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探討了固定延遲時間肝動脈CTA的可能性,優(yōu)選肝動脈CTA的最佳掃描方法,評價CTA顯示肝動脈的準確性,并分析肝動脈解剖變異情況及其臨床意義。 材料與方法 1.病例資料 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間的腹部CTA患者326例,男224例,女102例.年齡12~82歲,平均年齡49.5歲。其中,原發(fā)性肝癌35例,肝囊腫75例,肝血管瘤42例,肝轉移瘤32例,膽囊結石16例,正常126例。有10例作了DSA檢查,
2、14例有手術結果對照。將326例按照不同的延遲時間、注射流率、重建層厚、掃描方法分組研究。 2.檢查前準備 所有病例禁食6小時以上,檢查前半小時口服陰性對比劑(溫水)約800~1000ml. 3.造影方法和技術參數 所有病例均在SIEMENS公司生產的16層CT機上進行。掃描范圍從右側膈頂到腎下極水平。對比劑采用非離子對比劑歐乃派克或優(yōu)維顯(300mgI/ml),對比劑用量按照1.5ml/kg體重計算,由
3、前臂靜脈用高壓注射器注入。動脈期延遲時間分別為20S、25s、30S,注射流速分別為3.0ml/s和3.5ml/s,并與自動跟蹤觸發(fā)技術比較。 4.圖像重建及評價 在SIEMENS工作站進行圖像重建,重建方法包括VR、MIP。由2名有經驗的醫(yī)師對肝動脈3DCTA圖像進行觀察,根據Michels分型進行解剖變異分型;按照各級肝動脈顯示程度賦分,以比較各種不同造影方法對肝動脈顯示情況的優(yōu)劣。 5.統(tǒng)計方法 為
4、減少誤差,選取各組肝動脈解剖分型中的Ⅰ型,進行不同延遲時間、不同注速、不同重建層厚及自動觸發(fā)技術的比較。所有資料均使用SAS軟件行方差分析或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結果 1.肝動脈解剖變異情況 326例肝動脈CTA中,正常型即MichelsⅠ型228例,占69.9﹪;變異肝動脈98例,總變異率為30.1﹪。其中,屬于Michels分型中的變異64例,占19.6﹪;MichelsⅡ型(圖1)22例,占6.7
5、﹪;MichelsⅢ型(圖2)18例,占5.5﹪;MichelsⅣ(圖3)型6例,占1.8﹪;MichelsⅤ型(圖4)7例,占2.1﹪;MichelsⅥ(圖5)型2例,占0.6﹪;MichelsⅦ型(圖6)1例,占0.3﹪;MichelsⅧ(圖7)型1例,占0.3﹪;MichelsⅨ型(圖8)7例,占2.1﹪;MichelsⅩ型0例,占0﹪;未列入Michels分型的少見變異34例,11種類型,占10.4﹪。 2.不同延遲時間
6、的比較 20s組、25s組、30s組肝動脈顯示程度賦分平均值分別為4.34、5.94、5.51。20s組與25s組、30s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5s組與30s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F=5.97,P=0.003<0.05)。 3.不同重建層厚時肝動脈顯示程度的比較 T檢驗(T-test)顯示t=2.10,P=0.038<0.05,0.75mm組和2mm組肝動脈顯示程度賦分平均值分別為5.94、4.9l,0.7
7、5mm組和2mm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不同注速肝動脈顯示程度的比較 T檢驗(T-test)顯示t=5.97,P=0.83>0.05,3.0ml/s組和3.5ml/s組肝動脈顯示程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其賦分平均值分別為5.94、6.42。 5.固定延遲時間25s與自動觸發(fā)技術肝動脈顯示程度的比較 T檢驗(T-test)顯示t=0.61,P=0.55>0.05,固定延遲時間組與自動觸發(fā)技術組肝動脈顯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16層螺旋ct血管成像在頸動脈狹窄診斷中的應用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探討.pdf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臨床研究.pdf
- 64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動脈夾層成像的應用研究.pdf
- 64層螺旋CT血管成像技術分析肝動脈解剖變異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八層螺旋CT血管造影顯示外周肺動脈的研究.pdf
- 16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moyamoya病診斷中的價值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及其臨床應用研究.pdf
- 16層螺旋ct血管造影在顱外段頸內動脈狹窄病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 64層螺旋CT腎動脈血管成像的應用研究.pdf
- 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研究.pdf
- 支氣管動脈128層螺旋CT造影分析.pdf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的臨床應用研究.pdf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顱頸部血管16層螺旋CT減影血管造影(CTSA)與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的比較研究.pdf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和臨床應用研究.pdf
- 肺動脈栓塞的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pdf
- 主動脈夾層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術及臨床應用研究.pdf
- 肝炎性假瘤16層螺旋CT成像研究.pdf
- 1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及臨床應用初步探討.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