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薯蟻象Cylas formicaruis是我國南方甘薯產(chǎn)區(qū)的重要害蟲,不僅造成巨大的產(chǎn)量損失,而且嚴重影響甘薯的品質(zhì)?;瘜W殺蟲劑一直是防治甘薯蟻象的主要方法,雖然對控制蟻象的猖獗危害起到一定抑制作用,但長期使用,不僅會使蟻象產(chǎn)生抗藥性,還會造成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對人畜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因此,尋求一種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迫在眉睫。昆蟲病原線蟲是一種具有重大潛力的生防因子,它能有效地防治隱蔽害蟲和地下害蟲,該線蟲不僅寄主范圍廣、易繁殖,并且對
2、環(huán)境安全、無污染,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多種有害生物的防治。但關于昆蟲病原線蟲防治甘薯蟻象的研究報道較少。
為高效、合理的利用昆蟲病原線蟲防治甘薯蟻象,本研究對不同昆蟲病原線蟲種類及種群進行了篩選,并對具有最高侵染能力的昆蟲病原線蟲種群的最佳侵染條件進行了測試,同時篩選了防治甘薯蟻象成蟲效果較好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及能提高線蟲侵染能力的常用殺蟲劑品種,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室內(nèi)離體條件下
3、比較了8種斯氏線蟲(Steinernema feltiae, S. carpocapsae, S. ceratophorum, S. litorale, S. monticulum, S. hebeiense, Steinernema sp1, Steinernema sp2)和3種異小桿線蟲(Heterorhaditis megidis, H. bacteriophora, H. indica)對甘薯蟻象末齡幼蟲的侵染能力,確定蛾斯氏
4、線蟲 S. feltiae對蟻象的毒性最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測定了11個不同地理來源的夜蛾斯氏線蟲種群對甘薯蟻象的侵染力,其中S. feltiae JY-17對甘薯蟻象末齡幼蟲的侵染力最高,其致死率為96.67%,線蟲侵入率為46.67%。
2、比較了不同條件下S. feltiae JY-17對甘薯蟻象的侵染力,其結果為:在25℃條件下甘薯蟻象不同發(fā)育階段對S. feltiae JY-17的敏感性順序為:末齡幼蟲>低齡幼蟲>蛹
5、>預蛹期>成蟲;不同測試溫度條件下 S. feltiae JY-17侵染力由高到低為:25℃>20℃>30℃>15℃>10℃>35℃;當蟻象密度為6.36頭/cm2時,線蟲對低齡幼蟲LD90=10.26 IJs/頭、末齡幼蟲LD90=18.10 IJs/頭、蛹 LD50=90.49IJs/頭,蟻象成蟲對線蟲的侵染不敏感,所用線蟲劑量下成蟲死亡率均未達到50%;當線蟲與蟻象末齡幼蟲比例為5:1時,LT50=49h;
3、室內(nèi)采用
6、浸漬法比較了2個綠僵菌菌株和6個白僵菌菌株對甘薯蟻象成蟲的致病力,在濃度為107孢子/ml時毒力較強的白僵菌菌株為HFW-05和TM-01,在此基礎上比較了兩個菌株不同濃度下對甘薯蟻象成蟲的致病力,其中HFW-05對蟻象成蟲的致病力最強,其LC90=6.903×107孢子/ml。
4、在室內(nèi)測定了8種常用殺蟲劑:甲維鹽、滅多威、毒死蜱、辛硫磷、吡蟲啉、烯啶蟲胺、氟鈴脲、高效氯氰菊酯對S. feltiae JY-17的毒殺作用以
7、及對其侵染力的影響,結果表明經(jīng)低濃度的吡蟲啉或烯啶蟲胺處理的線蟲侵染能力上升:經(jīng)1/50RC(the recommended concentration)吡蟲啉處理后,線蟲對蟻象的致死率為76.67%,線蟲侵入率為21.33%;經(jīng)1/2 RC和1/10RC烯啶蟲胺處理后,線蟲對蟻象的致死率分別為73.33%和76.67%,線蟲侵入率分別為27.33%和31.33%。
5、對不同濃度S. feltiae JY-17對甘薯蟻象的抑
8、制作用進行了溫室盆栽試驗,結果表明不同濃度S. feltiae JY-17均對甘薯蟻象種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在25%-30%之間。各線蟲處理對甘薯蟻象的抑制作用與辛硫磷對照相比無顯著性差異。在此基礎上對殺蟲劑提高線蟲S. feltiae JY-17侵染的能力及線蟲與白僵菌混用防效的提高進行了盆栽試驗驗證,結果表明各處理對甘薯蟻象的抑制作用均高于空白對照,其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為:線蟲與白僵菌混用(53.74%)>烯啶蟲胺處理后的線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昆蟲病原線蟲共生菌的分子鑒定.pdf
- 52196.昆蟲病原線蟲的分子分類
- 昆蟲病原線蟲共生菌殺蟲活性的研究.pdf
- 昆蟲病原線蟲大量繁殖技術研究.pdf
- 昆蟲病原線蟲共生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pdf
- 昆蟲病原線蟲的篩選、評價和劑型的研制.pdf
- 45021.昆蟲病原線蟲steinernemafeltiae液體培養(yǎng)研究
- 農(nóng)田土壤線蟲生態(tài)特征分析與昆蟲病原線蟲干燥誘導研究.pdf
- 昆蟲病原線蟲Steinernema feltiae固體培養(yǎng)基的篩選.pdf
- 昆蟲病原線蟲對兩種硬蜱的致病力與侵染機理.pdf
- 高寒地區(qū)利用昆蟲病原線蟲防治草坪蠐螬的研究.pdf
- 昆蟲病原線蟲分類與s.bicornutum,h.zealandica兩種昆蟲病原線蟲低溫誘導與適低溫特性研究
- 昆蟲病原線蟲共生菌中pirB基因的克隆與表達.pdf
- 61045.病原線蟲對昆蟲寄主的侵染性及其病理學的研究
- 昆蟲病原線蟲的分子鑒定及其對二點委夜蛾致病力的評價.pdf
- 昆蟲病原線蟲的分離、培養(yǎng)及其致病力的初步測定.pdf
- 昆蟲病原線蟲優(yōu)良品系的篩選及生物學特性分析.pdf
- 甘薯線蟲病害及線蟲種類鑒定.pdf
- 甘肅省昆蟲病原線蟲分子生物學鑒定.pdf
- 甘薯莖線蟲的形態(tài)特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