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德里達的動物問題</b></p><p> 摘 要:德里達認為,海德格爾雖然承諾避免人類中心主義,但始終都沒有從中擺脫出來。在《動物故我在》一文中,德里達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證明了動物同樣具有倫理性的中斷力量,同樣可以引發(fā)人類的倫理回應。在這“原初-倫理”的時刻,動物不再是人類認知的客體,而是一個“無法被概念化”的他者。 </p><p>
2、 關鍵詞:法國哲學;德里達;海德格爾;動物他者 </p><p> 作者簡介:龐紅蕊,女,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從事當代法國哲學、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 </p><p> 中圖分類號:B565.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504(2014)02-0031-08 </p><p> 德里達在《動物故我在》(The Animal
3、 That Therefore I Am)一文中如此說道: </p><p> 自開始寫作,我便關注生物問題,(尤其是)動物問題。于我而言,動物問題是一個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問題。我對一些哲學家頗為感興趣,在闡釋他們的哲學著作時,我曾經(jīng)反復提到過動物問題,要么是開門見山、直接點明,要么是旁敲側擊、間接觸及。[1](P34) </p><p> 動物問題似乎不是德里達思想中的關鍵詞,而在
4、動物哲學領域,德里達似乎也不是關鍵性人物。德里達與動物問題之間的關聯(lián)極少引起人們的關注。然而,為何德里達說自己始終關注“動物問題”?這是德里達的夸張之辭嗎?[2](P103)馬修·卡拉珂(Matthew Calarco)在《動物的激情——德里達》(The Passion of the Animal——Derrida)一文中專門探討了德里達的動物問題,他指出:“縱觀德里達的全部著作,我們不難證明動物問題在他那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
5、題?!盵2](P104) </p><p> 首先,德里達始終致力于批判“存在-神學人本主義”(ontotheological humanism)的人類中心主義傾向。他指出,西方傳統(tǒng)哲學都主張有某種專有的特征將人類與動物區(qū)分開來,如理性、語言、精神、死亡的意識等。主流哲學家們在進行哲學探討時往往依賴于人與動物之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忽視了生命的多樣性差異。即便在20世紀以來的諸多優(yōu)秀哲學家身上,德里達仍然能發(fā)現(xiàn)這
6、種思維方式的存在。在《論精神:海德格爾及其問題》(Of Spirit: Heidegger and the Question)一書中,德里達對海德格爾的人類中心主義傾向進行了批判。在《暴力與形而上學:論伊曼努爾·列維納斯的思想》(Violence and Metaphysics: An Essay on the Thought of Emmanuel Levinas)一文中,德里達對列維納斯的“臉”(the face)這一關鍵
7、概念進行了解讀,指出這一思想仍然局限于“人類”、“倫理”等人類中心主義觀念。[2](P105)在德里達看來,列維納斯一方面拒斥傳統(tǒng)哲學“內在性-外在性”結構的形而上學預設,一方面又不斷返歸到傳統(tǒng)哲學話語</p><p> 其次,德里達在建構自己的哲學思想時有意將動物性生命涵括在內。他的關鍵性概念如“延異”(différance)、“增補”(supplement)、未來之民主(democracy to
