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低氧是臨床許多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因素,長期慢性低氧對機體的損害是多方位的,其對機體的危害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低氧時機體可表現(xiàn)為脂肪代謝異常,其機制與低氧影響血脂在肝臟內代謝的關鍵酶有關。而脂肪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首要獨立危險因素,肥胖、脂肪代謝紊亂以及心血管疾病三者之間存在密切聯(lián)系。目前,國內外對低氧對脂代謝影響的研究很少,且多集中在對細胞損傷及相關適應機制方面,缺乏整體水平的觀察,尤其是慢性持
2、續(xù)性低氧,未見類似研究報道。本實驗意在模擬體內低氧狀態(tài),在整體水平上探討低氧對大鼠體重、血糖及血脂的影響,在組織水平上,檢測肝臟、脂肪組織及骨骼肌中低氧和脂代謝相關基因mRNA的變化,觀察目的基因在不同靶器官中表達的差異,進而了解低氧與脂肪代謝的關系,初步探討復氧后上述病理變化的恢復情況及可能機制,尋找對低氧刺激敏感的靶器官及指標,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早期干預提供新的思路及實驗依據。
方法:
選取3周齡雄性wistar
3、大鼠56只,隨機分為三大組,7小組,每小組8只。分別為:常氧-3(常氧3周后處死)、低氧-3(低氧3周后處死)、常氧-6(常氧6周后處死)、低氧-6(低氧6周后處死)、復氧-6(低氧3周后轉常氧恢復3周后處死)、常氧-12(常氧12周后處死)和復氧-12(低氧6周轉常氧恢復6周后處死)
低氧處理結束后,測量所有大鼠體重、血糖、血脂及血清高分子量脂聯(lián)素和白介素-6水平;取大鼠肝臟、皮下脂肪、棕色脂肪、內臟脂肪和骨骼肌組織應用實時
4、熒光定量RT-PCR方法,檢測實驗6周三組大鼠上述組織中低氧及脂代謝相關基因mRNA的變化。
結果:
1.實驗3周時,低氧-3組大鼠血紅細胞計數(shù)(7.18±0.41vs6.52±0.29×1012/L,P<0.01)和血紅蛋白含量(187.50±13.43vs141.63±6.12g/L,P<0.01)均明顯高于常氧-3組,分別是常氧組的1.10和1.32倍。實驗6周時也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低氧-6組大鼠血紅細胞計數(shù)和血
5、紅蛋白含量分別是常氧-6組的1.13和1.42倍(P<0.05,P<0.01),低氧3周后轉常氧恢復3周后(即復氧-6組)大鼠血紅細胞計數(shù)(6.62±0.5×1012/L)和血紅蛋白含量(144.57±13.00g/L)均明顯降低(P<0.01),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低氧6周后轉常氧恢復6周后(即復氧-12組)也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大鼠上述兩項指標均與常氧-12組無顯著性差異(P=0.19,P=0.28)。證明低氧
6、大鼠模型構建成功。
2.整體水平
a)實驗3周時,低氧-3組大鼠體重較常氧-3組下降約20%(170.59±7.30vs213.96±13.42g,P<0.01);實驗6周時,低氧-6組大鼠體重較常氧-6組減少約40%(P<0.01),復氧-6組大鼠體重(278.00±10.46g)較低氧-6組顯著增加(P<0.01),但未恢復到常氧組水平(P<0.01);實驗12周時,復氧-12組大鼠體重仍低于常氧-12組約13%
7、(,P<0.01)。
b)實驗6周時,低氧-6組大鼠空腹血糖較常氧-6組明顯降低(3.52±0.59vs8.80±1.64mmol/L,P<0.01),復氧-6組大鼠空腹血糖較低氧-6組顯著升高(P<0.05),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但實驗12周時,復氧-12組大鼠空腹血糖仍低于常氧-12組(8.68±1.38vs11.03±1.50mmol/L,P<0.01)。
c)低氧組大鼠血總膽固醇(C
8、HO)水平較常氧組明顯降低(3周:1.66±0.14vs2.09±0.18mmol/L;6周:1.16±0.10vs1.65±0.24mmol/L,P<0.01);復氧-6組大鼠CHO較低氧-6組顯著升高((1.63±0.05vs1.16±0.10mmol/L,P<0.01),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與低氧對大鼠CHO的影響一樣,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也出現(xiàn)相同的變化趨勢,即低氧組大鼠血HDL-C水
