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麻痹性貝類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一種貝類毒素。作為 PSTs主要的產毒藻,亞歷山大藻(Alexandium spp.)在自然海水里廣泛分布和存在,具有嚴重的食品安全和生態(tài)安全風險。而目前在食品安全方面,PSTs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產毒藻環(huán)境分布及 PSTs在水生生物體內蓄積、分布和消除等規(guī)律的研究,少見PSTs內源代謝輪廓這一重要過程的研究;在生態(tài)安全方面,研究多
2、集中于PSTs對生物個體攝入外源能量的抑制作用,而未見對生物細胞水平能量利用的干擾機制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充分考慮有毒甲藻作為扇貝自然環(huán)境下餌料基礎的組成部分,從營養(yǎng)水平的角度評估現有養(yǎng)殖水體中單細胞藻類對扇貝生理活性的影響;同時通過扇貝對有毒藻的攝食、毒素轉化過程及生長變化,了解有毒藻作為餌料基礎對扇貝生長的影響。本研究目的是探討有毒甲藻作為基礎餌料組成,對扇貝安全(PSTs風險)和質量(生長性狀)的復合影響,為闡述“環(huán)境水平貝類毒素
3、致生物量降低的原因及機制”這一科學問題提供探索性研究。
1、調查研究了北黃海獐子島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組成、營養(yǎng)成分和扇貝胃內容物含量,同時分析比較了10種常見微藻營養(yǎng)成分的差異性。實驗結果顯示:北黃海群落結構組成復雜多變,主要是由硅藻和甲藻組成,扇貝胃內容物顯示亞歷山大藻等產毒藻是扇貝基礎餌料組成。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北黃海浮游植物蛋白質含量豐富,其中蛋白質干重百分比在21.3%~45.5%之間;夏季氨基酸含量偏低,其它季節(jié)氨基
4、酸含量豐富均能滿足貝類生長需求;19號站位的DHA含量在四季中占首位,含量豐富;實驗室條件下,單種培養(yǎng)的10種微藻營養(yǎng)均十分豐富,4種產毒藻整體營養(yǎng)水平較高,尤其是總蛋白和總脂肪含量顯著高于普通餌料藻,能夠為扇貝提供生長所需的基本營養(yǎng)。因此,自然條件下,亞歷山大藻可作為扇貝餌料來源組成,為扇貝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來源。
2、采用液相色譜-四極桿/線性離子阱復合質譜(LC-MS/MS-QTRAP),建立了全部歐盟限量13種PSTs
5、在雙殼貝類中的定性確證和定量測定的分析方法。樣品經乙酸水溶液提取,石墨化碳黑固相萃取凈化,HILIC色譜柱分離,以含2 mmol/L甲酸銨,50 mmol/L甲酸的水和95%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脫;質譜采集使用MS/MS-QTRAP獨有的多反應監(jiān)測(MRM)-信息依賴性采集(IDA)-增強子離子掃描(EPI)模式。13種目標物在各自相應濃度范圍內線性良好,相關系數不低于0.99。方法的檢出限:GTX5、NEO、STX、dcSTX、dcNEO
6、為10μg/kg,C2、GTX3、GTX4、dcGTX3為4μg/kg,C1為13μg/kg,dcGTX2為14μg/kg,GTX1和GTX2為12μg/kg。13種PSTs毒素在檢出限下按毒性因子轉換后相當于62μg STX eq./kg,基質加標回收率在70.3%~105.2%之間,相對標準偏差(RSD)為3.45%~13.8%。該方法有效降低貝類基質抑制效應,簡化前處理過程并減少樣品稀釋,顯著提高方法靈敏度,使同分異構體達到基線分
7、離,適用于雙殼貝類中PSTs的監(jiān)控分析。
3、將櫛孔扇貝(Chlamys farreri)直接暴露于產毒藻,通過比較各組織器官中毒素的蓄積及代謝轉化特異性,研究PSTs在櫛孔扇貝體內危害形成的過程。結果顯示,分布于中國的一株塔瑪亞歷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AT5-3株),其生長及產毒性狀穩(wěn)定,產毒能力強,主要成分為GTX1&4,單細胞產毒能力為7.95 fmol/cell;暴露實驗按產毒藻與小球藻
8、的生物量比為9:1的配比投喂,櫛孔扇貝對該產毒藻具有較強攝食能力及PSTs蓄積能力,總體蓄積效率達到84.4%,最高蓄積濃度為1903μg STX eq./kg,不同組織蓄積毒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內臟團、性腺、外套膜、閉殼??;內臟團對PSTs的代謝能力也最強,是該毒素在櫛孔扇貝體內蓄積代謝的靶器官;此外,櫛孔扇貝對PSTs表現出較強的生物轉化能力,主要轉化途徑為:C1→GTX2/dcGTX2,C2→GTX3。本研究中,櫛孔扇貝對PSTs
9、總體呈現出迅速蓄積和緩慢代謝的特點,同時,GTX1&4和NEO等高毒成分所占比例較高,造成扇貝中PSTs毒性和風險性均顯著升高。本研究有助于科學評估PSTs危害的形成機制,為系統(tǒng)監(jiān)控我國PSTs風險性提供科學支撐。
4、通過暴露實驗研究PSTs對櫛孔扇貝內臟團和鰓組織超微結構的毒理學作用,同時經檢測內臟團和鰓組織中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中氧化還原酶的變化,進一步研究PSTs對櫛孔扇貝內臟團和鰓組織的毒理學脅迫作用以及對其生長的影響。實
10、驗結果顯示:暴露實驗過程中,在PSTs的作用下櫛孔扇貝內臟團和鰓組織的超微結構均出現了病理變化,內臟團的腸上皮細胞空泡化,細胞核萎縮變形,嚴重時細胞壞死裂解;暴露前期,鰓組織柱狀上皮細胞中線粒體和溶酶體增多且聚集,后期上皮細胞腫脹破裂,粘液細胞大量釋放粘液顆粒。暴露實驗初期,內臟團和鰓組織內的抗氧化防御系統(tǒng)中的氧化還原酶被激活,MDA含量增多,脂質發(fā)生過氧化,相應的GSH-PX和POD酶活力均增強,粒細胞分泌的ACP活力增強,NADP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廈門文昌魚的影響.pdf
- 文蛤對塔瑪亞歷山大藻毒性響應的研究.pdf
- 塔瑪亞歷山大藻對中國對蝦抗病力的影響機理研究.pdf
- 亞歷山大大帝
- 塔瑪亞歷山大藻和赤潮異彎藻對幾種漁業(yè)生物早期發(fā)育的影響.pdf
- 亞歷山大東征
- 亞歷山大的東方政策
- 有毒鏈狀亞歷山大藻轉錄組學研究.pdf
- N-P比對塔瑪亞歷山大藻響應紫外輻射的影響.pdf
- 評亞歷山大大帝
- 赤潮產毒藻亞歷山大藻生長及產毒特性分析.pdf
- 亞歷山大藻產毒生理及合成機制研究.pdf
- 塔瑪亞歷山大藻“游動孢子”釋放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亞歷山大大帝》人物簡介
- 亞歷山大藻生長和產毒相關基因的基礎研究.pdf
- 鏈狀亞歷山大藻生長衰亡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分析.pdf
- 鏈狀亞歷山大藻衰亡時期的生理與分子調控研究.pdf
- 亞歷山大技法與小號演奏.pdf
- 赤潮異彎藻和塔瑪亞歷山大藻營養(yǎng)需求及對魚類毒性效應的研究.pdf
- 試論亞歷山大對東方社會的治理_18652.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