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室檢驗,血液的一般檢驗,,血液的一般檢驗,紅細胞壓積容量(PCV)測定血紅蛋白測定(Hb)紅細胞(RBC)計數白細胞(WBC)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紅細胞壓積容量(PCV)測定,是指將抗凝血液置于特制的溫氏管中,并經離心沉淀,沉出壓緊的紅細胞體積所占全血體積的百分比。主要用于脫水程度及貧血的判定。,測定方法:紅細胞壓積管法(溫氏法)用尾端裝有橡皮乳頭的長針頭,吸取EDTANa2抗凝血液,插入溫氏管底部,自下而上注入血液至刻
2、度“10“處。將溫氏管置于電動離心機中,以3000r/min速度離心30~60min,取出讀取紅細胞柱的高度數,即得紅細胞壓積值。正常值:家畜紅細胞壓積容量正常值(%)參見下表。 標準制的換算:PCV(L/L)=PCV(%) ╳0.01。 例如馬PCV30.2%,換算為標準制乘以0.01,即得0.302L/L。,家畜紅細胞壓積容量正常參考值(%),,,診斷意義:可呈現(xiàn)增高或降低
3、。紅細胞壓積容量值增高 多因機體脫水而血液濃縮,使紅細胞數相對增多所致??梢娪诟鞣N脫水性疾病過程中。是判定動物脫水程度的標準之一,并可依此而計算補液數量,但要結合臨床癥狀及其他檢測方法綜合判斷之。如病畜精神稍差,口粘膜輕度干澀,皮膚彈性實驗持續(xù)時間2~4S,血漿蛋白8%~9%,PCV達50%,可提示為輕度脫水。病畜精神差,喜臥少動,口粘膜干澀,皮膚彈性實驗持續(xù)時間6~10S,血漿蛋白9%~10%,PCV達55%,可提示為中度
4、脫水。病畜精神極差,不能站立,口粘膜極干澀,皮膚彈性實驗持續(xù)時間20~45S,血漿蛋白12g%,PCV達60%,可提示為重度脫水。,紅細胞壓積容量值降低 多為紅細胞減少所致??梢娪诟餍拓氀鞍橛胸氀钠渌膊∵^程中。注意事項溫氏管壁一側自上而下標有0-10 刻度,供測定血沉之用;另一側自下而上標有0-10刻度,供測定PCV用,0-10之間共有100個刻度,測定時正確選用??鼓齽┮诉x用EDTANa2,因其不改變細胞體積及形
5、態(tài)。血樣不能溶血,充入管內的血液不能有氣泡。讀取結果時,不能把細胞層最上層的灰白層(白細胞和血小板)計入。,返回,血紅蛋白測定(Hb),主要用于貧血的診斷測定方法:沙利氏法原理:紅細胞與鹽酸作用生成褐色鹽酸高鐵血紅蛋白,再經稀釋與標準色柱比色,即可求得血紅蛋白含量。試劑:0.1mol/L鹽酸溶液:濃鹽酸8.5ml加蒸餾水至1000ml。操作:于測定管內加入0.1mol/L鹽酸溶液至百分刻度“20“或重量刻度“2“處。,用沙
6、利氏吸血管吸取被檢血液至“20“刻度處,并用棉球或紗布拭去管壁外血液。迅速將沙利氏吸血管插入測定管底部鹽酸液中,緩慢擠出血液,再吸取上部清液,反復沖洗沙利氏吸血管2~3次,并混勻,靜置10min。沿著管壁加入蒸餾水或0.1mol/L鹽酸溶液,逐步稀釋至與標準色柱色調一致后,讀取重量(或百分)刻度值報告結果。正常值:標準制換算:血紅蛋白(g/L)=血紅蛋白(g/dl) ╳10診斷意義血紅蛋白含量增高 常見于機體脫水而致血液濃
7、縮的各種疾病過程中。血紅蛋白含量降低 可見于各種貧血性疾病,如各型貧血、馬傳染性貧血、重癥寄生蟲病等。,家畜血紅蛋白正常參考值(沙利氏法),返回,紅細胞(RBC)計數,是將一定量的供檢血液經一定倍數稀釋后,計數一定容積內的紅細胞數,并換算為每 1 L 血液中的紅細胞數。主要用于貧血性疾病的判定。,計數法:用顯微鏡計數法紅細胞稀釋液0.9%氯化鈉溶液赫姆氏液配法為氯化鈉1g,氯化汞0.5g,結晶硫酸鈉5g,加蒸餾水溶解
