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耳鼻咽喉科,本堂課程的學習內(nèi)容及目標,內(nèi)容:1、耳鼻咽喉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2、鼻部疾?。员茄住⒓毙员歉]炎、 鼻咽癌),目標:1、熟悉鼻、耳、咽、喉的應用解剖及生理; 2、熟悉慢性鼻炎的臨床分類及主要表現(xiàn); 3、掌握急性鼻竇炎的主要局部表現(xiàn); 4、熟悉鼻咽癌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及其
2、治療。,應用解剖與生理,耳 (ear)耳,,外耳(external ear),中耳 (middle ear),內(nèi)耳 (inner ear),,耳廓,外耳道,,鼓室:鼓膜、聽骨,咽鼓管,鼓竇,乳突,,骨迷路,膜迷路,外 耳 (external ear),1、耳廓 (auricle)識記耳廓的表面標志,外 耳 (external ear),2、外耳道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3、 起于外耳道口,止于鼓膜。外1/3為軟骨部, 內(nèi)2/3為骨部。軟骨部皮膚組織富有毛囊、皮脂腺和 耵聹腺,可分泌耵聹。,中 耳 (middle ear),1、鼓室:分6壁,頂、底、外側(cè)(鼓膜)、內(nèi)側(cè)、前、 后壁。其內(nèi)容物:聽骨、肌肉、韌帶和神經(jīng)。2、咽鼓管: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管道,分為骨部和軟骨 部。功能:維持中耳功能。嬰幼
4、兒與成人比 較,其咽鼓管較粗、短、平直。3、鼓竇4、乳突,,松弛部,,光錐,,緊張部,,錘骨柄,鼓膜(Tympanic membrane),鼓膜(Tympanic membrane),2024/2/27,12,2024/2/27,13,聽骨鏈結(jié)構(gòu),Ossicular chain,,2024/2/27,14,兒童與成人的咽鼓管解剖差異,咽鼓管 溝通鼓室與鼻咽部的管道,調(diào)節(jié)中耳腔
5、與外界氣壓的平衡,維持中耳的正常生理功能。,內(nèi) 耳 (inner ear),又稱迷路,有骨迷路和膜迷路之分,骨迷路在外,包套膜迷路,二者之間充滿外淋巴液,膜迷路內(nèi)充滿內(nèi)淋巴液,內(nèi)外淋巴液不直接相通,外淋巴液與腦脊液相通。,內(nèi) 耳 (inner ear),1、骨迷路(osseous labyrinth):前庭、骨半規(guī)管、耳蝸2、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 前庭(橢圓囊、球囊)
6、 膜半規(guī)管(壺腹嵴——位覺感受器) 膜蝸管(螺旋器:Corti器——聽覺感受器),2024/2/27,18,聲音傳入內(nèi)耳的途徑——氣傳導與骨傳導,2024/2/27,19,氣導途徑聲音 耳廓收集 外耳道 鼓膜 聽骨鏈 鐙骨底板 內(nèi)外淋巴液 基底膜
7、 corti器 蝸神經(jīng) 聽覺中樞 聽覺,,,,,,,,,,,,激 動,[知識點]1、正常鼓膜的標志:緊張部、松弛部、錘骨柄及其短突、 臍部與光錐2、聽骨鏈:錘骨、砧骨、鐙骨3、咽鼓管——鼓室與鼻咽部的管道,維持中耳功能。4、耳的生理功能:聽覺與平衡5、聲波的傳入途徑:氣導(air conductio
8、n) 骨導(bone conduction),,耳廓的表面標志,2024/2/27,22,,,,,,,鼻,鼻的解剖,外 鼻 (external nose),三棱錐體,由骨(鼻骨、上頜骨額突、額骨鼻突)和軟骨構(gòu)成支架。,外 鼻 (external nose),為何“危險三角區(qū)”的癤腫不可隨意擠壓? 面部靜脈缺乏靜脈瓣,膿栓可隨靜脈血流進入海綿竇,引起海綿竇
9、血栓性靜脈炎。,2024/2/27,26,,鼻 腔 (nasal cavity),1、鼻前庭:鼻翼所包圍的空間。與固有鼻腔交界處有 一弧形隆起稱為鼻閾。,,鼻 腔 (nasal cavity),2、固有鼻腔:前起鼻閾,后至后鼻孔。具有四壁。 內(nèi)側(cè)壁:即鼻中隔。其前下部粘膜內(nèi)有豐富的血管匯 集成叢,稱little’s區(qū),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
