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3年度)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p>  中山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03年度)</p><p>  從漢隋唐宋四代史志所見的《莊子》傳本</p><p><b>  專業(yè):中國哲學(xué)</b></p><p><b>  方向:中國古代哲學(xué)</b></p><p><b>  導(dǎo)師:陳少明 教授</b>

2、;</p><p><b>  作者:潘大為</b></p><p><b>  答辯委員會(簽名)</b></p><p>  主席: </p><p>  委員: &l

3、t;/p><p><b>  2003年5月</b></p><p><b>  聲明</b></p><p>  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xué)位論文,是本人在導(dǎo)師的指導(dǎo)下,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經(jīng)注明引用的內(nèi)容外,本論文不包含任何其他個人或集體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作品成果。對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均已

4、在文中以明確方式標明。本人完全意識到本聲明的法律結(jié)果由本人承擔(dān)。</p><p><b>  潘大為</b></p><p>  2003年5月18日</p><p>  感謝臺灣中華儒道研究協(xié)會支持</p><p>  《從漢隋唐宋四代史志所見的〈莊子〉傳本》</p><p><b>

5、  摘要</b></p><p>  《〈史記〉中的〈莊子〉》考察《史記?莊子列傳》描述的古本《莊子》的面貌。</p><p>  《從漢隋唐宋四代史志所見的〈莊子〉傳本》分析漢隋唐宋四代史志中記錄的《莊子》變遷。</p><p>  依據(jù)以上兩文提供的文獻學(xué)背景,《對“莊子非孔說”的兩種辨正》比較兩篇宋人對《莊子》哲學(xué)的解說。</p>&

6、lt;p>  關(guān)鍵詞: 《史記》 史志 《莊子》傳本 篇 卷</p><p>  Title: Textual Versions of Zhuang-Zi in the Catalogues in the Annals of four Dynasties</p><p>  Major: Chinese Philosophy</p><p>  Name:

7、 Pan Da Wei</p><p>  Supervisor: Chen Shao Ming</p><p><b>  Abstract</b></p><p>  Zhuang-Zi in Shi-Ji studies the face of Zhuang-Zi of archaic textual version appeared i

8、n the Biography of Zhuang-Zi of Shi-Ji.</p><p>  Textual Versions of Zhuang-Zi in the Catalogues in the Annals of four Dynasties analyses the textual evolution of Zhuang-Zi in Han, Sui, Tang and Song Dynasty

9、.</p><p>  Based on the philological fact above mentioned, Two Essays on Zhuang-Zi as a Confucianism’s Opposition makes a contrast between two explanations of Zhuang-Zi philosophy given by two writers in Son

10、g Dynasty.</p><p>  Keywords: Shi-Ji, the Catalogue in the Annals, textual version of Zhuang-Zi, chapter, volume </p><p><b>  目錄</b></p><p>  摘要………………………………………………………Ⅰ<

11、;/p><p>  目錄………………………………………………………Ⅱ</p><p>  引子………………………………………………………p.1</p><p>  《史記》中的《莊子》……………………………… p.2</p><p>  從漢隋唐宋四代史志所見的《莊子》傳本……………p.9</p><p>  對“莊子非

12、孔說”的兩種辨正…………………………p.21</p><p>  參考文獻…………………………………………………p.25</p><p>  文獻綜述…………………………………………………p.26</p><p>  附錄一:俞正燮《莊子司馬彪注集本跋》……………p.27</p><p>  附錄二:王安石《莊周》(上)……………………… p

13、.27</p><p>  附錄三:蘇軾《莊子祠堂記》…………………………p.28</p><p>  附表:漢隋唐宋四代史志中的《莊子》………………p.29</p><p><b>  引子</b></p><p>  《莊子》并不故弄玄虛,然而它的單純卻正是它令人著迷的地方。不論后來者從中讀出多少微言大義,這種單純?nèi)?/p>

14、然存在于我們的肉眼就可以凝視的文字本身,正如風(fēng)行水上,月至中天,詩人吟詠后,我們看它們的眼便從此不同。但是有太多詩句翱翔在月亮和我的手指之間:</p><p>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p><p>  庖人所見,無非牛也。</p><p>  《史記》中的《莊子》</p><p>  《莊子》及莊子,正史

15、始見《史記?老子韓非列傳》:</p><p>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迥?,雖當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

16、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牲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以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p><p>  《莊子》一書(以及其它諸子書),意旨如何姑且不論,畢竟有典有冊,考其前后本末,即知流傳有緒,不是天書?!妒酚?八書》不錄典籍,上錄《史記》列傳的記載是今人了解漢武時(史遷作書時)《莊子》一書—

17、—準確地說是《史記》所云“十余萬言”——的面貌的依據(jù)。但是,《史記》列傳關(guān)注的中心在傳主,體例與后世史書的藝文志/經(jīng)籍志大有不同,但正如清人章學(xué)誠所言,此中包含的信息并不局限于體例而能一脈貫通。以“見書不見人”之眼觀之,《史記》莊子列傳恰是對《莊子》——“十余萬言”——的一篇極妙的介紹:</p><p>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p><p>  

18、作者的名氏爵里和生活時代。</p><p>  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p><p><b>  作者的思想要旨。</b></p><p>  故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p><p>  篇幅、風(fēng)格。本句唐人司馬貞《史記索隱》(以下簡稱《索隱》)注:“其書十萬余言,率皆立主客,使之相對語,故云偶

19、言……”視“其著書十萬余言”意即“其書十萬余言”、這“十余萬言”是莊子所著的一本完書,非。史遷“據(jù)……諸子百家之書”作《史記》,,然而當史遷作《史記》之時,彼“諸子百家之書”尚不是諸子百家之“書”也。列傳言諸子著“書”處甚多,以書名、字數(shù)、篇目(含篇數(shù)和篇名)的有無分類如下:</p><p><b>  有僅記書名者:</b></p><p>  《管晏列傳》(晏子)

20、:“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lt;/p><p>  有記書名、篇數(shù)、不記篇名者:</p><p>  《老子韓非列傳》(申子):“申子之學(xué)本于黃老而主刑名。著書二篇,號曰申子?!?lt;/p><p>  《孟子荀卿列傳》(孟子):“(孟子)退而與萬章

21、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lt;/p><p><b>  有記字數(shù)、篇數(shù)者:</b></p><p>  《老子韓非列傳》(老子):“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献幽酥鴷舷缕缘赖轮馕迩в嘌远?。”</p><p><b>  有僅記字數(shù)者:</b></p><p>  

22、《孟子荀卿列傳》(荀子):“(荀卿)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興壞,序列著數(shù)萬言而卒?!?</p><p><b>  有僅記篇數(shù)者:</b></p><p>  《老子韓非列傳》(老萊子):“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lt;/p><p>  《孟子荀卿列傳》(慎到):“慎到著十二論,環(huán)淵著上下篇。”</p>&

