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年期精神障礙,林 萍2017.12.13,概述,指凡在老年期可以見到的各類精神疾病的統(tǒng)稱,包括在老年期之前就發(fā)病而一直持續(xù)至老年期的各類精神病。,老年期精神障礙,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ˋD)血管性癡呆(VaD)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綜合征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老年人大腦結構功
2、能改變感覺變化運動功能變化睡眠能力下降認知功能下降…….老年人軀體系統(tǒng)的改變,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感知覺方面生理性因素 對外界刺激反應的敏感度下降(視、聽、味、皮膚感覺)病理性因素 由于疾病的影響而致,表現(xiàn)為一種或多種感知覺改變,甚至發(fā)生嚴重的感知障礙。,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記憶方面生理性:記憶細胞的萎縮影響各種記憶信息的儲存。心因性:因感覺不靈活,注意力下降,使刺激記憶的內容減少;重大生活事件加重
3、老年人心理問題,記憶力減退。病理性:記憶力進行性下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思維方面生理性:由于感知和記憶力方面的衰退,表現(xiàn)在概括、邏輯、推理、解決問題方面的能力下降,尤其是思維的敏捷度、流暢性、靈活性、獨特性、創(chuàng)造性方面下降。病理性:腦萎縮、頭部外傷、帕金森癥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情感和情緒方面生理因素:神經系統(tǒng)不穩(wěn)定,老年人因生活挫折超過了自己所能承受和適應的限度,而導致情感活動障礙。心理社會:不適應離退休后的
4、生活,生活事件、家庭人際關系改變等。,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感知衰退↓ 視覺、聽力、嗅覺、味覺、痛覺、觸覺記憶衰退 遠事記憶良好,對近事記憶不良性格的改變 自尊心強、固執(zhí)、易激動,智力變化↓ 受許多因素影響: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經歷、生活和家庭環(huán)境等思維能力↓反應緩慢遲鈍情緒情感 易變而不一定外露行為 多疑、依賴、易激動,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自我中心加強 喜歡談論過去的功勞 不容易接受新事物
5、 對社會的變化疑慮重重 固執(zhí)己見 遇事容易急躁 愿意自己干,不愿意麻煩別人,影響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因素,衰老 自卑、猜疑、不服老、嘮叼、固執(zhí)體弱多病 尋找養(yǎng)生保健之術、怕死、思考如何死離、退休 焦慮、被社會拋棄感、價值觀崩潰生活方式變化 交際活動減少,獲取信息能力下降——孤陋寡聞生活事件,老年期精神障礙,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ˋD)血管性癡呆(VaD)
6、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綜合征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二、癡呆,癡呆概述,癡呆(Dementia)是由腦部疾病所致的綜合征,而不是一種疾病或神經病理過程。它通常具有慢性或進行性的特征,可出現(xiàn)多種高級神經功能紊亂,通常多見于老年人群。,癡呆類型,癡呆最為常見的類型阿爾茨海默?。ˋ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
7、混合性癡呆少見的類型路易體癡呆額顳葉癡呆Huntington病,癡呆的臨床癥狀,癡呆綜合征的臨床表現(xiàn)認知功能(Cognition)障礙、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下降行為和精神癥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癡呆的臨床癥狀,流行病學,我國AD的患病率65歲以上患病率約在4~6%隨年齡增大而增加
8、,幾乎是每增加5歲,患病率就增加一倍,病因和發(fā)病機制,AD的神經病理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中心是β淀粉樣蛋白(Aβ)神經元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NFT),主要成分是tau蛋白神經元大量的減少AD的神經化學乙酰膽堿(Ach)AD的分子遺傳學早老素基因APOE基因,(三)臨床表現(xiàn)-早期,一般起病緩慢最早的癥狀常為近記憶力下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下降;對自己疾病有自知
