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農村居民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的現(xiàn)狀并不令人滿意。由精神疾病引發(fā)的疾病負擔在我國疾病總負擔中躍居首位。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狀況更加令人擔憂。首先,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長期受到研究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忽略。其次,由于經濟上相對落后、生活方式不合理等因素,農村居民一方面要面臨較高的精神疾病發(fā)病風險,另一方面還要面對我國精神衛(wèi)生資源嚴重向城市傾斜的現(xiàn)實。最后,由于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尤其是對心理健康知識嚴重缺乏,從而導致他們很難像城

2、市居民那樣發(fā)現(xiàn)自身潛在的心理健康風險,并去主動尋求醫(yī)療或心理救助。因此,了解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主要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對于提高農村地區(qū)的精神衛(wèi)生服務質量,提升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是極其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農村居民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揭示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探討經濟狀況、衛(wèi)生資源狀況以及人口特征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機制,最終提出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與綜合作用機

3、制,從而為增進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政策建議。本研究不但能夠系統(tǒng)了解影響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諸因素,而且還可以揭示這些因素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的作用機制(包括作用路徑、作用大小等),使我們對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從經驗的、定性的水平上升到實證的、定量的水平,從而為提高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沒有對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衛(wèi)生保健,就不是完整意義上的衛(wèi)生保健。因此,該研究的開展不但有助于全面貫徹我國新時期“以農村為重點”的衛(wèi)生工

4、作方針,而且有助于全面實現(xiàn)WHO“21世紀人人享有衛(wèi)生保健”的總體目標。
   方法: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抽取了東營市墾利縣、廣饒縣、利津縣三個縣作為樣本地區(qū)。首先,按照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把每個縣的所有鄉(xiāng)鎮(zhèn)分別進行排序,分為好、中、差三類,然后從每縣每類鄉(xiāng)鎮(zhèn)中各隨機抽取1個鄉(xiāng)鎮(zhèn),共抽取9個鄉(xiāng)鎮(zhèn)。其次,使用相同的方法在每個鄉(xiāng)鎮(zhèn)中隨機抽取3個自然村作為二級抽樣單位。最后,對所抽取村里的所有居民進行問卷調查。本研究

5、從調查總人群中選取15歲以上能獨立回答評定量表的農村居民作為研究總體。發(fā)放并收回調查問卷2611份,通過對原始資料的認真核查,最后確定2541份問卷為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7.3%。調查工具包括自制調查問卷以及現(xiàn)有的成熟調查問卷。自制調查問卷包括對人口特征、經濟狀況、衛(wèi)生資源狀況、軀體健康、生活方式等的調查?,F(xiàn)有的成熟問卷包括K10量表以及社會支持量表。本研究對所有的調查工具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的再檢驗,結果表明信度和效度均較高。采用

6、Spss17.0對所獲得的資料進行描述統(tǒng)計、單一樣本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相關分析、卡方檢驗。采用Amos17.0對經濟狀況、衛(wèi)生資源狀況、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分析。由于結構方程模型相比傳統(tǒng)的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具有許多優(yōu)點,這一方面使得它對變量之間的關系估計更加精確,另一方面它不但可以估計變量之間的直接效應,

7、而且可以估計變量之間的間接效應,特別適合于變量間作用機制的研究。此外,它還可以對整個模型的擬合情況作出整體的評估。由于結構方程模型適用于大樣本的分析,而本研究的樣本量足夠大(n=2541),因此本研究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對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估計不但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現(xiàn)實性。
   結果:東營市農村居民在K10心理量表上的平均得分為14.86±6.25分。心理健康良好(10~15分)的比例占67.1%,一般(16~21分)的占1

8、8.2%,較差(22~29分)的占10.1%,很差(30~50分)的占4.6%。東營市農村居民的體重指數(shù)(BMI)平均為24.46±4.43。其中,體重過低者(<18.5)占5.8%,體重正常者(18.5~23.9)占54.5%,超重者(24~27.9)為31.1%,肥胖者(()28)為8.6%。兩周內有自感發(fā)熱/發(fā)燒的居民占2.7%,半年內有慢性咳嗽的居民占2.8%。半年內沒有任何慢性病的居民占73.8%,患有1種慢性病的居民占19.

