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解讀華裔美國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姓名:薛紅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世界史指導教師:白雪峰20091020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們的華裔文化認同。按照他們對文化的動態(tài)本質的理解和揭示,文化認同從來都不是一種實現(xiàn)了或者說是完成了的一種自我狀態(tài)。認同的形成是一個自我整合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形成一種動態(tài)的、應變的、松散的文化認同觀。因此華裔文化從本質上講只能是雜合的,文化認同基本上也是雜合的,具有包容性,異質性、間際性和
2、和多重性。他們主張淡化文化身份的界定,消解中美兩種文化的沖突和對立。他們的作品生動地展示了異質文化從相互拒斥否定、碰撞質疑到逐漸理解和認同的進化過程?!畯淖畛醯牟活櫼磺械嘏c白人主流文化與價值觀念認同,全然排斥民族文化和帶有任何民族文化痕跡的象征物的極端行為,到趙健秀強調(diào)的與生俱來的華裔情感,和他們對顛覆主流文化一統(tǒng)天下的努力,再到民族視角通過闡述華裔文化的間際性,試圖以強調(diào)文化的差異性證明華裔建立多樣性認同的可能性,華裔的文化認同走過了
3、復雜的心路歷程。他們在身份認同的艱苦思索和不懈努力實際上反映了他們置身于中美兩種文化背景下尋求自我確認和爭取生存位置的生存策略。正如霍爾所言,文化認同是一個逐漸“成為“ 的過程,是在一定的時空中變化的一個不斷追求和完善的過程。在后現(xiàn)代消解中心與邊緣話語的對立,尋求文化多元的大背景下,文化身份絕非是一個靜止的概念,而是一個應該得到不斷的運動和發(fā)展的概念。這一點在以后的華裔文學作品中會有更豐富的體現(xiàn)。4關鍵詞:華裔美國文學;文化身份/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讀華裔美國文學中的文化身份認同_32028.pdf
- 自我的追尋——論華裔美國文學中文化身份的嬗變.pdf
- 當代華裔美國人的文化適應及文化身份認同探求.pdf
- 美國華裔文學文化身份研究_15102.pdf
- 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的中國文化符號
- 后殖民理論與中國文化身份認同.pdf
- 雙重文化身份的認同——安琪拉的灰燼的后殖民解讀
- 論《中國佬》中美國華裔的文化身份_14998.pdf
- 難以割舍的印第安身份——從文化身份認同角度解讀沙丘花園
- 華裔美國文學中“紙”的生態(tài)批評研究
- 美國華裔文學中華裔種族身份的歷史嬗變
- 蘭斯頓休斯詩歌中的美國黑人文化身份認同_40973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
- 難以割舍的印第安身份——從文化身份認同角度解讀《沙丘花園》_13777.pdf
- 美國華裔文學中身份與聲音問題探析
- 雙重文化身份的認同——《安琪拉的灰燼》的后殖民解讀_40125.pdf
- 中國英語的文化身份認同功能研究.pdf
- 華裔美國文學中文參考書目
- 夢娜多元文化身份的拉康式解讀
- 時代夢魘下的文化身份認同——論孤島時期張愛玲文化身份認同的艱難與復雜性_33158.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