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考研英語一試題真題(含答案詳解+作文范文)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中西方政府預算制度的變遷與思考</p><p>  摘要:西方政府預算制度是伴隨著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而產生的,而后又伴隨著對政府與市場關系的不同認識而不斷發(fā)展和改革。而新中國建立后構建的預算制度框架主要是服務于政府管理部門的需要。中國要在進一步加強預算控制、確保預算合規(guī)性、增強預算透明度的基礎上,逐步引入西方國家預算管理模式,構建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

2、</p><p>  關鍵詞:政府預算;制度變遷;財政收入;財政支出;預算透明度;預算管理;收支平衡;復式預算 </p><p>  中圖分類號:F81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3)04-0060-04 </p><p>  一、西方政府預算的產生和發(fā)展 </p><p>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國家

3、是從奴隸社會開始出現(xiàn)的,隨之就有了國家的財政收支活動。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確立之前,并不存在將國家的財政收入和支出統(tǒng)一在一個計劃文件中并通過法律程序執(zhí)行的政府預算。 </p><p> ?。ㄒ唬┒窢幹弧屡d資產階級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催生了政府預算的萌芽 </p><p>  政府預算是在封建社會末期和資本主義發(fā)展初期,作為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進行斗爭的一種經濟手段而產生的。

4、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西歐封建社會末期出現(xiàn)后,上層建筑發(fā)生了變化,國家出現(xiàn)了政治統(tǒng)一和中央集權的趨勢。在中央集權的過程中,國家機關的擴大、常備軍的建立、封建制度的逐步衰亡、國家機關官吏俸給的增加都使得國家的財政支出大幅度增加。為了保證財政支出的需要和自己的揮霍浪費,封建統(tǒng)治者對新興資產階級和農民橫征暴斂,自己卻不負擔任何稅收,這就嚴重損害了新興資產階級與勞動人民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剛剛成長起來的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統(tǒng)治者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這

5、場斗爭最初表現(xiàn)在課稅權上,以后又擴大到爭奪財政資金的支配權上。同時,新興資產階級要求限制封建貴族在財政上享受特權,對國家財政進行監(jiān)督,并要求政府把全年的財政收支同時開列,制成平衡表,交給議會來討論和批準。至此,也就形成了政府預算的雛形。政府預算是代表新式生產關系的資產階級同代表舊式生產關系的封建貴族進行經濟斗爭的產物,它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出現(xiàn)的。 </p><p>  (二)斗爭之二——權

6、力機關逐漸控制預算權推進現(xiàn)代政府預算制度的形成 </p><p>  英國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議會制度形成最早的國家,也是現(xiàn)代政府預算管理制度出現(xiàn)最早的國家。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fā),使英國財政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一是1678年確定了王室政府為執(zhí)行其職能所需要的財政支出,必須由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下議院批準。二是1688年確定了皇室年俸由議會決定,國王的私人支出與政府的財政支出不得混淆。三是1689年通過了《

7、權利法案》,確定議會為最高權力機構,重申不經國會批準王室政府不得強迫任何人納稅或作其他繳納;征稅收入和財政支出要按年度分配收支,在年前做出收支計劃,提請議會審批和監(jiān)督;國家機關和官吏在處理財政收支上必須遵守一定的法令和規(guī)章,規(guī)定了他們的權限和責任。至此,英國政府預算的基本部分就已經形成了。17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聯(lián)合王國綜合基金法案》,把全部財政收支統(tǒng)一在一個文件中,規(guī)定除特殊情況外,所有財政收入都要納入這一綜合基金之中,一切財政支

8、出都必須從綜合基金中撥付。1816年,聯(lián)合王國綜合基金形成,英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政府預算。1832年,英國國會又通過了一項法律,規(guī)定財政大臣每年必須向國會提供全部“財政收支計劃書”,并由國會批準。至此,具有</p><p>  (三)斗爭之三——美國聯(lián)邦政府行政機關與權力機關對預算權的爭奪推動了預算制度的發(fā)展 </p><p>  美國聯(lián)邦預算制度的產生和英國不同,主要來自立憲制度

