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稻紋枯病是水稻上的三大病害之一,嚴重的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引起水稻紋枯病害的病原菌包括多核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和雙核的稻角擔菌(Ceratobasidium oryzae-sativae),它們的無性世代分別稱為茄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m)和稻絲核菌(Rhizoctonia oryzae-sativae)。病菌難以產生擔孢子、不產生無性孢子以及缺乏高效的遺傳轉化
2、系統(tǒng)等因素導致水稻紋枯病菌的分子生物學特性研究相對滯后,甚至難以開展。本論文以瓜亡革菌菌株WH-1,稻角擔菌菌株WH-87及含有稻角擔菌和瓜亡革菌兩種真菌rDNA的菌株RCOL-1為試驗材料,進行了原生質體的制備、再生以及原生質體再生后代生物學特性分析,旨在探索水稻紋枯病菌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規(guī)律,為建立水稻紋枯病菌遺傳轉化體系提供轉化材料。
對影響水原生質體制備的酶、酶濃度、酶解時間、菌齡及培養(yǎng)條件等因素進行了研究,試驗結
3、果如下:供試菌株WH-1原生質體制備的最佳條件是裂解酶(Lysing Enzymes,Sigma)濃度1.5%,菌齡是將菌絲于28℃條件下,120 rpm,PDB中搖培15 h,裂解酶反應時間是150 min,純凈的原生質體稀釋后涂布在RM上于28℃條件培養(yǎng),再生率為65%。供試菌株WH-87和RCOL原生質體制備的最佳條件是:裂解酶濃度為2%,菌齡是將菌絲于28℃條件下,120 rpm,PDB中搖培24 h,酶解時間是150 min,
4、純凈的原生質體稀釋后涂布在RaM上于28℃條件培養(yǎng),再生率為32.6%和2%。
以菌株WH-1為出發(fā)菌株,獲得了40株原生質體再生菌株。與出發(fā)菌株的菌落形態(tài)相比,這些再生菌株在菌落形態(tài)和核型上沒有顯著差異;有27個再生菌株的生長速度與出發(fā)菌株相比顯著增快;原生質體再生菌株在致病力上也存在顯著性差異。
以菌株WH-87為出發(fā)菌株,獲得了140個原生質體再生菌株。根據(jù)再生菌株的菌落形態(tài)差異,將這些再生菌株分為兩種
5、類型(類型Ⅰ和類型Ⅱ),類型Ⅰ與菌株WH-87類似。對50個再生菌株進行生長速度測定,結果表明:Ⅰ類菌株生長速度高于出發(fā)菌株,Ⅱ類菌株生長速度顯著低于出發(fā)菌株,分別占全部原生質體再生菌株的88.6%和11.4%。它們的致病力存在顯著性差異。細胞核型沒有差異。
以菌株RCOL為出發(fā)菌株,獲得的82個原生質體再生菌株。根據(jù)再生菌株的菌落形態(tài)差異,將這些再生菌株分為Ⅰ、Ⅱ、Ⅲ種類型,分別占全部原生質體再生菌株的61.1%、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加利亞乳桿菌生物學特性及原生質體制備的研究.pdf
- 水稻紋枯病菌致病性鑒定與原生質體制備及水稻抗病性鑒定.pdf
- 43662.嗜熱鏈球菌生物學特性及其原生質體制備的研究
- 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質體制備、再生及根癌農桿菌介導的轉化研究.pdf
- 靈芝原生質體制備再生與遺傳轉化的研究進展
- 亞側耳生物學特性及與松口蘑原生質體融合的研究.pdf
- 龍須菜原生質體制備、融合和再生及孢子融合的研究.pdf
- 茭白黑粉菌原生質體制備及核型初步分析.pdf
- 根酶原生質體制備因素及高蛋白酶菌株篩選【開題報告】
- 疣孢漆斑菌原生質體制備、再生和誘變育種研究.pdf
- 稻紋枯病菌的耐藥生物學研究.pdf
- 橙色紅曲菌as3.4384產孢及原生質體制備和再生條件的優(yōu)化
- 原生質體
- 多殺菌素產生菌菌種選育及原生質體制備.pdf
- 影響根霉原生質體制備因素及高蛋白酶菌株篩選【畢業(yè)論文】
- 松口蘑菌種的分離、純化、鑒定及原生質體制備的研究.pdf
- 棉花原生質體培養(yǎng)和原生質體對稱融合研究.pdf
- 結球甘藍原生質體培養(yǎng)及植株再生.pdf
- 根霉形態(tài)及其原生質體制備的研究簡介【文獻綜述】
- 冬蟲夏草無性型原生質體制備及種群遺傳多樣性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