23、lt;p>  有記字數(shù)、列舉部分篇名者(莊子入此類):</p><p>  《老子韓非列傳》(韓非):“(韓非)故作孤憤、五蠹、內(nèi)外儲、說林、說難十余萬言。人或傳其書至秦。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p><p>  《孟子荀卿列傳》(騶衍):“(騶衍)乃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終始、大圣之篇十余萬言。

24、”</p><p>  有僅列舉部分篇名者:</p><p>  《管晏列傳》(管子):“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lt;/p><p>  《屈原賈生列傳》(屈原):“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

25、,想見其為人。”</p><p>  私人著述始于戰(zhàn)國,已為人熟知,但著述的情形如余嘉錫所說,“古人著書,并無專集,往往隨作數(shù)篇,即以行世。”此種別行的散篇,亦即《史記》云諸子著“書”之“書”。上錄《老子韓非列傳》“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一段內(nèi),“韓非之所著書”不指《韓非子》而指散篇《孤憤》、《五蠹》,即是明證?!袄献幽酥鴷舷缕敝畷?、“著書二篇,號曰申子”之“書”、“故其(莊子)著書十余萬言”之“書”

26、等,也都是指這種散篇,而不指《老子》、《申子》(《申子》者,先有“著書二篇”,然后“號曰申子”)、《莊子》書。所以即便其人一生著作不輟,然而著述輯集,亦必“迨及暮年或其身后,乃聚而編定之。其編次也?;虺鲇谑侄ǎ虺鲇陂T弟子及其子孫,甚或遲至數(shù)十百年,乃由后人收拾叢殘為之定著……秦、漢諸子,惟《呂氏春秋》、《淮南子》之類為有統(tǒng)系條理,乃一時所成,且并自定篇目,其它則多是散篇雜著,其初原無一定之本也?!?lt;/p><p&g

27、t;  由是觀之,所謂某子之“書”,本來即是由后人編篡而成的“某子著述集”,并不是由某作者(某子)造意結(jié)構(gòu)、“有統(tǒng)系條理,乃一時所成,且并自定篇目”的一本著作;造意結(jié)構(gòu)、自成首尾者,僅是在成“書”之前已廣布流傳、后被收入其“書”作為“書”的組成部分的一篇一章;而篇目的取舍、排列乃至裁剪,從而成“書”的整體面貌——包括“書”名——并不取決于這些篇目的作者,端看編“書”人、傳“書”人的眼光與手段(而且這個由散篇編篡成書的過程也未必是一次性的

28、)。故曰“莊子著書十余萬言”可,曰“莊子著《莊子》十余萬言”則非,余嘉錫“古之諸子即后世之文集”說,即是此意。司馬貞作《索隱》,時在唐開元年間,考《莊子》一書,自《漢書·藝文志》“道家者流”有“《莊子》五十二篇”后,歷朝史書《藝文志》(《經(jīng)籍志》)均有著錄,足證成書甚早,流傳久遠。司馬貞將“故其著書十余萬言”理解為“其書十余萬言”,當是不知史遷據(jù)以作莊子列傳者,與唐代的《莊子》傳本的形貌并不相同,后者雖然其來有自,畢竟是“第二

29、手”下,又翻過數(shù)重了。</p><p>  上述,欲概觀某子著述,必待其平生隨作隨傳的散篇輯集為一而后可,而且所得的輯集是相對完全的(但不必定是唯一的)。所得著述輯集的概貌體現(xiàn)為字數(shù)與篇數(shù),兩項記其一,已可說明史遷能合某子(傳世的)著述而為一觀。然而以上《史記》錄諸子“書”,記書名者三(《晏子春秋》、《申子》、《孟子》),記書名兼記篇數(shù)者二(《申子》、《孟子》),或記字數(shù)而不言篇數(shù)、或記篇數(shù)而不言字數(shù)、或字數(shù)與篇

30、數(shù)并記、然而皆不記書名者十之八九。既已將平生著述合為一觀,豈能不題書名?可能是史遷所見的諸子“書”,包括莊子的“十余萬言”在內(nèi),還只是其人著述的初步輯集,尚未由后學(xué)“推本其學(xué)之所自出,以人名其書”,遑論于一“書”之內(nèi)甄別為《內(nèi)》《外》篇。不過書名雖闕,但所得輯集有十余萬字之多,一家之學(xué),名下已經(jīng)蔚然可觀了。</p><p>  又:依史遷說,莊子的著述有十余萬字。但今本《莊子》只有七萬字左右。而司馬貞所見《莊子》

31、雖與史遷所見“書”年代懸隔,然而《索隱》照抄史遷“十余萬言”之說而不加置評,莫非司馬貞所見的《莊子》傳本與史遷所見“書”字數(shù)大致不差,面貌較今本更古嗎?</p><p>  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p><p>  名篇。上述,史遷論莊子著述,未及篇數(shù);但字數(shù)既有十余萬之多,合篇數(shù)亦不少,假設(shè)有數(shù)十篇,應(yīng)不為過。但列傳言及諸子著述,本意在明其家學(xué)而不在遍錄其書

32、,故列傳所舉出的篇目,當是史遷以為最能見其宗旨(“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者。唐人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以下簡稱《正義》)(也作于唐開元年間)云:“此莊子三篇名(指《漁父》、《盜跖》、《胠篋》),皆誣毀自古圣君、賢臣、孔子之徒營求名譽,咸以喪身,非抱素任真之道也?!迸c史遷所述三篇主旨正同;張守節(jié)所據(jù)以為《史記》作注的《莊子》傳本中的《漁父》等三篇與史遷所見三篇文句是否盡同雖不可知,要亦源出一本。三篇今本《莊子》俱存(《漁父》在雜篇第三十一,

33、《盜跖》在雜篇第二十九,《胠篋》在外篇第十),要亦不差。然而史遷于“十余萬言”之中不舉今人看重的《齊物論》、《逍遙游》等(或是史遷未見,或是史遷見到但不重視,故不稱引,兩種情況都說明其時受人——世人和史家——重視的莊學(xué)著述與后世不同)而特舉《漁父》、《盜跖》、《胠篋》者,為何?傅斯年的解釋是:“蓋今本莊子乃魏晉間人觀念所定(指郭象定本),太史公時,老氏絀儒學(xué),儒學(xué)絀老氏,故此數(shù)篇獨重?!迸袆e甚明,但其中尚有一語</p>&

34、lt;p>  章學(xué)誠有言:“學(xué)者不可無宗主,而必不可有門戶。”——《史記》時,“世之學(xué)老子者則絀儒學(xué),儒學(xué)亦絀老子”者,門戶是也;“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者,宗主是也;《漁父》、《盜跖》、《胠篋》之作,欲“以詆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shù)”,門戶是也?!妒酚洝防?、莊、申、韓合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正明史遷眼中的莊子,并不自成一家之法,而以老子之家法為法;既以老子之家法為法,又欲立傳勾畫其自家面目,則不能不

