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語文 第1課,作者介紹,孟子(約前372~前289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 時期鄒國人,儒家學派代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發(fā)揚孔子學說,后人把他與孔子合稱 孔孟 ,并尊稱他為 亞圣?!睹献印肥怯涗浢献尤收⒚褓F君輕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他主張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樂業(yè)。提出“民貴君輕”的著名論點。他批判當時某些統(tǒng)治者虐民的行為,否定君主極權。,有關孟子的故事:,1、孟母三遷:“昔孟母,擇鄰處。”(先遷于墳,再遷于
2、市,后遷于學),2、孟母斷機教子:“子不學,斷機杼?!?3、孟子重孝,4、孟母教子,孟府,孟林亦稱亞圣林,位于鄒城市東北,孟子墓碑,《孟子》簡介,《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并稱“四書”,與“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并稱,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孟子》現(xiàn)存7篇,記錄孟子的言行,由他本人和門徒共同完成。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說、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 《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與《論語》相比,它
3、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致。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孟子》一書全面反映孟子的思想。他是繼孔子之后儒家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家,一向認為他繼承了孔子學說的正統(tǒng),后世將他和孔子及二人的學說并稱為“孔孟之道”。,《孟子》寫作風格:善于雄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墨酣暢;通常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論辯,邏輯嚴密。善用比喻和寓言陳述事理,辯論是非。喜好采用多種發(fā)問的方式,靈活多變。,時代背景:,戰(zhàn)國的諸侯各國,雖然不同于西方國
4、家,但人民、領土、政權,都是諸侯們的私有財產,自然領土越廣,人民越多,實力、權勢越大,在國際間的地位就愈高,就能稱雄稱霸。老百姓可以比較,自由遷徙,國富自然就吸引更多的百姓歸順。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應邀來到魏國。魏在戰(zhàn)國初期曾是軍事強國,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卻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將首都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至大梁(今河南開封)。,孟子到來時,梁惠王曾對他說:“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
5、,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遠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將何以利吾國?”(引自《史記·魏世家》)從這段話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請孟子來魏的目的,就是討教救國治國之策。在此形勢下,孟子開始了他的道德設計。本文僅是孟子在魏國期間與梁惠王的一次談話。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繼位,孟子對這個新君的印象很壞,不久離去。,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下列字音,王好( )戰(zhàn),hà
6、;o,棄甲曳( )兵,yè,數(shù)( )罟( )不入洿( )池,ɡǔ,wū,衣( )帛( ),雞豚( )狗彘( )之畜( ),tún,zhì,庠( )序,xiánɡ,餓殍( ),piǎo,yì,cù,bó,然而不王( )者,wànɡ,xù,移其粟( )于河內,sù,申之以孝悌( ),t
7、ì,結合注釋,理解全文,第一段:于:對于 兇:荒年,收成不好 河內:黃河以北 河東:黃河以東無如:比不上 加:更,譯文: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總算)盡了心啦。河內遇到饑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內;河東遇到饑荒也是這樣??疾爨弴恼危瑳]有像我(這樣用心的)。鄰國的百姓沒有更減少,我的百姓沒有更增多,這是為什么呢?”,1. 梁惠
8、王施行的政策是什么?困惑有哪里?,思考:,于國盡心:移民 移粟困惑在于:民不加多,2.梁惠王自謂“盡心于國”,問孟子“民不加多”的原因,那么孟子有沒有正面回答?他是怎么回答的?,孟子沒有正面回答梁惠王的問題,而是用設喻的方式,這樣既不容易激怒對方,又便于啟發(fā)對方。,孟子論辯,第二段:好:喜歡。 請:請允許我。 喻:打比方。 填然:擊鼓聲。鼓:擊鼓,名→動。之:音節(jié)助詞。曳(yè):拖著。
9、兵:兵器。 而:修飾連詞。走:逃跑。 或:有的人。 以:憑借。何如:怎么樣。,譯文: 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讓我用戰(zhàn)爭做比喻吧。咚咚地敲響戰(zhàn)鼓,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扔掉盔甲拖著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來。憑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別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樣呢?”,1. 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應如何理解?,思考:,成語:五十步笑百步