10、 外側(cè)壁:自上而下依次有上、中、下鼻甲,各鼻甲下 方的間隙分別為上、中、下鼻道。 頂壁 底壁,,鼻 竇 (nasal sinuses),為鼻腔周圍顱骨內(nèi)的含氣空腔。共有4對,與鼻腔相通。前組鼻竇:上頜竇、前組篩竇、額竇 開口——中鼻道后組鼻竇 后組篩竇 :開口——上鼻道 蝶
11、竇:開口——蝶篩隱窩,,,2024/2/27,上海職工醫(yī)學院醫(yī)療系,31,蝶竇,上頜竇,額竇,篩竇,篩竇,額竇,鼻竇正、側(cè)位示意圖,[鼻(nose)知識點] 面靜脈缺乏靜脈瓣,鼻或上唇患癤腫時若擠壓,易引起 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 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Little`s區(qū)、鼻-鼻咽靜脈叢 前組鼻竇開口于中鼻道 后組鼻竇開口于上鼻道及蝶篩隱窩,,2024/2/27,33,,,,,,,,,咽 (pharynx)
12、咽,,鼻咽(nasopharynx):腺樣體、咽鼓管咽口、咽隱窩,,口咽(oropharynx) :咽峽、扁桃體窩、腭扁桃體,喉咽(laryngopharynx),2024/2/27,35,咽解剖分部,鼻咽,口咽,喉咽,會厭,咽鼓管圓枕,咽鼓管咽口,腺樣體,腭扁桃體,咽隱窩,喉,,,,2024/2/27,37,2024/2/27,上海職工醫(yī)學院醫(yī)療系,38,腺樣體,咽鼓管周扁桃體,咽后淋巴結(jié),腭扁桃體,舌根淋巴組織,咽淋巴組織(內(nèi)環(huán)
13、),[知識點]1、鼻咽癌的好發(fā)部位——咽隱窩2、咽峽的組成:軟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舌根3、咽淋巴內(nèi)環(huán)的構(gòu)成:腺樣體、咽鼓管扁桃體、腭扁桃體、 咽側(cè)索、舌扁桃體、咽后壁淋巴濾泡,,2024/2/27,40,喉(larynx)由軟骨、韌帶、肌肉等組織構(gòu)成的一個管道狀的器官。,舌骨,甲舌膜,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環(huán)甲肌,會厭,會厭杓狀軟骨杓斜肌
14、杓橫肌環(huán)杓后肌,2024/2/27,上海職工醫(yī)學院醫(yī)療系,41,喉的軟骨,喉腔的分區(qū),喉的額狀切面后面觀,喉的矢狀切面內(nèi)面觀,聲門區(qū),室?guī)?聲帶,喉室,聲門下腔,室?guī)?聲帶,喉室,會厭軟骨,杓會厭襞,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聲門結(jié)構(gòu)及其所見,環(huán)狀軟骨板,聲韌帶,甲狀軟骨,杓狀軟骨,上呼吸道最狹窄的部位在哪里?,,2024/2/27,44,你知道圖中是什么?,[知識點] 喉軟骨:會厭軟骨、甲狀軟骨、環(huán)狀軟骨、勺狀軟骨、小
15、 角軟骨、契狀軟骨(共9塊) 喉腔的分區(qū):聲門上區(qū)、聲門區(qū)、聲門下區(qū) 喉的神經(jīng):喉上神經(jīng)和喉返神經(jīng) 上呼吸道最狹窄的部位——聲門裂(rima vocalis),,Chronic Rhinitis,慢性鼻炎,耳 鼻 咽 喉 科 學,鼻腔黏膜或黏膜下的炎癥持續(xù)數(shù)月以上,或炎癥反復發(fā)作,間歇期不能恢復正常,且無明確致病微生物感染,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鼻部功能紊亂。,定義,耳 鼻 咽 喉 科 學,,慢性單
16、純性:鼻粘膜充血腫脹,可逆性改變,慢性肥厚性:鼻粘膜及粘膜下組織增生,不可 逆性改變,分類,耳 鼻 咽 喉 科 學,局部因素: 急性鼻炎反復發(fā)作或未徹底治愈 慢性鼻竇炎分泌物刺激、鼻中隔偏曲 長期使用減充血藥物(藥物性鼻炎) 物理及化學刺激:職業(yè)/環(huán)境因素 全身因素:慢性病、維生素A