8、至總量200ml,再加石炭酸品紅溶液數滴,借以與白細胞稀釋液區(qū)別。計數方法血液稀釋:取清潔、干燥小試管一支,加紅細胞稀釋液4ml,而后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供檢血液至10刻度(10μ l)處,用棉球或紗布拭去管壁外血液,將沙利氏吸血管插入小試管內稀釋液中,擠出血液,并吸洗2~3次,混勻。血液被稀釋400倍(因家畜紅細胞比人多,200倍稀釋不易計數)。,充液: 取清潔、干燥的計數板和專用于計數板的蓋玻片。將蓋玻片緊密覆蓋于血細胞計數
9、板上;將計數板于顯微鏡載物臺上,用低倍鏡先找到計數室;然后用小吸管吸取已經搖勻稀釋血液,使吸管尖端血接觸蓋玻片邊緣和計數室交界處,稀釋血液即可自然流入并充滿計數室。計數 : 計數室充液后,應靜置1~2min,待紅細胞分布均勻并下沉后開始計數。計數紅細胞應使用高倍鏡。一般計數紅細胞計數室四角及中央一個中方格或呈對角線中方格(共5個中方格)內的紅細胞數(即80 個小方格內的細胞數)。為避免重復和遺漏,計數每個中方格內紅細胞數時,均應從
10、左至右,再從右至左,計數完16個小方格內的紅細胞數。,在計數每個小方格內紅細胞時,只計壓在上邊和左邊線上的紅細胞,不計壓在下邊和右邊線上的紅細胞。即所謂“數左不數右,數上不數下“的計數法則。紅細胞呈圓形中央透亮,勿與異物混淆。計算 按下式計算 紅細胞計數(萬/mm3=R ╳5 ╳10 ╳400 =R ╳20 000 R--
11、---計數得5個中方格( 80個小方格)內紅細胞數。 5------因為所計數5個中方格的面積為1/5mm2,要換算 為 1 mm2時,應乘以5。 10-----因為計數室深度為0.1mm,要換算為1mm時,應乘 以 10。 400----為血液被稀釋倍數。,標準制的換算:紅細胞(1012/L)=紅細胞
12、(萬/mm3) ╳0.01 ╳ 1012/L。例如正常值為652萬/ mm3 ,則每升血液中紅細胞數=652 ╳ 0.01 ╳ 1012/L=6.52 ╳ 1012/L 。正常值 健康家畜紅細胞正常值 (萬/mm3) 約為:馬、牛600~700,綿羊900,山羊1300,豬600,雞350,犬6700。詳見下頁表。診斷意義紅細胞數增多 可分為相對性和絕對性增多。相對性增多,常見于脫水而致血液濃縮的疾病過程中;絕對性增多
13、,可見于因患慢性心、肺疾病導致機體長期缺氧,或長期生活在高原低氧地區(qū)等情況下。紅細胞數減少 常見于各種貧血性疾病過程中,為貧血的特征。,家畜紅細胞正常值(單位:萬/mm3),返回,,返回,白細胞(WBC)計數,是用冰醋酸將血液中的紅細胞破壞后,計數一定容積的白細胞數,再推算出每升血液中的白細胞數(109/L;舊單位:個/mm3),計數法:用顯微鏡計數法白細胞稀釋液 1%-3%冰醋酸溶液或1%鹽酸溶液,均可作稀釋液。
14、其中加1%結晶紫數滴,使溶液呈淡紫色,以便與紅細胞稀釋液相區(qū)別。計數方法血液稀釋: 試管稀釋法:取清潔、干燥小試管一支,加白細胞稀釋液0.38ml,用沙利氏吸血管吸取供檢血液至20刻度(20μ l)處,加入試管內,混勻,即可得20倍稀釋的血液。,白細胞稀釋管稀釋法:用白細胞稀釋管吸取供檢血液至“0.5“刻度處,拭去管壁外血液,再吸取白細胞稀釋液至“11“刻度處,用拇、食二指捏住吸管兩端,振蕩混勻即得20倍稀釋血液。充液
15、 與紅細胞計數法相同。計數 基本與紅細胞計數法相同,所不同的是將計數室四角上的4個大方格內的白細胞依次全部計數完。白細胞呈圓形有核,周圍透亮,勿與異物相混淆。計算 可按下式計算。 白細胞計數(萬/mm3=W ╳(1/4) ╳10 ╳20 =W ╳50,W-------為4個大方格(白細胞計數室)內白細胞總數
16、1/4 ------因4個大方格的面積為4mm2,要換算為 1mm2,應乘以1/4。10 ------計數室的深度為0.1mm,換算為1mm,應乘 以10。20 ------為血液的稀釋倍數。標準制的換算:白細胞(109/L)=白細胞(個/mm3) ╳0.001 ╳ 109/L。例如正常值為7000個/ mm3 ,則每升血液中白細胞數=7000 ╳ 0.001 ╳
