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摘 要:挫折承受能力是性格結構中的本質因素,是心理健康的標尺。它直接影響著學習過程中的動機、信念、自我意識,影響著學生智力、能力的正常發(fā)揮與提高,以及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完善。因此,本文論述了大學生挫折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大學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和進行自我調試的策略。</p><p> 關鍵詞:大學生,挫折心理,成因,自我調適</p><p> Abstract:Fr
2、ustration to learning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in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and is the ruler of mental health. It directly influence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beliefs, self-awareness, intelligence, ability, persona
3、lity and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shows the form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auses of the student frustration, and show the self-adaptation strategies.</p><p>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frustration,psychologi
4、cal causes,self-adaptation </p><p><b> 目 錄</b></p><p> 1 引言……………………………………………………………………………4</p><p> 2 大學生挫折的表現(xiàn)形式………………………………………………………4</p><p> 2.1 學業(yè)
5、挫折……………………………………………………………………4</p><p> 2.2 情感挫折……………………………………………………………………4</p><p> 2.3 人際交往挫折………………………………………………………………5</p><p> 2.4 經濟消費挫折………………………………………………………………5</p>&l
6、t;p> 2.5 人生發(fā)展挫折………………………………………………………………5</p><p> 3 大學生心理挫折的成因………………………………………………………5</p><p> 3.1 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客觀原因…………………………………………5</p><p> 3.1.1 自然因素………………………………………………………………
7、…5</p><p> 3.1.2 社會因素…………………………………………………………………5</p><p> 3.1.3 家庭因素…………………………………………………………………6</p><p> 3.1.4 學校因素…………………………………………………………………6</p><p> 3.2 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
8、主觀原因…………………………………………6</p><p> 3.2.1 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展不平衡……………………………………………6</p><p> 3.2.2 角色轉換的不適應………………………………………………………6</p><p> 3.2.3 不適合的抱負水平………………………………………………………7</p><p&g
9、t; 3.2.4 對專業(yè)缺乏興趣…………………………………………………………7</p><p> 3.2.5 心態(tài)失衡…………………………………………………………………7</p><p> 3.2.6 認知不當…………………………………………………………………7</p><p> 4 大學生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8&
10、lt;/p><p> 4.1 正確地認識和面對挫折……………………………………………………8</p><p> 4.2 適當?shù)男骨榫w……………………………………………………………8</p><p> 4.3 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品格………………………………8</p><p> 4.4 正確認識自己,調整目標……………
11、……………………………………9</p><p> 4.5 學會正確歸因………………………………………………………………9</p><p> 結論 …………………………………………………………………………… 10</p><p> 參考文獻…………………………………………………………………………11</p><p> 致謝………………
12、………………………………………………………………12</p><p><b> 1 引言</b></p><p> 挫折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是指事情進行的不順利、失敗、失利,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在心理學中將挫折定義為,一個人在實現(xiàn)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無法克服的障礙或干擾,使其需要和動機得不到滿足和實現(xiàn)時,所產生的緊張狀態(tài)或消極的情緒反應。人生的挫折誰都無法避免,
