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
分析L4/5LDH胡有谷分區(qū)最常見突出類型患者運用旋轉復位法治療前后對端平衡線的變化,總結L4/5LDH胡有谷分區(qū)最常見突出類型和對端平衡線的關系,為研究最常見椎間盤突出類型治療手法與中醫(yī)診察提供理論基礎,為今后運用相關手法治療本病提供新的治療思路和依據(jù)。
方法:
在我院專家樓門診征集符合L4/5LDH最常見突出類型的患者30名,對患者進行數(shù)字化X線攝影系統(tǒng)(DR)拍攝頸、胸、腰椎、骨盆正位片,將圖
2、像數(shù)據(jù)導入Adobe Photoshop CS4,以骨骼輪廓為配準特征,并由影像科醫(yī)生對圖像進行拼接,將30例拼接成功的照片導入醫(yī)學影像信息系統(tǒng)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運用PACS系統(tǒng)自帶畫線工具劃出正位片上的對端平衡線,測量對端平衡線與水平線形成的角度,將測量所得數(shù)據(jù)填入EXCEL表格,對每例患者進行旋轉復位手法治療五次,然后將手法后的患者進行頸、胸、腰、骨盆
3、X線正位片檢查,再次進行脊柱全長+骨盆正位片的拼接及力線測量和統(tǒng)計工作。根據(jù)所收集的30例患者旋轉復位法治療前后的治療,分析L4/5LDH胡有谷分區(qū)最常見突出類型患者運用旋轉復位法治療前后對端平衡線的變化,通過拱形力平衡變化傳導函數(shù)分析,總結L4/5LDH胡有谷分區(qū)最常見突出類型在手法治療后的脊柱平衡變化及其與對端平衡線的關系。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旋轉復位手法治療能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隨著
4、治療時間的增加,各方面改善越明顯。從臨床療效來看,具體表現(xiàn)為治療2次后便開始體現(xiàn)出療效,治療4次后患者的有效率己達90%,治療5次后其痊愈率達到66.67%。相應的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后對端平衡線發(fā)生了改變。
結論:
通過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可知:
?。?)旋轉復位手法治療可以改變對端平衡線的平衡情況。
?。?)旋轉復位手法治療能有效改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以及患者的生存質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旋轉復位法對L4-5LDH常見類型脊柱冠狀位力學影響的分析.pdf
- 旋轉復位法對單側型腰5-骶1椎間盤突出癥的影響.pdf
- 改良旋轉復位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血清TNF-a和臨床療效的影響.pdf
- 改良旋轉復位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血清TNF-α和臨床療效的影響.pdf
- 改良旋轉復位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疼痛指數(shù)與血清IL-6的影響.pdf
- 下肢神經(jīng)查體在L4-L5及L5-S1LDH鑒別診斷中的意義.pdf
- 步長-步頻變化對LDH相關性下腰痛患者的胸廓—骨盆協(xié)調運動的影響.pdf
- 脊柱定點旋轉復位法聯(lián)合姿態(tài)調衡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pdf
- 對裝配生產線平衡的研究
- 脊柱定點旋轉復位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pdf
- 核心穩(wěn)定性訓練對LDH患者康復治療效果的研究.pdf
- 平衡儀訓練對偏癱患者平衡和行走能力的影響.pdf
- 定點旋轉復位法整復寰樞關節(jié)紊亂并頸枕痛的臨床分析.pdf
- 采用層次分析法對項目變化管理的研究.pdf
- 馮氏定位旋轉復位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pdf
- mod法在生產線平衡中的應用分析
- L公司后橋裝配線平衡研究.pdf
- 旋轉機械不平衡校正:影響系數(shù)法與全息平衡法.pdf
- 對張竣旋轉推鉛球各技術階段關節(jié)角度變化特征的分析.pdf
-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SLAM-SAP的變化及其對CD4+CXCR5+T細胞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