17、、C缺乏、內(nèi)分泌失調(diào) 其他因素:煙酒嗜好、過勞、免疫功能障礙、變態(tài)反應,病因,,耳 鼻 咽 喉 科 學,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血管慢性擴張,粘膜腫脹,腺體分泌增加,鼻粘膜、骨膜及骨質(zhì)增生,,病理,分類,病理,,耳 鼻 咽 喉 科 學,表現(xiàn),慢性單純性鼻炎 1)鼻塞:間歇性、交替性 2)涕:量多,粘液涕,繼發(fā)感染時有膿涕,慢性肥厚性鼻炎 1)鼻塞:持續(xù)性
18、 2)涕:量少,不易擤出,粘液/粘膿狀,,,耳 鼻 咽 喉 科 學,,慢性單純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粘膜暗紅腫脹,光滑潤澤、彈性佳、可收縮,粘液性涕,粘膜暗紅肥厚,呈桑椹狀,彈性差,收縮不良,粘膿性涕,,,檢 查,耳 鼻 咽 喉 科 學,收縮良好的下鼻甲,麻黃素收縮前,麻黃素收縮后,耳 鼻 咽 喉 科 學,治療1、慢性單純性鼻炎病因治療局部治療:血管收縮劑——1%呋麻
19、 封閉療法——0.5%普魯卡因迎香、鼻通穴封閉 針刺療法全身治療:鼻炎康、鼻炎寧等,耳 鼻 咽 喉 科 學,耳 鼻 咽 喉 科 學,治療2、慢性肥厚性鼻炎 保守治療:理療、下鼻甲局部注射等。 手術(shù)治療——下鼻甲部分切除術(shù) 切除肥厚的下鼻甲粘膜,主要是下鼻甲下緣及后端粘膜, 原則上不應超過下鼻甲1/3,切除過多,易引起萎縮性鼻炎。,,耳 鼻 咽 喉 科 學
20、,慢性單純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鑒別,化膿性鼻竇炎,Suppurative Sinusitis,耳 鼻 咽 喉 科 學,概述 鼻竇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繼發(fā)于急性鼻炎,嚴重者可累及骨質(zhì),并可引起周圍組織和鄰近器官的并發(fā)癥。,耳 鼻 咽 喉 科 學,解剖特點與鼻竇炎發(fā)生關(guān)系 ? 上頜竇:發(fā)育早,竇腔大,底低,自然開口高 , 處于額篩引流通道下方,發(fā)病率最高。 ? 篩竇:發(fā)育早,吸入氣流的首先沖擊部(
21、前篩), 發(fā)病率次于上額竇。 ? 額竇:位于篩竇之上,感染來源于額隱窩,發(fā)病 率位于第三。 ? 蝶竇:位置最深,常規(guī)檢查不易,發(fā)病率最低。,耳 鼻 咽 喉 科 學,鼻腔疾?。杭甭员茄?、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腔腫瘤面部外傷鄰近感染性病灶:扁桃體炎、牙源性上頜竇炎鼻腔填塞物過久放置:醫(yī)源性填塞、異物局部壓力的變化:跳水、高空墜落竇源性感染混合感染常見,病因,耳 鼻 咽 喉 科 學,臨
22、床表現(xiàn) ——急性1.全身癥狀:常繼上感或急性鼻炎之后,出現(xiàn)畏寒發(fā)熱, 周身不適,食欲不振,小兒可有嘔吐、腹瀉等。2.局部癥狀:1) 鼻塞:單側(cè)或雙側(cè),嗅覺暫時減退或喪失2) 多膿涕:鼻腔內(nèi)大量膿涕或粘膿性鼻涕3.頭痛或局部疼痛。其特點是:1)部位性:前組鼻竇——位于頭顱表面; 后組鼻竇——于頭顱深部。2)時間性:額竇——呈周期性,上午重,下午輕。
23、 上頜竇——晨起輕,午后重。,耳 鼻 咽 喉 科 學,檢查 1.局部紅腫壓痛:額竇──前額、眶內(nèi)上角; 篩竇──鼻根; 上頜竇──尖牙窩。2.前后鼻鏡檢查: (1)鼻粘膜充血腫脹; (2)鼻道積膿:前組鼻竇炎見于中鼻道; 后組鼻竇炎者見于嗅裂。3. 鼻內(nèi)窺鏡檢查:判斷鼻腔粘膜尤其竇口粘膜病變。,耳 鼻 咽
24、 喉 科 學,,,急性鼻竇炎檢查,前鼻鏡像,后鼻鏡像,耳 鼻 咽 喉 科 學,5.鼻竇X線片及CT檢查:示鼻竇粘膜增厚、竇腔 密度增高、上頜竇可見液平面。6.穿刺沖洗法:擬診上頜竇炎,在抗菌素控制下, 退燒后可用,觀察有無膿液,并做細菌培養(yǎng)。 有診治之功效。,檢查,耳 鼻 咽 喉 科 學,急性鼻竇炎診斷,耳 鼻 咽 喉 科 學,,2)抗厭氧菌藥物:甲硝唑 100ml 靜脈點滴/0.2 tid p.o.3)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乙酰
