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過程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 認識過程,一.感覺、知覺及其特征,(一)感覺 我們如何 我們的知識又是 認識世界? 如何得到的呢? 這一切均始于我們的感覺!,,1.感覺的定義,感覺--是人腦對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直接反映。,2.感覺的種類,運動覺(身體運動的信息,感受器

2、位于肌肉 ,肌腱和關節(jié)中。)內部感覺: 平衡覺(反映頭部運動速率和方向的感覺 其感受器是前庭器官。) 機體覺(內臟器官活動狀況的感覺,感受 器位于各臟器的壁上。)

3、 外部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 皮膚覺(溫度覺、觸覺、痛覺),,,3.感覺的基本特征,(1)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感受性--人對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感受性以感覺閾限衡量大小) 絕對感覺閾限:剛剛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 絕對感受性:對絕對感覺閾限的感受能力。 差別感覺閾限:剛剛能夠引起差別的最小刺激量。 差別感

4、受性:對差別感覺閾限的感受能力。,,,反比,反比,3.感覺的基本特征,(1)感覺的適應感覺的適應--指刺激物持續(xù)的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 引起感受性變化的現象。感受性的提高:視覺的明適應、暗適應感受性的降低:嗅覺的適應, 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3.感覺的基本特征,(3)感覺的相互作用感覺的相互作用--指同一種分析器在

5、其它分析器的 影響下感受性的變化。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指同一感受性中的其他刺激影響著對 某種刺激的感受性的現象。感覺對比,如:“月明星稀” 如: 一個灰色方塊放在黑色背景上比放在白色背景上看起來亮些,,,,,3.感覺的基本特征,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指不同感受器因接受不同刺

6、激而產生的感覺之間的相互影響。①不同感覺的相互影響。如望梅止渴。②不同感覺的補償作用。如盲人的聽覺比較發(fā)達。③聯覺:指一種感覺兼有另一種感 覺的心理現象 。 如:切割玻璃的聲音會使人產生 寒冷的感覺 ,紅色有喜慶的感覺。,3.感覺的基本特征,(3)感受性的發(fā)展根本條件:社會實踐活動。 對于各種感覺器官都正常的人,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

7、職業(yè)訓練的不同,在某些感覺的感受性上,特別是差別感受性上,會表現出很大的不同。例:染色專家可以區(qū)分出40-60種灰色,而沒有受過訓練的一般人根本辨別不出這許多等級。同樣,音樂家的聽覺高度精確、調味師的嗅覺味覺靈敏也是后天培養(yǎng)的。,(二)知覺,1.知覺的定義知覺--是腦對作用于各種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 整體屬性的反映。◎ 知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與意義的反映?!?知覺是個體將感覺信息

8、組織成有意義的整體的過程?!  ?★知覺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 二者常并稱為:感知,感覺和知覺的區(qū)別,1.感覺的產生主要來自于感覺器官的生理活動以及客觀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覺則是在感覺的基礎上對事物的各種屬性加以綜合和解釋的心理活動過程。2.感覺反應的是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而知覺是對客觀事物的整體和意義的解釋。3.感覺是單一分

9、析器活動的結果,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 4.從嚴格意義上講,感覺是天生的反應,而知 覺卻是后天學習的結果。,感覺和知覺的聯系,1.感知覺同屬認識的初級階段,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2.感覺是知覺的基礎,是知覺的有機組成部分,知覺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是感覺的有機綜合。,2.知覺的種類,(1)以感覺的作用劃分: 視知覺、聽知覺、嗅覺……(2)以知覺

10、對象的性質劃分: 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3.知覺的基本特性,(1)知覺的選擇性當我們面對眾多的客觀事物時,常常有選擇性的對其進行加工,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對象:被清晰感知的客觀事物。背景:同時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觀事物。知覺過程即從背景中分離出對象的過程對象與背景相互轉化與依賴 影響知覺選擇性的因素很多,

11、 有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少女與老婦,戴項鏈的少女 可憐的老婦人,,,,,知覺的整體性--指知覺能統(tǒng)一地、整體地反映事 物的各種屬性的特性。人在知覺的過程中,總是傾向于把零散的對象知覺為一個整體,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2)知覺的整體性,,,,盡管這些點沒有用線段連接起來, 但仍能看到一個三

