌復發(fā)和轉移的多種臨床危險因素已有一些研究,包括腫瘤本身的相關因素和肝臟功能情況。包括腫瘤大小、是否存在包膜、瘤體本身的血管侵潤情況,肝臟功能以及肝葉切除的方式等都會影響肝癌復發(fā)和轉移的發(fā)生率。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提示HBV基因型與HCC的發(fā)生
6、發(fā)展有密切關系并影響著HBV相關性肝病的臨床表現和臨床結局,在HBV的8個基因型中,東南亞地區(qū)主要以B型和C型為主,最近的研究資料以及前面的研究已經證實C基因型較B基因型有較高的HCC發(fā)生率和引起更為嚴重的肝細胞損害,是促進HCC發(fā)生的高危因素,然而,HBV基因型與病毒載量對肝細胞癌的預后影響尚未得到深入研究,因此我們繼續(xù)對前一部分研究對象中112例HCC患者進行追蹤觀察,探討HCC治療后腫瘤復發(fā)或轉移的危險因素。在明確HBV基因型、病
7、毒變異的基礎上,采用實時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進行HlBV DNA定量測定,結果顯示最終進入隨訪研究的106例HCC患者(在隨訪過程中6例患者由于以下原因而列出研究范圍:4例患者在隨訪52周后觀察資料缺失;2例沒有完整的病理資料,因此共106例患者進入最終的前瞻性研究)有69例在手術后或肝動脈栓塞化療術(TACE)治療后兩年內出現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其發(fā)生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上升,在20周、40周、60周、80周、100周和130周分別為3
8、.8%,9.4%,18.9%,42.5%,59.4%和65.1%。對基線資料的單因素分析,發(fā)現血清高水平GGT、無包膜瘤體、門靜脈栓塞形成、較大肝癌、肝硬化、BCP變異、C基因型、HBV DNA水平均與肝細胞癌的高復發(fā)率或轉移率有關,而年齡、性別、谷丙轉氨酶水平、血小板計數、血清白蛋白水平、甲胎蛋白、總膽紅素、Child-Pugh分數和治療手段與肝細胞癌的復發(fā)或轉移無關。 多因素分析顯示HBV C基因型和HBV DNA高水平是H
9、BV相關性HCC復發(fā)和轉移的危險因素。復發(fā)或轉移率隨著HBV DNA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在基線HBV DNA水平小于3 loglo拷貝/mL的肝細胞癌患者中,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率為22%,在基線HBV DNA水平大于5 loglo拷貝/ml的肝細胞癌患者中,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率升為80%;在106例HCC患者中B基因型29例,C基因型77例;其中77例C基因型有57例(74.0%)發(fā)生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29例B基因型有12例(41.4%)發(fā)生
10、腫瘤的復發(fā)或轉移,通過Logistic回歸分析,發(fā)現基因型C較B基因型有更高的肝癌復發(fā)或轉移發(fā)生率。因此,HBV C基因型和HBV DNA高水平是HBV相關性HCC復發(fā)和轉移的危險因素,同時對HBV C基因型與HBV DNA的相關性分析顯示這兩個危險因素之間沒有關聯(lián),進一步表明HBV C基因型和HBV DNA水平分別是HCC復發(fā)和轉移的相互獨立的危險因素。提示HBV C基因型不僅與HCC的發(fā)生有密切關系,同時也影響著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因
11、此臨床上需要對慢性HBV感染者進行HBV基因型鑒定,以更準確地預測慢性HBV感染的臨床結局和評估HCC患者的預后。血清高水平HBV DNA是HBV相關性HCC復發(fā)或轉移的獨立危險因素,提示抗病毒治療不僅應用于慢性肝炎患者,對HBV相關性肝細胞癌術后進行抗病毒治療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前面兩部分的研究中,我們通過401例慢性HBV感染者(包括肝細胞癌患者、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炎患者、無癥狀攜帶者)分析了HBV基因型、亞型、病毒變異的情況,發(fā)現了
12、HBV C基因型和BCP變異與肝細胞癌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有密切關系,C基因型和HBV DNA水平可影響HCC的預后和腫瘤轉歸,是肝細胞癌變的重要危險因素。由于HBx基因序列覆蓋了BCP區(qū)域,BCP區(qū)的T1762/A1764核苷酸雙突變導致X蛋白的第130和131位氨基酸發(fā)生改變,同時HBx可通過與細胞因子或蛋白結合而發(fā)揮其肝癌變作用,因此,探討HBx基因對細胞周期蛋白的調控機理為揭示HBV致肝細胞癌變機制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 我們通過
13、構建HBV-X基因BCP陽性真核表達載體(HBV-X-BCP<'+>)和HBV-X基因BCP陰性真核表達載體(HBV-X-BCP<'->),瞬時轉染HepG2細胞,Western Blotting鑒定HBx融合蛋白和p21<'WAFI/CIPI>蛋白的表達,觀察BCP變異引起的X蛋白兩個氨基酸的變化是否會影響細胞周期蛋白p21<'WAFI/CIPI>的表達情況,從而明確BCP變異致HCC的發(fā)生機制。實驗結果顯示BCP變異陰性的野生型HB
14、x基因能促進p21<'WAFI/CIPI>蛋白的表達,而BCP陽性的變異型HBx基因卻下調p21<'WAFI/CIPI>蛋白的表達,提示HBVX基因致肝細胞癌變的重要機制是由于長期的病毒感染導致HBV BCP變異,使HBx基因的兩個氨基酸發(fā)生變化,致使細胞周期蛋白p21<'WAFI/CIPI>表達下降,異常細胞迅速增生,受損細胞順利通過G0-G1期進入DNA合成分裂階段,細胞對癌基因敏感性增強,異常細胞在無控制的情況下增長,極易出現幼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地區(qū)乙肝病毒基因型及相關變異的調查研究.pdf
- 慢乙肝干擾素近期療效與乙肝病毒基因型的關系研究.pdf
- 中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及其CpG島研究.pdf
- 肝細胞癌中的乙肝病毒基因整合規(guī)律及其促癌作用研究.pdf
- 乙肝病毒基因型與亞型臨床特征及病毒學差異比較研究.pdf
- 青海同德藏族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基因型及變異的初步研究.pdf
- 乙肝病毒變異和抗病毒治療在肝細胞癌發(fā)生及預后中的作用.pdf
- 肝細胞肝癌乙肝病毒基因整合位點及臨床病理分析.pdf
- 高發(fā)區(qū)乙肝病毒致肝細胞癌風險的病毒學特征.pdf
- 痕量乙肝病毒感染與肝細胞癌的關系及其免疫傳感檢測.pdf
- 乙肝病毒感染人胎肝細胞及苦參堿抗乙肝病毒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C基因區(qū)變異與機體細胞免疫功能關系的研究.pdf
- 乙肝與乙肝病毒
- 乙肝病毒前C區(qū)基因變異的研究.pdf
- APOBEC-3A-B多態(tài)性與乙肝病毒變異在乙肝病毒相關肝細胞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交互作用.pdf
- IL-12-18及乙肝病毒基因型與阿德福韋酯抗病毒治療療效的關系.pdf
- 乙肝病毒復制水平、基因變異與母嬰傳播宮內感染關系的研究.pdf
- 丙肝病毒基因型與干擾素療效關系的研究.pdf
- 乙肝病毒感染與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pdf
- 乙肝病毒不同基因型亞型與細胞因子IL-10、IL-17關系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