35、在地表上劃線,持宗主以為門戶;既持宗主以為門戶,那么最能見其面目特征的,并非洋洋灑灑“散道德,放論”的浮詞,而莫過于其著述中持門戶之見最深、攻擊異端最烈的篇章。亡佚的已無從談?wù)?,遍覽今本所存的篇目,《漁父》、《盜跖》、《胠篋》門戶之深、攻訐之酷,庶幾無出其右。十余萬言中獨舉三篇,并非率爾為之。</p><p>  但是,既視莊學(xué)為老學(xué)的附庸,又何必為其強立一傳、勾畫其并不清晰的“自家面目”?前述,“故其著書十余萬

36、言”,指明當時附在莊子名下、流傳于世的輯集已有十余萬字之量,規(guī)模和影響雖不及儒、老,卻絕對不是修史者可以忽略不計的小道。但是,如果《史記》說莊子“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是漢初黃老之學(xué)大行之下的自然反應(yīng),那么其后《史記》變其宗主為其門戶,不論是史遷獨識還是史遷采俗說入己書,都是彼時儒老自懸門戶、相攻不已的偏狹世風(fēng)的體現(xiàn)。時流易趨如是。</p><p>  然而史遷以為最見莊學(xué)宗旨者,卻是宋以后人眼中《莊子》書最為可疑

37、的篇目。自蘇軾《莊子祠堂記》首疑其偽,是非紛紜,余響至今不絕——不是因為《盜跖》等篇文義不明,相互抵牾的理解都可以自圓而并存,而是由于《莊子》篇目參差而《盜跖》等篇文風(fēng)刻露,派性鮮明,解釋者或棄或取,全無轉(zhuǎn)圜之地。然而,對“十余萬言”的成書由來和著作體例尚未辨明,僅從義理或辭章上斷其真?zhèn)危瑢嶋y使人心服。上文曾引《老子韓非列傳》韓非著書事:“……秦王見孤憤、五蠹之書,曰:‘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韓非之所著書也

38、?!笨梢娭T子的著述不獨寫成后以散篇流行,而且傳世的散篇亦不題作者的姓名(章學(xué)誠:“此見古人無意為標榜也?!保蛔髡叩男彰髌鋾咭嗤粫?,唯近者知之。然則后來輯集某子著述合為一觀者,又焉知此種不題作者姓名而傳云某子所作的散篇確系此子所著?漏取和誤收已經(jīng)難免,后世復(fù)將此種不純的輯集一概題云“某子書”,以為書中的內(nèi)容盡出其人,又誤。然而此間更有不可以真?zhèn)握撜撸?lt;/p><p>  “古人著書,不自署姓名,惟

39、師師相傳,知其學(xué)出于某氏,遂書以題之,其或時代過久,或?qū)W未名家,則傳者失其姓名矣。即其稱為某氏,或出自其人手著,或門弟子始著竹帛,或后師有所附益,但能不失家法,即為某氏之學(xué)。……自漢武以后,九流之學(xué),多失其傳。文士著書,強名諸子,既無門徒講授,故其書皆手自削草,躬加撰集。蓋自是而著述始?!笕肆?xí)讀漢以后書,有因《隋志》于古書皆題某人撰,妄求其人以實之,遂謂古人著書,亦如后世作文,皆必手著。于其中雜入后人之詞者,輒指為偽作,而秦、漢以上

40、無完書矣。不知古人著述之體,正不如是也。”</p><p>  上述,司馬貞把史遷“其著書十萬余言”理解為“其書十萬余言”,反映出唐人對上古人著作體例已然隔膜;史遷漢初人,所見被認為是莊子著述的龐大輯集未必盡是莊子的親作,然而并不辨其中孰出莊子、孰出莊子后學(xué)、孰出后人附會依托,一筆記云“故其(莊子)著書十余萬言”者,可見史遷時諸子家學(xué)傳承已然不明,人于所見諸子書,亦已不知其由來。但是,在史遷為不知、不辨、顛倒錯亂

41、亦不為怪者,在今人卻正不可不知、亦不可不辨。而且不以真?zhèn)握撈鋾?,不等于不必問其書變化由來、不辨書中諸篇之所從出。章學(xué)誠有所謂“一人之史”:“有一代之史,有一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集之始于流別也,后人匯聚前人之作,欲以覽其全也。亦猶撰次諸子,即人以名其書之意也。諸子之書,載其言并記其事,以及他人之言其言者,而其人之全可見也。” 既收其人手著,又錄弟子門人所記其人言行,并錄入后學(xué)發(fā)揮之作,從而,被史遷認作是“其(莊子)著書十余萬

42、言”的輯集,不僅不是一本“莊子寫的書”,而且也不是“莊子著述集”,反而更象是一本“有關(guān)莊子的書”,一本“莊子著述和研究資料合集”。由此將史遷眼中與宋人眼中《盜跖》等篇的兩種面目重新看過,正中章學(xué)誠所道:“莊周</p><p>  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p><p>  本句是難句?!拔防厶?、亢桑子”歧解有二:一說指篇名“《畏累虛》、《亢桑子》”,如清人俞正燮;一說指莊書中

43、的人物(或地點),如唐人張守節(jié)(說見后)。二說暗通之處在于章學(xué)誠所說:“古人著書,往往不標篇名,后人校讎,即以篇首字句名篇。”亦即史遷所見“十余萬言”中不但有關(guān)于“畏累虛、亢桑子”的內(nèi)容,而且這些內(nèi)容可能分別處在兩個篇目的開頭,故人能“取篇首二字為其題目”——本句“畏累虛、亢桑子”如指篇名,則說明史遷所見“十余萬言”在《漁父》、《盜跖》、《胠篋》外,又有《畏累虛》、《亢桑子》篇。</p><p>  本句《索隱》

44、注:“按《莊子》,畏累虛,篇名也,即老聃弟子畏累?!笨芍抉R貞據(jù)以為《史記》莊子列傳作注的《莊子》傳本中有《畏累虛》篇,該《畏累虛》篇有關(guān)于“老聃弟子畏累”的內(nèi)容,此其一。司馬貞并認為列傳“畏累虛”指《畏累虛》篇,此其二。今本《莊子》無《畏累虛》篇,僅《庚桑楚》篇(雜篇第二十三)首句“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遍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累之山”留有痕跡,且已變?nèi)嗣ā袄像醯茏游防邸保榈孛ā拔防壑健保?。而今本《庚桑楚》文中的人物“庚桑楚”(“?/p>

45、桑子”),在《索隱》注中也可窺見一斑:“亢音庚??荷W?,王劭本作‘庚?!?。司馬彪云:‘庚桑楚,人姓名也。’”</p><p>  列傳“畏累虛、亢桑子”并列,或同指莊子著述篇名,或同指“十萬余言”中的虛構(gòu)人物(地點),二者必居其一,斷無“畏累虛”是篇名而“亢桑子”是“人姓名”的道理。如果司馬貞所據(jù)《莊子》傳本在《畏累虛》篇外,又有《亢桑子》(或《庚?!罚┢?,則司馬貞不但無理由不認為《史記》文中的“亢桑子”(“庚桑