12、角形和一個長方形。,,,,,,,,(3)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的整體性--指人腦對事物加工處理時,能結 合自己的經驗,并用概念的形式 進行反映的特性。人在知覺過程中,總是賦予知覺對象一定的意義。過去知識經驗影響知覺的內容。在知覺過程中,思維和語言起著重要的作用。,What is this?,,(4)知覺的恒常性,知覺的恒常性--指在

13、知覺過程中對事物知覺的恒 定或不變性。知覺恒常性現象在視知覺中表現得很明顯,視知覺的恒常包括大小、形狀、亮度、顏色恒常性等。知覺的恒常性受以往知識經驗的影響。,形狀恒常性示意圖,形狀恒常性示意圖,(三)感知異常,1.器質性障礙所致感知異常。(1)是感受器因先天或后天的原因發(fā)生障礙導致感知異常。(2)是感覺神經發(fā)生病變或受周圍組織病變壓迫,致使感覺信息的傳導受阻,從而導致感知異常。(3)是

14、感覺中樞發(fā)生病變或受到傷害,因而導致感知異常,如皮質聾、皮質盲等 .,2.錯覺,錯覺--指在特定條件下對事物必然會產生的某種 固定傾向的歪曲知覺。理論意義:有助于揭示人們正常知覺客觀世界 的規(guī)律?,F實意義:消除錯覺對人類實踐活動的不利影響; 利用錯覺為人類服務。,2.錯覺,依據錯覺發(fā)生的原因可把錯覺分為三類:1.感受性錯覺。2.情緒性錯

15、覺。3.想象性錯覺。各感覺系統(tǒng)都可出現錯覺,如錯視、錯聽、錯嗅、錯觸等。通過驗證可糾證的錯覺是正常現象,不可糾正的是病理現象。,2.錯覺,錯覺還可分為以下幾種:幾何圖形錯覺形重錯覺方位錯覺時間錯覺,,哪條線段更長?,,,(A),(A),(B),(B),線條彎曲錯覺 是彎曲還是平行?,,在這幅圖像中,一個大個子正在追趕一個小個子,對不對? 其實,這兩個人完全是一模一樣的!這是因為,在水

16、平面上,隨著物體往后退, 不僅視角變小了,而且它們在視野中相對于水平線的位置也升高了。,3.幻覺,幻覺--是一類沒有客觀事物作用于感官而出現的 知覺體驗,是一種虛幻的知覺。錯覺與幻覺: 錯覺是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產生的,是對客觀事物 不正確的知覺;幻覺卻是在沒有外界刺激物的情 況下出現的虛幻知覺。,4、感知綜合障礙,感知綜合障礙 --指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時,對

17、其某 一屬性如形狀、大小、遠近或時間快慢等產生 歪曲的感知。特點:對事物的整體及其本質并沒有歪曲的感知,只是對其某些屬性發(fā)生了歪曲的感知。(與錯覺區(qū)別)例如,把平整的馬路看成凸凹不平,把正常的桌面看成拉長了一個角,或是感到自己的腦袋小了、胳臂長了等等。這種癥狀多見于精神分裂癥和癲癇病的患者。,二.學習、記憶及其機制,(一)學習1.學習的定義學習--是指通過練習而促使行為發(fā)

18、生相對持久變 化的過程。 1、學習是以行為或行為潛能的改變?yōu)闃酥镜摹?2、學習引起的行為變化是相對持久的。 3、學習是由練習或經驗引起的。,2.學習的類型(聯系學習、認知學習、復雜學習),(1)聯系學習聯系學習--是指機體與外界事物間建立新 的聯系,以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①經典條件反射 [俄]巴甫洛夫 強化:條件刺激與非條件

19、刺激在時間上相結合的過程。 消退:形成條件反射后,如果得不到強化,已形成的條 件反射就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巴甫洛夫的狗,狗學會了把食物和人聯結在一起:對人進行反應,巴甫洛夫的狗究竟學會了什么?,通過連結作用形成的對一些刺激做出反應的現象稱為條件反射。,(一)經典條件作用1.經典條件反射的形成(1)無條件反應(UCR):自然的生理反應,不需要學習,稱之。引起這種反應的刺激叫無條件刺激(UCS)。(2)