8、come)、好客(hospitality)等都將思索的范圍延展至動物領域。[2](P106)20世紀80年代以后,德里達更是將動物納入到倫理和政治的考慮范圍內。如果說列維納斯的“他者”、“原初的倫理相遇”等命題僅僅局限于人類的范圍之內,那么德里達則將這些命題擴展至動物的領域。在《動物故我在》一文中,德里達敘述了自己與一只家貓在浴室里的尷尬邂逅,他將這一相遇定性為“先于一切認識”的“非知”場景(scene of nonknowing),這
9、一場景具有“原初-倫理”的意義。在這一思想脈絡下,德里達探討了動物在現(xiàn)實社會中所遭遇到的暴力,表達了自己對動物權利運動的復雜態(tài)度。在2001—2003年期間,德里達在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做了一系列以“野獸與君主”(The Beast and the Sovereign)為主題的演講,其演講內容第一卷的英文版已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野獸與君主”為中心呈星狀散開,涉及政治</p><p> 本文共分為兩個部
10、分,第一部分探討德里達對海德格爾之動物觀念的批判,第二部分探討德里達的“動物他者”問題。列維納斯顯然認為動物不具有倫理性的中斷力量(an ethical interruption),因此不能成為“他者”。而德里達則從個人經(jīng)驗出發(fā)證明動物同樣具有倫理性的中斷力量,同樣可以引發(fā)人類的倫理回應。 </p><p> 在《論精神:海德格爾及其問題》一書的開篇,德里達便指出,海德格爾屢次使用“避免”(vermeiden;
11、 to avoid, to flee, to dodge)一詞。于是,德里達提問道:“海德格爾想避免的是什么?他是否成功避開了他想躲避的東西?他是否忘記了去避開?還是情況比人們想象中的更為復雜?”[3](P2)就動物問題而言,海德格爾想避免的是傳統(tǒng)哲學話語對人與動物的等級劃分,想避免的是人類中心主義傾向。[3](P49)在《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一書中,海德格爾說道:“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未經(jīng)馴養(yǎng)的獸類,還是經(jīng)過人工馴
12、化的家畜,它們都在某種意義上呈現(xiàn)自身。”[4](P66)1在海德格爾看來,動物不只是人注視和改造的對象。哲學家應去除“人之視”,擺脫人類中心主義,從動物自身出發(fā)來審視(taking a look at animality itself)動物性生命。[5](P195)在《形而上學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孤獨》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
13、de)一書中,海德</p><p> 動物被剝奪了世界,它們的“沒-有世界”(not-having of world)必然不同于石頭的“沒有”世界(has no world),也必然不同于人的“擁有世界”(having a world)。[3](P49) </p><p> 石頭是沒有世界的,因此它無法喪失世界。石頭沒有情感,無法和周圍的環(huán)境進行互動。動物則可以與“其營養(yǎng)來源、獵物、敵
14、人、配偶等形成一套特定的關系。這些關系有某種獨特的特征,人們很難領會”[5](P198)。動物可以與其周圍的世界形成一系列的關系,可以“通達存在者”,因此動物能夠擁有一個世界。然而,動物不能領會存在者之為存在者,無法進入它們的存在,因此被剝奪了世界。海德格爾以工蜂為例來闡釋動物的“貧乏”本質。工蜂能夠認識花,能夠辨識花的色彩和味道,然而它們不知道花蕊之為花蕊,不知道花的根部,更無法識別花蕊的數(shù)量。海德格爾在書中不惜筆墨地描述了趴在巖石上
15、曬太陽的蜥蜴。首先,蜥蜴與巖石不同,巖石無法和陽光、蜥蜴互動,而蜥蜴可以和陽光、巖石打交道。然而, </p><p> 當我們說“蜥蜴趴在巖石上”的時候,我們應該將“巖石”這個詞進行涂抹(cross through; durchstreichen)。這樣做意在表明,雖然巖石為蜥蜴提供了休憩之地,但蜥蜴卻不能認識巖石之為巖石?!巴磕ā辈粏我馕吨澄镒鳛槟澄锉焕斫?,還意味著某物完全不可作為存在者被通達。[3](P5