9、3%,患有2種慢性病的居民占5.2%,患有3種慢性病的居民占1.4%,患有4種慢性病的居民占0.2%,患有5種慢性病的居民占0.1%。東營市農村居民在失能量表上的總均分是6.04±2.32。東營市農村居民主觀支持平均分是3.30±0.56,客觀支持的平均分是3.05±0.79,對支持的利用度平均分是2.46±0.82,社會支持總平均分為2.94±0.56。東營市農村居民在滿分為14分的飲食方式調查問卷的得分上,最低分為7分,最高分為14

10、分,平均分是11.02±1.15分。每周飲酒5次以上的占13.7%,每周飲酒3~4次的占1.4%,每周飲酒1~2次的占8.3%,戒酒或不飲酒的占76.6%。每周飲酒多于3次的農村居民(N=385)中,不存在酒精依賴問題的占21.6%,存在酒精依賴問題的占22.3%,存在嚴重的酒精依賴問題的占56.1%。東營市農村居民中,吸煙的占23.4%,已戒煙的占6.3%,不吸煙的占70.4%。吸煙者(N=594)中,低煙草依賴者占19%,中等程度煙

11、草依賴者占40.4%,高煙草依賴者占40.6%。東營市農村居民從不鍛煉身體的占78.1%,偶爾鍛煉身體的占8.8%,經常鍛煉身體的僅占13.1%。經常鍛煉身體的農村居民中(N=333),平均每周的鍛煉次數(shù)為6.38±2.02次,平均每次的鍛煉時間為52.35+31.85分鐘,平均堅持鍛煉時間為7.79±8.23年。認為自己平時睡眠質量好的占79.3%,睡眠質量一般的占13.3%,睡眠質量差的占7.4%。高達53.2%的農村居民不關注有關

12、衛(wèi)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27.3%的偶爾關注,僅有19.6%的經常關注。有76.1%的農村居民在過去的2年內沒有進行過體檢,僅有23.9%的曾經進行過健康體檢。高達93.5%的農村居民從未上網,僅有6.5%的曾經上網。上網農村居民(N=165)平均每周的上網時間為11.32±10.09小時。生活方式通過3條路徑對心理健康產生顯著影響,其中1條為直接路徑,2條為間接路徑,直接路徑產生的影響效應小于間接路徑產生的影響效應。這3條路徑分別是:

13、①生活方式→心理健康。②生活方式→軀體健康→心理健康。③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的直接影響不顯著,通過影響軀體健康對心理健康產生的間接影響也較小。軀體健康對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直接影響。反過來,心理健康對軀體健康也具有顯著的直接影響,但是影響效應較小。文化程度在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中起著調節(jié)作用。表現(xiàn)為,對于初中文化的農村居民而言,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無顯著的影響;但對于小學以下以及高中以上的農村居民而

14、言,社會支持對心理健康具有顯著的影響??傮w上,軀體健康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效應最大,生活方式次之,社會支持最小。人口特征對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作用路徑是非常廣泛的。首先,人口特征對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的直接影響。其次,人口特征通過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社會支持以及軀體健康而間接影響心理健康。最后,人口特征影響農村居民的經濟狀況,進而對心理健康產生廣泛的間接影響。人口特征對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直接影響表現(xiàn)為:女性農村居民的生

15、活方式、軀體健康、心理健康都比男性農村居民差,但社會支持度略高于男性。隨著年齡增長,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變得更為不合理,社會支持度持續(xù)降低,軀體健康不斷惡化,但心理健康方面并無顯著變化。未婚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最合理,軀體健康最佳;已婚的農村居民次之;喪偶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最不合理,軀體健康最差。已婚農村居民的社會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喪偶農村居民的社會支持度最低,未婚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最差。隨著農村居民文化程度的提高,生活方式越來越合

16、理,軀體健康越來越好。但是,文化程度最高和最低農村居民的社會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都偏低,只有中等文化程度(初中)的農村居民社會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最高。衛(wèi)生資源狀況不但直接影響農村居民心理健康,而且還通過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間接影響心理健康。但是,兩條路徑所產生的影響效應均較小。經濟狀況對心理健康的直接影響效應非常大。另外,它還通過影響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社會支持、軀體健康而對心理健康產生間接影響。在以上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諸多因

17、素對東營市農村居民心理健康的綜合作用機制。
   結論:東營市農村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整體較佳。東營市農村居民的人口特征、經濟狀況、衛(wèi)生資源狀況、生活方式、軀體健康以及社會支持通過復雜的作用機制對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建議:⑴增加收入是提高農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⑵增加農村地區(qū)精神衛(wèi)生資源是提高農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礎。⑶促進生活方式的轉變是提高農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關鍵。⑷提高社會支持是提高農村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