9、力,出現(xiàn)心理反應(如焦慮、苦惱、易激惹);個性變化。,(三)臨床表現(xiàn)-中期,近記憶力進一步下降(明顯可辨),遠記憶力也受損,但瞬時記憶力受損較晚;理解、判斷、計算、定向力受損,思維失去條理性、明晰性、思維貧乏、失語;易出現(xiàn)妄想(不系統(tǒng)、片斷、不持久);行為變笨、不守規(guī)矩,控制行為力下降。,(三)臨床表現(xiàn)-晚期,智能、人格衰敗嚴重;記憶力極差;個人生活料理能力喪失;言語理解與表達嚴重受損;行為刻板或某些職業(yè)性刻板動作;最
10、后發(fā)展為大小便失禁、肢體癱瘓、常死于感染、內臟疾病或衰竭。,(四)診斷,確診:據(jù)臨床表現(xiàn)(智力測驗供參考)進行性加重的智能減退及個性衰退;由此導致工作、社交、生活能力下降到喪失。排除診斷,(五)鑒別診斷,與老年人良性記憶減退相區(qū)別與抑郁癥鑒別,(六)治療目標,改善認知延緩或阻止癡呆的進展抑制和逆轉癡呆早期部分關鍵性病理過程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生活治療減少并發(fā)癥,延長生存期減少看護著的照料負擔,藥物治療,促智藥
11、物 膽堿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 NMDA受體拮抗劑:美金剛 其它:阿司匹林、銀杏葉提取物、維生素E等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抗焦慮藥物心境穩(wěn)定劑,血管性癡呆(VaD)(1),血管性癡呆(VaD)是指由于腦血管疾病引起的,以癡呆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腦功能衰退性疾病。,,血管性癡呆臨床特點(VaD)(2),血管性癡呆(VaD)的診斷標準,(1)符合癡呆標準。(2)高級認知功能損害分布不均,某些受影響,另一些相對保存。
12、也許記憶力受損極顯著,而思維、推理和信息處理只是受到輕微的影響。(3)表現(xiàn)出下列至少一種局灶性腦損傷的臨床證據(jù):?單側肢體痙攣性肌力減弱;?單側腱反射亢進;?深反射亢進; ④假性球麻痹(4)根據(jù)病史、檢查或化驗,有證據(jù)表明存在明顯的腦血管病,并且有理由相信此病與癡呆的發(fā)生有病因學的聯(lián)系(如卒中、腦梗死)。,AD與VD的鑒別,AD 和額顳葉癡呆的鑒別,帕金森病,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
13、變性疾病。一般在50~65歲開始發(fā)病,且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病率也增加,60歲發(fā)病率約為1%,到70歲即可在3%~5%。至今為止對本病均系對癥治療,尚無根治方法可以使神經細胞變性恢復。,帕金森病癡呆,帕金森病病人約有15%~20%發(fā)展成全面認知障礙,智能衰退,臨床表現(xiàn)記憶力喪失,計算力,定向力和判斷力喪失發(fā)展成癡呆,隨病程進展,智力亦逐漸降低,呈現(xiàn)皮質下癡呆特點。,老年期心理障礙,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ˋD)血
14、管性癡呆(VaD)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綜合征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三、遺忘綜合征,遺忘綜合征,定義:又名柯薩可夫綜合征(Korsakoff Syndrome),以慢性近記憶力損害為主的綜合征。以記憶減退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xiàn)的器質性精神障礙。病人意識清楚,其它認知功能并無缺損。病因:慢性使用酒精和藥物。雙側海馬損害。,遺忘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近記憶力明顯受損,遠記憶力
15、也受損,瞬間記憶力尚可;對記憶減退有自知力,因此出現(xiàn)虛構以填(Condabulation);定向障礙;意識清楚,無其它認知缺損。診斷:治療與預后:大量VitB1,老年期心理障礙,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病(AD)血管性癡呆(VaD)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癥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四、譫妄,定義及流行學,定義:急性腦病綜合征 流行學:
16、綜合醫(yī)院中最常見的精神障礙內、外科住院病人:5 % ~15%;內科ICU:15 % ~25%;外科ICU:18 % ~30%;老年病房:16 % ~50%;嚴重燒傷住院病人:20 % ~30%;心臟手術后:30%,病 因,生物學病因:發(fā)病前提易感素質:年齡:嬰幼兒與老年易發(fā)酒癮、藥癮者誘因:緊張、焦慮、恐懼狀態(tài)疲勞、失眠狀態(tài)外界刺激過多或過少環(huán)境過于陌生、單調或恐怖,病理機制,廣泛部位的腦神經細胞急性代謝紊亂
17、的結果最輕:神經突觸間的神經傳遞功能障礙;較重:神經、細胞代謝及細胞膜穩(wěn)定性的障礙;極重:神經組織形態(tài)學的改變。,臨床表現(xiàn),大多急性起病,突然發(fā)生,部分病人可有1~2天的前軀期,表現(xiàn)為怠倦、焦慮、恐懼、失眠、多夢等。 1、意識障礙 6、精神運動障礙 2、知覺障礙 7、不自主運動 3、思維障礙 8、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4、記憶障礙 9、睡眠節(jié)律紊亂 5、情緒障礙 1
18、0、一天之內病情波動(晝輕夜重),病程與預后,病程短暫,大多數(shù)數(shù)小時,數(shù)天緩解,極少大于1月(總病程不超過6個月)。預后一般良好。基礎病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診斷與鑒別診斷,確立是否有譫妄,如有,要確定其病因;譫妄的診斷主要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腦電圖可作為參考:隨意識清晰度下降,出現(xiàn)彌漫性腦電波變慢。,治療,病因治療;譫妄治療;支持療法:水電平衡、維生素、營養(yǎng)等;對癥治療:抗精神病藥,安定類??;護理:很重要。,譫妄與癡呆的鑒
19、別診斷要點,老年期心理障礙,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ˋD)血管性癡呆(VaD)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癥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 精神分裂癥,概述,抑郁癥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抑郁癥老人占老年人口7%~10%,患有軀體疾病的老年人,其發(fā)生率可達50%.
20、 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抑郁綜合征為特征的疾病,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老年性疾病發(fā)病率逐漸增高,老年人抑郁癥的患病率也相應增高,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抑郁的病因,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種身體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癥等,都可能繼發(fā)抑郁癥。 2、社會與心理因素 抑郁癥的出現(xiàn)與老年期的各種喪失有較大的關系,這些 喪失包括工作的喪失、收入的減少、親友的離世、人際 交往的缺乏等等。特別是親友的離世,曾
21、對4489名55歲 以上的喪妻者進行為期9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5%的人在喪妻后 半年內相繼去世,死亡率比未喪妻的同齡人高40%。 3、人格因素,老年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精神癥狀 1.抑郁心理:憂郁,沮喪,表情憂愁,目光陰郁, 常有哭泣, 淚眼漣漣,自感委屈想哭。 2.絕望:認為生活毫無意義,度日如年,生不如 死,無助,無望,厭世。 3.自責自罪:常思考自己的過失,后悔甚至感到 難
22、辭其疚、不能寬恕等,既使明顯是別人的錯 誤,也認為與已有關。,老年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功能方面1.興趣下降:對平時喜歡的事也無心去做,不愿與人交往。甚至看報、看電視也提不起興趣。2.工作能力下降:做事困難,平時得心應手的事也感到無從下手,記憶力下降等。3.無愉快感:任何事物都不能使本人高興或輕松起來。軀體癥狀消化功能紊亂較常見,食欲下降,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等。,老年期抑郁特點,1、疑病癥狀: 懷疑自己患有一種或多