46、”)同樣地是指《亢桑子》(或《庚?!罚┢覠o理由不效仿前例自行注明。然而,《索隱》明言“畏累虛,篇名也”,對“亢桑子”卻只列舉異本(王劭)他說(司馬彪)而無自注——不僅如此。司馬彪注本《莊子》今不傳,看唐初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莊子音義?雜篇庚桑第二十三》(以下簡稱《釋文》)篇名下陸氏自注:“以人名篇,本或作庚桑楚?!薄袄像踔邸?《釋文》注:“司馬云:‘役,學(xué)徒、弟子也?!薄案3弊ⅲ骸八抉R云:‘楚,名。庚桑,姓也。太史公書作亢

47、桑?!弊⒅小八抉R”即司馬彪。司馬彪說“太史公書作亢?!?,意謂《史記》莊子列傳“畏累虛、亢桑子之屬”中的“亢桑子”即“庚?!?,指人名——將《索隱》引司馬彪注與《釋文》引司馬彪注對看,不但沒有絲毫跡象表明司馬貞據(jù)以為《史記》莊子列傳作注的《莊子》傳本中有《亢桑子》(或《庚?!?lt;/p><p>  再看本句張守節(jié)《正義》注:“《莊子》云:‘庚桑楚者,老子弟子,北居畏累之山?!似母3悦髦寥酥?,韂生之經(jīng),若

48、槁木無情,死灰無心,禍福不至,惡有人災(zāi)。言莊子雜篇《庚桑楚》已下,皆空設(shè)言語,無有實事也?!币某鲎浴陡3菲?,字句與今本《庚桑楚》篇首略同,而且張氏所見《庚桑楚》篇也在《雜篇》內(nèi),與今本《庚桑楚》篇同,此其五。</p><p>  《正義》引《庚桑楚》篇本文注本句,但對《庚桑楚》篇本文“庚桑楚者,老子弟子,北居畏累之山”的“畏累之山”和“庚桑楚”如何化為本句的“畏累虛”和“亢桑子”卻語焉不詳,對《索隱》所說的

49、“亢桑子”、“庚?!币约啊端麟[》引司馬彪“庚桑楚”之間的異同更無所論及;《索隱》詳解“畏累虛”、“亢桑子”,但《索隱》說“亢桑子”極小心,一若司馬貞據(jù)以為《史記》莊子列傳作注的《莊子》傳本中并無 “亢桑子”三字,稱“畏累虛”出自篇名后,又有“老聃弟子畏累”一說,孤文單證,不可理喻——是司馬貞務(wù)求詳贍而張守節(jié)僅觀其大略,還是二人所據(jù)《莊子》傳本不同?抑或二人分別為之作注的《史記》傳本文字有歧異?如果前文司馬貞所據(jù)《莊子》傳本中關(guān)于“庚桑楚

50、(亢桑、亢桑子、庚桑)”和“老聃弟子畏累”的記載同在《畏累虛》篇中的猜測可以成立,那么由司馬貞所據(jù)的《莊子》唐代傳本揣測漢初人史遷所見的“十余萬言”,《史記》“畏累虛、亢桑子”,可能僅指同見于史遷所見《畏累虛》篇之內(nèi)的虛構(gòu)人物,而不指《畏累虛》篇和《亢桑子》篇。至于司馬貞所據(jù)《莊子》傳本的《畏累虛》篇與張守節(jié)所據(jù)《莊子》傳本的《庚桑楚》篇又相去幾何,是否俱是今本《庚桑楚》篇的前</p><p>  然善屬書離辭,

51、指事類情,用剽剝?nèi)迥m當世宿學(xué)不能自解免也。</p><p>  作者其學(xué)在當時諸子之學(xué)中的位置。</p><p>  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p><p>  作者其人在當時現(xiàn)實社會中的位置。以下并舉作者一事為例。</p><p>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

52、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牲牛乎?養(yǎng)食之數(shù)歲,衣以文繡,以入太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污我。我寧游戲污瀆之中以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lt;/p><p>  犧牛孤豚(犢)故事,見今本《莊子?雜篇列御寇第三十二》:“或聘于莊子,莊子應(yīng)其使曰:‘子見夫牲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菽。及其牽而入于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惟文字簡繁有別,可知史遷立言有本——并且凡《史記》莊子列傳拈

53、舉者,均在今本《外》《雜篇》之內(nèi)。但本段《正義》注:“《莊子》云:莊子釣于濮水之上,楚王使大夫往,曰:‘愿以境內(nèi)累?!f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二千歲矣,巾笥藏之廟堂之上。此龜寧死為留骨而貴乎?寧生曳尾泥中乎?’大夫曰:‘寧曳尾涂中?!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與此傳不同也?!辈⒉徽f犧牛孤豚故事的出處,反而引述《莊子》中情節(jié)雷同的神龜故事與列傳的記載對照,當是張守節(jié)所據(jù)以為《史記》列傳作注的《莊子》傳本中,并無史遷記載

54、的犧牛孤豚故事,故舉其所見《莊子》傳本中最為接近的故事備考?!墩x》所舉神龜故事見今本《莊子?外篇秋水第十七》:“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f子曰:‘往</p><p>  從漢隋唐宋四代史志所見的《莊子》傳本</p>

55、<p>  《莊子》一書,自《史記》莊子列傳以后,又有歷朝書目等代記變遷,考其先后本末,即知流傳有緒,不是天書。盡管世易時移,無止無常,《莊子》成書時的最初形貌無由為后人所見,但是后人對于《莊子》一書在歷史中的流傳變遷,卻能由有限的史籍(主要是歷代正史的藝文志/經(jīng)籍志)中努力獲得不完全的了解,并由此推想《莊子》在哲學(xué)史中的可能真相。</p><p>  1. 從《漢書·藝文志》到《經(jīng)典釋文》

56、(上)</p><p>  《史記》有莊子列傳,但《史記?八書》不錄典籍,現(xiàn)存的莊子所著書在歷代正史的藝文志/經(jīng)籍志(以下簡稱史志)中的最早記錄見于《漢書·藝文志》(以下簡稱《漢志》)?!稘h志?諸子略》著錄道家“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中有:</p><p>  莊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p><p>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莊子,莊子稱之。<

57、/p><p>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莊子,莊子稱之。</p><p>  這也是對莊子著作的最早的正式記錄。其中言莊子者一,言及莊子者二,較之同在《諸子略》道家部的“老子”三家經(jīng)傳固然單薄,然而上引《漢志》“列子”、“公子牟”兩條,均引莊子所著書推定作者之時(“先莊子,莊子稱之”),可知其時莊子書必定流傳較廣、尋??傻?,不是人間小書,否則斷不能為班固引為推斷他書的依據(jù)。但班固《漢志》脫

58、自劉歆《七錄》,《漢志》“莊子五十二篇”,當是在東漢人班固修志前二百年西漢人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所得,去史遷作莊子列傳之時其實不遠。</p><p>  《漢志》“莊子”條,先題明作者(“莊子”),而后著錄篇數(shù)(“五十二篇”),并附小注(“名周,宋人”)?!扒f子五十二篇”,意謂莊子著作有五十二篇。概論其人著述而以篇計,是《漢志》通例(章學(xué)誠:“《漢志》計書,多以篇名”)?!捌笔菍嵵?,一則表明著作書諸簡策(章學(xué)誠:

59、“大約篇從竹簡,卷從縑素,因物定名,無他義也。而縑素為書,后于竹簡,故周、秦稱篇,入漢始有卷也?!庇嗉五a:“兩漢竹帛并行,故篇與卷尚不甚分。其有篇卷不同者,《漢志》必兼著若干卷、若干篇?!保?,二則表明由別行的散篇集合成書,與后世的著書體例大不相同。</p><p>  正文后班固自注寥寥數(shù)語,但記作者名籍,雖則“意在簡質(zhì),不能詳備,修史之體不得不然”,畢竟過于簡單。《史記》莊子列傳(以下簡稱列傳),班注并不言及,

60、顧實云:“蓋從略也?!钡嘧⒎Q莊子是“宋人”,似采劉向《別錄》“宋之蒙人也”說,而與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說稍隔。列傳說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漢志》不取,而且對莊子生年并無說明?!拔迨敝當?shù),不見于列傳,《漢志》“莊子五十二篇”之說,實是有關(guān)兩漢《莊子》傳本篇數(shù)的孤證。</p><p>  列傳“其(莊子)著書十余萬言” 中是否區(qū)別《內(nèi)》《外》《雜篇》,不詳;“莊子五十二篇”中有無《內(nèi)》、《外》、《

61、雜篇》之分,《漢志》本文也無所論及;隋末唐初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莊子音義》中《齊物論》篇“夫道未始有封”句下:“崔(按:崔譔)云:‘《齊物》七章,此連上章,而班固說在《外篇》?!背尚⒃唬骸八浴秲?nèi)篇》者,‘內(nèi)’以待‘外’立名?!狈粗嗳?。由是觀之,班固所見莊子書(即《漢志》著錄者)至少已有《內(nèi)》、《外篇》的分別。“五十二篇”篇目,《漢志》不著錄,亦不知列傳所舉《漁父》等篇,是否在內(nèi)。故《漢志》“莊子五十二篇”條與《史記》莊

62、子列傳,雖然時代不甚懸隔,但二者能否互通有無、合為一觀,卻大可存疑。</p><p>  《漢志》后,《隋書·經(jīng)籍志》前,五十二篇本《莊子》頗有稱之?!秴问洗呵?孝行覽?必己》“(莊子行于山中)見木甚美長大枝葉盛茂”句下東漢人高誘注:“莊子名周,宋之蒙人也。輕天下,細萬物,其術(shù)尚虛無,著書五十二篇,名之曰《莊子》?!备哒T所見《莊子》傳本有五十二篇,篇數(shù)與《漢志》合;“著書五十二篇,名之曰莊子”云,是高誘

63、視五十二篇咸自莊子出,亦與班說相同。但《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惠施死而莊子寢說言,見世莫可為語者也”句下高誘注:“莊子名周,宋蒙縣人,作書廿三篇,為道家之言?!眱商幐咦ζ獢?shù)說法不一,是否高誘又見與五十二篇本不同的《莊子》傳本?待考。但莊子籍貫,兩處高注一曰“宋之蒙人”,一曰“宋蒙縣人”,說無二致,可知東漢人對《別錄》莊子乃“宋之蒙人也”之說毫不懷疑。</p><p>  2. 從《漢書·藝文志》到《經(jīng)典釋

64、文》(中)</p><p>  魏晉時莊學(xué)大興,“注《莊子》者數(shù)十家”,至隋末唐初人陸德明著《經(jīng)典釋文》時猶有數(shù)種魏晉人注本傳世,不難想見其一時之盛?!督?jīng)典釋文·〈莊子〉序》(以下簡稱《釋文敘錄》)著錄如下:</p><p>  “莊子者,姓莊,名周太史公云:字子休,梁國蒙縣人也。六國時,為梁漆園吏,與魏惠王、齊宣王、楚威王同時李頤云:與齊愍王同時。齊楚嘗聘以為相,不應(yīng)。時人皆尚

65、游說,莊生獨高尚其事,優(yōu)游自得,依老氏之旨,著書十余萬言,以逍遙自然無為齊物而已,大抵率寓言,歸之于理,不可案文責(zé)也。然莊生宏才命世,辭趣華深,正言若反,故莫能暢其弘致。后人增足,漸失其真。故郭子玄云:‘一曲之才,妄竊奇說,若《閼奕》、《意脩》之首,《危言》、《游鳧》、《子胥》之篇,凡諸巧雜,十分有三?!稘h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即司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詭誕,或似《山海經(jīng)》,或類占夢書,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內(nèi)篇》眾

66、家并同,自余或有《外》而無《雜》。唯子玄所注,特會莊生之旨,故為世所貴。徐仙民、李弘范作《音》,皆依郭本。今以郭為主。</p><p>  崔譔《注》十卷二十七篇。清河人,晉議郎。《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p><p>  向秀《注》二十卷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亦無《雜篇》,為《音》三卷。</p><p>  司馬彪《注》二十一卷五十二篇。字紹統(tǒng)

67、,河內(nèi)人,晉秘書監(jiān)?!秲?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為《音》三卷。</p><p>  郭象《注》三十三卷三十三篇。字子玄,河內(nèi)人,晉太傅主簿?!秲?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為《音》三卷。</p><p>  李頤《集解》三十卷三十篇。字景真,潁川襄城人,晉丞相參軍,自號玄道子。一作三十五篇。為《音》一卷。</p><p>  孟氏

68、《注》十八卷五十二篇。不詳何人。</p><p>  王叔之《義疏》三卷。字穆□,瑯邪人,宋處士。亦作《注》。</p><p>  李軌《音》一卷,徐邈《音》三卷?!?lt;/p><p>  《注》:崔譔、向秀、司馬彪、郭象、孟氏、王叔之。另有李頤《集解》,雖然不是李氏自注,也是傳本一種?!读x疏》:王叔之。《音》:向秀、司馬彪、郭象、李頤、李軌、徐邈。陸云:“《漢書&#

69、183;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即司馬彪、孟氏所注是也?!?lt;/p><p>  前述,《漢志》說“莊子五十二篇”,“篇”是實指,一指形諸簡策,二指自具首尾的作品,《漢志》著錄的《莊子》傳本(以下簡稱《漢志》本)——漢世流傳、史志見錄的唯一《莊子》古本——即這五十二篇作品裒為一觀。陸氏唐初人,所見書已不復(fù)形諸簡策,但《釋文序錄》的“篇”仍有標識“文義起迄”之意,亦即章學(xué)誠所說“書入縑素,亦稱為篇”。以上《釋文序錄

70、》各家注本篇數(shù)不齊,正是魏晉諸人以《莊子》古本篇目蕪雜而“以意去取”,各成新編并為之注,故魏晉人的眾多《莊子》注本,即面貌各異的《莊子》傳本。</p><p>  “篇”既實指“文義起迄”,“卷”即反映篇幅短長?!夺屛男蜾洝犯骷抑校八抉R彪《注》二十一卷五十二篇”和“孟氏《注》十八卷五十二篇”(以下簡稱孟氏本),篇數(shù)均與《漢志》之說合。但二本篇數(shù)相同,卷數(shù)卻有出入?!夺屛臄洝敷w例,以人為綱,一人兼作《注》、《音