20、條件反應(CR):中性刺激與無條件刺激聯結成為條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反應為條件反應。,經典條件作用形成的三個階段,無條件反射 自然的生理反應 風 眨眼 風鈴聲 無反應 條件反射 風鈴聲 眨眼,,,,②操作條件反射 [美]斯金納,正強化:指行為反應隨著環(huán)境中某種刺激的

21、增加而增強。負強化:指行為反應隨著環(huán)境中某種刺激的減少而增強。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為大多數是操作性行為,正常行為如此,異常的行為包括各種習慣或癥狀,也是由于操作條件反射機制而形成或得到改變的,如煙癮、酒癮、兒童的不良行為的形成等。,斯金納箱,操作性條件作用,1、桑代克的嘗試-錯誤學習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借助迷籠實驗,提出這一理論。迷籠實驗:饑餓的貓放進迷籠如圖所示結論:學習實質——通過“嘗試”在一

22、定的情景和一定的反應之間建立某種聯系。在嘗試中,會出現很多錯誤,通過環(huán)境給予反饋,得到強化的行為被留下,否則就被放棄,從而不斷減少錯誤,使正確的聯結得以保留。正強化促進行為,負強化或懲罰會削弱行為,此為“效果律”。,桑代克迷籠圖示,首先要提起兩個門閂,然后是按壓一塊帶有鉸鏈的臺板,最后是把橫于門口的板條撥至垂直的位置。經觀察,剛放放籠中的餓貓以抓、咬、鉆、擠等各種方式想逃出迷籠,在這些努力和嘗試中,它可能無意中一下子抓到門閂或踩到臺板

23、或觸及橫條,結果使門打開,多次實驗后,餓貓的無效動作越來越少,最后一入迷籠就會立即以一種正確的方式去觸及機關打開門。,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學習理論,一、人物與實驗斯金納其人:白鼠學習實驗:,斯金納箱,斯金納箱,行為塑造,訓練動物完成一系列復雜動作必須經過塑造過程,即對一種行為模式進行漸進式的培養(yǎng),,正強化:當環(huán)境中某種刺激(愉快的刺激)增加而行為反應出現的概率也增加。負強化:當環(huán)境中某種刺激(厭惡的刺激)減少而行為反應出現的概率增加。

24、無論正負強化物,其結果都是增加行為再次出現的概率,促進行為的發(fā)生,正強化的結果是“獲得愉快”負強化的結果是“結束不愉快”,強化:,正強化——刺激出現,行為概率增加或行為變得更穩(wěn)固。如食物出現可增加鴿子壓杠桿次數。負強化——刺激消失,行為概率增加。這時刺激多為厭惡性的,是有機體力圖回避的。例如白鼠受到電擊,如果壓杠桿,電擊就會消失,那么壓杠桿次數會增加。,強化,正強化和負強化經常結合在一起。食品的美味可以強化你吃東西的行為,

25、消除饑餓感也可以強化你吃東西的行為,懲罰,強化: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增多懲罰: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減少,,正懲罰的結果是“獲得不愉快”(遭受厭惡刺激)負懲罰的結果是“結束愉快”,,正強化的結果是“獲得愉快”負強化的結果是“結束不愉快”,,生活中的事例,寢室隔壁音響聲音很大,影響你的學習。于是: 你敲墻,聲音減小了,你以后會經常敲墻壁;(負強化)如果你敲墻后聲音反而增大(正懲罰),或隔壁鄰居要過來打你(更大的正懲罰),你以后就不

26、大可能去敲墻。,敲墻行為增多,敲墻行為減少,操作性強化物,一級(非條件)強化物:自然形成的和非習得性的能產生舒適感或消除不適感,生理基礎二級強化物(條件):金錢、獎賞、注意、贊同、成功、情感、成績或其他形式的獎賞,(2)認知學習,認知學習--學習是掌握事物之間關系的過程,是 在刺激與刺激之間建立聯系,它的 性質是突然的頓悟。 頓悟實驗 [德]苛勒

