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鎳鋁催化劑的合成及其CO甲烷化性能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富煤、貧油、缺氣”的能源特點使我國長期以來以煤炭作為一次能源的現(xiàn)狀將不會改變,但由于煤炭直接燃燒排放到大氣中,導致當下我國空氣污染嚴重,霧霾情況令人擔憂。因此改變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實現(xiàn)煤炭的清潔利用迫在眉睫。開發(fā)以煤經合成氣制甲烷工藝,不僅可以調整我國的能源結構,彌補天然氣需求的缺口,而且可以實現(xiàn)煤炭的清潔利用,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做出特殊的貢獻。在甲烷化反應過程中,一氧化碳歧化和甲烷分解等副反應的發(fā)生,容易導致催化劑積碳;強放熱效

2、應容易導致催化劑燒結。故設計制備一種低溫活性高、穩(wěn)定好的催化劑是甲烷化技術的關鍵。
  本論文采用 MIL-53(Al)作為鋁源和模板,借助等體積浸漬法將 Ni2+浸漬到 MIL-53(Al)的孔道中,通過不同溫度焙燒,分別形成以氧化鋁和鎳鋁尖晶石為載體,鎳為活性金屬的多層鎳鋁甲烷化催化劑, Ni/Al2O3-m和Ni/NiAl2O4-m。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催化劑形貌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催化劑保留了 MIL-53(Al)的三維層狀結構

3、;透射電子顯微鏡結果表明活性金屬鎳均勻分散到催化劑載體層間,與載體形成兩個有效的作用面;氫氣程序升溫還原結果證明鎳與鎳鋁尖晶石載體間形成強的相互作用力;N2吸附-脫附表明催化劑具有大的比表面積(206和185 m2·g-1)和豐富的孔道結構,保證了甲烷化反應過程中物質傳遞和熱量擴散;氫氣升溫脫附結果表明在催化劑金屬-載體接觸面存在明顯的氫溢流現(xiàn)象;一氧化碳漫反射原位紅外表征結果表明,一氧化碳主要以線式吸附在鎳顆粒表面,催化劑鎳顆粒含有大

4、量缺陷位。
  以煤基合成氣為原料,研究了多層鎳鋁催化劑的甲烷化催化性能。結果表明,在0.1 MPa,空速15 L·gcat-1·h-1反應條件下,Ni/Al2O3-m催化劑在400℃一氧化碳轉化率最高達到99.6%,甲烷選擇性為54.7%;Ni/NiAl2O4-m催化劑在350℃一氧化碳轉化率最高達到99.8%,甲烷選擇性為53.8%。在400℃,0.1 MPa,空速15 L·gcat-1·h-1反應條件下,兩者均具有良好的反應

5、穩(wěn)定性,反應100 h催化劑活性沒有明顯下降,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催化劑穩(wěn)定性測試后的樣品沒有發(fā)現(xiàn)積碳和鎳顆粒的團聚。在400℃,0.1 MPa,空速240 L·gcat-1·h-1反應條件下,Ni/Al2O3-m催化劑的一氧化碳轉化頻率達到最高為2.79 s-1,一氧化碳轉化率為15%;Ni/NiAl2O4-m催化劑的一氧化碳轉化頻率達到最高為3.26 s-1,一氧化碳轉化率為24%。通過改變催化劑質量和催化劑顆粒粒徑并根據Mear

6、s和Weisz-Prater判據計算,發(fā)現(xiàn)在400℃,0.1 MPa,空速240 L·gcat-1·h-1反應條件下,有效消除了內外擴散對催化反應的影響,反應過程不受物質傳遞和熱量擴散限制。
  在CO加氫甲烷化反應的過程中,CO首先在鎳活性位上解離(CO→Cα+O)形成活性物種。形成的碳物種在后續(xù)的加氫反應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CO在鎳缺陷位上解離為非常活潑地Cα物種的過程是快速的。層狀結構鎳鋁催化劑中鎳顆粒與載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