13、挫折帶給人的影響具有兩重性。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挫折中成長最經典的描述,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于心理強大的人是墊腳石,而對于心靈弱小的人則是萬丈深淵。可見挫折可以鍛煉人的意志,使自己的追求得到完善和提高,但同時,它又可以使人消沉,情緒低落,甚至誘發(fā)心身疾病。大學生生活精彩紛呈,但也錯綜紛雜,加上大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變化時期,心理復雜且動蕩不安,缺乏社會生活的磨練,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因而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
14、理挫折。他們大多是八零后期的一代,可以說他們的成長經歷是簡單而又順利的,沒有經歷過生活的洗練,所以當他們遇到學習、生活、就業(yè)等方面問題時,挫折與適應就成為當代大學生生存與發(fā)展中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問題,關于挫折心理的產生以及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塑造健康心理,是擺在每位大學生面前的重要課題。</p><p> 2 大學生挫折的表現(xiàn)形式</p><p><b> 2.1
15、學業(yè)挫折</b></p><p> 學業(yè)挫折是因為學習上的失敗或失誤而給個體造成的一種心理障礙。有的大學生因高考失利,進入了自己不理想的大學或不喜歡的專業(yè),或是專長得不到發(fā)揮,或是難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自覺前途渺茫,學習無目標,無動力,精神不振,言行過激;有的學生在高中時是佼佼者,到了大學后不再像中學時那樣“拔尖”,“眾星捧月”的感覺沒有了,心理壓力隨之而來。對于學習成績優(yōu)勢的失落,從理智上、情感上都無
16、法接受。這些都是在學習上常遇到的挫折。</p><p><b> 2.2 情感挫折</b></p><p> 情感挫折是因為感情上受到刺激或打擊后產生的情感狀態(tài)。大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后期,性生理發(fā)育已經基本成熟,心理上已經產生了對異性的濃厚興趣,開始關注、尋找異性朋友。但由于在戀愛觀、道德觀和自制力等方面還不完善,經驗不足,容易陷入感情漩渦。在戀愛過程中經常會因
17、戀愛動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不一致等原因而中止戀愛關系,給一方或雙方造成心理傷害,形成情感上的挫折。大學生世界觀正處在發(fā)展和形成中,缺乏社會經驗,處理問題容易從主觀出發(fā),一旦有不如意,其精神、經濟、感情上的損失都會造成巨大挫折。</p><p> 2.3 人際交往挫折</p><p> 人際交往是每一個人獲得歸屬與尊重所需要的基本手段,也是良好個性品質形成的重要途徑。由于大學生自我意
18、識的發(fā)展,強烈的渴望了解自己與別人的內心世界,因而產生了相互交換自己情感體驗,傾訴內心秘密的需求。珍視友誼、渴望交往是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但有的人自身修養(yǎng)較差,個人利益看得過重,對自己存在的不足又不能正確認識,導致在群體中不受歡迎,很少有自己的知心朋友。這樣就很容易產生孤獨之感,形只影單,獨來獨往,交往的需要、友誼的需要都不能得到滿足,導致大學生在交往中受挫,從而引發(fā)“做人難、交往難、處事難”的感慨和煩惱,致使一些學生厭倦現(xiàn)實中的人際
19、關系,需求虛擬交友的方式。</p><p> 2.4 經濟消費挫折</p><p> 由于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學生的生活消費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使一些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某些需要受阻。同時,當今社會中的各種經濟文化現(xiàn)象,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部分經濟拮據的學生不甘于艱苦樸素的生活,而家庭又無法滿足其需要,容易產生自卑感和挫折感。</p&g
20、t;<p> 2.5 人生發(fā)展挫折</p><p> 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高層次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需要,也有較明確的發(fā)展目標,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卻難以事事如愿。尤其是近年來,嚴峻的就業(yè)形勢使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和失敗的風險。有的畢業(yè)生屢屢失敗,體驗到較強的挫折感,使得這部分學生對大學教育和自身的能力產生懷疑;甚至有的大學生在入學時就想象著就業(yè)時的困境,感受想象中的挫折情境。</p&
21、gt;<p> 3 大學生心理挫折的成因</p><p> 3.1 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客觀原因</p><p> 3.1.1 自然因素</p><p> 自然因素是指非人為力量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如天災人禍、生老病死、冰雪洪水、山崩地震、海嘯等。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家庭或個人突然遭受不幸,有可能會導致學生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甚至會導致某些