17、 109/L=7 ╳ 109/L 。診斷意義白細胞總數增多 可見于多種細菌感染性疾患、各種重劇炎癥及敗血性疾病、白血病等。白細胞總數減少 可見于某些病毒性疾?。ㄈ缲i瘟、流行性感冒、馬傳染性貧血等)、牛梨形蟲病、牛泰勒蟲病、馬梨形蟲病、長期使用磺胺類藥及氯霉素、X線照射、惡病質及各種疾病的瀕死期等。,家畜白細胞正常值(單位:千/mm3),返回,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將血液制成薄片,染色后油鏡觀察,求出各種白細胞所占百分比
18、。步驟方法 一般分血片制作、染色、鏡檢分類計數三步進行。血片的制作:選取一邊緣光滑平整的載玻片作推片,用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夾持一潔凈載玻片,取被檢血液一滴,置于其右端,右手持推片置于血滴前方,并輕輕向后移動推片,使與血滴接觸,待血液擴散開后,再以300~400角度向前均速同力推進涂抹,即形成一血膜,迅速自然風干。所涂,,血片,血液分布均勻,厚度適當,對光觀察呈霓 虹色,血膜位于玻片中央,兩端留有適當空隙,以便注明畜別、編號及日
19、期,即可染色,反之,重行制作,直至合格后,再行染色。血片染色瑞特氏染色法 瑞特氏染色液的配制: 瑞氏染粉 0.1g 甲醇 60ml 將染粉置于研體中,加少量甲醇研磨,使其溶解,然后將已溶解的染液倒入潔凈的棕色瓶,剩下未溶解的染料再加少量甲醇研磨,如此連續(xù)操作,直至染料全部溶解和甲醇用完為止。在室溫中保存1周(每日振搖一次)后,過濾,即可應用。,
20、染色:先用玻璃鉛筆在血膜兩端各劃一線,以防染液外溢,將血片平放于水平支架上;滴加瑞特氏染液于血片上,直至將血膜蓋滿為止;待染色1~2min后,再加等量磷酸鹽緩沖液(pH6.4)并輕輕搖動或用口吹氣,使染色液與緩沖液混合均勻,再染色3~5min;最后用蒸餾水沖洗血片,待自然干燥或用吸水紙吸干后鏡檢。所得血片呈櫻紅色者為佳。鏡檢計數 先用低倍鏡做大體觀察,如染色合格再換用油鏡計數。通常在血片的兩端或兩端的上下部按二區(qū)或四區(qū)計數法
21、,有順序地移動血片,計數白細胞100~200個,分別記錄各種白細胞數,最后算出各種白細胞所占百分比。,白細胞分類計數時,必須要先正確識別各型白細胞。染色良好的血片上,可見嗜酸性白細胞的胞漿中有很多較大的紅色顆粒。 嗜堿性白細胞的胞漿中含有明顯的紫色顆粒。 嗜中性白細胞的胞漿中含有細小的淡玫瑰色顆粒。主要依其發(fā)育各階段的細胞核形態(tài)特征又分為中幼細胞、晚幼細胞、桿狀核細胞和分葉
22、核細胞。中幼細胞的核為圓形或隨圓形;晚幼細胞的核為凹陷的腎形;桿狀核細胞的核粗細基本均勻而呈馬蹄形或“S“形;分葉核細胞的核分為2~6個葉不等,各葉之間有細絲連接,或截然分為幾葉。 淋巴細胞的細胞核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細胞漿均染為天藍色。 單核細胞體積大,核成腎形馬蹄鐵形、分葉或不正形,細胞漿呈煙灰色或淡藍色。,正常值:見課本。診斷意義 各種白細胞所占百分比值的病
23、理改變都可表現(xiàn)為增多或減少。嗜中性白細胞增多與減少嗜中性白細胞增多 嗜中性白細胞病理性增多是機體抵抗外來感染和對體內炎癥性刺激的一種防御性反應,常見于各種急性感染性疾患、急性炎癥及重癥燒傷、創(chuàng)傷時。 分析嗜中性白細胞的增減變化時,應特別注意核象的變化,桿狀核和晚幼細胞增多,并出現(xiàn)中幼細胞甚至早幼細胞及原始粗細胞,稱為“核左移“,通常表示骨髓造血機能增強。如分葉核細胞顯著增多,并且細胞核分4~5葉
24、甚至多葉的比例較多者,則稱為“核右移“,表示造血機能減退。判定嗜中性白細胞核型移動的情況,也可以核指數為依據。,中幼細胞+晚幼細胞+桿狀核細胞 核指數= 分葉核細胞 家畜核指數的正常參考值:馬為1/10,牛羊為近似1/10,豬為1/5。如核指數大于0.1(馬、牛、羊