9、平較常氧組明顯降低(P<0.01),且在復氧后可恢復至常氧水平。與大鼠HDL-C的結果相反,低氧-6組大鼠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游離脂肪酸(FFA)較常氧-6組顯著升高(P<0.01),且在復氧-6組可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而血甘油三酯(TG)水平僅在低氧-6組大鼠中明顯降低(P<0.01),復氧后并不能恢復。
d)采用ELISA方法測定大鼠血清高分子量脂聯(lián)素和白介素-6的水平,結果顯示,低氧干預后,復氧-12組血
10、清高分子量脂聯(lián)素水平較常氧-12組明顯升高(17.08±2.35vs14.47±1.73μg/mL,P<0.05),其余各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白介素-6水平各組間無顯著性差異。
3.組織水平
a)低氧相關基因:低氧-6組大鼠皮下脂肪中HIF-1α的相對表達量較常氧-6組明顯上調(276.87±2.77vs100±4.03,P<0.05),復氧-6組大鼠棕色脂肪中HIF-1α相對表達量(121.11±1.47)較低氧-6
11、組(97.96±1.53)顯著升高(P<0.05),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HO-1相對表達量在低氧-6組大鼠肝臟(236.54±2.53vs100±1.41,P<0.05)和骨骼肌(131.59±1.19vs100±1.23,P<0.01)中明顯升高,經過3周復氧后較低氧-6組顯著降低(P<0.01),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
b)細胞因子:低氧-6組大鼠骨骼肌中脂聯(lián)素相對表達量較
12、常氧-6組明顯升高(131.59±1.19vs100±1.23,P<0.01),經過3周復氧后較低氧-6組顯著降低(P<0.01),與常氧-6組無顯著性差異,完全恢復至常氧水平;低氧-6組大鼠內臟脂肪中IL-6的相對表達量較常氧-6組降低(51.91±2.31vs100±2.02,P<0.05)。
c)信號因子:低氧時皮下脂肪中AMPK(259.88±3.03vs100±2.95,P<0.05)和NF-κB(184.41±2.
13、17vs100±1.56,P<0.05)表達上調,復氧后無明顯下降;AMPK在棕色脂肪中表達下調(48.93±1.71vs100±1.55,P<0.01),且在復氧后可恢復至常氧水平(P<0.01)。
結論:
1.低氧可通過激活NF-κB,啟動其所調控的炎癥因子TNF-α和IL-6的表達,引起這兩種炎癥因子的釋放,其可能是連接NF-κB影響脂質代謝異常的重要橋梁。
2.通過設立復氧干預組,證實了復氧干預后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低氧及低氧訓練對大鼠身體脂肪代謝的影響.pdf
- 低氧運動對大鼠血脂代謝的影響.pdf
- 褪黑素及光照周期的改變對大鼠脂肪組織代謝的影響.pdf
- 間歇性低氧對大鼠糖代謝和脂肪組織GLUT4表達的影響及利莫那班的干預作用.pdf
- 藥物代謝及藥物作用新靶點的研究.pdf
- 按摩對肥胖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及脂肪組織的影響.pdf
- 鉻對Wistar大鼠leptin分泌及脂肪代謝的影響.pdf
- 臘肉脂肪和鮮肉脂肪對大鼠脂代謝的影響.pdf
- 甜菜堿對大鼠機體脂肪代謝的影響及肝脂代謝機制研究.pdf
- 低氧對LO2細胞脂肪代謝的影響及其可能機制.pdf
- 黑逍遙散對阿爾茲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馬組織Aβ代謝相關靶點影響.pdf
- 低氧運動對大鼠心肌組織低氧誘導因子和血管新生的影響.pdf
- 肝脂清多靶點調控脂肪肝脂質代謝的作用機理.pdf
- CLA和低氧對大鼠骨骼肌脂代謝的影響.pdf
- 丙酮酸鈣對大鼠脂肪酸代謝的影響及機理研究.pdf
- 不同配比的功能性脂肪酸對攝入反式脂肪酸大鼠的血脂及組織脂肪酸代謝的影響.pdf
- 鋅α-,2-糖蛋白對肥胖小鼠血糖、脂代謝的影響及可能作用靶點的初步探討.pdf
- 間歇性低氧對大鼠肝臟的損傷和脂肪因子chemerin表達的影響及復氧的干預作用.pdf
- 低氧訓練對大鼠海馬組織細胞凋亡的影響.pdf
- 膽酸對營養(yǎng)性肥胖模型大鼠脂肪代謝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