71、》者,《注》《音》卷數(shù)合計,并在《注》本的小注中加以說明?!兑簟冯S字而作,因文曼延,不關(guān)“文義起迄”,并不成篇、亦不必成篇,故《釋文敘錄》只說“(某氏)為《音》若干卷”,不說“為《音》若干篇”。但《注》依本文而作,不能不隨底本篇目而行,故《注》必有篇數(shù)。司馬彪《注》所依底本與孟氏《注》所依底本盡同,故篇數(shù)相同;唯《音》一有一無,故卷數(shù)有三卷之異。姚振宗解云:“孟《注》無《音》三卷,故十八卷?!币庵^“司馬彪《注》二十一卷五十二篇”系司馬彪

72、依《莊子》古本所作《注》與司馬彪為古本《莊子》所作《音》二書合計。姚說是。拋卻司馬彪“為《音》三卷”,則司馬彪《注》(以下簡稱司馬本)與孟氏《注》均是十八卷、五十二篇,一也。</p><p>  司馬本《莊子》五十二篇,陸德明不但注其有《內(nèi)》、《外》、《雜篇》,而且“《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甄別甚明。但孟氏本五十二篇是否也作如此分,不詳。后人欲發(fā)見《莊子》漢代古本傳至魏晉時的形貌,

73、非由司馬本《莊子》不可。但《釋文》說司馬本,“《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以下,又有“《解說》三”?!啊督庹f》三”之“三”,上承《內(nèi)》、《外》、《雜篇》的“七”、“二十八”、“十四”之數(shù),指《解說》三篇?!秲?nèi)》七、《外》二十八、《雜》、“《解說》三”四部合計,才足五十二篇之數(shù),能與《漢志》說合。但《漢志》“莊子五十二篇”,意謂五十二篇咸自莊子出,而司馬本于《內(nèi)》《外》《雜》外別為“《解說》三”,意若這《解說》三篇不出自莊子

74、之手而系他人所作——馬敘倫曰:“或非莊生之舊文、《漢志》之陳篇也?!?lt;/p><p>  蔣伯潛曰:“《釋文》分計篇數(shù),云‘《解說》三卷’(按:引文誤),似司馬彪之注別為三卷?!笔Y氏誤“三”為“三卷”,姑且不論,若司馬本“《解說》三”是司馬彪《注》在《莊子》本文之外別立單行,何以《釋文敘錄》中其他魏晉注家并不將自家《注》于《內(nèi)》、《外》、《雜篇》之外別為“《解說》若干”?蔣說不通?;蛟弧啊督庹f》三”不是司馬彪《注

75、》,而是司馬彪自作《莊子》解說三篇,然若司馬本果是傳至后世的古《漢志》本,其中何以會有晉人司馬彪所作的解說?前述,今人能推知班固所見莊子書(《漢志》本)至少已區(qū)別《內(nèi)》《外》,但其《內(nèi)》《外篇》如何劃分、《內(nèi)》《外篇》外是否更有分別(如“《雜篇十四》,《解說》三”),不詳。如果《釋文敘錄》所言不虛,司馬本即《漢志》本,那么,不論“《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四部是司馬彪自為分別還是古本已然,這《解說》三篇必在《

76、漢志》本五十二篇篇目中無疑。</p><p>  劉向、劉歆校書之前,有淮南王劉安。姚振宗《漢書藝文志條理?諸子略?雜家》“淮南內(nèi)二十一篇?;茨贤馊睏l下:“《文選》謝靈運《行旅詩》注、許詢《雜詩》注、《齊竟陵王行狀》注數(shù)引淮南王《莊子略要》曰:‘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毒沽晷袪睢纷⒂纸右抉R彪注曰:‘獨征[往]自然,不復(fù)顧世。’是淮南《莊子略要》,司馬彪注《莊子》先引之,李善從《

77、莊子》注采錄者也。又張景陽《七命》注引《淮南子?莊子后解》曰:‘庚市子,圣人之無欲者也。人有爭財相斗者,庚市子毀玉于其間而斗者止。’按今《內(nèi)篇》無《莊子略要》、《莊子后解》,或在《外》三十三篇。劉義慶《世說新語》曰:‘初,注《莊子》者數(shù)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舊注外為解義’云云,是晉向秀之前為《莊子》注者已數(shù)十家?;茨贤跗鋽?shù)十家之一歟?”</p><p>  “江海之士,山谷之人,輕天下,細萬物而獨往者也”句,

78、與前引《呂氏春秋》高誘注(“莊子名周,宋之蒙人也。輕天下,細萬物,其術(shù)尚虛無,著書五十二篇,名之曰《莊子》”)近似,似高誘曾見《莊子略要》。《文心雕龍?辨騷第五》“漁父寄獨往之才”句附校語云:“‘獨往’連文,始見于淮南王《莊子略要》,六朝人多用之。”看李善《文選》注中三處引淮南王《莊子略要》后均接引司馬彪注,可知李善所見《莊子略要》與司馬彪《莊子略要》注并在一處。司馬彪未嘗注《淮南》,司馬彪所注“淮南王《莊子略要》”,當在其所注《莊子》

79、中。司馬彪注《莊子》至唐初陸德明著《經(jīng)典釋文》時猶存,已如前述,李善唐初人,故能摘取其書,亦即姚振宗所說“司馬彪注《莊子》先引之,李善從《莊子》注采錄”,故“淮南王《莊子略要》”,當在司馬彪本《莊子》內(nèi)。《莊子略要》、《莊子后解》同出淮南,《莊子后解》當亦在司馬彪本《莊子》內(nèi)。</p><p>  又:李善從司馬彪注《莊子》中摘取“淮南王《莊子略要》”文句及司馬彪《莊子略要》注之時,并不言及司馬彪注《莊子》一書,

80、能否猜測:淮南王《莊子略要》文雖在司馬本《莊子》內(nèi),但自家題目猶存,并不與莊子所作篇目混淆?司馬本中出自莊子的篇目,當已盡在“《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內(nèi);那么,“淮南王《莊子略要》”與“《莊子后解》”,莫非正在“《解說》三”中?</p><p>  但是,如果“淮南王《莊子略要》”、“《淮南子?莊子后解》”確在《釋文敘錄》著錄的司馬本《莊子》“《解說》三”內(nèi),陸德明“司馬本即古《漢志》本”之說又

81、真實可信,那么,《漢志》本就并非如班固概言、五十二篇盡為莊子所作,而是莊子著述四十九篇并他人的解說三篇(其中至少有一篇出自淮南)裒為一觀。俞正燮曰:“彪本五十二篇中有淮南王《略要》,或《漢志》五十二篇為淮南本(《莊子》)入秘書讎校(按:指劉向、劉歆校書)者?!薄顷懻f有誤,還是《漢志》的表述過于簡略、以至失真?至于司馬本“《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解說》三”四部究竟是古本已然還是晉人司馬彪自為分別,在這一疑點得到澄清

