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研究主要從bar基因的抗性檢測和轉bar基因對小麥農藝性狀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外源基因的導入 本研究對基因槍法獲得的轉bar基因小麥T1、T2代及回交法獲得回交后代BC1、BC2進行PPT抗性檢測、PAT酶活性檢測、GS酶活性檢測及DNA分子檢測,證實轉基因株系及回交后代均已導入bar基因。這一結果表明對于一些已經(jīng)獲得轉基因材料的目的基因,通過回交將目標基因轉育到其它品種,不失為一條簡便快捷的
2、有效途徑。因此,將回交轉育法與基因槍法、農桿菌介導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直接轉化方法相結合,可大大加快轉基因目標性狀小麥新品種的選育,發(fā)揮轉基因小麥在育種上的利用價值。 2抗性檢測 采用種子萌發(fā)生測法和苗期生測法進行PPT抗性鑒定表明,抗性植株表現(xiàn)出不同程度的抗性,而敏感植株明顯受到抑制。 PCR分子檢測結果表明,抗性株系擴增出長度約為571bp的特異片段,而陰性對照卻無任何條帶,說明外源bar基因已進入受體植株。
3、 GS酶活性檢測發(fā)現(xiàn),用草丁膦處理過的非抗性小麥,植株葉片GS酶顯著下降,葉片失水,植株死亡;而轉bar基因小麥GS酶活性在顯著下降后又在短時間內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 PAT酶活性測定結果表明,在基因槍法轉化獲得的轉bar基因小麥植株中,PAT酶活性較高;在回交育種法獲得的回交一代、二代植株中,部分植株檢測出一定的酶活,而部分植株未檢測出酶活。 3.對葉綠素含量的影響 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用草丁膦處理后,抗性植株葉
4、片的葉綠素含量與未噴施草丁膦的對照的葉綠素含量無明顯差異,敏感植株葉片GS酶活性發(fā)生下降,葉綠素含量也顯著下降,與對照差異顯著。說明草丁膦明顯影響非抗性小麥葉片葉綠素的含量,但對抗性品種的葉綠素含量沒有影響。 4bar基因的抗性遺傳 本實驗對轉基因株系T1、T2代的bar基因遺傳進行了觀察,結果表明,bar基因遺傳符合3:1的分離比率;而回交后代符合1:1的分離規(guī)律。說明通過回交可以方便地將bar基因轉育到其它小麥品種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抗性相關基因轉化小麥的研究.pdf
- Bar基因的插入位點對其轉基因小麥的影響及轉育Bar基因安農98005的研究.pdf
- 小麥抗赤霉病性狀的標記及其相關基因的克隆研究.pdf
- 轉抗蟲、抗病基因水稻抗性鑒定及其農藝性狀分析.pdf
- 轉Bar、Bt基因雙抗稻米定性檢測及其重組DNA降解的研究.pdf
- 小麥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標記檢測及其抗性評價.pdf
- CIMMYT引進春小麥品系綜合性狀評價.pdf
- 浙江香榧及其油脂綜合性狀研究
- 轉反義磷脂酶Dγ基因小麥植株的獲得及其農藝性狀的鑒定研究.pdf
- 轉bar基因水稻向普通野生稻的基因漂流研究.pdf
- Bar基因插入位點對小麥及其F-,1-代光合特性與農藝性狀的影響.pdf
- 小麥籽粒顏色性狀相關基因型鑒定及其優(yōu)異基因挖掘.pdf
- 44250.小麥條銹病抗性相關基因的克隆
- 基因槍介導的轉抗赤霉病相關基因小麥的研究.pdf
- 轉基因飼料中bar基因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轉EPSPS基因小麥的獲得及其對草甘膦除草劑抗性的初步分析.pdf
- 春小麥不同雜交組合分離世代綜合性狀變異研究.pdf
- 轉ClCBF1基因地被菊的綜合抗性研究.pdf
- 轉Bt基因水稻Bt蛋白表達量檢測及螟蟲抗性和農藝性狀評價.pdf
- 小麥鉀利用相關性狀的基因型差異及其QTL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