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傳播學傳播學111個名詞解釋個名詞解釋1、傳播:傳播是帶有社會性、共同性的人類信息交流的行為和活動。2、自我傳播:體內傳播或人的內向交流,是每一個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溝通。3、人際傳播:狹義指個人與個人之間面對面的信息交流。廣義包括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在內。4、群體傳播:即團體傳播,指人們在“群體”范圍內進行的信息交流活動。5、組織傳播:一種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有一定規(guī)模的信息交流活動。6、大眾傳播:是指傳播組織通過現(xiàn)代化的傳播媒介——
2、報紙、廣播、電視、電影、雜志、圖書等,對極其廣泛的受眾所進行的信息傳播活動?!按蟊姟保侵阜植紡V泛、互不相識的廣大受眾。7、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fā)生、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8、傳播過程:即傳播現(xiàn)象的結構、要素和各個要互之間的關系。美國學者戴維?伯洛透徹分析了傳播過程,主要論點是:①傳播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無始無終,沒有界限;②傳播過程是一組復雜的結構,應將其中的多元關系作為研究的基本單位;③傳播過程的
3、本質是變動,即各種關系的相互相互影響和變化。他提出“SMCR”(訊息來源訊息渠道受者)的傳播過程模式,強調了“過程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學性。9、“過程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模式:線性模式、控制論模式、社會系統(tǒng)模式。拉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R、布雷多克添加了情境和動機兩個環(huán)節(jié),把它變成7W模式。傳播學上的三大類基本模式:①線性模式,②控制論模式,③社會系統(tǒng)模式。10、拉斯韋爾模式(傳播過程中的5W):拉
4、斯韋爾把傳播過程分解為傳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即5W模式。11、申農韋弗模式:線性模式之一,把媒介分為三種,把訊息分為發(fā)出的和收到的,增加了噪音的因素。12、傳統(tǒng)線性模式:以拉斯韋爾和申農韋弗模式為代表,傳播被表述為一種直線型、單向型的過程。忽視了反饋和社會過程對傳播過程的制約。13、控制論模式:以控制論為指導思想的傳播過程模式。變“單向直線性”為“雙向循環(huán)性”,引入了“反饋”機制。14、反饋:傳播過程中的受者對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
5、反應。15、“傳播單位”:每一個傳播的參加者,無論個人還是團體,都可看做是“傳播單位”,都兼有傳者、受者這兩種身份。16、編碼和譯碼(或解碼):編碼:認知表述過程,就是把看到、聽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號。譯碼:表述理解過程,就是把符號還原成意思。17、基本群體:也叫初級群眾、首屬群體,指家庭、鄰里、親密伙伴等。18、參照群體:個人未必置身于其中,但以其為參照系而建立或改變自己的信念、態(tài)度和行為的群體。19、馬萊茨克的傳播模式:傳播結構的
6、四大要素并沒有變,但各個要素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被勾畫出來了,社會與傳播之間的關系展開了。傳者方面,記者編輯都有主動性,反過來又承受著“訊息的壓力”,媒介的壓力。有三個層面的制約和影響:個人層面、組織層面、社會層面。受者方面,與傳者對應,也不能不對大量信息進行“內容選擇”,受者同樣受到“媒介壓力”?!案杏X和效果”是雙向互動的過程。訊息作用于受者,受者也反作用于訊息。與傳者一樣,受者也有復雜的背景:個人層面、組織組織層面、社會層面。20、歸
7、納:以數(shù)據(jù)為基礎,把數(shù)據(jù)反映的實際關系組織為理論原則。21、演繹:從理論解釋出發(fā),尋求數(shù)據(jù)以檢驗理論的預測。22、抽樣調查法:從研究對象的全部單位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考察和分析,并用這部分單位的數(shù)量特征去推斷總體的數(shù)量特征的一種調查方法。23、隨機抽樣和非隨機抽樣的區(qū)別隨機抽樣:使總體中所有個體具有相同的被抽中的機會的抽樣形式。非隨機抽樣:調查目的僅是對問題做初步探索,獲得研究的線索和提出假設,而不是由樣本推論總體,采用的抽樣方式。24
8、、內容分析:文獻研究的一種類型,是對印刷文字、影片、廣播、電視等傳播媒介中顯性內容進行客觀、系統(tǒng)和定量描述的一項研究技術。特點:①客觀性。②系統(tǒng)性。③定量性。④顯性內容。25、皮亞杰、托爾曼、斯蒂芬森的個人功能學說:傳播的個人功能,可以分為社交性和自我中心性兩種。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社交性的談話是試圖影響對方或者實際上是在和對方交換意見。自我中心性的“談話”則是在對他自己“談話”,或者是為了同恰好在那里的任何人發(fā)生聯(lián)系而感到高興。美
