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過敏大鼠腸道屏障功能的變化.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9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近年來,食物過敏(Food allergy,FA)的發(fā)病率呈逐步上升趨勢,已被視為一種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但到目前為止,FA的發(fā)生機制還沒有完全被闡明,尤其是食物過敏過程中腸粘膜屏障功能的損傷機制還不清楚。在機械和生化等條件的作用下,腸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有可能遭到破壞,使TJs發(fā)生結構重排或缺失,進而導致腸道通透性的異常改變。研究表明,腸道通透性的異常改變是FA發(fā)生的一個重要誘因。但對于FA過程中腸道屏障功能變化的分子基礎,國內外尚未見深

2、入的研究報道。因此,研究食物過敏時腸道屏障功能的變化,并尋找與FA相關的腸道緊密連接分子顯得尤為重要。
   目的:
   研究食物過敏時腸道屏障功能的變化,并尋找與食物過敏相關的腸道緊密連接結構基因,為RA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理論基礎。
   方法:
   構建挪威棕色(Brown Norway,BN)大鼠的食物過敏動物模型:實驗組每天給予1mg/mL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1mL

3、灌胃;對照組每天給予O.1mmol/L的PBS1mL灌胃,共6周。建模期間,每7天1次分別給予每只大鼠一定量的乳果糖(Lactulose,L)和甘露醇(Mannitol,M)灌胃,收集24h尿液,通過高效液相色譜儀(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檢測并計算尿液中L/M比值,動態(tài)檢測腸道通透性的變化。同時每7天1次分別從每只大鼠的尾靜脈取血,通過ELISA方法檢測血清中OVA特異性

4、IgE、IgG含量的動態(tài)變化。建模成功后,每組選取5只大鼠,經乙醚麻醉處死后,分別剪取十二指腸、空腸上段、空腸下段、回腸上段及回腸下段各1cm。經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光鏡下觀察腸道各段的病理變化,并對回腸部位的緊密連接結構進行電鏡形態(tài)學觀察。同時于建模成功后,每組隨機選擇3只動物,處死后剪取整個回腸組織,運用基因芯片技術進行全基因表達變化的分析。經基因芯片檢測后,選取6種關鍵基因:ZO-1、Occludin、Claudin-2、8、

5、9、15進行實時熒光定量PCR驗證其在兩個組中的表達變化。
   結果:
   1.動物模型的評價
   17只實驗組BN大鼠中,根據建模成功的評判指標,11只建模成功,占總數的64.7%。血清OVA-IgE檢測結果顯示:不同時間測量的OVA-IgE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46.523,P<0.001);測量時間和組別間有交互作用(F=134.238,P<0.001);組間效應比較分析也顯示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

6、意義(F=165.464,P<0.001);每個時間點兩組比較,第6周兩組OVA-IgE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686.37,P<0.001)。血清OVA-IgG檢測結果顯示:不同時間測量的OVA-IgG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30.797,P<0.001)。測量時間和組別間有交互作用(F=42.274,P<0.001);組間效應比較分析也顯示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21.774,P<0.001)。每個時間點兩組比較,3-6周兩組

7、OVA-IgG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分別為38.96,93.30,155.08,454.70;P值均小于0.001)。光鏡下觀察腸組織結構:對照組腸絨毛排列整齊、結構清晰完整,而實驗組十二指腸至回腸下段均不同程度地出現腸絨毛結構損傷、缺失和固有層大量炎性細胞浸潤的現象。
   2.腸道通透性的變化
   尿液中L/M結果顯示:不同時間測量的L/M含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855,P<0.001)。測量時間和組別間有交互

8、作用(F=394.494,P<0.001)。組間效應比較分析也顯示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127,P<0.001)。每個時間點兩組比較,2-6周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78.37,1121,937.94,3238,3290;P值均小于0.001)。
   3.腸道TJ結構的形態(tài)學及相關分子變化
   經透射電鏡觀察,對照組回腸的微絨毛排列整齊,結構完整,細胞間TJs相互融合,各種細胞器排列規(guī)則。而實驗組

9、回腸部位絨毛腫脹、脫落,細胞間緊密連接結構擴大,細胞結構紊亂,細胞器出現明顯變形破壞。基因芯片檢測發(fā)現,食物過敏大鼠腸道出現明顯變化的TJ結構基因主要有:Claudin-2、6、8、9、11、15、18、22。其中Claudin-9、15、18、22上調,其它下調。而ZO-1和Occludin的mRNA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沒有明顯變化。選取的6種基因經熒光定量PCR分析,上調的基因為:Claudin-9;下調的基因為:ZO-1、Claudi

10、n-2、Claudin-8、Claudin-15;其中Oceludin在兩組樣本中表達無明顯變化。
   結論:
   1.食物過敏時抗原特異性的IgG和IgE含量均升高,IgG的升高發(fā)生在食物過敏早期。
   2.食物過敏大鼠從十二指腸到回腸下段均不同程度地發(fā)生了炎癥變化。
   3.致敏大鼠腸道通透性的增加發(fā)生在食物過敏早期。
   4.與食物過敏相關的TJ結構基因主要為跨膜蛋白Claud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