10、。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jié)輕或重的區(qū)別。,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鄰國統(tǒng)治者的治國不盡心相比,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不過是“五十步”與“一百步”的區(qū)別。,第三、四段:直:只是。 耳:罷了,語氣助詞。 是:這。無:通“毋”,譯為“不要”。 望:希望。 于:比,介詞。,譯文: 梁惠王說:“不行,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
11、跑啊?!?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鄰國多了。”,五十步笑百步,1. 孟子的比喻有何特點?妙處在哪里?,思考:,孟子以梁惠王“好戰(zhàn)”為喻,化抽象為形象,化概念為具體,從而生動、有趣、有力地陳說事理,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辯論是非,富有雄辯性、鼓動性和邏輯性,啟迪對方思考。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謂“盡心”于國其實與鄰國之政相差無幾,本質上都是虐民暴政。要從根本上使國民增加
12、,必須施仁政,行王道。,寡人之于學習也,寡人之于學習也,盡心焉而矣。物理差,則移其心于數(shù)學,移其力于英語;化學差亦然。察同桌之學習,無如寡人之用心者。同桌之分不加少,寡人之分不加多,何也?” 同桌對曰:“君好睡,請以睡喻。周公召之,昏昏欲睡,棄筆曳書而倒?;虬牍?jié)而后醒,或整節(jié)而后醒。以半節(jié)笑整節(jié),則何如?”曰:“不可,直不整節(jié)耳,是亦睡也。”曰:“君如知此,則無望分多于同桌也?!?【
13、趣味延伸】,第五段:違:違背,耽誤。勝:盡,完。數(shù)罟 :細密的漁網。洿(wū)池:池塘。斧斤:斧子。 以時:按照時節(jié)。養(yǎng)生:供養(yǎng)活著的人。喪死:為死了的人辦喪事。王道:為王之道,即以仁義治天下(施行仁政),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譯文:“不耽誤農業(yè)生產的季節(jié),糧食就會吃不完。密網不下到池塘里,魚鱉之類的水產就會吃不完。按一定的季節(jié)入山伐木,木材就會用不完。糧食和水產吃不完,木材用不完,這就使百姓對生養(yǎng)死葬沒有什么不滿了。百姓對生養(yǎng)
14、死葬沒有什么不滿,這是王道的開端?!?1. 孟子提出的“王道之始”,要做哪些事?,思考:,“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2.孟子的主張,以今天的觀點來看,有什么特別的先進之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點。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與自然交往互動,和諧相處,使人與自然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xiàn)“雙贏”。,第六段:樹:名→動,栽種。之:指上文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狀語后置句。
15、 衣:yì,穿,名→動。帛:絲織品。豚:小豬; 彘:大豬。之:代詞。畜:動詞,喂養(yǎng)。勿:通“毋”,不要。失:錯過。食:吃。奪:耽誤。謹:形→動,謹慎認真從事。庠、序:古代的學校。申:反復陳述。孝:尊敬父母。悌:敬愛兄長。頒:通“斑”。負:背著東西;戴:頂著東西。然:這樣。而:表轉折,卻。王:wàng,名→動,為王,統(tǒng)一天下。未之有也:賓語前置句。,譯文: “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
16、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雞、豬、狗的畜養(yǎng),不要耽誤它的繁殖時機,七十歲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jié),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歲的人能夠穿上絲織品、吃上肉食,百姓沒有挨餓受凍的,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而稱王的,是不曾有過的事?!?1. 孟子提出的實現(xiàn)“王道”的具體措施是哪些?最后的結果是怎樣?,思考
17、:,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y(tǒng)治者要為百姓創(chuàng)造豐富的物質條件,2.那在精神條件方面,孟子又提出了什么建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鲝堭B(yǎng)民,更要教養(yǎng)教育百姓,使民心歸順,王道世界,第七段:食:第一個動詞,吃。第二個名詞,食物。檢:約束。 涂:通“途”,道路。殍:餓死的人。發(fā):開倉賑濟。歲:年成
18、。異:區(qū)別,不同。兵:武器。罪:名→動,歸罪。斯:那么,就。至:到,歸順。焉:語氣詞,了。,譯文:“豬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不知道開倉賑濟。百姓死了,就說:‘這不是我(的過錯),(是因為)年成(不好)?!@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后,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會來歸順了。,1、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tài)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思考:,
19、“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边@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tài)度。,2、這一段用什么方法進行說理? 把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餓莩歸罪于年成為何不好?,對比?!巴坑叙I莩”比喻刺人而殺之歸罪于武器;說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tǒng)治者的虐政。,思考:,孟子和梁惠王探討的核心話題是什么?,民不加多,,民不加多,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盡心