82、之前,亦不可知。</p><p>  3. 從《漢書·藝文志》到《經(jīng)典釋文》(下)</p><p>  司馬彪、孟氏之外,尚有向、崔、郭、李、王?!夺屛臄洝吩唬骸啊稘h書·藝文志》‘莊子五十二篇’,即司馬彪、孟氏所注是也。言多詭誕,或似《山海經(jīng)》,或類占夢書,故注者以意去取。其《內(nèi)篇》眾家并同,自余或有《外》而無《雜》?!薄氨娂摇逼獢?shù):司馬本、孟氏本得《漢志》本五十

83、二篇之全;王本不論,向、崔、郭、李四本,篇數(shù)多少不一,然而較“司馬彪、孟氏所注”的古《漢志》本皆短少近半,“注者以意去取”,是也。</p><p>  篇目劃分:司馬本、孟氏本如上;王本、李本不詳;郭本《內(nèi)》七《外》十五《雜》十一;崔本《內(nèi)》七《外》二十;向本篇數(shù)與崔本接近,《釋文敘錄》曰:“亦無《雜篇》”,是只有《內(nèi)》《外篇》,且《內(nèi)》《外篇》篇數(shù)與崔本略同。亦即《釋文敘錄》明言《內(nèi)》《外》《雜》俱全者,是司馬

84、本、郭本;一書之內(nèi)只分《內(nèi)》《外篇》者,是崔、向二本——“《內(nèi)篇》”、“《外篇》”之名為眾本共有,《晉書?向秀傳》“莊周著《內(nèi)》、《外》數(shù)十篇” 可作旁證。又眾本《內(nèi)篇》均為七篇,是陸德明“其《內(nèi)篇》眾家并同”——意謂“司馬彪、孟氏所注”的《漢志》本的《內(nèi)篇》,為“眾家”同取——所言不虛。</p><p>  崔、向二本之“有《外》而無《雜》”,論者頗以為“非謂二本中無今本(按:郭本。詳下)《莊子》所列之雜篇,乃

85、謂二本不分外篇與雜篇耳。”崔、向二本不立《雜篇》,是也,但“自余或有《外》而無《雜》”說,承上文“其《內(nèi)篇》眾家并同”,其中“《外》”、“《雜》”似特指“司馬彪、孟氏所注”的《漢志》本的《外篇》與《雜篇》,而不泛指一書之內(nèi)立“《外篇》”、“《雜篇》”之名;說“有”說“無”,隱隱然均以“司馬彪、孟氏所注”者為準。故《釋文敘錄》“自余或有《外》而無《雜》”說,似本指“司馬彪、孟氏所注”本的《外篇》篇目,注家均有選取,《雜篇》篇目則有全不取者

86、(如崔、向二家)——但正如蔣伯潛所說:“(司馬彪注本)原書已亡,無從考定?!薄且灾八抉R彪、孟氏所注”的《漢志》本《莊子》本身,可能在《內(nèi)篇》七篇和《外篇》之外,又有《雜篇》。余嘉錫曰:“陸氏言司馬彪所注即《漢志》之《莊子》,而彪書分《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此蓋劉向所定之本也?!比欢啊秲?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不足《漢志》本《莊子》之數(shù)。若“劉向所定之本”在“《內(nèi)篇》七,《外篇》二十八,《雜篇十四》

87、”之外又有“《解</p><p>  郭本后出,其書《內(nèi)》《外》《雜》三分當仿司馬本。二本除《內(nèi)》七篇外,總篇數(shù)、《外篇》篇數(shù)、《雜篇》篇數(shù)無一相同。郭本三十三篇,“《內(nèi)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形貌與《莊子》五十二篇古本相去甚遠?!夺屛臄洝芬蟆啊磺牛`奇說,若《閼奕》、《意脩》之首,《危言》、《游鳧》、《子胥》之篇,凡諸巧雜,十分有三。’”說,與日本高山寺本《莊子》殘卷中《天下》篇末附

88、文文句略同——將《莊子》俗本中“十分有三”的“詭誕”之言“略而不存”而“唯哉(裁)取其長達致全乎大體者”,所得有“卅三篇”之數(shù),則頗多“巧雜”的《莊子》俗本,未經(jīng)刪削之時當有五十篇左右,與司馬本、孟氏本篇數(shù)合。高山寺本的《天下》篇末附文作者(郭象)又自云:其所刪削者,“或牽之令近,或迂之令誕,或似《山海經(jīng)》,或似《夢書》,或出《淮南》,或辯形名”。陸德明“或似《山海經(jīng)》,或類占夢書”說,或由此出?!盎虺觥痘茨稀贰?,意謂俗本《莊子》中有部

89、分內(nèi)容亦見于《淮南》,與前引俞正燮說又合——后人輯《莊子》佚文,亦多有出《淮南》書者。又高山寺本《天下》篇末附文文末引“太史公曰”代述莊子名籍時年,與東漢人抄取《別錄》不同。</p><p>  再看陸德明本人對《莊子》書的識見。《釋文敘錄》述莊子名籍事狀,也大致轉(zhuǎn)錄《史記》。陸德明以為,《漢志》本《莊子》雖古,但“后人增足,漸失其真”,去莊子所著書的原貌已遠;而于眾人昏昏之中能“特會莊生之旨”,為之去偽存真、“

90、暢其弘致”者,郭象郭子玄是也。故《經(jīng)典釋文·〈莊子音義〉》,即以郭本三十三篇為底本:“今以郭為主。”</p><p>  4. 《隋書·經(jīng)籍志》</p><p>  《隋書·經(jīng)籍志》(《五代史志》,以下簡稱《隋志》)與唐初人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同時而成書略遲,《釋文敘錄》著錄之書,幾乎均見于《隋志》。上述,《釋文敘錄》著錄之例,以人為綱。先題注人,后列注本卷數(shù)、

91、篇數(shù),并附小注;注人的名氏爵里、注本的篇目劃分,均在小注中一一說明;一人兼作《注》、《音》者(向、司馬、郭、李),《注》、《音》卷數(shù)合計,并在小注中說明“為《音》若干卷”,而不將其所作《音》另行列出。但《隋志》著錄則以書為綱,如上:先題書名,后列卷數(shù),附以小注;小注之中但記作者/注者姓名,并官爵、時代每每不錄,但對其書之存亡殘闕,著錄甚明;一人兼作《注》、《音》者,將其所作《音》別列一條,與《釋文敘錄》有大不同。最為不同者,是《釋文敘錄

92、》兼錄卷數(shù)、篇數(shù),然而《隋志》于各本篇數(shù)、以及各本中《內(nèi)》、《外》、《雜篇》之有無和具體劃分,均不復(fù)著錄,遂使這些《注》本的篇目變遷在《隋志》中隱而不彰,亦即姚名達所說:“兩漢竹帛并行,故篇與卷尚不甚分。其有篇卷不同者,《漢志》必兼著若干卷、若干篇。自簡策既廢,以卷代篇,《七錄序》后所附《古今書最》及《隋書·經(jīng)籍志》皆只計卷數(shù),無稱篇者。傳寫之時,多所省并,而古</p><p>  《釋文敘錄》著錄注《