23、種嚴重的軀體疾病,到綜合性醫(yī)院反復檢查沒有明顯陽性發(fā)現(xiàn),但拒絕醫(yī)生的保證和解釋(因為他們有多汗、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疼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常伴有抑郁或焦慮。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受植物神經支配的器官或系統(tǒng)的癥狀,分為兩類: 客觀體征:心悸,出汗,顫抖,臉紅 主觀體征:不定部位疼痛,燒灼,沉重,緊束感,老年期抑郁特點,2、焦慮激越: 表現(xiàn)為惶惶不可終日,總感到有大難臨頭,常常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擔憂。易激惹、
24、發(fā)脾氣,甚至動手打人。3、隱匿型抑郁: 僅以軀體不適就醫(yī)于綜合醫(yī)院,久治不愈,只有在醫(yī)生詢問下,病人才意識到有情緒低落。常見為胃腸道癥狀(打嗝、嘔吐、惡心、腹脹、腹瀉等);,老年期抑郁特點,4、遲滯型: 此種情況在老年多見,思維遲緩,對疑問不能立即回答。語調低,語言簡單,行為遲緩,表情呆板,無欲狀,甚至為緘默狀態(tài)。5、假性癡呆型: 主要表現(xiàn)為在抑郁的情緒下記憶障礙和智能障礙,經治療,智力改善。6、季節(jié)性抑郁:
25、 多見于冬季發(fā)病,春夏季緩解。,綜合醫(yī)院的抑郁癥,心血管藥物和抑郁癥狀1、抗高血壓藥、親水性β-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與自殺危險增加有關;ACEI也有誘發(fā)抑郁癥狀的報告;利尿劑藥物可引起電解質紊亂,可產生類似抑郁障礙的表現(xiàn)2、降膽固醇藥物在使用期間出現(xiàn)抑郁癥狀,如普伐他汀使用,這可因低血膽固醇引出腦膜脂質粘性降低,從而表面5-HT受體暴露降低所致3、抗心律失常藥物,洋地黃同抑郁障礙的關聯(lián)。,綜合醫(yī)院的抑郁癥,心血管疾病中的抑郁
26、障礙 抑郁障礙和心血管疾病的共病率很高。冠心病患者抑郁癥 患病率從18-60%不等 抑郁障礙作為心血管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危險因素 抑郁病人的心血管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因胸痛而行冠脈造影檢查病人中,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冠脈 占10-40% 曾接受冠脈搭橋術及心臟移植術的病人中,有40-50%在術 后或術前出現(xiàn)焦慮和抑郁癥狀,抑郁癥的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電抽搐治療,是當前世界上 醫(yī)療領域內對抑郁障礙的
27、三種主要治療方法。 每種治療或聯(lián)用方式,對特定的抑郁患者有潛在價 值和優(yōu)勢,同時也各有其局限和不足。,抑郁癥的治療的目標,,抑郁癥的藥物治療,1、三環(huán)類和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主要用于抑郁癥發(fā)作,老年人少用。抗膽堿能、心血管和鎮(zhèn)靜等不良反應。2、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 氟西汀、舍曲林、西肽普蘭、帕羅西汀、氟伏沙明等5種。不良反應小,病人耐受性好,使用安全和方便。3、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
28、I):主要為鹽酸文拉法辛。此類藥物不可用于高血壓和臨界高血壓病人。4、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藥(NaSSA):主要有米氮平。老年病人服用時需減量,并監(jiān)測藥物的不良反應。嗜睡、口干、食欲增加及體重增加。5、其他抗抑郁藥物:鹽酸曲唑酮,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抑郁癥的心理治療,心理治療: 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真,耐心,耐心傾聽 分析性心理治療 行為認知治療,MECT治療,多參數(shù)監(jiān)測無抽搐治療(簡稱MEC
29、T),是精神科臨床常用的一種很有效的物理治療方法。它利用現(xiàn)代麻醉、肌肉松弛劑技術,給大腦以知量脈沖電刺激后使之發(fā)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應,促進腦部代謝重新達到一衡狀態(tài),“就像電腦重新啟動一樣”,從而達到治療精神疾病的目的。MECT 能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抑郁,使病人盡快擺脫病魔的糾纏,走出絕境。,MECT治療,對重性抑郁伴妄想、自殺、拒食者,應為首選ECT。起效時間優(yōu)于抗抑郁劑。對抗抑郁劑治療無效者,應用ECT后其顯效率可達66-85.