9、。憲法要求所有的政府收入措施,都必須經由眾議院的立法批準。在美國聯(lián)邦預算制度形成的年代,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確保了對所有財政事務強有力的行政領導,并準備了所需的收支預算。1921年美國國會通過《預算和會計法案》,成立國家預算局,同時授權總統(tǒng)向國會提交聯(lián)邦預算。1939年創(chuàng)建總統(tǒng)預算管理辦公室(OMB),把預算局從財政部轉移到白宮總統(tǒng)辦公室,形成財政部管收入、預算局管支出的格局。[2] </p><p>  在美

10、國聯(lián)邦政府預算成立之初,政府預算制度的調整主要是圍繞著預算權在行政機關與權力機關之間的分配展開的。在政府行政與國會對預算權的爭奪中,國會最終占了上風。當時國會就開始用規(guī)范和全面的方法來管理政府預算,國會中方法委員會的權力相當大,它就收入和撥款問題做出相應的決策。 </p><p>  20世紀初,美國聯(lián)邦政府預算支出增加,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預算赤字,為了緩解財政預算困難,在政府內部設立了預算專職機構,以通盤安排預算收支

11、、提高管理效率。在總統(tǒng)預算權不斷加強的同時,國會對預算權的爭奪也沒有停止。1974年,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各自建立了新的預算委員會,這就有了一個與行政部門相對應的預算分支機構。1974—2000年,為了解決聯(lián)邦政府預算中存在的問題,美國國會加強了對政府行使預算權的立法干預:1985年通過了《預算平衡法案》,該法案建立在對特定財政年度赤字削減目標的預計基礎上;1990年又通過了《預算實施法案》,該法案是在項目內部設立目標,側重于提高公共項目

12、的實效。1993年以來,為了重塑政府,提高政府部門效率,美國開始大量削減公共開支項目,提高稅收,增加使用費項目并提高收費標準等,國會通過立法法案的審查和批準,試圖解決聯(lián)邦預算存在的赤字和公債規(guī)模不斷擴大、公共部門活動低效率等問題,并限制總統(tǒng)的預算權。 </p><p>  二、中國政府預算制度的發(fā)展與變遷 </p><p>  (一)中國預算思想的萌芽 </p><p&

13、gt;  我國最早的政府預算活動①可追溯到夏禹時代的一些傳說。如禹王會集諸侯于江南“計功”,留下“會稽者,會計也”的記載。無論當時禹王會集諸侯是計議財政會計,還是計議諸侯貢納,商議規(guī)劃國家財政收支事宜則是基本肯定的。   在漫長的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中,我國在農業(yè)經濟的基礎上積累了相應的政府財政預算及管理經驗,如西周財政收支計劃安排的基本原則就包括:(1)量入為出,略有貯蓄原則?!摆T字茋茫赜跉q之秒,五谷皆入,然后制國用。用地大小,

14、視年之豐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量入以為出?!辈⒅赋觯骸皣鵁o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3](2)收支對口,均節(jié)財用原則。西周:“以九賦斂財賄,以九式均節(jié)財用”。[4]九賦與九式對口是當時的一項重要財政管理原則。此外還有“九貢之財”(諸侯之貢)專供天子之用,列為經常性支出,“九職之財”(萬民之貢)專用以充實府庫,貯而不用[5]。秦統(tǒng)一六國后,在左右丞相下設治粟內史掌管國家財政(租稅收入和政府開支),設少府

15、掌管皇室財政(官府手工業(yè)和山海池澤收入供皇室開支)。一般認為,少府的設立是形式上劃分國用與軍用之始。漢初,強調皇室財政不得挪用國家</p><p>  收支平衡是財政管理的永恒主題。西周以來,理論上“量入為出”是不可違的最高準則。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量出制入”開始出現(xiàn)。如漢初“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于民”。到唐代,楊炎首次提出“凡百役之費,一錢之斂,先度其數(shù)而賦于人,量出以制入”。[6]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政府預

