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隨著轉Bt基因棉花大量種植,綠盲蝽(Apolygus lucorum)現已成為中國棉田的重要害蟲,且因為其寄主廣泛、轉移寄主為害和活動能力強等特點而難以治理。隨著推-拉(Push&Pull)策略為代表的害蟲綜合治理體系的應用,利用性信息素防治綠盲蝽成為一種潛在的新方法,而這便要求人們能夠從室內行為水平和分子水平對綠盲蝽的信息素通訊機制進行解析。本研究從這兩個方面入手,對以綠盲蝽為代表的盲蝽科害蟲感受性信息素的嗅覺機制開展了初步探究,以期
2、為今后深入研究提供參考。
本試驗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基于當前盲蝽科性信息素組分鑒定困難、人工合成組分活性不高以及室內行為反應不敏感等問題,本試驗在室內利用H形嗅覺儀對綠盲蝽雄蟲識別性信息素的過程中寄主植物揮發(fā)物的作用進行了初步探究。本研究發(fā)現在行為水平上,綠盲蝽雄蟲對以3∶2的4-氧代-反-2-己烯醛和丁酸-反-2-己烯酯組成的性誘芯反應不敏感(P=0.5371),在性信息素中添加棉花揮發(fā)物后發(fā)現綠盲蝽雄蟲依然對
3、性信息素不敏感(P=0.4838)。然后,用棉花對綠盲蝽雄蟲進行飼養(yǎng),發(fā)現雄蟲對添加了棉花揮發(fā)物的性信息素誘芯產生選擇偏好性(P=0.0022),而只用棉花飼養(yǎng)的綠盲蝽雄蟲則對沒有棉花揮發(fā)物的性信息素組分不敏感(P=0.5002)。這表明植物揮發(fā)物在綠盲蝽尋找配偶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第一步信使功能。在此基礎之上,本試驗又用不同寄主對綠盲蝽雄蟲進行了飼養(yǎng),在植物揮發(fā)物存在的背景下,試驗結果表明用綠盲蝽田間重要寄主棉花、黃花蒿和紫花苜蓿飼養(yǎng)的
4、綠盲蝽雄蟲對性信息素趨性明顯(P<0.05),而非常見寄主四季豆和玉米穗飼養(yǎng)的綠盲蝽雄蟲則對性信息素不敏感(P>0.10)。該試驗結果不僅解釋了綠盲蝽性信息素在田間可以大量誘捕到雄蟲,而在室內卻難以引起性趨向反應這一現象,同時也表明以綠畝蝽為代表的盲蝽科昆蟲在與自然環(huán)境的協同進化過程中,對周邊寄主存在的感知成為盲蝽雄蟲主動尋找配偶并完成繁衍行為的前提和基礎。
2.本試驗對在綠盲蝽觸角中特異性表達的一個氣味結合蛋白AlucOBP
5、8進行了克隆、表達和純化,通過體外的熒光競爭結合試驗,我們對其與7種性信息素類似物和33種植物揮發(fā)物的結合能力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AlucOBP8均不能與7種性信息素組分有效結合,但可以有效結合葎草烯和十二醛兩種植物揮發(fā)物,這兩種化合物與AlucOBP8的結合常數分別為8.74μmol/L和9.99μmol/L。隨后,我們在室內利用H形嗅覺儀進行了綠盲蝽雌雄成蟲對萑草烯和十二醛這兩種化合物的嗅覺選擇趨向試驗,結果表明這兩種化合物均不能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植物氣味分子與苜蓿盲蝽化學感受蛋白識別結合特性研究.pdf
- 苜蓿盲蝽兩種氣味結合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綠盲蝽四個觸角特異氣味結合蛋白配體結合特征研究.pdf
- 綠盲蝽氣味降解酶相關基因的鑒定及功能初步研究.pdf
- 兩種盲蝽同源氣味結合蛋白基因OBP11的克隆和功能研究.pdf
- 苜蓿盲蝽化學感受蛋白AlinCSP7-8免疫定位及氣味結合特性.pdf
- 稻縱卷葉螟氣味結合蛋白的功能分析.pdf
- 家蠶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研究.pdf
- 稻縱卷葉螟寄主定位及其氣味結合蛋白功能的研究.pdf
- 寄主植物花對綠盲蝽種群發(fā)生的調控作用.pdf
- 西花薊馬對寄主氣味的行為反應及其觸角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pdf
- 中紅側溝繭蜂氣味結合蛋白Mmed OBP8的氣味結合特征及行為反應驗證.pdf
- 大螟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pdf
- 松褐天牛氣味結合蛋白基因的克隆與功能分析.pdf
- 暗黑鰓金龜氣味結合蛋白的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pdf
- 飛蝗觸角中氣味分子結合蛋白的定位與結合特性.pdf
- 中黑盲蝽、苜蓿盲蝽與三點盲蝽對寄主植物揮發(fā)物的嗅覺識別機制.pdf
- 氣味學與氣味醫(yī)學
- 華北大黑鰓金龜氣味結合蛋白功能分析.pdf
- 美洲斑潛蠅氣味結合蛋白鑒定及功能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