30、9%且療效與病程長短無關。ECT能迅速消除抑郁癥狀,但不能預防復發(fā)。,MECT治療,老年人對ECT的療效等同于青年人,甚至更好 ECT引起的認知損害不多,恢復時間延長 安全,對ECT治療的危險性小于抑郁癥本身的危險(自殺); 副反應小于三環(huán)抗抑郁劑 對老年抑郁性疾病,單側和雙側療效相等 減少抗膽堿藥、麻醉藥、肌肉松弛藥的用量,抑郁和焦慮是一對姐妹癥狀,抑郁癥病人常伴發(fā)焦慮和易激惹癥狀 有人報告
31、焦慮抑郁的患者癥狀學表現(xiàn)更嚴重,對通常的抗 抑郁治療反應較差,預后也較差 在臨床實踐中,估計有96%的抑郁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 同時有焦慮的軀體化癥狀的約86%,易激惹約60-70%,抑郁癥與焦慮癥的共存現(xiàn)象,,,焦慮的定義,指一種內心緊張,害怕,不安的體驗有植物神經系統(tǒng)反應如顏面潮紅、出汗、心悸、胸悶、氣短顫抖等表現(xiàn)稱焦慮的軀體表現(xiàn)表現(xiàn)為緊張恐懼,搓手頓足,坐立不安,來回踱步,并同時有內心焦慮不安稱焦慮的精神/行為
32、表現(xiàn),焦慮癥臨床表現(xiàn),一、身體癥狀 表現(xiàn)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有: 1、心跳加快 2、心前區(qū)痛或難受 3、呼吸困難,窒息感 4、咽喉梗塞感 5、大量出汗 6、頭暈,坐立不安,昏倒 7、肢體某處或多處發(fā)麻 8、顫抖 9、惡心,腹部不適,焦慮癥臨床表現(xiàn),二、精神癥狀 常見有: 1、強烈的焦慮不安和恐懼 2、死亡恐懼,瀕死感 3、害怕會發(fā)瘋或自我控制 4、人格解體或現(xiàn)實解體,驚恐障
33、礙,診斷要點:1. 符合神經癥的共同特征2. 以驚恐發(fā)作為主要臨床相(1)無原因突然發(fā)生的強烈驚恐、伴瀕死感或失控感(2)發(fā)作時有嚴重的自主神經癥狀(3)發(fā)作不可預測,發(fā)作時意識清晰,事后能回憶3. 每次發(fā)作短暫(不超過2小時),發(fā)作時明顯影響日?;顒印?. 一個月內至少發(fā)作3次,或首次發(fā)作后繼發(fā)害怕、再發(fā)作的焦慮持續(xù)一個月5.排除其他臨床問題所導致的驚恐發(fā)作。,廣泛性焦慮障礙,診斷要點:1. 符合神經癥的共同特征2
34、. 以持續(xù)的廣泛性焦慮為主,符合:(1)經?;虺掷m(xù)的無明確對象或無固定內容的恐懼,或提心吊膽,或精神緊張(2)伴自主神經癥狀或運動性不安3. 患者社會功能受損,因難以忍受又無法解脫而感到痛苦4.上述臨床癥狀至少已6個月5. 排除軀體疾病、興奮藥物過量、鎮(zhèn)靜催眠藥物或抗焦慮藥物的戒斷反應、其他精神障礙伴發(fā)的焦慮,老年期焦慮的治療,治療要點 老年期焦慮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 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心理治療。,焦慮癥的治
35、療,對老年焦慮癥的治療是綜合性的,藥物治療雖然是主要部分,但還考慮到老年焦慮癥的發(fā)病比輕壯年有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單調、寂寞,若無子女在身旁孤獨感更甚;還有生活上的困難,對心理產生影響,都可能成為誘發(fā)因素。此外,老年人合并軀體疾病,也要同時治療,要考慮到多種藥物應用的相互作用。,藥物治療,苯二氮類藥物,這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類藥物,品種很多。常用:勞拉西泮、艾司唑侖、阿普唑侖、氯硝西泮等。非苯二氮類藥物,屬于新一代抗焦慮藥,
36、鹽酸丁螺環(huán)酮。抗抑郁藥:SSRIs、SNRI、米氮平等。,心理治療,常用的有認知療法、放松療法、行為療法和支持療法等。認知療法:是目前心理治療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因為患者對焦慮癥不了解或有不正確的認識,對患者的情感體驗和軀體感受應給予合理的解釋,消除或減少其對疾病的過度擔心和緊張,從而調動患者的能動作用。若同時聯(lián)合藥物治療,更會提高療效。,心理治療,放松療法:是按照從上到下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收縮和放松頭面部、上肢、胸腹部和下肢各組