16、2-53) </p><p> 德里達指出,對“巖石”名字的涂抹意味著蜥蜴被取消了對巖石命名的可能性?!巴磕ā睒酥局鴦游锩臒o能。這種無能首先是向物之為物敞開自身的不可能性。海德格爾筆下的蜥蜴無法體驗巖石之為巖石,因此,在蜥蜴這里,巖石被涂抹掉了,蜥蜴的世界被剝奪了。在海德格爾這里,命名首先不關涉語言學的問題,它指的是領會某物之為某物的能力。而命名的無能指的是無法領會物之為物。海德格爾將這種命名的無能稱為“B
17、enommenheit”,并將之作為動物性的根本特征之一。[3](P54)“Benommenheit”指的是一種無言的迷亂、一種愚鈍的麻木、一種語言的缺席。動物因為無法領會物之為物,無法對物進行命名,無法向存在者敞開自身,所以被剝奪了世界。人則不同,人能夠領會物之為物,能夠對萬物進行命名,能夠向存在者敞開,所以他們擁有世界。 </p><p> 德里達說道,海德格爾有意與所有的生物主義(biologism)、生
18、命哲學保持距離,與里爾克式的論題(a Rilkean thematics)保持距離。[3](P54)在海德格爾看來,以達爾文為代表的生物主義、以尼采為代表的生命哲學都從動物性角度來思考人?!拔覀儾唤獑枺簭脑跻饬x上來說,難道人的本質就明確包含在動物性的維度之中嗎?”[6](P246)海德格爾指出,只有從人的角度來探索人,才能把握人所特有的本質和尊嚴。這就是他反對生物主義和生命哲學的原因。德里達所說的“里爾克式的論題”是什么呢?里爾克在
19、其詩歌中將動物與人類進行了比照,認為動物與世界有著最為直接的聯(lián)系,它們“專注于敞開”。而人只有通過動物這一中介才能獲得對世界的感知。以《杜伊諾哀歌》(第八)為例: </p><p> 造物1總是會專注于敞開(the Open)。 </p><p> 只有我們的目光已顛倒, </p><p> 將造物團團包圍,有如陷阱, </p><p>
20、; 圍住它們自由的出口。 </p><p><b> 至于那外面的世界 </b></p><p> 我們只能通過動物的面貌來獲知……[2](P34)2 </p><p> 海德格爾認為,只有人之此在才能敞開;動物貧乏于世,不會向世界敞開。然而,里爾克對此有著截然不同的見解。他指出,動物在世界中存在,與世界有著最為直接的關聯(lián),它們可以“棲
21、居于整體牽引的吸引和牽引之風中”[7](P300),可以“專注于敞開”。與此相反,人類站立在世界面前,因為這種對立狀態(tài)而被排除出世界。里爾克在詩中將人與動物之間的傳統(tǒng)等級進行了反轉。在他看來,非理性的動物比理性的人類要優(yōu)越得多。海德格爾指出,里爾克混淆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將人的特質賦予了動物,將動物的特質賦予了人。在他看來,里爾克的論題雖然顛覆了傳統(tǒng)哲學話語,但仍然植根于傳統(tǒng)哲學話語之中,因此并沒有揭示出動物和人的獨特本質。 針對海
22、德格爾的動物觀念,德里達如此說道:“毋庸置疑,(海德格爾的)這種分析方式?jīng)Q意與‘程度的差異’分道揚鑣。它企圖在避免人類中心主義的同時尊重(人與動物在)結構上的差異?!盵3](P49)傳統(tǒng)哲學話語從人類自身出發(fā)來審視動物,它們認為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是程度和等級上的差異。海德格爾批判了“程度差異說”。他指出,傳統(tǒng)哲學話語帶有人類中心主義的傾向,如若從動物自身來審視動物生命,那么我們會看到人與動物</p><p>&l
23、t;b> 二、動物他者 </b></p><p> 在《動物故我在》一文中,德里達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我們不妨將這一場景稱作“浴室邂逅”):一只家貓闖入了德里達的浴室,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貓的注視下“赤身裸體”。此時,他的本能反應是“感到羞恥”、“局促不安”。他想用衣物遮蓋自己的裸體。當理智恢復,他又為自己的舉動感到羞恥,為自己在一只貓面前產(chǎn)生羞恥感而感到羞恥。德里達為何要費盡心力敘述這一日常事件?
