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辨析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辨析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辨析關鍵詞:行政訴訟主觀訴訟客觀訴訟公益訴訟內容提要: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是大陸法系行政訴訟法學者對行政訴訟類型的學理劃分方式,但是由于不同國家行政訴訟制度體制有別,致使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的范圍和含義有所差異。對具有代表性的法國和日本行政訴訟制度及其理論進行對比分析,有益于厘清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的具體內涵。我國目前的行政訴訟制度從性質上講屬于權利救濟制度,行政訴訟法的修改和完善應以強化主觀訴訟功能

2、為核心目標,同時謹慎而有限度地吸收客觀訴訟。一、引言訴訟結構決定訴訟功能,行政訴訟類型的不同在一定程度決定了訴訟功能的差異,進而產生不同的行政訴訟制度模式。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并非法律上的概念,而是法學研究術語,其概念是由法國波爾多大學教授萊昂狄驥(Duguit)所創(chuàng)立,后經德國、日本學者借鑒在行政訴訟法學研究中廣泛使用[1]。但是由于各國行政訴訟產生的歷史背景及體制不同,致使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的范圍有所差異。法國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行政訴訟

3、類型,但理論界根據訴訟標的的性質的不同,將行政訴訟劃分為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德國、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行政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了訴訟類型,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是學者根據訴訟目的的不同,而對行政訴訟類型進行的劃分方式。就其制度設計而言,法國行政訴訟制度則以客觀訴訟為主,側重于客觀法律秩序的維護,而同屬大陸法系的德國、日本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行政訴訟制度主要圍繞主觀訴訟設計,側重于相對人權利的保護。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在行政訴訟中發(fā)揮著不同的結構功能,其

4、區(qū)分實益在于立法中應根據各自的性質而設計不同的訴訟程序規(guī)則。3主觀的法律規(guī)則和客觀的法律規(guī)則。法國行政法學者莫里斯奧里烏認為,在以公共行政機關及其權力的組織為目標的行政法中,一切涉及行政組織的法都是客觀法(規(guī)則),而一切涉及公共行政機關行使權力的法,在產生公務管理的法律關系中,都是主觀法(規(guī)則)[4]。狄驥認為,如果行政行為所產生的法律狀態(tài)是主觀性的,那么行政訴訟就必須是個別性的。只有當行為本身具有客觀性的特點的時候,才可能提出客觀性的

5、行政訴訟[5]。根據該見解,行政行為違反了客觀的法律規(guī)則而侵犯了公共利益和客觀法律秩序時,提起的訴訟為客觀訴訟,例如越權之訴而行政行為僅僅侵犯了原告所獨享的權利,此時提起的訴訟為主觀訴訟,例如行政賠償訴訟。在法國,主觀訴訟與客觀訴訟的區(qū)分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訴訟標的的性質不同,即主觀訴訟的訴訟標的是違反主觀的法律規(guī)則和法律地位的行為,而客觀訴訟的訴訟標的是違反客觀的法律規(guī)則和法律地位行為。第二,原告資格不同,主觀訴訟的當事人為某項

6、具體權利受到侵害的人,而客觀訴訟的當事人為利益直接受到侵害的人。在客觀訴訟中,“任何利害關系人,哪怕只是同這種行為之間有一種道德的、間接的關系,都可以向行政法院提出起訴。這種訴訟的目的也不再是保護公民的主觀權利。”[6]第三,訴訟的功能不同,主觀訴訟的目的在于保護受害人的權利,而客觀訴訟在于保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屬于對事不對人的訴訟。第四,判決效果不同,主觀訴訟的判決效果具有相對性,僅在當事人之間具有約束力,而客觀訴訟判決的效果具有絕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