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清洗傾向個體注意偏向的ERP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獨創(chuàng)性聲明本人提交的學位論文是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論文中引用他人已經發(fā)表或出版過的研究成果,文中已加了特別標注。對本研究及學位論文撰寫曾做出貢獻的老師、朋友、同仁在文中作了明確說明并表示衷心感謝。學位論文作者:汪壺緲簽字日期:勘,r年6月/日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有權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磁盤,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西南大學

2、研究生院(籌)可以將學位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編入有關數據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匯編學位論文。/(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S,本論文:忱不保密,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學位論文作者簽名:誣壺妙導師簽名:簽字日期:加心年易月日簽字日期:哆杉眸泐蚶摘要強迫清洗傾向個體注意偏向的ERP研究捅要強迫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精神障礙,其特點是反復出現令人痛苦的強迫思維或強迫行為,一般發(fā)病于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早期。在成人人

3、群中,強迫癥的終身患病率為2%3%,且沒有性別差異,但在兒童中,男孩比女孩更易患強迫癥。強迫癥是最能使人致殘的十種疾病之一,因強迫癥而失去生命的人群比例為25%。和其他焦慮癥患者或情緒障礙患者相比,強迫癥患者更不容易結婚、更不容易被雇傭、社會功能和職業(yè)功能更易受損。但是,強迫癥的發(fā)病機制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結論。有研究者認為,在面對周圍紛繁復雜的刺激時,與中性刺激相比,強迫癥患者對威脅刺激特別是與自身癥狀相關的刺激分配了更多的注意資源,

4、從而導致強迫癥患者表現出強迫思維或/和強迫行為。所以,對威脅刺激的注意偏向可能是引發(fā)和維持強迫癥癥狀的主要因素。有大量研究者對強迫癥患者的注意偏向進行了研究,但是實驗結論并與一致。一些研究者發(fā)現強迫癥患者表現出注意偏向,例如,Rao,Arasappa,ReddyVenkatasubramanian和Reddy(2010)發(fā)現,強迫癥患者對強迫癥相關消極詞表現出Stroop效應而對強迫癥相關積極詞并沒有表現出顯著的Stroop效應,說明強

5、迫癥患者只是對強迫癥相關消極詞語表現出注意偏向。但是,另一些研究者卻沒有發(fā)現強迫癥患者存在注意偏向,例如Harkness,Harris,Jones和Vaccaro(2009)發(fā)現,強迫檢查患者并沒有對強迫癥相關消極詞表現出注意偏向。實驗結論并不統一可能的原因有:一可能是由于強迫癥癥狀的異質性導致的,所以,在本研究中以強迫清洗傾向個體為研究對象。另一個原因,沒有發(fā)現強迫癥患者存在注意偏向的原因可能是注意偏向的衰退導致的,因為Amir,Na

6、jmi和Morrison(2009)的研究發(fā)現,高強迫傾向個體的注意偏向發(fā)生了衰退,所以,我們采用了能夠檢測個體注意偏向分數并且能夠檢測個體注意偏向成分的的點探測任務,來驗證Amir等(2009)的研究結論,從而探討高強迫清洗傾向個體的注意偏向會不會表現出衰退。第三個原因可能是由于強迫癥患者的注意偏向并不發(fā)生在行為學水平上。以往研究大都通過測量個體對不同情緒刺激反應時的差異來檢測注意偏向,這一方法簡單易于操作。但行為上的差異只是個體對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