27、 改變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和心理障礙, 應矯正其錯誤的認識,使其形成正確的認知 和合理的信念。,(3)復雜學習,人對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比聯系學習和認知學習等簡單學習

28、要復雜得多。復雜學習可以看成是具有條件反射的動力定型。動力定型--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個人比較穩(wěn)定地從事某一活動,客觀刺激的系統(tǒng)經常按照一定前后和強弱作用于有機體。由于大腦皮層有系統(tǒng)性活動的機能,能夠把這些刺激有規(guī)律地協調成為一個條件反射鏈索系統(tǒng),稱之。,(二)記憶,1.記憶的定義 記憶是在頭腦中積累和保存?zhèn)€體經驗的心理過程,即人腦對外界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存儲和提取的過程。記憶的作用⑴.記憶使心理活動

29、的各個方面成為相互聯系的整體。(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練習過的動作)⑵.記憶在個體的心理發(fā)展中,也有重要作用。(積累經驗、形成經驗,促進心理由低級向高級發(fā)展;促進個性的形成)⑶.記憶聯結著人們的心理活動的過去和現在,是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機能。,2.記憶的分類,按記憶內容:可分為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按時間長短:把記憶分為三種記憶系統(tǒng),即瞬時記憶(又稱“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30、 個體的記憶類型與其個性、職業(yè)訓練、 生活實踐等有關系。記憶類型具有個體差異。,3.記憶過程的規(guī)律,(1)識記識記--指對學習材料進行編碼并存儲在記憶系統(tǒng)。識記的分類:根據識記的目的性:無意識記、有意識記(是人們獲得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完成特定任務和積累個體經驗的主要記憶形式。)根據對材料的理解性:機械識記、意義識記,3.記憶過程的規(guī)律,(2)保持和遺忘保持--指對學習過的事物在腦中保留一

31、段時間。遺忘--指對已感知過的事物再提取時失敗。關于遺忘的學說:痕跡衰退說與干擾抑制說。痕跡衰退說:遺忘是由于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消退的結果。干擾抑制說:記憶受到了兩種抑制干擾。(前攝抑制、倒攝抑制),,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先多后少,先快后慢。,(2)再認和回憶,再認--當感知過的事物重新出現在眼前時,仍能識別出來。回憶--對不在眼前的過去經歷過的事物能夠重新在腦中出現映

32、 象的過程。 聯系:1.都是對過去經驗的恢復和提取; 2.再認過程中有時需要回憶,回憶(追憶)過程中有時需要 利用再認。區(qū)別:1.概念不同;2.提取線索不同;3.鞏固程度不同 例:再接再( )——回憶 再接再(厲、利、歷)——再認,(三)學習和記憶的機制,突觸可塑性學說,三.

33、思維,(一)思維的定義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特征:間接性:借助的媒介和知識經驗概括性:抽取共同特征和規(guī)律 --是對經驗的改組 思維是一種高

34、級的認知活動,是個體對客觀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知。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說到的“考慮”、“思考”、“想一想”等,都是指思維活動。,(二)思維的過程,1.分析與綜合 分析與綜合是思維活動最基本的認知加工方式,其它的思維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與綜合派生出來的。分析--將事物或對象分解成各個部分或個別屬性。綜合--將事物或對象的個別屬性聯合為一個整體。 例如,把神經系統(tǒng)區(qū)分為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將中樞神經分

35、為腦和脊髓,將腦分為大腦、小腦、腦干、間腦……;神經系統(tǒng)的各個部分又分別擔負不同的功能……。通過這種分析,人們就很清楚地了解了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概念是思維的基本構建單位——每個人都會以獨特的方式來概念化這個世界,2.比較和分類比較:將各種事物的心理表征進行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異 或相同的關系。分類:是一種通過比較,依據事物的一般特性,把事物分門別類 的思維操作手段。3.抽象