16、算活動至多只是一種政府財政收支的規(guī)劃或編制技術,主要是對國家財政收支的粗略估計或記賬,并未形成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財政預算管理方式和一般性、規(guī)范化的政府預算制度。[7] </p><p> ?。ǘ┲腥A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政府預算制度 </p><p>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隨著帝國主義的侵入,我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時西方理財思想開始逐步輸入。清王朝企圖通過實行“憲政”挽救其垂死的

17、政權,于是效仿西方進行了“改良”。在1898年的戊戌變法中,康有為提出編制預算、公開財政,每年的出、入款要分門別類,列為一表,按月刊報。光緒皇帝于1898年實行變法,推行新政,提出“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這實際上是按照西方的理財模式改革清王朝的財政,但變法夭折,未能實施。 </p><p>  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和揮霍無度,國家財政收不抵支,同時還得向外國政府賠款。外國政府要求清王朝公開財政,編制財政收支計劃,

18、迫使清政府不得不編制預算。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清政府頒布《清理財政章程》,于1910年(宣統(tǒng)二年)起試編國家預算,由清理財政局主持編制預算工作。這是我國兩千多年來封建王朝第一次編制國家預算。先由各省匯報,然后由度支部加以審核,資政院加以修正,奏請施行。當時的預算雖然貌似統(tǒng)一,但實際上由于清政府已搖搖欲墜,各省形成割據狀態(tài),財政并未真正統(tǒng)一,僅僅是各省數(shù)字的拼湊而已。1911年發(fā)生辛亥革命,清朝政府滅亡,該預算沒有實行,只有預算

19、,沒有決算。雖然如此,它仍不失為我國第一部國家預算。 </p><p>  此后,北洋軍閥政府和國民黨政府也有自己的國家預算,這屬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預算。到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預算制度已比較完善,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收支系統(tǒng)的劃分也比較明確,預算收支具有相當規(guī)模。但國民黨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用于軍費支出,赤字數(shù)額很大是其特征。[8] </p><p> ?。ㄈ┯媱澖洕w制下的政府預算制度(

20、1949—1992年) </p><p>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即編制了第一個預算——1950年財政收支預算。1949年12月27日,政務院發(fā)出《關于1949年財政決算及1950年財政預算編制的指示》,規(guī)定政府預算實行歷年制,即從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為一個預算年度,同時規(guī)定了預算編制的具體方法和要求。1951年8月,政務院頒布《預算決算暫行條例》,規(guī)定了國家預算的組織體系,各級人民政

21、府的預算權,各級預算的編制、審查、核定、執(zhí)行程序,決算的編制與審定程序等。隨著上述預算法規(guī)的頒布實施,我國的政府預算制度初步建立起來。 </p><p>  在此之后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政府預算制度的發(fā)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雖然財政體制經歷了多次變化,但政府預算制度總體而言則保持相對穩(wěn)定。其主要原因在于財政體制的多變性,導致中央與地方政府利益分配關系長期處于不斷變化當中,預算管理部門的注意力大多集中于上下級政

22、府之間利益分割的互動博弈上,缺乏通過重新構建政府預算運行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內在激勵機制。另外,從西方國家預算制度產生和發(fā)展的軌跡可以看出,一個國家預算管理制度的變遷,更多地是由于對預算權的爭奪而使預算管理制度逐漸完善?!爸挥挟斆裰鞣ㄖ螄液驼挝拿鹘ㄔO日臻成熟的時候,(預算制度)才會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盵9]在這個階段,我國的預算制度具有典型的計劃經濟特征。預算管理總體上較為粗放,存在著法制性不強、透明度不高、非規(guī)范化等問題。

23、</p><p>  (四)轉軌時期的政府預算制度(1992—1998年) </p><p>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報告將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標志著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一個新的階段。1991年10月21日國務院頒布《國家預算管理條例》,1992年開始實施。以該條例為標志,我國的預算管理制度進入了以中央政府提供預算管理制度變遷為主要框架的改革階