25、氨基酚、布洛芬 局部治療 1)改善鼻竇引流:減充血劑 1%麻黃素 2)物理治療 3)上頜竇穿刺沖洗術(shù):1-2次/周 直至無膿液 病因治療 1)牙源性感染 2)鼻息肉:手術(shù)摘除,耳 鼻 咽 喉 科 學,上頜竇穿刺術(shù)的穿刺點,上頜竇穿刺沖洗引流,,,耳 鼻 咽 喉 科 學,頭痛位于前額部及顏面部,晨起輕、午后加重的鼻竇炎為? A、上頜竇炎 B、額竇炎 C、篩竇炎
26、 D、蝶竇炎,小練習:,耳 鼻 咽 喉 科 學,,鼻咽癌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在我國NPC約占頭頸部惡性腫瘤的78%。主要多見于南方的粵、桂、湘、閩、贛、浙,其次為川、黔、滇。高發(fā)中心是粵的肇慶、佛山、廣州地區(qū)和桂東的梧州地區(qū),互相連成一片。,耳 鼻 咽 喉 科 學,病因1、遺傳因素(家族聚集現(xiàn)象)2、EB因素3、環(huán)境因素病理 大多屬低分化鱗癌 少數(shù)屬高分化鱗癌、腺癌、泡狀核細胞
27、癌,,鼻咽癌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耳 鼻 咽 喉 科 學,臨床表現(xiàn)1、耳部癥狀:耳鳴、耳閉、聽力下降、鼓室積液2、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3、鼻部癥狀:回縮涕中帶血/擤出涕中帶血4、頭痛:壓迫血管/侵犯腦神經(jīng)4、腦神經(jīng)癥狀:面麻木、眼球外展受限、反嗆、聲嘶等5、遠處轉(zhuǎn)移:肺、肝、骨,,鼻咽癌 (Carcinoma of nasopharynx),耳 鼻 咽 喉 科 學,,鼻咽癌 (Carcinoma
28、of nasopharynx),診斷 1、病史 2、臨床表現(xiàn) 3、間接鼻咽鏡 4、活檢(確診) 5、影像學檢查 6、EB病毒檢測處理原則 放射治療(首選)、手術(shù)治療、化學治療,耳 鼻 咽 喉 科 學,頸部淋巴結(jié)腫大,鼻咽部活組織鉗,鼻咽部活組織檢查術(shù),耳 鼻 咽 喉 科 學,NPC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耳 鼻 咽 喉 科 學,放療定位,放療中,耳 鼻 咽 喉 科 學,預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耳鼻咽喉科學嚴傳鼻部疾病
- 耳鼻咽喉科學
- 耳鼻咽喉科學解剖圖解
- 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
- 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nxpowerlite)
- 1耳鼻咽喉科學見習指導
- 耳鼻咽喉科學教學大綱
- 2019寧波大學耳鼻咽喉科學(1002臨床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1051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位耳鼻咽喉科學)考試大綱
- 耳鼻咽喉科學(頭頸外科)考試大綱
- 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gugu_tobacco
- 寧波大學2019年復試考試大綱耳鼻咽喉科學(1002臨床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1051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學位耳鼻咽喉科學)
- 耳鼻咽喉科學課程教學大綱
- 中醫(yī)耳鼻咽喉科學 課程教學大綱(修改)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鼻部疾病
-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
- 耳鼻咽喉科學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
- 同濟醫(yī)院 學院(系、所) 耳鼻咽喉科學 學科
- 兒科、眼、耳鼻咽喉科學文獻信息學習
- 耳鼻咽喉科
- 耳鼻咽喉解剖生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