36、與概括抽象:抽取出事物的本質屬性或特征的過程概括:把從部分事物中抽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其它事物中去的 過程。,,4.系統(tǒng)化和具體化系統(tǒng)化:是在人腦中把一類事物按一定的順序和層次組成統(tǒng)一 系統(tǒng)的思維過程。具體化:是在人腦中把抽象和概括出來的一般知識應用到具體事 物中去的思維過程。,(二)思維的種類,1.根據任務的性質與解決任務的方式分為:

37、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直觀動作思維--是通過實際動作來解決直觀的具體問題的思維。具體形象思維--以頭腦中事物的具體形象來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抽象邏輯思維--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2.根據思維的探索方向分為:求同思維、求異思維求同思維(輻合思維)--是人們利用已有知識經驗,向一個方向 思考,得出

38、唯一結論的思維。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是指人們沿著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 不同的結論的思維。 例:盡可能多的寫出磚的用途 (3分鐘),(二)思維的種類,3.根據思維的探索方向分為:常規(guī)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常規(guī)思維--對已有知識經驗沒有進行明顯的改組,也沒有創(chuàng)造 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

39、 例如: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定理、公式解決教師講過的例題相 同類型的題目,就是常規(guī)思維。 創(chuàng)造思維--對已有知識經驗進行明顯的改組,同時創(chuàng)造出新的 思維成果的思維。 例如,小說家創(chuàng)造小說、工程師研制出一種新儀器,都是創(chuàng) 造思維。,(一)知識的表征方式九點連線要

40、求:筆不離紙,用不多于四條直線連在一起,,,,,,,,,,兩種答案:,,,,,,,,,,,,,,,,,,,,,,,,,,問題:利用如給的材料,將蠟燭象壁燈一樣立在墻上。,利用給定的工具將兩根懸掛在天花板上的繩子接在一起。,四.想象,(一)想象的定義表象:保留在人腦中的感知過的事物的形象。 --概括性、可操作性想象: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并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 程。理解:形象性和新穎性是想象活動的基本特點

41、。想象與思維有著密切的聯系。,,想象的功能預見活動的結果,指導人們活動進行的方向。補充知識經驗代替作用,使需要得到滿足或實現。調節(jié),(一)想象的分類,1.無意想象:沒有預定目的、不自覺產生的想象。2.有意想象:有預定目的、自覺產生的想象。再造想象:根據言語描述或圖樣的示意,在人腦中形成相應形象的過程。創(chuàng)造想象:在創(chuàng)造活動中,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在人腦中獨立地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孟耄褐赶蛭磥?,并與個人愿望相聯系的想象

42、。,(三)想象的綜合過程1.粘合:把客觀事物中從未結合過的屬性、特征、部份在頭腦中結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2.夸張:又稱強調。突出某些特點而略去另一些特點。3.典型化:根據一類事物的共同特征創(chuàng)造新形象。4.聯想:由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創(chuàng)造者的個性特征:1.甘冒風險:有膽量說出自己的觀點,不受習慣思維的束縛。2.求知欲旺盛:對于探究未知事物有特殊的興趣,大有欲罷不能的傾向。3.獨立性強:認知風格獨立自主、審慎思考、

43、不輕易接受現成的理論。4.有幽默感:幽默感反映了一種內在的自由,其基礎則是自信和自尊。5.堅忍不拔:頑強的意志、鍥而不舍、百折不撓是創(chuàng)造者的共同特點,五.錯誤信念、錯誤思維方式及其病癥,思維障礙:是指思維失去正常思維應用的連貫性、邏輯性、目的 性等,并失去了完整的對事物的效驗能力為癥狀的精神障礙 。思維障礙多見于精神分裂癥等精神類疾患。思維障礙有多種不同的分類,在臨床上,目前傾向分為四類

44、:①思維速度障礙。例如思維過程加快(意念飄忽)或遲緩。②思維形式障礙。亦稱聯想障礙,主要表現聯想結構的松弛。缺乏目的指向 、象征誤用,不合邏輯。例如,思維散漫。病理性象征思維等。③思維控制障礙。指病人感到思維不屬于自己,思維活動失去自主性,或覺 得為外力控制。例如思維剝奪。思維插入。思維播散等體驗。④思維內容障礙。例如妄想。類妄想觀念。強迫觀念等。這種分類適合臨床 診斷需要,但比較集中于精神分裂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