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新人文主義與梁實秋的文學批評 (1919-1936)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學術學位) 學生姓名:毛 虹 指導教師:金 浪 講 師 專 業(yè):文藝學 學科門類:中國語言文學 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二 O 一六年五月 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大陸思想文化的逐漸放開,一
2、些被忽視甚或是誤解的文化人物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梁實秋即在其列。發(fā)展到今天,學界對梁實秋的研究已取得較大推進,但在梁實秋文學批評對美國新人文主義之接受關系的考察上,仍存有可繼續(xù)開拓的空間。本文即以此為基礎,按照時間和邏輯順序,依次引入“學衡”派、新月社和魯迅為參照,嘗試以梁實秋對新人文主義的接受與再造為主線,用動態(tài)的視角考察和解讀梁實秋的文學批評,力圖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歷史語境中呈現(xiàn)其自主性、特殊性和復雜性。 對比梁實秋與“學衡”派的文學實
3、踐可以發(fā)現(xiàn),二者雖師出同源,但在對新人文主義的解讀上卻有著相當不同的思想路徑。“學衡”派站在維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立場上,主張融通中西文化,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價值,故而他們對新人文主義的引介更多關注于中西方文化的討論。對“學衡”派而言,新人文主義是他們仰慕追求的文化理想。而梁實秋則在新文化的基本立場上借鑒新人文主義理念,吸收其觀點以構建自身批評體系,試圖為新文學樹立新標準。也就是說,新人文主義之于梁實秋乃是其開展文學批評的理論參照。 本
4、著為新文學確立新標準的目的,崇尚自由獨立的梁實秋選擇了同樣標舉自由的“新月”作為其批評陣地。以《新月》為平臺,梁實秋展開了一系列文學批評實踐, 并最終將目光鎖定在“普遍的固定的永恒的人性”上, 形成了以“人性”為核心的理論體系。梁實秋的“人性論”主張既有對新人文主義的借鑒,也有其自主的調整改造,涉及到了文藝與政治、人性與階級性等核心問題,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 然而由于“新月”原本就是個松散自由的團體, 所以梁實秋身在其中,雖被視為新月派
5、的“理論旗手”,但實際產生的輻射力卻相當有限。 以“新月”為陣構建新文學標準的同時,梁實秋與以魯迅為代表的左翼陣營展開了論戰(zhàn)。一方面,梁實秋借助新人文主義觀點,以“人性論”和“天才論”對抗左翼文學的階級論主張,并依據論戰(zhàn)情勢進行自我調整,表現(xiàn)出一定的自主性,也具有較為鮮明的理論風格。而另一方面,新人文主義原有的關于人的平等價值和等級設定之間的理論沖突也被梁實秋進行了絕對化處理,從而更加突出地呈現(xiàn)在其文學批評中,成為真正限制其理論發(fā)展的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人文主義與梁實秋的文學批評(1919-1936)_254.pdf
- 論新人文主義對梁實秋和吳宓文學觀的影響.pdf
- 梁實秋的文學批評標準研究.pdf
- 梁實秋文學批評與轉換應用研究.pdf
- 論梁實秋早期的文學批評觀.pdf
- 梁實秋“人性論”文學批評思想研究.pdf
- 選擇與重構論梁實秋對白璧德人文主義的接受
- 文學批評現(xiàn)狀與上海文學批評
- 論新人文主義思想在中國的闡釋與接受——以學衡派和梁實秋為個案.pdf
- 《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簡史》.pdf
- 薩頓新人文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
- 巴人文學思想和文學批評研究.pdf
- 西方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研究.pdf
- ??屡c女權主義文學批評_32322.pdf
- 關于后新時期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批評.pdf
- 淺析人文主義與科學主義
- 文學批評復習
- 薩頓新人文主義產生的歷史根源.pdf
- 文學與歷史的契合——試論新歷史主義文學批評.pdf
- 從他者闡釋到主體建構——英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影響下的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批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