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中有效成分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生物活性測定及活性指紋圖譜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有效成分是其發(fā)揮藥效作用的物質基礎,對評價中藥材的質量、制定中藥質量控制標準控制、優(yōu)化制劑工藝、揭示中藥作用機制、實現(xiàn)中藥現(xiàn)代化具有重要意義。甘草酸和甘草黃酮是中藥甘草中主要的有效成分,目前的分離純化方法存在著繁瑣、工作量大的缺點,用做質量控制指標成分的標準品也由于制備困難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在活性研究方面也存在某些空白,本論文在甘草有效成分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生物活性測試及指紋圖譜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研究探索。 建立了

2、一種采用大孔樹脂吸附解吸甘草提取液制備具有抗?jié)兓钚远鵁o假醛固酮樣副作用的無酸甘草黃酮提取物DGL的簡便有效的方法。采用優(yōu)選出的極性大孔樹脂XDA-1,在最佳分離條件下,甘草總黃酮的回收率為74.8%,無酸提取物中黃酮的純度為21.9%,副產(chǎn)品甘草酸在冰醋酸中重結晶后HPLC-UV純度達82.2%,回收率為48%。然后用泡沫分離對甘草酸進行進一步純化。甘草酸的富集比隨操作參數(shù)的不同在3.35-12.8之間變動。質量回收率最高達72.3%

3、。泡沫液的HPLC-UV純度由82.2%增加為88.5%-91.7%。對更復雜的甘草粗提物,富集比為3.84,甘草酸質量回收率為50.0%。此方法有望作為柱色譜的前富集方法或柱色譜后的后純化方法富集純化甘草酸。 甘草提取物已被用于美白化妝品中,為研究其物質基礎,采用柱層析方法從烏拉爾甘草中分離純化了4個主要的黃酮類化合物,分別鑒定為甘草甙、異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異甘草甙和甘草素。首次評價了它們以及甘草查耳酮甲對蘑菇酪氨酸酶單酚

4、酶活性的影響。動力學研究表明:異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異甘草甙和甘草查耳酮甲對于單酚酶活性均為竟1爭性抑制劑,它們對蘑菇酪氨酸酶單酚酶活性抑制的IC50分別為0.072mM,0.038mM,0.0258mM,可以作為潛在的食品抗褐變劑和美白化妝品添加劑;甘草甙對酪氨酸酶沒有抑制作用;而甘草素可提高酪氨酸酶的活性而具有協(xié)同作用,應用粗提物時應該去除。以L-DOPA為底物時,五種化合物均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這些抑制劑對酪氨酸酶單酚酶和二酚酶

5、活性影響的不同可能與兩種酶活性作用的底物不同有關。 首次將基于HPLC在線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快速篩選自由基清除劑的方法用于甘草中抗氧化劑的篩選,從甘草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離得到5個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化合物:dehydroglyasperinD(C5)、glyuralinC(C6)、isoliquiritigenin(C7)、glycycoumarin(C8)、glycyrrhisoflavoneB(C9),其中C

6、6和C9為首次從甘草中分離得到。離線活性測定表明,C5、C6和C9與抗氧化劑EGC、GC、quercetin、EGCg類似,具有快的動力學特征;C8則與EC、CH和Trolox類似,具有中等動力學特征;C7反應則很慢。前5min內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除C7很低外,其它四種化合物均與EC和CH類似,在33.0~51.1%之間。因此它們可以作為潛在的抗氧化劑用作抗衰老藥物或食品的保鮮劑。 對于八種不同品種和產(chǎn)地甘草的氯仿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