20、,移其民移其粟,民不加多,?,提出問題,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鄰國之君,喻,分析問題,,,,行仁政,之果,之始,之成,斯天下之民至,,,解決問題,程度不同實質相同,,總結:(1)尊重自然,通過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協(xié)調發(fā)展,實現(xiàn)“雙贏”;(2)仁義是最大的武器。有仁義,相關者都會有獲益;無仁無義,所有人都不會有利益;(3)發(fā)展經濟,振興教育,加強教化,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時豐收;(4)實現(xiàn)天下安寧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條件之一;
21、(5)民富才能國強,而民富的前提是休養(yǎng)生息,讓百姓安居樂業(yè)。,課文回顧,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 第二部分(2-4):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7):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闡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第6段,闡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第7段,闡述使民加多應有的態(tài)度。,文言知識總結:,
22、1、通假字2、詞類活用3、特殊句式4、古今異義5、一詞多義6、重點虛詞,,1、通假字 ①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②無失其時 (“無”通“毋”,不要。)③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頒”同“斑”,花白。 )④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涂”同“途”,道路。),2、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作動詞 ①填然鼓之 (擊鼓) ②七十者衣帛食肉
23、 (穿) ③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稱王)(2)動詞活用作名詞 ①請以戰(zhàn)喻 (戰(zhàn)爭) ②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 (活著的人/死去的人),2、詞類活用 (3)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 (認真從事)(4)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內 (使…遷移)(5)意動用法 王無罪歲 (歸咎、歸罪,以…為罪),(3)固定句式 ①【或……或……
24、】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 ②【直……耳】直不百步耳。(只…罷了 ) ③【是……也】是亦走也。 (這是…呀) ④【是何異于……】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同…有什么區(qū)別呢),(1)河內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動物暴躁,心腸狠)(2)鄰國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詞/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時/選擇連詞)(4)兵刃既接(兵器/戰(zhàn)士,士兵)
25、(5)棄甲曳兵而走(逃跑/行走)(6)谷不可勝食也(盡/勝利)(7)數(shù)罟不入洿池(細、密/數(shù)字或者數(shù)數(shù))(8)樹之以桑(種植,動詞/常指較高大的林木)(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憑借/表同意認可),4、古今異義,(1)數(shù) 1、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寡人之于國也》 (幾、若干 )2、則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六國論》 (命運)3、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26、 屢次) 4、數(shù)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國也》 (cù 密、細密 ),5、一詞多義,(2)直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與“曲”相對,不彎曲)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國也》 (僅、只) 3、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4、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后序》 (徑直、直接),(3)發(fā) 1、發(fā)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27、 (征發(fā)、派遣 )2、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寡人之于國也》 (打開)3、野花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4、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fā)出、抒發(fā))5、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 《五人墓碑記》 (拿出),(4)兵 1、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國也》 (兵器)2、窮兵黷武 成語 (戰(zhàn)爭) 3、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
28、出 《觸龍說趙太后》 (軍隊)4、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1、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于國也》 (盡 )3、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4、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憶江南》 (超過)5、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yōu)美的),或:A或百步而后止