24、段。這一時期的標志性改變就是我國的政府預算組織形式從單式預算嘗試轉變?yōu)閺褪筋A算。 </p><p>  根據《國家預算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從1992年起,我國中央和省一級財政預算要按復式預算編制。1992年,我國初步建立起來的復式預算,包括經常性預算和建設性預算兩大部分。其收支內容是在單式預算收支等科目基礎上稍作調整加以劃分,還不夠規(guī)范。1993年11月14日,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

25、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指出財稅改革的重點,一是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二是改革和完善稅收制度,三是改進和規(guī)范復式預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預算和國有資產經營預算”。1995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又進一步明確規(guī)定,中央政府預算和地方各級政府預算按照復式預算編制;把政府預算分為政府公共預算、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和其他預算。但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開始,政府則不再明確編制復式預算,而以一般預算、基金預算和債務預算取而代

26、之,使得這三部分預算收支在形式上既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復式預算,又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的單一預算,有不倫不類之嫌。  ?。ㄎ澹?998年至今——公共財政框架下的政府預算制度改革 </p><p>  1998年以來,隨著公共財政框架構建目標的確立,我國財政改革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政府預算制度改革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1994年分稅制財政體制改革之后,隨著該制度的不斷調整和完善,財政收入的不斷增長,預算管理的著重點

27、逐漸轉向如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方面。在預算編制的基本組織形式方面,實現(xiàn)了由功能預算向部門預算的轉變,減少了財政與部門之間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增強了預算的合理性和透明度;在預算編制內容方面,實現(xiàn)了由預算內外“兩張皮”向綜合預算管理的轉變,財政統(tǒng)籌考慮預算內外資金安排部門支出,所有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實現(xiàn)了既能反映一般預算收支情況,又能反映基金預算收支情況;在預算編制方法方面,實現(xiàn)了由增量預算(基數(shù)加增長)向零基預算的轉變,部門收入預算

28、根據國民經濟狀況逐項核定,部門支出預算按照預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項的輕重緩急進行測算安排;在加強預算控制的基礎上,引入對預算結果的績效評價體系并進行了廣泛的試點;在預算編制形式上,重新闡釋了復式預算的構成: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障預算。2013年3月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的政府預算報告包括四本預算,除了</p><p>  三、由中西方政府預算制度變遷引發(fā)的思考 </p&

29、gt;<p> ?。ㄒ唬┲形鞣秸A算制度產生的原因不同 </p><p>  西方國家,特別是在政府預算制度最早建立的英國,由于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稅收和財政支出權力的爭奪而產生了政府預算制度,這是新興資產階級強化自身公民主權的必然要求。在現(xiàn)代公共管理當中的解釋應用了社會契約理論,即政府與公民之間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的社會契約,政府向公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而公民則向國家納稅,因此西方

30、經濟學中將稅收解釋為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的價格。而作為政府公共資金提供者的公民,自然有權利要求了解政府為什么征這些稅,征了多少,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政府是如何花費這些公民繳納的稅收。而政府預算制度恰恰是監(jiān)督政府財政收支情況的最有效的工具和途徑。英國的移民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而建立了美國,同時也將英國的政府預算制度也帶到了美國,因此美國建立政府預算依靠的是憲法的規(guī)定。但是在上百年的政府預算發(fā)展過程中,政府機構與權力機構對預算權的爭奪以及對政府與市場

31、關系的不同認識——即政府職能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引發(fā)了美國政府預算制度的不斷發(fā)展和革新,而且繼英國之后成為西方國家預算變革的先頭兵。 </p><p>  中國的政府預算制度在古代并不存在,所謂的一些思想和萌芽只是簡單的財政收支活動,直到由于西方國家的強制而編制的第一個所謂的預算,也只是各省情況的簡單匯總,而且沒有決算。新中國建立后構建的預算制度框架和西方國家存在著根本的不同,主

