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從傳統(tǒng)探尋中走向重建從傳統(tǒng)探尋中走向重建—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視角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視角那么,中國當代文論為何出現(xiàn)這種尷尬的局面呢?八十年代在結束了閉關鎖國的狀態(tài)之后西方文論著作的大量譯介形成了巨大的沖擊波吸引了廣大學人的注意力于是打破了蘇聯(lián)模式文藝學的一統(tǒng)天下取而代之的是五光十色的西方文論或新或舊的眾多流派。文藝學研究取之于西方文論者多而與古代文論則相當隔膜言必稱希臘羅馬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這類狀況還甚為普遍。同時古代文論的研究
2、者們對于文藝界的現(xiàn)狀也關心不夠往往埋頭于古籍叢中而無暇顧及古代文論的普及和應用、當代文藝學的理論建構和文學評論實踐既定目標并未落到實處。中國文論向何處去被文論界深深困擾著的這個問題又是與傳統(tǒng)文論的當代性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中國當代文論的失語問題被置換成古文論在當代的失語問題;而古文論復語的關鍵,又在于當代文論界的重視運用。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開始討論中國古代文論遺產如何古為今用。實際上,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古文論研究在廣度與深度方
3、面都有了長足進步。但是,回過頭來審視古文論研究所走過的歷程,我們覺得在如何做到古為今用且與當代文論有機融合上存在相當大的距離。原因何在?關鍵還在于沒有真正做到今用。如果古代文論研究沒有真正做到今用(亦即所謂意義的現(xiàn)實生成),就不能建設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當代文學理論。正是由于用的意義越來越需要凸現(xiàn)出來,在某種程度來說,當代文學批評家、理出現(xiàn)在嶄新的歷史舞臺上[3]。顯然文學界這種精神的潰敗和道德危機現(xiàn)象是不利于當代文學的健康發(fā)展不利于整個社
4、會的和諧發(fā)展的。因而我們應以關注當今人們的精神困惑為立足點從解決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所存問題的角度來建構當代文論。從這個立足點和角度出發(fā)那我們就應該把張揚人文精神作為建構當代文論的一個重要內容。中國古代文論的發(fā)展源遠流長具有許多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其中儒家文論的人文主義傳統(tǒng)和道家文論的審美主義傳統(tǒng)對古代文學發(fā)展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也是建設當代文論的重要精神資源。任何一種文論話語,應當說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語境。中國古代文論的文化及意識形態(tài)語境,是
5、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儒道釋三者互補構成的。儒家站在社會本位立場,確立了一種以禮為核心的社會理想,設計了一整套社會制度規(guī)范和倫理道德規(guī)范,以此去建構理想的社會形態(tài),并把文學也納入這種建構之中,要求文學也站在社會本位立場去向民眾施行政治倫理教化,使人去服從這種社會規(guī)范,從而維護現(xiàn)存社會秩序。道家以個體生命存在為本位,不滿于現(xiàn)實社會對人的自然生命本性的桎梏,尋求遠避社會歸于自然,以保全個體生命的率真本性;他們在文學活動中更為注重個體生命的審美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古代文論》教學的現(xiàn)代轉型
- 中國古代文論
- 中國古代文論選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復習資料
- 中國古代文論綱要
- 中國古代文論教案
- 中國古代文論教程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筆記
- 中國古代文論史筆記
-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建筑影像.pdf
- 從古今觀角度研究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現(xiàn)狀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復習大綱
- 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接受理論.pdf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自測題清代文論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期末復習要點
- 中國古代文論“趣”范疇研究.pdf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試題含答案
- 王國維“新學語”與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轉型
- 中國古代女性意識——從原始走向封建禮教.pdf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完美排版,自考必備)
- 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課程考試大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