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回顧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皮膚科門診病理室病歷資料,了解非良性皮膚腫瘤的發(fā)病情況。收集、統(tǒng)計和分析1980年1月至2007年9月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皮膚科經(jīng)病理診斷的非良性皮膚腫瘤的臨床資料。共納入非良性皮膚腫瘤患者53l例,男302例,女229例;表皮來源的非良性腫瘤共計414例,占全部的77.97%;主要6種腫瘤的性別構成存在顯著差異,皮膚佩吉特病兩性患者數(shù)量差別最為顯著;惡性黑色素瘤患者年齡數(shù)據(jù)離散程度(四分位數(shù)間距32.25)最高,年
2、齡最小患者13歲。非良性皮膚腫瘤和惡性皮膚腫瘤的年診斷例數(shù)呈增加的趨勢。表皮來源腫瘤是主要的非良性皮膚腫瘤。乳腺外佩吉特病(ExtramammaryPaget'sdisease,EMPD)的好發(fā)性別,在國人與白色人種之間存在明顯差別。警惕惡性黑色素瘤在青少年患者中的發(fā)生。 通過檢測粘蛋白的表達水平,探索EMPD的腫瘤生物學特性。包括探討該腫瘤可能的來源;粘蛋白在該腫瘤中的異常表達是否具有特異性,黏蛋白的表達與EMPD淋巴轉移的關
3、系。分析E-鈣黏蛋白在EMPD中的表達情況,探討該腫瘤細胞的侵襲轉移機制。檢測端粒酶在該腫瘤中的活性。采用常規(guī)組織病理技術、HE染色、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和原位雜交技術。實驗數(shù)據(jù)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MUC5AC和E-鈣黏蛋白在病例組和對照組中表達存在明顯差異。32例患者中有25例表達MUC5AC;E-鈣黏蛋白在對照組中全部11例表皮彌漫性表達,但著色強度存在一定差異。而病例組中該蛋白相較對照組存在明顯的表達下降,主要表現(xiàn)為染色強度降低,部分病
4、例出現(xiàn)巢狀的E-鈣黏蛋白表達缺失。本研究中黏蛋白、E-鈣黏蛋白的表達、Tert活性與淋巴轉移的出現(xiàn)與否、MUC1表達與E-鈣黏蛋白表達之間、黏蛋白、E-鈣黏蛋白的表達與Tert活性之間沒有發(fā)現(xiàn)存在關聯(lián)性。推測MUC5AC在EMPD是一種具有較高特異性的腫瘤標志蛋白。EMPD的腫瘤細胞可能來源于基底細胞層的表皮干細胞。E-鈣黏蛋白的在EMPD腫瘤細胞的生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這種蛋白的表達下調(diào)可能導致了腫瘤的逐漸彌漫性生長。黏蛋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共刺激分子在Graves病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間皮素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上皮鈣黏素、β-連環(huán)素和Ki-67在膀胱癌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Dp71在胃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研究.pdf
- Caveolin-1在胃癌中的表達下調(diào)及其生物學意義分析.pdf
- Fas-FasL在食管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DNA修復基因hrad51在乳腺良、惡性病變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CD44、CD24、CD133及VEGF蛋白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β連環(huán)素和P65在喉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小鼠腫瘤細胞TLR2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PPARγ在人食管鱗狀細胞癌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乳腺癌耐藥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達及其意義.pdf
- 昆蟲生殖方式的進化及其生物學意義
- Schlafen2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缺氧誘導因子-1α在腦膜瘤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蜱組胺結合蛋白的重組表達及其生物學功能分析.pdf
- 腦膜瘤中整合素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MMP-2、CXCR4和BMP-2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SARS-CoVN蛋白與胎球蛋白A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 神經(jīng)生長因子在常見腦轉移瘤細胞中的表達及其生物學意義.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