24、更何況這一事件發(fā)生在浴室中,關涉?zhèn)€人的隱私。德里達在探討這一事件時曾談及赤裸意識和羞恥感。他是在探索人類的專有特征嗎?我們知道,傳統(tǒng)哲學話語致力于探討人類的專屬特征(如理性、言說、死亡意識等),從而將人類與動物區(qū)分開來。達爾文以來的自然科學從實證角度證明了人與動物之間根本不存在質的區(qū)別。動物日益侵犯著人類的獨特性。德里達在文中提及,只有人類有赤裸意識,只有人類在赤身裸體時才會產(chǎn)生羞恥感。動物沒有赤裸意識,更不會產(chǎn)生羞恥感。他是在強調人與
25、動物之界限嗎?他在為傳統(tǒng)哲學話語添磚加瓦嗎?顯然,這不是德里達的目的。 </p><p> 此處,德里達關注的絕非是劃界問題,而是如下兩個問題:第一,當“我”發(fā)現(xiàn)貓注視著赤裸之“我”時,“我”為何感到羞恥?第二,當意識恢復,“我”為何因產(chǎn)生羞恥感而感到羞恥?[1](P4)德里達首先對第二種情緒做出了應答。不論是現(xiàn)有的哲學話語,還是人們的常識都告訴德里達,他不應該在動物面前感到羞恥,因為動物缺乏赤裸意識,更沒有羞
26、恥感。誠然,人在他者的注視下赤身裸體會產(chǎn)生羞恥感,但在現(xiàn)有的哲學話語中(尤其在列維納斯那里),動物被排除在“他者”的范圍之外。既然于浴室中邂逅的貓缺乏赤裸意識,又不屬于“他者”的范疇,德里達就不應在它面前產(chǎn)生羞恥感。當他恢復意識,他必然會為自己“產(chǎn)生羞恥感而感到羞恥”。德里達對這一復雜情緒進行了反思。他所接受的教育以及整個社會看待動物的方式使他產(chǎn)生這種情緒。人們在思考動物問題時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根源于西方傳統(tǒng)哲
27、學話語。他指出,西方傳統(tǒng)哲學話語普遍從人類的角度來審視動物。與人類相比,動物缺乏言說(理性、赤裸意識、道德等)的能力,人類與動物之間的等級關系由此建立。尤其從笛卡兒以來,人們普遍將動物看作是被觀看的對象,相應地,人類是觀看的主體。人們從未</p><p> 非人類的存在有許多在場的方式。它們可以作為工具而為人所用,可以是人類享樂的對象,可以是人類審美的客體,可以是送給人類他者的一個“雪中送炭”的禮物,甚至可以是
28、一個“匿名的il y a事件”(the anonymous matter of the il y a)。然而,它們永遠都無法從倫理層面影響到“我”,無法質疑“我”存在的持續(xù)狀態(tài),因此也無法中斷“我”的運作活動。[2](P67) </p><p> 動物可以是人類的勞作工具,可以是人類享樂的對象,也可以是人類的審美客體。動物圍繞著人類的需求而在場。列維納斯的動物觀可謂是西方動物哲學話語體系的縮影。這種思維方式貫穿
29、著整個人類歷史。[1](P14)德里達指出,這種思維方式從本質上說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它體現(xiàn)了一種自我優(yōu)先的利己主義傾向,體現(xiàn)了一種以自身需要為中心的經(jīng)濟學原則。這種動物觀導致了人類對動物的暴力。在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動物是人類耕種和運輸?shù)墓ぞ撸侨祟愂澄锖鸵路膩碓?。到了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隨著知識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對動物的暴力日益加重。德里達在文中舉了大量的例子,如:人們對動物進行兵營化管理,對動物進行基因實驗和人工授精,利用激素、克隆技術
30、來過量繁殖動物等。除此之外,“動物還被用于各種其他用途,而這些用途都為人類的利益服務,都旨在造福人類”[1](P25)。德里達指出,雖然人們對動物的暴力日益加重,但與暴力相抗衡的動物保護運動也空前高漲。德里達肯定了動物保護運動在抵抗暴力方面的卓越功績,但他并不認為這是消除人類對動物之暴力的根本途徑。在他看來,動物保護主義者對動物權利的探討仍植根于傳統(tǒng)哲學話語中,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人與動物間的關</p><p>
31、當我在某一動物(如一只貓)的注視下一絲不掛,沉默不語,我會備受困擾,要經(jīng)歷一段艱難的時間來克服這種局促不安。那么,此刻的我,在貓之注視下的我是誰呢?正跟隨誰呢? </p><p> 這種局促不安的根源在哪里呢?[1](P3-4) </p><p> 德里達提請讀者注意,“這種局促不安”是一種發(fā)自本能的反應,是一種原初的情緒體驗。[1](P4)他稱這場相遇具有“原初-倫理”(proto-