37、肌肉的訓練,達到減輕焦慮的效應。冥想也有類似作用。行為療法:多用于恐怖癥和強迫癥的治療,治療方法有系統(tǒng)脫敏法和暴露法等。支持療法:老年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問題,需要有人來幫助和支持解決,尤其是親屬的參與更為重要。,老年期心理障礙,一、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二、癡呆阿爾茨海默?。ˋD)血管性癡呆(VaD)額(顳)性癡呆帕金森病癡呆三、遺忘癥四、譫妄五、其他心理障礙—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癥,,腦器質性綜合癥,老年期精神分
38、裂癥,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 是一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臨床上表現(xiàn)為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的障礙以及精神活動的不協(xié)調。,臨床表現(xiàn),思維障礙:聯(lián)想障礙;思維邏輯障礙;內向性思維;被動體驗;妄想。情感障礙:情感障礙主要有情感不協(xié)調、情感平淡或淡漠、矛盾情感、情感倒錯等。,臨床表現(xiàn),意志行為障礙:病人可表現(xiàn)為意志減退甚至缺乏。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其中以幻聽最為常見。認知功能障礙:主要有
39、智力損害、學習與記憶的損害、言語功能損害等。,老年病人特殊表現(xiàn),情感障礙不如其他年齡階段嚴重;思維障礙以較為固定的思維邏輯性不嚴密的妄想為主;感知覺障礙以幻覺常見。,診斷標準,[癥狀標準] 至少有下列2項并非繼發(fā)于意識障礙、智能障礙、情感高漲或低落,單純型分裂癥加規(guī)定:1 反復出現(xiàn)的言語性幻聽; 2 明顯的思維松弛、思維破裂、言語不連貫,或思維貧乏或思維內容貧乏;3 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維中斷,或強制性思維
40、;4 被動、被控制,或被洞悉體驗;,診斷標準,5 原發(fā)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覺,妄想心境)或其他荒謬的妄想; 6 思維邏輯倒錯、病理性象征性思維,或語詞新作; 7 情感倒錯,或明顯的情感淡漠; 8 緊張綜合征、怪異行為,或愚蠢行為;9 明顯的意志減退或缺乏。,診斷標準,[嚴重標準] 自知力障礙,并有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或無法進行有效交談。[病程標準]1 符合病癥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已持續(xù)1個月,單純型另有規(guī)定。2
41、 若同時符合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障礙的癥狀標準,當情感癥狀減輕到不能滿足情感性精神障礙癥狀標準時,分裂癥狀需繼續(xù)滿足分裂癥的癥狀標準至少2周以上,方可診斷為分裂癥。,診斷標準,[排除標準]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活性物質和非成癮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尚未緩解的分裂癥病人,若又罹患本項中前述兩類疾病,應并列診斷。,治療要點,藥物治療 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是治療精神分裂癥的主要方法。 老年人常用第二代抗精神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