29、 B天之行,或日或雨 C云霞明滅或可睹,有人有時或許,于:1寡人之于國 2移其民于河東3無望民之多于鄰國 4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 5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對于到比在跟、與,6、解釋重點虛詞,以,1.動詞,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皆以美于徐公,用認為、以為,2.副詞,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通“已”,3.復音虛詞
30、,因此,余是以記之,蓋因為嘆酈元之簡以是人多以書假余《送東陽馬生序》,4.介詞,1以刀劈狼首2何以戰(zhàn)3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5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也6秦亦不以城與秦,拿、用憑、靠和、跟在由于把,5.連詞,1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2趙亦盛設兵以待秦3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4夫夷以近,則游者眾5四人擁火以入6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因為用來以便并且就而,修飾,之,1.代詞,
31、陳勝佐之,并殺兩尉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君將哀而生之乎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2.動詞,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他(們)它(們)我(們)這 這種,往、到,3、作助詞(結構助詞、語氣或音節(jié)助詞),1定語標志 定語+之+中心詞,相當于“的”字,永之人爭奔走焉 今日之事如何?,2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主語+之+謂語,不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師道之不傳也,久矣,3賓語前置標志 何
32、罪之有?,4語氣助詞,悵恨久之 頃之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用在三個字之間,湊足四個字,典型例題1,下列有關“以”的意義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A.樹之以桑 B.以五十步笑百步C.請以戰(zhàn)喻 D.愿得補黑衣之數(shù),以衛(wèi)王宮,答案:D,典型例題2,下列畫線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河內兇(有戰(zhàn)亂) B.鄰國之民不加(增加)少C.填然鼓之(代詞,代“鼓”)D.棄甲曳 (拖著)兵而走,答案 :D,典型例題3,下面畫
33、線字意義不同的一組是A.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 春心莫共花爭發(fā)B.棄甲曳兵而走 斬木為兵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D.是亦走也 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答案 A,典型例題4,對下列各句中“之”的分類正確的一項是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雞豚狗彘之畜③樹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鄰國之民不加少,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C.①②
34、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答案 A,典型例題5,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句A.請以戰(zhàn)喻B.寡人之于國也C.王無罪歲D.七十者衣帛食肉,答案 B,,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現(xiàn)實意義? (古為今用),1.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溫飽”和“教化”兩部分,也就是今天的“物質文明” 和“精神文明”;,2.開發(fā)自然資源,做到“不泛濫”、“不枯竭”,是今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概念。,討 論 一,,孟子“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
35、表現(xiàn)的?,孟子認為要想使國民“加多”,稱雄于諸侯,必須施行仁政。行仁政,能順民意得民心,進而得天下。(1)休養(yǎng)生息,發(fā)展生產,“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2)興辦教育,使人人知廉恥,人人講禮義,引人向善,傾心歸附。(3)國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始終圍繞仁民、富民、養(yǎng)民、教民、利民、保民為國本的思想。,討 論 二,,從孟子對梁惠王的指責中,可看出孟子是一個具有怎樣性格的人?,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寡人之于國也
- 《寡人之于國也》
- 寡人之于國也1
- 3.8《寡人之于國也》
- 寡人之于國也2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練習題
- 《寡人之于國也》優(yōu)秀教學設計
- 《寡人之于國也》練習題
- 9.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教案完整版
- 寡人之于國也與議論文結構
- 寡人之于國也練習題及答案三
- 初中一年級《寡人之于國也》教案
- 寡人之于國也和季氏將伐顓臾知識點總結
- 四川宜賓一中2017級高二上期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
- 四川宜賓一中2017級高二上期寡人之于國也教學設計
- 2019-2020學年語文人教版必修3作業(yè)與測評:3.8 寡人之于國也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寡人之于國也應用體驗之旅訓練新人教版必修30od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