32、要是服務于政府管理部門的需要,體現(xiàn)不出公民主權的社會契約關系。這些先天不足導致了中國政府預算制度改革進程的緩慢。隨著公共財政框架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公民主權不斷強化,預算制度也會隨之進入改革的加速期。 </p><p>  (二)中西方政府預算制度發(fā)展的基礎不同 </p><p>  當現(xiàn)代預算制度建立之時,西方國家就明確了完整的預算管理范圍,不存在脫離預算管理的任何財政資金。一旦在現(xiàn)實經

33、濟運行中發(fā)現(xiàn)了某項財政資金沒有處于政府或國會的監(jiān)督之下,立刻要加以修正。如稅式支出,當美國財政部部長助理薩瑞發(fā)現(xiàn)有這樣一部分支出,以稅收優(yōu)惠的形式使政府放棄了一部分財政收入,相當于政府增加了財政支出,立刻要求將這部分支出也編制到預算草案當中,需要經過國會的同意方可執(zhí)行。完整的預算管理奠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所有的財政資金都是政府的,不是哪個部門的,不存在部門利益之說。 </p><p>  新中國建立政府預算制

34、度后,按部門劃塊管理資金,一些預算部門有預算分配權,還有更多的具有收費權的行政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將當時并沒有納入預算管理的收費和基金認為是部門資金,可以自行安排支出。不完整的預算管理只能導致一個結果:所有部門都會將部門自身利益最大化。中國預算制度改革發(fā)展至今,多項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已經納入到預算管理,但離真正的“綜合預算”和“收支脫鉤”仍是任重道遠,一般認為主要癥結在于部門利益問題。多數(shù)預算研究者認為中國目前預算制度的邊緣改革已經進行完畢

35、,應該開始進行核心式改革了,這個核心式改革之一就是部門利益的解決問題。 </p><p> ?。ㄈ┲形鞣秸A算制度改革的選擇不同 </p><p>  自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西方國家展開了以產出和成果為導向的新績效預算改革,更加注重預算執(zhí)行的結果考核,放松對預算投入的控制,如可將當年結余資金結轉下年使用、編制中長期預算規(guī)劃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p><p&

36、gt;  中國目前實行的仍然是傳統(tǒng)的控制導向型預算,許多人建議也要將預算管理重點也從投入轉向產出和成果。根據中國的實際預算管理水平并不適合實行產出和成果導向型預算管理模式。從西方預算制度變革歷程可以看出,以產出和成果為導向的預算改革是在西方國家預算投入控制管理模式、預算監(jiān)督機制、各政府部門的“遵從規(guī)則的文化”都較為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的,而且西方國家的預算技術比較先進,有能力順利地實施以產出和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而中國當前仍處于加強預算控

37、制的初步階段,政府部門還尚未形成“遵從規(guī)則”的文化,預算透明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預算約束力較弱,違反預算合規(guī)性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另外政府預算法律制度建設、技術支撐條件、組織實施及能力建設尚需完善。在此背景下,如果超越自身預算管理水平,效仿西方國家以控制產出和成果為重心,放松對具體預算投入結構、規(guī)模的約束,其后果不但不能有效控制預算績效,而且還可能會使大量的預算資金因疏于監(jiān)管而造成浪費。因此,中西方政府預算改革的選擇是不同的,中國要在進一步

38、加強預算控制、確保預算合規(guī)性、增強預算透明度的基礎上,逐步引入西方國家預算管理模式,構建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提高預算資金的使用效</p><p><b>  參考文獻: </b></p><p>  [1][8]李炳鑒,王元強.政府預算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p><p>  [2][7]張明.政府預算與管理[M].

39、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p><p>  [3]《禮記·王制》. </p><p>  [4][5]《禮記·天官·冢宰》. </p><p>  [6]《舊唐書·楊炎傳》. </p><p>  [9]馬蔡琛.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基于財政學視角的考察[J].公共經濟評論,2007,(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