22、嚴重事件的發(fā)生。</p><p> 3.1.2 社會因素</p><p> 人的行為在社會生活中受到政治、經濟、法律、道德、宗教、習慣勢力等諸多社會因素的制約。如有些大學生所讀的專業(yè)因為受市場經濟的制約,使他無法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從而產生挫折感。同自然因素相比,社會因素給學生帶來的阻礙或困難更復雜、更普遍。</p><p> 3.1.3 家庭因素<
23、/p><p> 有的大學生家庭經濟非常困難,以至于學費都無法交清,經濟上的原因,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容易處于劣勢;一部分經濟困難的同學刻苦讀書之余勤工儉學,但是相對于其他同學的養(yǎng)尊處優(yōu),會感到心理不平衡,出現(xiàn)自卑心理或憤世嫉俗的心態(tài);也有一些同學不甘于艱苦樸素的生活,羨慕高消費,但是自身的經濟狀況無法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這種矛盾心理長期發(fā)展下去也會演變成挫折心理。而對于有家庭重大變故,如父母離異的大學生來說,家庭破裂
24、的痛苦,長期缺乏父愛或母愛的痛苦,使他們可能產生被拋棄的憤慨,內心感到苦悶,卻無人傾訴,因而郁郁寡歡甚至離群獨居,久而久之,導致情感出現(xiàn)障礙,極易產生心理挫折。</p><p> 3.1.4 學校因素</p><p> 大學生遠離家庭開始獨自生活,往往感到學校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狀況不如意,人際關系難以相處等,這些情況會誘導挫折感的產生。例如有的大學生感到食堂伙食差、不衛(wèi)生;飲食習慣不
25、適應;寢室太小、噪音太大、通風不好,沒有個人空間,感到生活不方便。</p><p> 3.2 大學生挫折心理產生的主觀原因</p><p> 3.2.1 生理發(fā)育與心理發(fā)展不平衡</p><p> 大學生的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并不是同步的,在生理上,他們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還是相對不成熟的,如幼稚、脆弱、依附性強等。而且,他們在上大學前基本上沒有任何社會經驗
26、,其在面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社會問題以及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時,其幼稚、脆弱的心理通常難以調適,挫折心理障礙也就會隨之而來。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輔導,可能會產生一些偏激的看法和極端的行為。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生理發(fā)育已經成熟,渴望接觸異性,向往美好愛情。一些大學生在校時就涉足情感問題,由此給自己帶來很多困擾。一些大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經歷,在感情或是擇偶標準方面往往不切實際,過于理想主義;或是戀愛動機不純,附有攀比、打賭、功利的成份;或是由于家庭、社會
27、輿論的壓力,心理難以負荷;或是在交往中發(fā)現(xiàn)彼此性格不合給雙方帶來痛苦;或是陷入單相思、失戀的痛苦中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大學生們在情感上難以自拔,心理失調,容易產生不良的后果。</p><p> 3.2.2 角色轉換的不適應</p><p> 高校教育教學信息量劇增,授課學時相對不足,自主性課業(yè)負擔較重。然而,一些大學生未能實現(xiàn)角色轉換,不能及時更新學習觀念、學習方法,繼續(xù)保持高中時
28、的“跟著走”、“圍著指揮棒走的習慣”。他們中的許多人由于學習方法的不適應,過度緊張、害怕,學習成績欠佳,自信心備受打擊,于是產生強烈的挫折感。</p><p> 3.2.3 不適合的抱負水平</p><p> 大學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由此決定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努力方向。一般情況下,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如果一個人的實際成就高于其抱負值,就會感到滿足,產生成就感;如果一個人的實際成就
29、低于其抱負值,就感到焦慮,產生挫折,實際成就愈低于其抱負值,其挫折感就愈強烈。大學生如果自我評價和抱負水平過高,而對自身知識、能力素質及客觀條件估計不足,為自己制訂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宏偉志向,即使再努力也難以達到目的,于是他們會逐漸喪失信心和勇氣,對生活感到失落、空虛和孤獨,甚至一味地埋怨客觀因素,認為是他人的不公正導致自己的失利。</p><p> 3.2.4 對專業(yè)缺乏興趣</p><p
30、> 根據社會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高校的專業(yè)有所謂熱門冷門的區(qū)別。就讀于冷門專業(yè)的學生,由于感到今后就業(yè)非常難,在學習上缺乏內在的動力;還有些大學生即使選擇了熱門專業(yè),但由于是來自父母或是老師的要求,而本人卻對所學專業(yè)興趣不高,拿起專業(yè)書本就頭腦發(fā)脹,所以他們上課聽不進,作業(yè)抄襲別人,明知不對,卻難以改正。這種心態(tài)從低年級延續(xù)到高年級,伴隨而來的無疑是失敗和挫折。</p><p> 3.2.5 心態(tài)失衡&
