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羅光和牟宗三分別是二十世紀港臺地區(qū)“新士林”和“新儒家”兩大學派的代表人物,各自建構了完整的哲學思想體系。本文以羅、牟兩人對儒家超越問題的思考作為典型個案,通過比較兩者的生命超越論來探析儒家超越之路的現代詮釋問題。本文分析和比較了羅光、牟宗三生命超越論的基本觀點、形上基礎和理論來源,在此基礎上揭示出兩者對于儒家超越問題之探討的優(yōu)長與疏失,展現出儒家超越問題本身的復雜性以及羅、牟二人的理論探索在此問題上所能提供的啟發(fā)與借鑒。文章主要從以下
2、幾部分展開論述:
第一章梳理了“超越”一詞的概念起源和中西方哲學探討超越問題的理論傳統(tǒng),分別考察了羅光、牟宗三研究超越問題的學思歷程?!俺健币辉~源自西方,對超越問題的探討在西方哲學中有著悠久的傳統(tǒng),然而超越問題并不局限于西方語境,而是人類哲學思考的根本問題,透過西方哲學的特殊性關聯于“哲學之為哲學”的普遍性。中國傳統(tǒng)哲學盡管并未使用“超越”這一語詞,但卻一直注重對生命超越問題的探討,把人之安身立命問題始終作為一個重要的理論課
3、題進行思考,這種問題意識與西方哲學十分接近。在此意義上中西方哲學可以通過相互交流和會通進一步深化對超越問題本身的思考,羅光與牟宗三對超越問題的探討就是現代中國哲學中進行這種理論嘗試的兩個典型個案。
第二章分析了羅光“形上生命哲學”之生命超越論的形上基礎、理論內涵和最終目標?!靶紊仙軐W”的生命本體論堅持由“生命之在”來研究“本體之有”的實在論理路。羅氏的天人關系論認為人這一超越主體的本質是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的“生命”,而上天
4、作為生命超越之終極目標實質就是天主教信仰的造物主上帝,因此天人之間的相互和諧一方面要求人自覺地發(fā)展自身作為“生命”的本性,另一方面需要上帝在人自身努力的基礎上進行啟示和救贖。在此基礎上,羅氏的生命超越論認為生命超越的基本理路是人通過自覺的修養(yǎng)實現自己作為“生命”的本質意涵,以一種培護現實的“生命之在”的實在論理路進行超越,同時這種超越之路的最終目標是歸向上帝的天國,只有上帝的救贖才能使人達至超出生命本性的“超性界”。
第三章分
5、析了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學”之生命超越論的形上基礎、理論內涵和最高境界?!暗赖碌男紊蠈W”的本體論認為天地萬物的創(chuàng)生本體是“心之理”,同時繼承了傳統(tǒng)儒家的實踐智慧,闡明這一本體基于道德實踐而有“具體的普遍性”。牟氏的天人關系論認為上天不是一個超越的神明,而是與人心具有內在貫通性的“創(chuàng)生實體”,“人之為人”的本質就在于“道德本心”對于天理本體的呈現,因此天人之間的合一就是人不斷顯發(fā)自己的“心中之理”、契接天道創(chuàng)生本體的歷程。在此基礎上,牟氏的
6、生命超越論注重于本體作為一種應然之法則的觀念論義涵,主張通過自覺的道德實踐不斷確證“心之理”本體的絕對普遍性,是一種自立自足、無待于外的生命超越論。
第四章就羅光、牟宗三生命超越論的基本觀點、思想來源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地比較,并分析兩人的理論得失,在此基礎上揭示他們的思考對于儒家超越問題之現代探討的理論意義,并由此展望進一步探索儒家超越之路的可能方向。在思想來源方面,羅光的生命超越論借鑒了儒家氣學傳統(tǒng)與西方士林哲學的思想成果,牟
7、宗三的生命超越論則借鑒了儒家心學傳統(tǒng)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理論智慧。兩人的共同之處在于肯定超越主體是一個“生命”本體,具有自覺、自動的生生之動能;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理在氣中”、“結合現象探討本體”、“不離于實然探討應然”的實在論立場與“理氣二分”、“現象與本體二分”、“應然與實然二分”的觀念論立場的差異,二是“歸向上帝”的基督教超越觀與自立自足、無待于外的人文宗教的超越觀的差異。就超越問題本身而言,羅光由于其統(tǒng)合天主教信仰與儒
8、學傳統(tǒng)的理論期待而產生了理論系統(tǒng)內部不自洽的問題;牟宗三過分偏重于應然的本體之理與實然的現實世界二分的理論立場,最終導致生命超越在根本的動力源泉上面臨著“本心之理如何發(fā)動現實的感性生命”的“符合問題”。盡管如此,兩人對于儒學傳統(tǒng)之現代轉化的理論任務都具有強烈的使命感,由此而建構了自己的現代哲學體系和在此基礎上的生命超越論,他們的思考展現出儒家超越問題本身的復雜性,提供了有益的經驗教訓,拓寬了進一步探索儒家超越之路的理論空間。從兩人的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羅光儒家生命超越思想研究
- 羅光儒家生命超越思想研究.pdf
- 現代新儒家歷史哲學研究——以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為中心.pdf
- 現代新儒家歷史哲學研究——以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為中心
- 現代新儒家歷史哲學研究——以徐復觀、牟宗三、唐君毅為中心_9490.pdf
- 10170.羅光儒家生命超越思想研究(1)
- 羅光牟宗三先秦儒學觀比較研究
- 羅光牟宗三先秦儒學觀比較研究.pdf
- 傳統(tǒng)的超越與回歸——對牟宗三現代化觀念的反思.pdf
- 解析牟宗三對“存在”問題的探尋.pdf
- 傳統(tǒng)的超越與回歸——對牟宗三現代化觀念的反思
- 牟宗三“儒家哲學特質論”述評.pdf
- 解析牟宗三對“存在”問題的探尋
- 牟宗三儒家智的直覺理論研究.pdf
- 牟宗三儒家智的直覺理論研究
- 論現代女作家的出走與不同的探尋之路——以廬隱、丁玲、蕭紅為例
- 論儒家思想的現代困境及其出路探尋
- 牟宗三的儒學宗教觀研究——以《心體與性體》為中心.pdf
- 牟宗三的朱子思想研究述評——以《心體與性體》為中心.pdf
- 儒家誠信之德及其現代意義——以“四書”為中心的闡釋.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