32、ethical)的意義,它發(fā)生在一切知識和識別的范圍之外,抑或說它要早于知識和識別。[2](P125)面對家貓的注視,赤裸著的德里達“備受困擾”,這說明家貓可以引發(fā)人類的倫理回應?!拔摇迸c家貓在浴室中的尷尬邂逅使“我”驚顫,使“我”陷入沉思,使“我”不得不中止日?;顒?。“我”的規(guī)劃被耽擱了,目標被延緩了?!拔摇辈坏貌粫簳r擱置自己的欲求,優(yōu)先滿足這只貓的欲求。 </p><p> 很顯然,(這只貓)在懇求我開門放
33、她出去,她經(jīng)常這樣做。每每追隨我進入浴室,她就開始后悔。每天早晨,這只貓都會跟隨我進入浴室,向我索取早餐。一旦發(fā)現(xiàn)我脫去衣服、赤身裸體,她便要求離開……[1](P13) </p><p> 眼前的這只小母貓明顯是弱于“我”的存在。如果“我”愿意,“我”完全可以征服它、虐待它,甚至殺死它。然而,正是它身上的脆弱性阻止“我”這樣做。它的弱小和貧乏使“我”虧欠它,對它負有責任。它懇求“我”開門放它出去,懇求我給它早餐
34、?!拔摇辈坏貌恢袛唷拔摇钡挠媱?,為它打開門,為它準備早餐。德里達指出,這是一個不合時宜的時刻,一個混亂脫節(jié)的時刻(a time out of joint)。[2](P125)因為: </p><p> (在這一刻),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在跟隨誰、追逐誰。抑或說,我不知道誰在跟隨我、追逐我。誰先來的(誰比較重要)?……瘋狂:“此刻,我們都瘋了。我瘋了!你也瘋了!”我不知該如何回應,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是誰?”這
35、一問題……[1](P10) </p><p> 這只貓來到“我”的面前,央求“我”、召喚“我”。它的召喚引發(fā)了“我”的倫理回應——局促不安。此刻,“我”是誰?“我”還具有優(yōu)越性嗎?“我”還對“家貓”保有統(tǒng)治權嗎?“我”和“家貓”“誰比較重要”?在“我”與家貓邂逅的過程中,“我”的客觀意向性以及帶有利己主義色彩的“我性”(egoistic ipseity)都被取消了。[2](P69)“我”放棄自己的欲求去幫助這只
36、弱小的家貓?!拔摇睂邑埖慕y(tǒng)治權發(fā)生了顛倒。家貓成了“我”的主人,而“我”成了家貓的仆人。在這一刻,“我”不知道“我”是誰。因為家貓的召喚瓦解了“我”的持續(xù)性存在,“我”在這里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者的存在。 </p><p> 德里達說自己再也無法對“注視著他的家貓”進行描述?!八谀程礻J入我的領域,與我邂逅,注視著我,甚至注視著赤身裸體的我。這里所描述的貓是一種拒絕被概念化的存在(rebelle
37、24; tout concept),對此我十分確定?!盵1](P9)這是因為這只家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他者(wholly other)”。在這“原初-倫理”的時刻,它不是人類認知的客體,不是人類改造的對象。它是觀看的主體,拒絕被認知,與“我”保持著絕對差異。因此,它無法破譯(uninterpretable)、難以解讀(unreadable)、無法確定(undecidable)、深不可測(abyssal)。[1](P12) </p&
38、gt;<p> 德里達強調差異和異質性(differences and heterogeneities)。在他看來,動物他者是不可認知的。它們無法被簡化為某一類生命,更無法被概括出一種所謂的“動物性”特征。他質疑“animal”這一過度簡化的、單數(shù)形式的稱謂。為此,他在《動物故我在》一文中杜撰了“animot”(animal+mot[詞語])這個詞語: </p><p> 看,“animot”(
39、Ecce animot)。它既不是物種,也不是性別,更不是個體。它指的是不可簡化的、多樣性的生命。它不是一種克隆復制(a double clone),不是一個合成詞(a portmanteau word),而是一種怪誕的混合體(a sort of monstrous hybrid),如同希臘神話中獅頭、羊身、蛇尾的噴火妖怪喀邁拉(chimera)一樣(最終被希臘英雄柏勒羅豐射死)。[1](P41) </p><p&g
40、t; “Animot”的發(fā)音聽起來像“animaux”,“animaux”在法文中是“動物”的復數(shù)形式。德里達希望人們能從“animot”這個單詞中聽到復數(shù)性的、多樣性的動物生命?!癆nimot”不是一種“克隆復制”,因為“克隆復制”仍然是同質性的?!癆nimot”也不是一個合成詞,因為合成詞打破了詞與詞的隔絕狀態(tài),取消了詞與詞之間的異質性,它從根本上說來仍是同質性的、概括性的?!癆nimot”是一種混合體,“animal”、“mot
