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引導研究【文獻綜述】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畢業(yè)論文文獻綜述行政管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引導研究關于我國對流行文化,尤其是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研究,學術界的研究和觀點的主要體現(xiàn)在專著和論文中,經過對圖書管和數(shù)據(jù)庫資料的收集及自己的思考,現(xiàn)將收集整理的資料做總結和論述如下:一、關于流行文化的含義和特點一、關于流行文化的含義和特點流行文化與文化一樣,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為大家所公認的定義。由于對流行文化的理解不同,學者們對流行文化的認識也各自不同。胡惠林認為,“流行文化是一種大眾廣

2、泛參與的娛樂活動。1”陶彥霓則認為“所謂流行文化主要是如同時裝,電影等一類的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它是在一定社會經濟發(fā)展階段中所生產、經廣泛傳播的具體的文化綜合體?!?而王曉剛則具體指出,“流行文化是與高雅文化相對存在的,是那些達不到高雅文化所需標準的文化文本和實踐?!?有些學者也指出,流行文化是現(xiàn)代都市中風行的,借電子傳媒廣泛傳播的商業(yè)氣息濃厚的文化。也有學者不贊同流行文化是被稱作毫無希望的文化,他們認為流行文化發(fā)源于人民,流行文化作為

3、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為人民的人民文化。二、國外研究觀點二、國外研究觀點國外關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963年理查德霍加特主持創(chuàng)建了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率先研究工人階級青少年亞文化及各種流行文化對受眾的的影響。而另一位英國學者霍爾特在《儀式性的抵抗——戰(zhàn)后英國的青年文化》一書中,從社會是的角度出發(fā),探討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現(xiàn)象得以產生的經濟和文化背景,認為青少年流行文化是青少年自我表現(xiàn)的場所,它對主導文

4、化的反抗只是“儀式性”的,且只有象征意義??傊?,國外關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響以及對策的研究方法和體系經歷了一個發(fā)展過程,由單一逐漸趨于多樣的過程,從宏觀層面逐漸趨向微觀層面的過程,給人們提供了大量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的佐證。但是,國外的研究學者告訴我們,對于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研究是要有情境性和時代性的,隨著社會狀況的不同,國情不同,青少年的文化也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所以我們在研究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本國國情。三、國內研究觀點三、國

5、內研究觀點1胡惠林:《論文化體制改革》,載《開發(fā)研究》,2005第四期2陶彥霓:《文化體制改革與文化創(chuàng)新》,載《云南社會科學》,2004第四期3王曉剛:《文化體制改革研究》,載《中共中央黨校博士論文》,2007第九期學版)》2007第5期[9][9]李書有:《文化產業(yè)化的戰(zhàn)略問題》,載《軟科學》2004第2期[10][10]李沛君:《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十論》載《生產力研究》2004第3期[11][11]帥萍孟憲忠:《企業(yè)文化產業(yè)特質論》載

6、《當代財經》2003第12期[12][12]柯可:《文化產業(yè)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0年版[13][13]胡惠林:《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中國道路:我國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理論與實踐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14][14]孫若風:《政府文化職能的歷史性拓展》,載《中國文化報》2005第6期[15][15]萬林艷:《公共文化及其在當代中國的發(fā)展》,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第1期[16][16]高中建:《當代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央編

7、譯出版社,2008年版[17][17]劉偉:《網絡道德失范挑戰(zhàn)德育》,載《中國教育報》,2002第3期[18][18]張英強:《文化事業(yè)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19][19]崔欣、孫瑞祥:《語境化:大眾文化研究的一個理論問題》,載《天津成人高等學校聯(lián)合學報》,2003第3期[20][20]黃濤:《流行語與社會時尚文化》,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21][21]三草,肖慶華:《古古流行語》,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8、,2000年版[22][22]金大陸:《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語》,華夏出版社,1990年版[23][23]周一民:《北京現(xiàn)代流行語》,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版[24][24](美)漢斯摩根索:《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25][25](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6][26](澳)彼特布勞:《不平等和異質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27][27](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