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4年第三季度三基考核【A型題】1.“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生”,說明了下列何種關系()A.陰陽對立B.陰陽互根C.陰陽消長D.陰陽轉化E.陰陽交感2.陰損及陽,陽損及陰,說明了陰陽之間的哪種關系()A.陰陽對立制約B.陰陽互根胡勇C.陰陽相互轉化D.陰陽消長平衡E陰陽自和與平衡3.“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說明了陰陽之間的哪種關系()A.陰陽交感B.對立制約C.互根互用D.消長平衡E.互相轉化4.按五行生克規(guī)律,無味入五臟,
2、多食酸則傷()A.心B.肺C.肝D.脾E.腎5.以下不屬于五行相克關系傳變的是()A.木旺乘土B.土虛木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土虛水侮6.以下不屬于五行相生關系傳變的是()A.肝火犯肺B.腎病及肝C.心病及肝D.脾病傳肺E.肺病及腎7.根據(jù)五行生克乘侮規(guī)律,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A.心火不足,腎水可乘之B.木火刑金C.肝木乘土D.心火過亢,可以反侮肺金E.歲土太過,雨濕流行,腎水受邪8.根據(jù)五行的生克乘侮規(guī)律,若土氣不足,則(
3、)A.木乘土,金侮土B.木乘土,水侮土C.木侮土,水乘土D.土乘木,水侮土E.土乘水,木侮土9.以下不屬于五行相克關系傳變的是()A.木旺乘土B.土虛木乘C.木火刑金D.水不涵木E.土虛水侮10.“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從五行之間的關系看,其所指內容是()A.木梳土B.木克土C.木乘土D.土侮木E.木侮土11.根據(jù)五行的生克乘侮規(guī)律制定的治療法則以下哪種方法不妥()A.培土生金B(yǎng).培土制水C.瀉南補北D.補金生水E.益火制土12.根據(jù)五
4、行相克規(guī)律確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B(yǎng).滋水涵木C.金水相生D佐金平木E.益火補土13.瀉南補北發(fā)適用于()A.腎陰虛而相火妄動B.心陰虛而心陽亢C.腎陰虛而心火旺D.腎陰虛而肝陽上亢E.腎陽虛而心火旺14.《素問五臟別論》稱為“滿而不能實”者是指()A.五臟B.六腑C.奇恒之腑D.腦E.脈15.六腑具有的共有特點是()A.藏精氣而不瀉,實而不能滿B.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C.傳化物而不藏,滿而不能實D.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E.
5、為實體性器官,病則多虛證16.下列不屬于肝的主要生理功能的是()A.調節(jié)全身水液代謝B.調節(jié)全身血量C.調節(jié)全身陰陽D.調暢全身氣機E.調節(jié)一切心里活動17.下列哪一項與肝的疏泄功能關系最不密切()A.情志的舒暢B.脾胃的運納C.血液的循行D.今夜的輸布E.呼吸運動的正常18.脾虛可致下列哪一項血行異常()A.出血B.血瘀C.血行加速D.血行遲緩E.血脫37肺和腎的關系主要體現(xiàn)在()A.津液的生成和氣機調暢B.津液的生成和呼吸運動C.水
6、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D.誰也得代謝和氣機調暢E.精氣的相互資生、促進38《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男子“五八”的生理表現(xiàn)是()A.面始焦,發(fā)始墮B.面皆焦,發(fā)始白C.筋骨勁強,真牙生長而長極D.天葵至,精氣溢瀉E.發(fā)墮齒槁39.激發(fā)和調節(jié)各個臟腑經(jīng)絡等生理功能的氣是()A.元氣B.衛(wèi)氣C.營氣D.宗氣E.中氣40.維持人體相對恒定的體溫,屬于氣的哪項功能()A.推動B.溫煦C.涼潤D.防御E.中介41.宗氣生成與哪些臟腑有關()A.脾、肺、腎
7、B.脾、肝、心C.脾、胃、肺D.脾、胃、腎E.脾、腎、肝42、營氣的生理功能是()A.調節(jié)體溫B.氣化功能C.構成血液D.抗御病邪E.溫煦臟腑43.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質是()A.先天之精B.津液C.水谷精微D.營氣E.腎精44.血運行于脈中而不逸出脈外,主要依賴于氣的()A.防御作用B.溫煦作用C.推動作用D.固攝作用E.氣化45.“血為氣之母”主要是指()A.氣能生血B.氣能攝血C.血能養(yǎng)氣D.血能攝氣E.氣隨血脫46.“吐下之余,
8、定無完氣”是因為()A.氣能生津B.氣能行津C.氣能攝津D.津能生氣E.津能載氣47.“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的理論依據(jù)是()A.氣為血帥B.血為氣母C.氣能攝血D.津血同源E.津能載氣48.血虛引起氣虛病變的理論根據(jù)是()A.氣能生血B.氣能行血C.氣為血帥D.血能養(yǎng)氣E.血能載氣49.下列哪一項對人體的滋潤作用較為明顯()A.精B.津C.液D.陰液E.血50.與津液輸布排泄關系最為密切的是哪一組臟腑()A.大腸、肝、腎、膀胱B.小
9、腸、脾、腎、膀胱C.脾、肝、腎、膀胱D.脾、肺、腎、膀胱E.脾、胃、腎、膀胱51.下列因素中,易于蒙蔽心神的是()A.淤血B.痰飲C.結石D.積食52.分布于面頰部的經(jīng)脈是()A.足陽明胃經(jīng)B.足少陽膽經(jīng)C.手少陽三焦經(jīng)D.手太陽小腸經(jīng)E.手陽明大腸經(jīng)53.循行與下肢內側前緣內踝上8寸以下的經(jīng)脈是()A.足太陽脾經(jīng)B.足厥陰肝經(jīng)C.足少陰腎經(jīng)D.足陽明胃經(jīng)E.足少陽膽經(jīng)54.起于胞中,出于會陰的經(jīng)脈()A.督、任、帶B.督、沖、帶C.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臨床三基中醫(yī)理論測試題
- 臨床三基中醫(yī)理論測試題
- 藥膳與食療的中醫(yī)理論基礎
- 藝術養(yǎng)生的中醫(yī)理論基礎研究.pdf
- 中醫(yī)理論基礎一單選多選題集doc
- 第五章 jt叔叔的中醫(yī)理論基礎
- 癲癇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理論知識
- 經(jīng)絡中醫(yī)理論課件
- 中醫(yī)皮膚病中醫(yī)理論
- 石斛功效與中醫(yī)理論
- 扶陽派(中醫(yī)理論)
- 爭議背后的中醫(yī)理論滯后
- 健身氣功.大舞中醫(yī)理論闡釋
- 無限極中醫(yī)理論與實踐
- 臨床三基考核-中醫(yī)診斷題庫
- 中醫(yī)理論課程學習的心得
- 從中醫(yī)理論悟語文教與學之道
- 從統(tǒng)計學角度看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臨床“三基訓練醫(yī)師分冊-中醫(yī)基礎理論題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