41、”在其中保留了它們各自的特質。德里達用“animot”來指稱多樣的動物生命。在“animot”中,每一生命個體都保持了它們自身的獨特性。螞蟻和蜜蜂是不同的,甚至每一只螞蟻都與其他螞蟻不同,每一只蜜蜂都與其他蜜蜂不同。它們不能被同質化,更不能被抽離出一種所謂的“動物性”特征。德里達指出,“animot”還有另外的意涵?!癕ot”是“詞語”的意思。傳統(tǒng)哲學用“語言”將人類與動物截然分開。在海德格爾和本雅明那里,動物被剝奪了命名的能力。德里達
42、并不想對“動物是否具有言說的能力”這一問題進行論證,他想指明西方哲學話語將人類與動物劃分開來的運作機制,闡明人們普遍從否定性的角</p><p> 德里達曾在《法律的力量》(Force of Law)一文中說道,解構就是正義,就是對不可能之事的激情(a passion for the impossible),對他者的激情。[2](P133)在《動物故我在》一文中,德里達又引入了“動物的激情”(the passi
43、on of the animal)概念?!啊畡游锏募で椤词俏覍游锏募で?,我對動物他者的激情?!盵1](P12)換言之,“動物的激情”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去除,是對人類暴力的去除。它要求人類充分尊重動物的他異性,要求在人與動物之間建構一種嶄新的、非暴力的關系。 </p><p><b> 參 考 文 獻 </b></p><p> [1] Jacques Derr
44、ida. The Animal That Therefore I Am, ed. Marie-Luise Mallet, trans. David Wills. New York: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2] Matthew Calarco. Zoographies: the Question of the Animal from Heidegge
45、r to Derrid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3] Jacques Derrida. Of Spirit: Heidegger and the Question, trans. Geoffrey Bennington, Rachel Bowlby.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46、 Chicago Press, 1989. </p><p> [4]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 Joan Stambaugh.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 [5] Martin Heidegger. The Fundamental Con
47、cepts of Metaphysics: World, Finitude, Solitude, trans. William McNeill, Nicholas Walker.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6] Martin Heidegger. “Letter on ‘Humanism’”,
48、 in Pathmarks, trans. Frank A. Capuzzi, ed. William McNeil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7] 海德格爾:《林中路》,孫周興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p><p> [8] 孫周興選編:《什么召喚思?》,載《海德格爾選集》,上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德里達研究】德里達與我們的動物他者
- 德里達的解構之旅
- 德里達-文學行動
- 論德里達的隱喻觀
- 德里達“解構”思想研究.pdf
- 德里達解構理論研究
- 德里達對“歷史的終結”的批判
- 德里達解構理論研究.pdf
- 德里達解構思想的核心——“延異”
- 德里達對“歷史的終結”的批判.pdf
- 德里達語境下的“互文觀”.pdf
- 德里達解構主義文學觀.pdf
- 德里達解構思想的核心——“延異”.pdf
- 德里達對文字學的哲學思考
- 德里達的動態(tài)文本理論述評.pdf
- 德里達哲學解構論及其超越.pdf
- 論德里達的隱喻觀_28529.pdf
- 德里達與女性主義翻譯觀研究——德里達對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全方位支撐.pdf
- 從“柏拉圖的藥店”看德里達的解構策略
- 德里達對文字學的哲學思考.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