31、lt;/p><p> 由于不能全面正確地看待事物,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自我評價不恰當,心態(tài)失衡。有的大學生或自命不凡、目空一切;或極度自卑,畏縮不前、性格孤僻;或嫉妒他人、暗箭傷人。人際關系緊張,這些心態(tài)造成他們自然會產生挫折心理。如一些同學由于爭不上榮譽、學習不如人時,就找茬與人鬧矛盾,表現(xiàn)出憤憤不平的情緒,由此造成不良的人際關系。</p><p> 3.2.6 認知不當 <
32、/p><p> 有些挫折感的產生,可能與客觀環(huán)境關系不大,因為一些個體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對生活充滿挫折感,或稍遇不順就產生挫折感。這是由個體的認知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所導致的結果。一些大學生因認知不當常表現(xiàn)出以下幾種態(tài)度和行為:防人之心不可無,處處懷疑別人的行為和動機,不相信真正的友情,沒有朋友;只相信自己,拒絕別人的幫助,把自己與他人隔離開來;喜歡賣弄自己的能力,以示自己與眾不同,使他人難以接近;做事沒有原則,企圖取
33、悅、討好所有的人,不懂得拒絕別人,有時甚至違背做人的原則或人格尊嚴;游戲人生,對任何人或事都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沒有志向、沒有理想,空虛、無聊、孤獨;缺乏自信心,不敢向挫折挑戰(zhàn),一旦受挫便心灰意冷,意志消沉等。</p><p> 4 大學生挫折心理的自我調適</p><p> 4.1 正確地認識和面對挫折</p><p> 現(xiàn)實生活中,一
34、切事情絕不會一帆風順,生活充滿各種困難與挫折,成功者是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對待挫折,不同的態(tài)度產生不同的結果。毫不例外,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許多的不如意,許多委屈失意,甚至是責難和艱辛,如何處理,一種態(tài)度是自暴自棄,灰心失望。另一種態(tài)度則是學會用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挫折,樹立遠大奮斗目標,挫折是“經驗”,挫折是“財富”,壞的事情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只有有了正確的認識觀,挫折才會變成前進的動力。所以大學生必須具有遭受挫折的思想準備,正確對待挫
35、折,不應該逃避挫折,不要把挫折看得太重,而應該把它看成是對自己意志的磨煉,以增強抵抗挫折的能力,這是大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的基石。</p><p> 4.2 適當?shù)男骨榫w</p><p> 所謂宣泄就是把積郁心頭的苦悶通過某種合法手段發(fā)泄出來,以此達到心理平衡。遭受挫折后與親人、朋友交談,傾吐自己的不快,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壓力就可能得到緩解或減輕,失去平衡的心理就可以逐步恢復正常。
36、學會自我娛樂,經歷挫折之后,通過自我娛樂,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使心情得到放松,藉以減少精神痛苦。雖然以上方法中有的不夠積極,但對增強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仍有一定幫助。</p><p> 4.3 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品質</p><p> 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是否堅強和心理防御機制是否完善,與承受挫折能力高低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意志是否堅強,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基本條件之一。堅強的意志品
37、質體現(xiàn)為自覺性、果斷性、堅持性、自制性四個特征。對大學生來說,應明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樹立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適應和改變惡劣環(huán)境的能力,養(yǎng)成積極進取的意志品質。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在開展體育運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中開闊視野, 磨練意志。在一些困難情境中,積極尋找克服困難、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培養(yǎng)面對挫折時的自我調適能力,提高挫折承受力。</p><p> 4.4 正確認識自己, 調整目標</p>&l
38、t;p> 一個人如果過于自信,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 就會對自己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制定過高甚至無法達到的目標。一旦這些目標無法達到,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大學生應該客觀地評價自己,在充分的自我認識中接納自己,擺正自己的位置,提出適合自己的恰如其分的目標,就容易實現(xiàn)目標,使自己減少挫折感,增強成就感。</p><p> 4.5 學會正確歸因</p><p> 正確歸因,就是