93、莊子》七家,六家見于《隋志》,而《隋志》不著錄的王叔之,在《釋文敘錄》中但記書名,并卷數(shù)亦不載,可見陸德明并不重視。再把《隋志》著錄的六家與《釋文敘錄》對照:</p><p>  向秀:《莊子》二十卷。梁漆園吏莊周撰,東晉散騎常侍向秀注。本二十卷,今闕。</p><p>  向秀《音》:梁有向秀《莊子音》一卷。</p><p> ?。ā夺屛臄洝罚合蛐恪蹲ⅰ范?。

94、含《音》三卷。)</p><p>  崔譔:梁有《莊子》十卷,東晉議郎崔譔注,亡。</p><p> ?。ā夺屛臄洝罚捍拮N《注》十卷。)</p><p>  司馬彪:《莊子》十六卷。司馬彪注。本二十一卷,今闕。</p><p>  采司馬彪《音》:《莊子注音》一卷。司馬彪等撰。</p><p> ?。ā夺屛臄洝罚核?/p>

95、馬彪《注》二十一卷。含《音》三卷。)</p><p>  郭象:梁《七錄》三十三卷。</p><p>  郭象《注》:《莊子》三十卷、目一卷。晉太傅主簿郭象注。</p><p>  郭象《音》:《莊子音》三卷。郭象撰。</p><p> ?。ā夺屛臄洝罚汗蟆蹲ⅰ啡?。含《音》三卷。)</p><p>  李頤:

96、《集注莊子》六卷。梁有《莊子》三十卷,晉丞相參軍李頤注。</p><p> ?。ā夺屛臄洝罚豪铑U《集解》三十卷。含《音》一卷。)</p><p>  孟氏:(梁有)《莊子》十八卷,孟氏注,錄一卷。亡。</p><p> ?。ā夺屛臄洝罚好鲜稀蹲ⅰ肥司恚?lt;/p><p>  如上,有《釋文敘錄》一家《注》、《音》而《隋志》中分拆為二者(向

97、《音》、郭《注》、郭《音》);但《釋文敘錄》六家《注》《音》,在《隋志》中俱存名目。不過《隋志》原是唐人為修《五代史》而作,其書通計梁、陳、北齊、北周、隋五代官私圖書目錄并以(修《隋志》時的)唐室藏書考其見存,其書注云“梁有”、“今闕”、“亡”者,以南朝梁人阮孝緒《七錄》為據(jù)。故凡《隋志》見著之書,當修《隋志》之時雖未必實有其書,但必存于梁、陳、北齊、北周、隋五代之間,故能留其名目被收入《隋志》——《隋志》見著之書,至《隋志》之修時實已

98、頗多散亡。如上,《隋志》著錄的六家《注》《音》,《隋志》不注“梁有”、“今闕”、“亡”字樣、亦即至修《隋志》之時猶存其全者,僅有郭象《注》、郭象《音》二書。《釋文敘錄》“唯子玄所注……為世所貴”所言不誣。但將《隋志》注曰“梁有,今亡”、“本若干卷,今闕”之書的卷數(shù)與《釋文敘錄》著錄的六家所作《注》《音》卷數(shù)對照,可見二者卷數(shù)并同,僅變《釋文敘錄》“(向秀)為《音》三卷”為“梁有向秀《莊子音》一卷”。而《釋文敘錄》七家之外《音》(李軌、徐

99、邈),亦見于《隋志》。故《隋志》雖將《釋文敘錄》著錄各家</p><p>  六家舊《注》外,《隋志》未見增錄新《注》,但《疏》(《講疏》、《義疏》、《文句義》之類)家大增:</p><p>  《莊子內(nèi)篇音義》一卷。</p><p>  《莊子講疏》十卷。梁簡文帝撰。本二十卷,今闕。</p><p>  《莊子講疏》二卷。張譏撰,亡。<

100、;/p><p><b>  《莊子講疏》八卷。</b></p><p>  《莊子文句義》二十八卷。本三十卷,今闕。梁有《莊子義疏》十卷,又《莊子義疏》三卷,宋處士王叔之撰,亡。</p><p>  《莊子內(nèi)篇講疏》八卷。周弘正撰。</p><p>  《莊子義疏》八卷。戴詵撰。</p><p>  

101、《南華論》二十五卷。梁曠撰,本三十卷。</p><p>  上列諸書,《隋志》雖存其名目,至修《隋志》之時實有其書者(不注“梁有”“今闕”“亡”者),不過十分之七;實有其書而且卷數(shù)完足者才十分之四;諸書中惟“《莊子義疏》三卷,宋處士王叔之撰”一種為《釋文敘錄》稱引,而《隋志》記其“亡”。書籍散亡如是。</p><p>  其中無名氏撰“《莊子內(nèi)篇音義》”、周弘正撰“《莊子內(nèi)篇講疏》”,不取

102、《莊子》整書而只取《內(nèi)篇》,不但印證《釋文敘錄》所云“其《內(nèi)篇》眾(注)家并同”,而且說明《莊子》書《內(nèi)篇》最精,是六朝人共識。</p><p>  又:張譏撰“《莊子講疏》二卷”,與《陳書?張譏傳》“譏所撰……《莊子內(nèi)篇義》十二卷,《外篇義》二十卷,《雜篇義》十卷”不知是否同一書——張譏裁《莊子》為《內(nèi)》《外》《雜》三書分別作《義》,所據(jù)當是郭本。</p><p>  5.《舊唐書?經(jīng)籍

103、志》和《新唐書·藝文志》</p><p>  《舊唐書?經(jīng)籍志》(以下簡稱《舊唐志》)“錄開元盛時四部諸書”?!端逯尽分浀牧?,五家《注》見于《舊唐志》:</p><p>  向本、司馬本,當修《隋志》之時卷數(shù)未足,《舊唐志》則錄其足本;崔本《隋志》注“亡”,空存其目,而《舊唐志》錄其完書。是初唐逸書至中唐(開元年間)復(fù)出,秘府“眾書大備”,故《舊唐志》能據(jù)書錄其名目。然而,李

104、本南朝梁時有足本三十卷(《隋志》:“梁有《莊子》三十卷,晉丞相參軍李頤注”)《舊唐志》僅二十卷;郭本當修《隋志》之時有足本三十卷,而《舊唐志》變?yōu)槭?。卷?shù)劇減,不似闕書,或是由于“自刻版既行,書冊裝而為本,一本所容,當古數(shù)卷??虝?,以冊之厚薄,意為分合,而古書之卷數(shù)亦淆”,故“本是完書而以卷數(shù)之少疑其亡”。孟氏本《舊唐志》不著錄,看其書《隋志》注“亡”、《釋文敘錄》語焉不詳,當是初唐以降逐漸湮沒,至修《舊唐志》時已經(jīng)失傳?!端逯?/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