25、),稱核左移,表示未成熟嗜中性白細胞比例增多;如小于0.1則稱核右移,為分葉型白細胞增多所致。 結合白細胞總數的變化,分析嗜中性白細胞核象的變化,更有意義。核左移,同時白細胞總數也增多,稱為再生性核左移,為骨髓造血機能增強,機體處于緊急動員,積極防御階段的表現(xiàn);核左移,但白細胞總數仍維持在正常范圍內,甚至減少者,則稱為退行性核左移,為感染嚴重,骨髓造血機能衰竭,釋放功能不良,機體抗病能力降低的表示;核右移
26、則為骨髓造血功機能減退、機體抗病能力降低的表示。,,嗜中性白細胞減少 多由于骨髓造血機能受到抑制,對嗜中性白細胞的生成不足,或因最急性感染,致使嗜中性白細胞向組織中的游走速度超過由骨髓向血液中的釋放速度等因素所致。常見于病毒性疾病及各種疾病的重危期(如中毒性休克、胃腸破裂等)。另外驢懷騾妊娠毒血癥及急性出血性盲結腸炎時,均可見嗜中性白細胞顯著減少。嗜酸性白細胞增多與減少 嗜酸性白細胞的功能,可能與機體的過敏反應有關,具有抗
27、組織胺及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的作用。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常見于某些寄生蟲?。ㄈ绺纹x病、球蟲病、旋毛蟲病等),某些過敏性疾病(蕁麻疹等)以及濕疹、疥癬等皮膚病過程中。,嗜酸性白細胞減少 常見于某些疾病的重癥期,也見于應用皮脂類固醇藥物時。淋巴細胞增多與減少淋巴細胞增多 常見于某些慢傳染?。ㄈ缃Y核病、布氏桿菌病等)、急性傳染病的恢復期、某些病毒性疾?。ㄈ缲i瘟、流行性感冒等)及血孢子蟲病等。淋巴細胞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功課件
- 高中物理實驗室器材列表
- 高中物理實驗室器材列表
- 高中物理復習課件人教版必修3
- 高中物理生物種群課件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4《實驗研究平拋運動》課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4《實驗研究平拋運動》課件3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4《實驗研究平拋運動》課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全集
- 高中物理 5.5《圓周運動》課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4《實驗研究平拋運動》復習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必修2公式
- 高中物理 5.7《向心力》課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1《曲線運動》課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6.1《行星的運動》課件2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6《向心力》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3-2《彈力》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1
- 高中物理動能和動能定理課件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5《圓周運動》課件1 新人教版必修2
- 高中物理 5.1《曲線運動》課件5 新人教版必修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