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 HIV感染患者冠脈斑塊和狹窄程度的評估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過觀察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冠脈CTA的表現(xiàn),分析二者冠脈斑塊組成和管腔狹窄程度的異同點。
材料與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有癥狀的HIV感染患者21例和HIV非感染患者32例進行冠脈CTA檢查,納入標準:心肺肝腎功能良好,無碘對比劑過敏史,無心臟手術史,排除標準:重度心肺肝腎功能不全,神志不清不能配合
2、檢查,對碘對比劑過敏,有心臟手術史。
結果:
21名HIV感染患者和32名HIV非感染患者進行了冠脈CTA檢查,按照15段分法,總共分別有297段和453段。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的年齡分別為50.9±9.6和54.3±8.9,差異沒有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有斑塊的比例分別為15.6%和10.6%,p值為0.048,人均有斑塊的段數(shù)分別為2.2和1.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HIV感
3、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發(fā)生軟斑塊的比例分別為8.8%和4.0%,p值為0.006,人均有軟斑塊的段數(shù)分別為1.2和0.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發(fā)生混合斑塊的可能性之間沒有明顯差別。
以個體為研究對象,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發(fā)生軟斑塊的比例都較鈣化斑塊和混合斑塊高。對斑塊的位置分析,發(fā)現(xiàn)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斑塊位于冠脈近段的比例分別為71.7%和72.6%,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
HIV感染患者和HIV非感染患者發(fā)生明顯管腔狹窄(狹窄程度≥50%)的比例分別為7/21(33.3%)和2/32(6.3%),p值為0.028,二者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這7名有明顯管腔狹窄的患者中,發(fā)生明顯狹窄的比例為9/21(47.6%),其中右冠、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發(fā)生管腔明顯狹窄的比例分別是1/9(11.1%)、6/9(66.7%)、和2/9(22.2%)。管腔有明顯狹窄的HIV感染患者和管腔沒有明顯狹窄的HI
5、V感染患者發(fā)生不同性質斑塊的比例相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這7名管腔有明顯狹窄的HIV感染患者中,所有人都至少有2段冠脈有斑塊,而在其余14名HIV感染患者中,至少有2段冠脈有斑塊的患者占35.7%,p值為0.00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HIV感染患者冠脈發(fā)生斑塊的可能性較HIV非感染患者高,尤其是軟斑塊,而發(fā)生混合斑塊的可能性沒有明顯差別。HIV感染患者冠脈發(fā)生中重度狹窄的可能性較HIV非感染患者高。
6、> 第二部分 HIV感染患者冠脈斑塊影響因素的研究
研究目的:
通過對HIV感染患者斑塊的影響因素分析,判斷對斑塊影響較大的相關因素,從而進行早期干預和及時治療。
材料與方法:
收集HIV感染患者21例,進行冠脈CTA檢查,統(tǒng)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相關實驗室檢查結果,根據(jù)CTA結果將HIV感染患者分為無斑塊組和有斑塊組。
結果:
HIV感染患者中無斑塊組較有斑塊組有著更高的 CD
7、4+T細胞檢查時(p=0.002)。CD4+T細胞檢查時和斑塊的數(shù)量明顯呈負相關(r=-0.66,p=0.001),而年齡、性別、BMI、高血壓、糖尿病、吸煙、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抗病毒治療時間、CD4+T細胞最低點和斑塊的數(shù)量之間沒有相關性。
結論:
在 HIV感染患者中,無斑塊組較有斑塊組有著更高的 CD4+T細胞檢查時(p=0.002),CD4+T細胞檢查時和冠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增多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響雙源CT冠脈造影準確診斷冠脈狹窄程度的因素分析.pdf
- 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其聚集與冠脈狹窄程度的相關分析.pdf
- hiv感染患者的肺部并發(fā)癥
- 256層螺旋CT成像對冠脈狹窄程度評估的臨床價值.pdf
- 頸動脈粥樣斑塊及hs-CRP與ACS患者冠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冠脈前降支病變部位和狹窄程度的影響因素及相關性分析.pdf
- 同型半胱氨酸與冠脈狹窄程度的研究.pdf
- NSTEMI患者GRACE危險積分與冠脈狹窄程度相關性分析.pdf
- 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與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經(jīng)皮冠脈介入術后再狹窄影響因素分析.pdf
- 冠心病危險因素定量評估與冠脈病變程度的比較研究.pdf
- 冠脈造影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冠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pdf
- 冠心病患者血漿sFkn水平與冠脈狹窄程度的相關性研究.pdf
- 冠脈支架植入患者心理彈性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pdf
- 通脈啟閉方對家兔冠脈狹窄球囊擴張術后再狹窄的影響.pdf
-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冠脈側支循環(huán)形成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pdf
- 諾迪康膠囊對冠脈臨界病變患者不穩(wěn)定斑塊的影響.pdf
- 冠脈硬化程度與體質、危險因素關系的研究.pdf
- 冠脈藥物洗脫支架內再狹窄的相關因素分析.pdf
- 醫(yī)院感染患者營養(yǎng)不良風險評估的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