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由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引起的大豆疫霉根腐病是大豆重要的病害,該病害在我國黃淮地區(qū)已有相關報道,并呈擴展趨勢,利用抗病品種是控制該病害危害最經濟有效的防治措施,因而開展該地區(qū)大豆品種抗性篩選工作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利用8個不同毒力類型的大豆疫霉菌株對80個來自黃淮地區(qū)的大豆品種進行抗性鑒定,80個供試大豆品種對Race1、Race3、Race5菌株抗性最好;對Race4、USAR2、Ps41-1、PsMC1
2、菌株抗性次之;而對PsJS2菌株的抗性最差。其中,每個供試大豆疫霉菌株都存在部分供試品種對其有抗性,同時每個供試大豆品種都可抗2~8個不同的大豆疫霉菌株。供試大豆品種對8個大豆疫霉供試菌株共產生62個不同的反應型,且來自同一地區(qū)不同種類的大豆品種對供試菌株的反應型差異明顯,表明黃淮地區(qū)大豆品種對大豆疫霉抗性豐富多樣,且有可供利用的抗病品種。
大豆根腐病是引起我國大豆產量損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多種病原菌單獨侵染或復合侵染均可引
3、起大豆根腐病發(fā)生。2014年本實驗室從黃淮地區(qū)采集的樣本分離鑒定,發(fā)現(xiàn)大豆根腐病普遍存在復合侵染現(xiàn)象,其中鐮孢菌(Fusarium)與大豆疫霉菌(P.sojae)檢出率很高,因此本試驗研究這兩種病原菌復合侵染對大豆病情變化的影響。相對于單獨接種大豆疫霉菌或鐮孢菌,大豆疫霉菌和鐮孢菌復合接種大豆苗,呈現(xiàn)3種病情變化類型,包括病情加重、減輕以及不變,且在不同毒力類型的大豆疫霉菌菌株與不同種鐮孢菌菌株組合中,各病情變化類型比例差異明顯。大豆疫
4、霉菌和鐮孢菌復合接種相對于單獨接種大豆疫霉菌,加重、減輕以及不變的病情變化類型依次占所有復合接種處理數的41%、44%和15%;而相對于單獨接種鐮孢菌,加重、減輕以及不變的病情變化類型依次占所有復合接種處理數的49%、34%和17%,其中二者復合接種出現(xiàn)病情加重與病情出現(xiàn)變化(包括加重或減輕)分別占所有復合接種處理數的65.52%和95.86%,表明大豆疫霉菌與鐮孢菌復合侵染對大豆根部病害的影響具有多樣性,但主要表現(xiàn)為導致品種抗性的喪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豆對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基因和QTL的定位.pdf
- 大豆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篩選及抗性遺傳分析.pdf
- 大豆對大豆疫霉根腐病完全抗性的遺傳分析及基因初定位.pdf
- 耐大豆疫霉根腐病QTL定位的研究.pdf
-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機制的初步研究.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的遺傳分析及基因定位的初步研究.pdf
- 大豆品種早熟18抗疫霉根腐病基因的SSR分子標記.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的RAPD標記研究.pdf
- 大豆抗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比較蛋白質組學研究.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基因分析及分子鑒定.pdf
-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基因鑒定及分子標記.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及其誘導抗性機制的研究.pdf
- 黃淮地區(qū)大豆品種對根部主要病原真菌的抗性研究.pdf
- 氟嗎啉大豆疫霉根腐病種衣劑的研制.pdf
- 大豆對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源篩選、基因定位及抗病相關基因表達分析.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關基因PR10和PRP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關基因Hin1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pdf
- 大豆品種齊茶豆1號抗疫霉根腐病基因鑒定及候選基因分析.pdf
-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資源SSR標記的遺傳多樣性分析.pdf
- 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關基因EIN3--1、EIN3--2的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