39、要對造成挫折的原因進行實事求是的認識和分析,弄清產生挫折的原因到底是外部的,還是內部的,或是內外部兩種因素相互交織,共同起作用。正確的分析歸因,是應付和解決挫折情境的必要基礎。把成敗結果一概歸因于外部因素的人,不能對行為作自我控制,面對挫折會感到無能為力和束手無策;把成敗結果統(tǒng)統(tǒng)歸結于個人的努力不足,過多地責備自己,也是不現(xiàn)實的。同樣不能對自己的行為結果負起合理的責任,不能有效地改善挫折處境。</p><p>&
40、lt;b> 結 論</b></p><p> 挫折是客觀存在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去看待它。本文分析了大學生挫折心理的表現(xiàn)形式和成因,從而提出了大學生自我調適的方法:正確的認識和面對挫折;適當?shù)男骨榫w;積極投身社會實踐, 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品質;正確認識自己, 調整目標;學會正確歸因。從這五方面,來克服挫折心理。遇到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敢于正視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戰(zhàn),就能把挫折當做是進步的
41、階石,成功的起點,從而不斷取得進步!</p><p><b> 參 考 文 獻</b></p><p> [1] 姜憲明.《大學生心理自我保健》[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p><p> [2] 侯桂芳.《新世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論》[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p><p> [3
42、] 吳繼霞,黃辛隱.《大學生心理健康學》[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p><p> [4] 樊富珉,費俊峰.《青年心理健康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p><p> [5] 陳玉梅.《大學生挫折的表現(xiàn)形式及對策分析》[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8,24(1):65-66.</p><p> [6] 嚴紅.《大學生
43、挫折教育論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8(1):114-116.</p><p> [7] 王德炎.《大學生挫折教育探微》[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5(4):101-104.</p><p> [8] 李曉林.《學生挫折教育新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24(1):65-66.</p><p>
44、 [9] 劉芳,黃國慶.《大學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分析》[J].南昌高專學報,2006(3):11-13.</p><p> [10] 黃文利.《加強大學生挫折教育》[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1(12):75-77.</p><p> [11] 劉麗.《淺談大學生的挫折教育》[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3):24-26</p
45、><p><b> 致謝:</b></p><p> 本畢業(yè)論文是在指導教師張鳳嬌老師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到搜集資料再到論文的撰寫,張老師都給予了我莫大的幫助。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張老師堅持積極鼓勵的原則,引導中給予指導,對于論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與不足,張老師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適時地給予糾正與指點。正是因為有張老師的幫助和指導,我的論文才能夠得以順利地完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生挫折心理研究.pdf
- 大學生挫折心理與挫折教育研究.pdf
- 大學生就業(yè)心理分析畢業(yè)論文
- 大學生心理挫折及調適方法
- 大學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pdf
- 大學生畢業(yè)論文
- 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分析畢業(yè)論文
- 大學生戀愛心理的分析畢業(yè)論文
- 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研究畢業(yè)論文
- 當代大學生挫折心理教育研究.pdf
- 我國當代大學生挫折心理研究.pdf
- 大學生村官畢業(yè)論文
- 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畢業(yè)論文
- 心理學畢業(yè)論文外文翻譯--抑郁和大學生
- 畢業(yè)論文淺析大學生逃課的心理原因及對策
- 畢業(yè)論文大學生旅游消費
- 大學生就業(yè)畢業(yè)論文
- 當代大學生挫折心理探析與對策研究.pdf
- 淺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及對策【畢業(yè)論文】
- 大學生畢業(yè)論文德育論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