9、國心理學家托爾曼認為,有很多傳播是屬于工具性的行為,即使是最明顯的自我意識的傳播也往往具有作為工具使用的目的。傳播行3二、經(jīng)濟控制。關鍵媒介在所有權上,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廣告。三、受眾控制。受眾對傳播的控制主要表現(xiàn)在反饋上。有直接表示意見建議的(通過信件、電話等),有間接顯示態(tài)度和看法(是否訂閱報紙、收看節(jié)目等),傳播者也主動收集公眾反應。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組織對本機構人員的紀律要求與行業(yè)規(guī)范,二是各類傳播從業(yè)者按照一般的行為準則和
10、自身的職36、內容分析法是一種研究方法。貝雷爾森定義為“對于傳播內容進行客觀、系統(tǒng)和定量的分析與描述的一種方法?!彼谎芯績热莘治鲈趥鞑ミ^程中的地位和意義,傳播內容(信息)的實質和分類,信息符號的區(qū)別及其內在的關聯(lián)性等基本問題。內容分析就是研究被分析的內容?!皟热荨笔巧鐣蟼鞑ズ透鞣N各樣的信息。傳播內容是一個主要因素,體現(xiàn)和表達傳播者的意圖與愿望。37、可讀性:原意指新聞、文學作品等易于閱讀的程度,即作品使讀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鮮明
11、、深刻的印象。38、前臺行為與后臺行為(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戈夫曼的情境決定論將人們的社會生活同戲劇進行類比,他認為人人都在不同的社會舞臺上扮演大量不同的角色,在每位或每群觀眾成員面前顯示自己的略有不同的“變體形式”。人們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的行為舉止可分為兩大類:“在前臺的行為”和“在后臺的行為”合適的在前臺的行為代表擔任某一社會角色的人按其所扮演角色的社會規(guī)范應有的行為。39、梅羅維茨的媒介理論(包括理論及評價)主要論點:①應把情境視為
12、信息系統(tǒng)。梅羅維茨認為,由媒介造成的信息環(huán)境同人們表現(xiàn)自己行為時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同樣重要;在確定情境界限中,應把接觸信息的機會考慮進去并當作關鍵因素。②每種獨特的行為需要一種獨特的情境。梅羅維茨認為,對于每一社會情境來說,人們都需要一種明確的界限,因為人們需要始終如一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不同情境的分離使不同行為的分離成為可能。當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的情境重疊時,會混淆不同的社會角色,令人們感到困惑、不知所措。③電子傳播媒介促成許多舊情境的合并。
13、由于電子傳播媒介代碼的簡單性,它們能將來自不同的經(jīng)驗世界的視聽形象顯示給許多不同的受眾群,造成不同階層的受從群對信息更大程度的分離,從而促成許多公眾活動領域的合并。他得出結論說,由于電子傳播媒介造成的社會情境形式的變化,人們的社會角色形式也在變化。梅羅維茨理論認為,誰被包括進某一情境,誰被排斥外,這是規(guī)定情境形式及與此適應的行為形式的界限之關鍵因素。根據(jù)這一觀點來,受眾的類型、人數(shù)多少和特征實際上影響著傳播方式。因此,在通過媒介進行的傳
14、播活動中,應根據(jù)受眾群的分離和結合形式設計媒介訊息。在承認受眾的重要性的同時,梅羅維茨的理論也未低估媒介的力量。受眾成員并不能完全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對媒介的使用方式。他們的選擇,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制約,而媒介正是社會環(huán)境的一個重要部分。梅羅維茨理論的缺陷:過于夸大媒介對社會環(huán)境和人們社會行為的影響,幾乎將媒介描繪成引起社會變化的唯一原因。只字不提社會制度同媒介制度的聯(lián)系,無視社會意圖對媒介管理、媒介使用情況的影響。梅羅維茨理論往往把媒介本身
15、的特點和媒介傳遞的內容混淆在一起,缺乏連貫性。40、受眾的個人差異論:以“刺激——反應論”的心理學模式為基礎,從行為主義的角度描述受眾,認為不同的受眾成員對大眾傳播信息的不同的接收行為,取決于個人特性的千差萬別。美國傳播學者德福勒歸納了主要觀點:①各人心理結構是千差萬別的。②個人之間差異的形成,主要由于后天習得的不同。③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人們接觸到大相徑庭的觀點,他們從環(huán)境中習得一系列看法、態(tài)度、價值觀和信念,這些構成他們的心理結構,
16、并使他們每個人都與他人不同。④人們由于后天習得的不同,導致他們在感知理解客觀事物時各自帶有自身的傾向性;各人的心理差異影響他們對信息刺激物的挑選,也制約他們對信息刺激物意義的解釋。⑤心理結構各不相同的社會成員,對大眾傳播媒介內容的接受、理解、記憶、反應,也是各不相同的。各人差異論的貢獻在于:促使人們重視個人的心理因素對受眾成員的媒介信息接收行為的影響,從而使傳播學中對于受眾的研究,可以從分析受眾成員的心理入手。但測量心理因素非常困難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